1. 皮膚乾燥泡溫泉會怎樣
泡溫泉雖然對健康有好處,但是凡事都要有個度。近期,不少貪戀泡溫泉的人因泡溫泉時間過長或次數過頻導致皮膚瘙癢、乾燥、掉皮。專家對此表示,溫泉水溫普遍較高,而超過32攝氏度的水溫就可能對人體皮膚產生損害,加之一些溫泉中所含的鹼性等刺激性物質較多,這些都可能會刺激和破壞皮膚的自我保護功能,使冬季皮膚疾病更易發生。除了減少泡溫泉次數,人們在泡溫泉時還可以多選擇含硫質較多的泉水,因為硫對肌膚可以起到較好的潤滑、滋養作用。三類人不適宜泡溫泉:
1、有心腦血管疾病者不宜泡
一般來講,溫泉的溫度較高,可使人體容易大量出汗、心跳加快,心臟耗氧量增加。同時,由於泡溫泉時人體溫度升高,出水後溫度下降,一熱一冷,短時間內引起血管擴張和收縮,這些都是引起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的誘發因素。所以,有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泡溫泉要格外慎重。
2、糖尿病患者不宜長時間泡
至於糖尿病的患者,泡溫泉也不是很適合。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較好、比較穩定的情況下可以泡泡溫泉。如果血糖不穩定,在溫泉中容易出汗,造成脫水,引起血糖的變化。而且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都伴有周圍神經病變,手掌、腳掌感覺異常,易麻木,因此對溫度的敏感度較差,容易因為長久浸泡造成燙傷而自己不知。
3、有過敏性皮炎者慎入溫泉
皮膚有傷口、潰爛或皮膚有嚴重感染、黴菌感染的人如香港腳、濕疹的患者就不適合泡溫泉,因為這樣不但會污染水質,還會使傷口惡化。過敏性皮膚疾病患者也不適合浸泡在高溫的泉水中,以免使皮膚出現發癢、紅疹塊狀的蕁麻疹。
2. 泡溫泉可以改善皮膚乾燥嗎
醫生留言:不是所有的皮膚病人都能泡溫泉
冬天,很多溫泉酒店也都宣傳自己能夠治療皮膚病。賴維認為,溫泉是否能夠治療皮膚病要看三個條件:什麼樣的溫泉,什麼溫度,什麼皮膚病。如含硫黃的溫泉,只能治療某些如銀屑病等皮膚病;某些含適量微量元素,軟性水質的溫泉水才能治療特應性皮炎等疾病。皮膚乾燥者如果過於頻繁去泡溫泉,特別是水溫較高、水質不太好的溫泉反而會雪上加霜。
臭氧水對人體的保健的作用:臭氧浴利用臭氧首先通過皮膚汗腺和皮脂口進入皮下,刺激皮下神經梢,引起相應的神經反射,同時進入毛細血管,隨血液循環到全身各組織,在各個器官發揮保健的作用。
關於臭氧洗浴的問題,臭氧浴醫療的保健功能:
1、三增:
(1)、增加血氧,改善心肺功能;(2)、增加人體能量,使身體有活力;(3)、增強細胞的活力,提升免疫力。
2、四減:
(1)、減少腸內毒素;(祛斑、祛色素沉著,預防各種慢性病的發生)(2)、減少腎臟毒素;(3)、降低血脂、血糖;(改善並預防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發生)(4)、降低血壓。
3、二抗:
(1)、抗衰老;(2)、抗癌。
洗臭氧浴對我們人體的功效:
(1)有擴張血管之功用,可降低膽固醇;防止高血壓、動脈硬化及與心臟有關之並發症。
(2)可排泄存在於肝、腎之毒素,並加強補助肝、腎功能之正常運作。
(3)促進新陳代謝,調整內分泌及腦下垂體副腎功能之正常運作,排除更年期之障礙。
(4)有舒筋活血之作用,可迅速恢復運動、工作之勞累。對於五十肩及腰部酸痛、手腳冰冷等尤有特效。
(5)可加速排泄體內不需存在的漬物,使身體達到健康狀態。
(6)每天定時施行一次以上,效果較為明顯。再配合每天的食物、飲用水及空氣都經過臭氧處理,則健康的身體指日可待。
(7)可使肌膚完全解放、筋骨舒暢、大腦完全放鬆。
活氧健康樂智家為您解答
3. 乾燥綜合征多泡澡會好嗎
可以適量泡溫泉的,泡溫泉對於身體來講,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因為溫泉中一般都含有多種活性作用的微量元素,有一定的礦化度,對預防疾病等都有一定的幫助。
4. 泡溫泉的好處與禁忌
溫泉水溫普遍較高,而超過32攝氏度的水溫就可能對人體皮膚產生損害,加之一些溫泉中所含的鹼性等刺激性物質較多,這些都可能會刺激和破壞皮膚的自我保護功能,使冬季皮膚疾病更易發生。除了減少泡溫泉次數,人們在泡溫泉時還可以多選擇含硫質較多的泉水,因為硫對肌膚可以起到較好的潤滑、滋養作用。 「泡湯」八大注意 1、一定要記得把身上的金屬飾品摘下來,不然你會很難過地發現自己心愛的首飾已經被硫泡成黑色的了。 2、切忌空腹或太飽時入浴,泡溫泉時應多喝水,隨時補充流失的水分。 3、選擇適應自身的高、中、低溫度的溫泉池,一般從低溫到高溫,每次15-20分鍾即可。 4、溫泉不宜長時間浸泡,否則會有胸悶、口渴、頭暈等現象。 5、凡有心臟病、高血壓或身體不適者,不宜泡溫泉,除非經醫生允許。 6、皮膚乾燥者浸泡溫泉之後最好立刻抹上滋潤乳液,以免肌膚水分大量流失引起不適。 7、最好不要獨自一人泡,以免發生意外。 8、泡完溫泉後不必再用清水沖洗,但是強酸性溫泉和硫化氫溫泉刺激性較大,最好還是再沖洗一下,以防有副作用,皮膚容易過敏的人更要注意了。 三類人不適宜泡溫泉 有心腦血管疾病者不宜泡 一般來講,溫泉的溫度較高,可使人體容易大量出汗、心跳加快,心臟耗氧量增加。同時,由於泡溫泉時人體溫度升高,出水後溫度下降,一熱一冷,短時間內引起血管擴張和收縮,這些都是引起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的誘發因素。所以,有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泡溫泉要格外慎重。 糖尿病患者不宜長時間泡 至於糖尿病的患者,泡溫泉也不是很適合。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較好、比較穩定的情況下可以泡泡溫泉。如果血糖不穩定,在溫泉中容易出汗,造成脫水,引起血糖的變化。而且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都伴有周圍神經病變,手掌、腳掌感覺異常,易麻木,因此對溫度的敏感度較差,容易因為長久浸泡造成燙傷而自己不知。 有過敏性皮炎者慎入溫泉 皮膚有傷口、潰爛或皮膚有嚴重感染、黴菌感染的人如香港腳、濕疹的患者就不適合泡溫泉,因為這樣不但會污染水質,還會使傷口惡化。過敏性皮膚疾病患者也不適合浸泡在高溫的泉水中,以免使皮膚出現發癢、紅疹塊狀的蕁麻疹。
5. 皮膚容易乾燥可以泡溫泉嗎
根據水質劃分,溫泉一般分為中性碳酸泉、鹼性碳酸氫鈉泉、鹽泉和硫磺泉四種。溫泉的水質不同,則對不同的病症具有不同的療效。如各種成分都有的單純泉,對於神經痛、風濕、皮膚病等有療養作用;含有二氧化碳的碳酸泉,則對治療高血壓、心臟病有好處。
2、最好不要獨自一人泡,以免發生意外。
3、避免空腹、飯後、酒後泡溫泉,泡溫泉與吃飯時間至少應間隔一小時。
4、一定要記得把身上的金屬飾品摘下來,不然首飾會被硫化成黑色。
5、選擇適應自身的高、中、低溫度的溫泉池,一般從低溫到高溫,每次不宜超過15分鍾。
6、溫泉不宜長時間浸泡,否則會有胸悶、口渴、頭暈等現象。在泉水中感覺口乾、胸悶時,就得上池邊歇歇,或喝點飲料補充水分。
7、過燙過酸的溫泉不要泡,溫度在30~45℃比較適宜。
8、皮膚乾燥者浸泡溫泉之後最好立刻抹上滋潤乳液,以免肌膚水分大量流失引起不適。
9、泡完溫泉後去亞布力滑雪場賓館不必再用清水沖洗,但是強酸性溫泉和硫化氫溫泉刺激性較大,最好還是再沖洗一下,以防有副作用,皮膚容易過敏的人更要注意了。
10、有心臟病、高血壓及有動脈硬化的人,要浸溫泉之前,要先慢慢地用溫泉擦身體,再泡溫泉,不可以一下子就去泡溫泉,才不會影響血管收縮。高血壓患者出浴時不要馬上接觸冷空氣(容易造成腦中風)。
11、溫泉所含的硫磺及其它酸鹼物質可以消炎殺菌,對一般感染性或寄生性皮膚病頗有療效,但有時也會刺激皮膚傷口而造成惡化,甚至導致「溫泉性皮膚病」。
12、高血壓、心臟病患者,在規則服葯的前提下,可以泡溫泉,但每一次以不超過20分鍾為限。起身時應謹慎緩慢,以防因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導致頭昏眼花而跌倒。
13部分皮膚病患者,不宜泡溫泉,民間向來盛傳泡溫泉有美膚的療效,但對於患冬季癢、濕疹、異位性皮膚炎等的人,泡在熱水中過久,由於加速皮膚水分的蒸發,破壞皮膚保護層,會惡化症狀。
14、孕婦不宜。有研究證實,「高熱」具畸胎作用。
15、泡溫泉後,人體水分迅速蒸發,要喝水補充。
16、泡溫泉時,記住合上雙眼,以冥想的心情,緩緩地深呼吸數次,才能真正地釋放身心壓力。
6. 皮膚乾燥泡溫泉會怎樣
更乾燥,可能還會過敏
7. 泡溫泉的壞處 泡溫泉有什麼弊端
硫黃泉可軟化皮膚角質、含鈉元素的碳酸水有漂白軟化肌膚的效果。冬季天氣乾燥,泡溫泉有助於治療皮膚干癢,但泡溫泉時如果方法不當也會對皮膚不利。如在溫泉中的浸泡時間過長,且不斷搓洗,易使皮膚變得乾燥發癢,撓抓之後起疹、破皮,進而導致毛囊炎。此外,溫泉水溫度不足以殺滅病菌,一些傳染性皮膚疾病也可能藉此傳播。
泡溫泉時,像蘭女士那樣有心悸、胸悶現象的其實很常見。因為溫泉的溫度較高,容易使人體大量出汗、心跳加快,心臟耗氧量增加。因此,泡溫泉的時間不宜過長,心腦血管病或高血壓病患者水溫不宜過高,一旦出現胸悶、頭暈、心慌症狀,應立即離開溫泉池,注意適時補水、休息和保暖,症狀嚴重的應及時就診。

(7)皮膚乾燥能泡溫泉嗎擴展閱讀
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由於泡溫泉時人體溫度升高,出水後溫度下降,一熱一冷,短時間內引起血管擴張和收縮,容易誘發腦中風及心肌梗塞的誘發因素。
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不穩定,在溫泉中容易出汗,造成脫水,引起血糖的變化。而且大多數的糖尿病患者,都伴有周圍神經病,對溫度的敏感度較差,容易因長久浸泡造成燙傷而自己不知。因此,「糖友們」應在血糖穩定時再泡溫泉,並應注意水溫不宜超過40攝氏度,浸泡時間不可太長,每15分鍾左右應起身休息一下;泡完後應盡快擦乾身上的水並用清水沖洗,避免溫泉中的硫黃或其他物質引發皮膚炎症。
而對皮膚有傷口、潰爛或皮膚有嚴重感染、黴菌感染的人如香港腳、濕疹的患者來說,就不適合泡溫泉了,因為這樣不但會污染水質,還會使傷口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