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狀況 » 皮膚乾燥與臟腑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膚乾燥與臟腑

發布時間: 2023-03-12 03:15:58

皮膚乾燥,皮膚瘙癢也與肝臟有關嗎

是的,皮膚乾燥確實是和肝臟有關。現代醫學認為,維生素A能促進上皮組織的生長和分化,維持上皮的完整,在維持皮膚的濕潤度起到很大的作用。
當肝臟患病時,肝功能發生障礙時,由於小腸對維生素A的吸收減少,或由於維生素轉運發生障礙,維生素A的含量減低,其吸收和轉運的障礙程度均受到肝損害的影響,或肝病時飲食不佳,從膳食中攝取的維生素A亦會受到影響而減少。因此,肝病患者如果有上述情況,就可出現皮膚的乾燥現象。
中醫則認為,這種皮膚乾燥沒有光澤是與肝臟的生理病理特點密切相關的。肝為藏血之臟,既可濡養自身,又可調節機體的各部分所需,如肝藏血功能發生障礙,就會出現肝血虛不能榮養肌膚,則皮膚失去潤澤而顯得乾燥。
同時,人是一個統一的整體,肝炎發病首先侵及脾胃,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受損,後天氣血來源不足,人體的肌肉、皮毛失養,也可使皮膚乾燥。
肝病影響到肺,即「木火刑金」,肺與皮毛相合,亦與此有關;影響到腎,「肝腎同源」,腎藏精,精血同源;影響到心,「木生火」,心主血。這些都會使血液來源不足,或消耗過度,使百脈空虛,肌膚不能得到充足的血液滋養而失去光澤,故皮膚乾燥與肝血的盛衰有密切關系。
最後,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Ⅱ 喝很多水還是口乾眼乾皮膚干應對乾燥中醫有妙招

應對冬天皮膚乾燥,除了喝水和使用護膚品,其實還可 以通過調理脾胃、注意飲食等,內調外養的方式給身體補水。

佛山市中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劉繼洪主任醫師表示 ,在中醫看來,人體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整體,出現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缺水的症狀,通常也與臟腑功能息息相關。脾胃功能正常,氣血旺盛,人體才能有充足的水分;脾胃功能失常,津液生化不足,就會導致人體缺水。

所以,補水不忘先健脾,可適當吃些當歸、茯苓一類的中葯。此外,冬季缺水的典型症狀是皮膚乾燥。而滋養肌膚,還要注意潤肺。可以多吃些羅漢果、杏仁一類潤肺的食物。

除了健脾和潤肺,補水還要注意固腎。中醫認為,腎主水,水液由肺輸布全身,滋養人體後,又集聚於腎。

因此,補水除了補充水分,將水液正常輸布於人體之外,更為重要的是強化腎陽的氣化作用,才能留駐水分。山葯既能補肺脾之氣,又益肺腎之陰,在冬季可以多吃些山葯以達到固腎補水的效果。

應對不同部位乾燥有妙招

01.皮膚乾燥

中醫學認為「肺主皮毛」。 「皮毛」為一身之表,包括汗腺、皮膚與毛發等組織,有分泌汗液、潤澤皮膚、調節呼吸和抵禦外邪之功能,是人體抵抗外邪的屏障。肺通過其宣發作用能將衛氣和氣血津液輸送到全身,溫養肌腠皮毛,以維持其正常生理功能。可見皮毛的功能是受肺氣支配的,所以說「肺主皮毛」(《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皮毛者,肺之合」(《素問·咳論》),「肺主一身之皮毛」(《素問·痿論》)。

針對皮膚乾燥的情況,首先要潤肺,可以多吃梨。 《本草綱目》 記載,梨者,利也,其性下行流利。它葯用能治風熱、潤肺、涼心、消痰、降火、解毒。適合秋冬季節食用。

除了潤肺之外,還可以多吃些含膠原蛋白的食物,如豬腳、牛筋、魚皮等。另外,沐浴時還不要過度搓身。

02.眼睛干澀

眼乾也是很多人在冬季容易遇到的情況。為了潤目,可適當吃些枸杞子,它是補益肝腎精血的最佳食品之一。平時還要注意多熱敷眼睛,用60 左右的熱毛巾敷眼睛,每次20-30分鍾,可濕潤眼表,活血、通脈、明目,對於緩解視疲勞狀態的效果很不錯。

03.口乾

冬季缺水也容易導致口乾、鼻乾等。為此,可多喝點植物茶,如喝茶時可加入山楂、烏梅、麥冬等。

04.手足乾裂

針對手足乾裂,可以試試抹蜜油的方法。中醫認為,香油和蜂蜜是潤燥護膚的上乘之品,將這兩種液體混合,塗抹在手足上,然後包上保鮮膜,持續10分鍾。

那麼,秋冬季節可以喝點什麼「有滋有味」的植物茶呢?佛山市中醫院營養科主任潘永主任中醫師有推薦:

無花果3-5枚,冰糖少許,加開水沖泡。具有補脾益胃,潤肺利咽,潤腸通便的功效。

麥冬5-8枚浸泡後去心,加開水沖泡。可養陰生津,潤肺止咳(清養肺胃之陰多去心用,滋陰清心多連心用)。

雪梨1個削皮切成小塊、冰糖適量、陳皮6克、清水500毫升,燒開後轉小火煮40-50分鍾。有養陰潤燥,宣肺止咳的功效。

Ⅲ 皮膚乾燥和肺、肝臟、大腸究竟是什麼關聯

嗯,是復雜,所以中醫才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是要找到問題的根本專。 皮膚乾燥,最直接的屬關系就是肺,肺主皮毛,可肺由不是獨立存在的,與大腸為表裡關系,與脾為母子關系(土生金),而火(心)克金(肺)…… 這樣下來,皮膚乾燥的問題起碼先要聯繫到肺、大腸、脾、心,再根據身體其它證狀來判斷究竟問題的根本出在哪裡。俺也是初學,不知對錯,請明人指點,謝啦:)

Ⅳ 腎陰虛會引起皮膚乾燥嗎

腎主水,腎分陰陽,陰靜陽燥,所以皮膚乾燥有可能是皮膚乾燥引起的,腎陰虛的話不只會導致內皮容膚乾燥,而且會有小便黃,盜汗,多夢等症狀。當時也不只腎陰虛會引起小便黃,中醫講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所以說其他臟腑陰虛陰虛也會導致皮膚乾燥,但如果你又上述症狀的話基本可以斷定是腎陰虛。

Ⅳ 皮膚乾燥和身體什麼器官有關

皮膚乾燥與皮膚的失水有關,平時多飲用水,補充肌體和皮膚的水分喪失,另外多食入鹼性食物,如蔬菜、瓜果、豆製品、牛奶等,減少酸性食物的攝入,如肉類、魚類、蔥類。經常洗澡,選用合適的護膚品。

Ⅵ 臉上起干皮是哪個臟腑不好

皮膚乾燥可以由於很多原因引起,不單純只是因為內臟的問題,但是要注意內臟出現問題可以引起皮膚乾燥,引起皮膚乾燥的常見原因可以是陰虛內熱,血虛,瘀血,痰濕阻滯

Ⅶ 腎陰虛和皮膚干有關系嗎

腎主水,腎分陰陽,陰靜陽燥,所以皮膚乾燥有可能是皮膚乾燥引起的,腎陰虛的專話不只會導致皮屬膚乾燥,而且會有小便黃,盜汗,多夢等症狀。當時也不只腎陰虛會引起小便黃,中醫講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所以說其他臟腑陰虛陰虛也會導致皮膚乾燥,但如果你又上述症狀的話基本可以斷定是腎陰虛。

Ⅷ 冬季皮膚乾燥,關鍵在於津液虧虛,治療應該這兩個方面入手

一到冬季,不少人都會有皮膚乾燥、起皮、瘙癢等問題,嚴重時還會出現皸裂、流膿等,這些看似是小問題,卻給生活帶來極大的困擾。

為了緩解乾燥問題,大部分人都會採用多喝水,以及護膚品和加濕器這些外在的補水措施。 但這些方法只能暫時緩解皮膚的乾燥問題,無法從根源進行改善。

中醫認為,冬季皮膚乾燥,根本原因其實不是皮膚缺水,而是我們的身體裡面乾枯了。 《黃帝內經》曰:「有諸內,必形諸外;觀其外,以知其內。」外表皮膚乾燥,反應的是內在缺「水」,這個水不是喝進去的水,而是中醫里一種叫做「津液」的物質。

津液由三焦通道輸布,存在於全身各處,它的作用是溫潤肌肉,充實皮膚。唯有津液充實,才會有水靈靈的皮膚。就像唾沫一樣,沒了唾沫,我們的嘴巴會乾的很難受,而唾沫也是津液的一種。

所以冬天皮膚干,空氣乾燥最多算個誘因, 津液缺失方為症狀源頭,這也是為什麼用補水護膚品都效果不佳的原因。

我們把皮膚比作一塊乾涸的池塘:一般的護膚品呢,就像是往池塘里倒水,表面上看池塘馬上就濕潤了。但是很快,水塘里的水會風干,治標不治本。不用往池塘里倒水,而是貫通地底連通池塘的河流,把源頭的活水源源不斷引入池塘,那麼自然而然,池塘就不容易乾涸了。 因此補充津液,關鍵要從這兩個地方入手:

1、補氣

在中醫看來,人體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整體,出現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缺水的症狀,通常也與臟腑功能息息相關。脾胃功能正常,氣血旺盛,人體才能有充足的水分; 脾胃功能失常,津液生化不足,就會導致人體缺水。

中醫認為氣能生津,氣有助於推動激發脾胃功能,保障食物順利化為津液生成。同時氣能行津,氣機通暢,津液才會順利在身體里運行及輸布,到達我們的肌肉和皮膚。

2、補血

中醫向來有「津血互化」的說法,認為津能生血,津液可以滲入經絡,成為血液的組成成分。血也可以化津,血液滲於脈外,則化為津液。如果是身體,或出血過多的人,臉色往往不好,皮膚容易乾燥,因為血不足以化津。

1、阿膠牛奶蜂蜜湯

材料: 阿膠10克,牛奶250毫升、蜂蜜適量。

做法: 阿膠放進杯里用溫開水溶解後,加入牛奶隔水燉半小時左右,取出攤涼至適合飲用的溫度後加蜂蜜調和。

功效: 補血生津,滋陰潤燥。適用於血虛失潤,煩躁不寐的人。

2、木瓜花生雞腳湯

材料: 木瓜1個、花生2兩、雞腳半斤、瘦肉1斤、紅棗、薑片適量。

做法: 將雞腳去甲,用清水煮5分鍾後撈起沖水,木瓜去皮囊和籽,切成幾塊,紅棗去核。將這些材料放進湯煲鍋里共煮一個半小時後,調味食用。

功效: 補虛健胃、潤膚養顏。適合皮膚乾燥、筋骨荏弱的人飲用。

3、雙耳湯

原料: 黑木耳10朵、干銀耳1小朵、蜂蜜少許。

做法: 黑木耳和銀耳泡發後洗凈,加清水後小火慢煮。煮熟後盛入碗中,加入適量蜂蜜調味即可。

功效: 具有滋陰養血、美容養顏的作用。這款雙耳湯可以使皮膚紅潤,還可以改善肌膚乾燥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