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狀況 » 新生兒皮膚黑黃與甲功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新生兒皮膚黑黃與甲功

發布時間: 2023-03-04 18:30:14

『壹』 嬰兒皮膚發黃是怎麼回事

1、營養不良造成的貧血:如果寶寶經常出現腹瀉,則有可能是營養不良造成版的貧血,最好幫寶寶權測一下微量元素和血紅蛋白的指標。
2、新生兒黃疸:大部分新生寶寶在出生後23天,會出現臉部發黃現象,這有可能是生理性黃疸,新媽媽應該密切觀察。
嬰兒臉色發黃是新生兒黃疸的臨床表現,寶寶出生後,原本白里透紅的膚色可能在新生兒期的某天變黃,這就是新生兒黃疸。正常的生理性新生兒黃疸一般在出生後的3—5天出現,到10天左右就基本消退,最晚不會超過3周。大部分的新生兒黃疸都會在第二周消退。假如在第二周,父母依然發現孩子出現比較明顯的黃疸,這個時候就需要多留心,及時區分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對孩子治療大有幫助。
3、肝膽疾病和遺傳原因等:這需要由醫院檢查確認,但如果寶寶以前臉色不黃,一般不會是遺傳原因。

『貳』 剛出生的寶寶為什麼面部會是黃色的

一般小孩在1個月內出現黃疸是正常的,因為有的吃母乳的寶寶會出現母乳性黃疸,那種是正常的,不要緊,但是滿月過後,如果黃疸還沒退,就得趕緊上大醫院黃疸又稱黃膽,俗稱黃病,是一種因人體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增高,所引起的皮膚、黏膜和眼球鞏膜等部份發黃的症狀。某些肝臟病、膽囊病和血液病經常會引發黃疸的症狀。通常...,血液的膽紅素濃度高於2-3mg/dL時,這些部份便會出現肉眼可辨別的顏色。 成因 當血液中的紅血球死亡,紅血球中血紅蛋白(Hemoglobin)的血紅素(Heme)會於肝臟的庫弗氏細胞(Kupffer cells)及脾臟被轉化為膽紅素。膽紅素經肝臟處理後,隨膽汁分泌至十二指腸,最後透過消化系統,與糞便一同排出體外。 黃疸症可根據上述的血紅素代謝過程分為三類: 肝前性黃疸/溶血性黃疸:當大量紅血球被分解時出現的黃疸病症。 肝源性黃疸:當肝臟無法正常處理膽紅素時出現的黃疸病症。 肝後性黃疸:當肝臟無法正常排除膽紅素時出現的黃疸病症。 新生嬰孩的黃疸症 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的一周內可能出現皮膚黃染,這是由於體內膽紅素沉積在皮膚 表面所致,醫學上稱之為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由於血液中的紅細胞過多,且這類紅細胞壽命短,易被破壞,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另一方面,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現象。 新生兒發生黃疸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果是生理性黃疸,不需要特殊處理就可以自行消退。病理性黃疸是由於疾病所引起的,使膽紅素的代謝出現異常,它發生在新生兒的特定時期,使生理性黃疸明顯加重,並容易與生理性黃疸相混淆。病理性黃疸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感染性黃疸可由細菌和其他病原體感染所致,如病毒、梅毒螺旋體、弓形蟲等;非感染性黃疸有溶血性黃疸、膽道閉鎖和遺傳性疾病等。 除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外,還有一種新生兒黃疸稱為母乳性黃疸。其特點為:黃疸程度較生理性高,黃疸持續時間長,有的可持續三個月之久。但嬰兒一般情況良好,無引起黃疸的其他病因可發現。停喂母乳後3天,黃疸下降明顯。母乳性黃疸與腸道重吸收膽紅素有關。母乳性黃疸一般不會引起膽紅素腦病。但值得注意的是:要診斷母乳性黃疸必須首先排除病理性黃疸! 怎樣識別新生兒黃疸? 仔細觀察孩子的黃疸變化,區別孩子是生理性黃疸還是病理性黃疸對於治療十分重要。父母可以根據以下的特點來識別: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一般不深,其特點: ①黃疸一般在生後2-3天開始出現。 ②黃疸逐漸加深,在第4-6天達高峰,以後逐漸減輕。 ③足月出生的新生兒,黃疸一般在生後2周消退,早產兒一般在生後3周消退。 ④黃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膚顏色呈淡黃色,黃疸常只限於面部和上半身,黃疸時孩子的一般情況良好,體溫正常,食慾正常,大小便的顏色正常,生長發育正常。 ⑤化驗血清膽紅素超過正常2mg/dl,但小於12mg/d1。如果孩子的黃疸屬於這種情況,父母即不必擔心。 病理性黃疸有下列特徵: ①黃疸出現時間過早,於生後24小時內出現。 ②黃疸消退時間過晚,持續時間過長,超過正常的消退時間,或黃疸已經消退而又出現,或黃疸在高峰時間後漸退而又進行性加重。 ③黃疸程度過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膚黏膜明顯發黃。 ④檢查血清膽紅素時,膽紅素超過12mg/dl,或上升過快,每日上升超過5mg/dl。 ⑤除黃疸外,伴有其他異常情況,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動,少吃或體溫不穩定等。 病理性黃疸嚴重時可並發膽紅素腦病,通常稱「核黃疸」,造成神經系統損害,導致兒童智力低下等嚴重後遺症,甚至死亡。因此,當孩子出現黃疸時,如有以上5個方面中的任何一項,就應該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視,這樣就能早期發現病理性黃疸以便及時治療。 精心護理黃疸寶寶 發現新生兒出現黃疸時,父母要注意: (1)判斷黃疸的程度 家長可以在自然光線下,觀察新生兒皮膚黃染的程度,如果僅僅是面部黃染,為輕度黃疸;軀幹部皮膚黃染,為中度黃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染,為重度黃疸。 (2)觀察大便顏色 如果大便成陶土色,應考慮病理性黃疸,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所致。 如果黃疸程度較重、出現伴隨症狀或大便顏色異常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耽誤治療。 (3)盡早使胎便盡早排出。因為胎便里含有很多膽紅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凈,膽紅素就會經過新生兒特殊的肝腸循環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黃疸增高。 (4)給新生兒充足的水分,小便過少不利於膽紅素的排泄。 【常見證候】 濕熱內蘊:目黃身黃,色澤鮮明,或見發熱,口渴,心中懊憂,身倦無力,脘腹脹滿,食少納呆,厭惡油膩,惡心嘔吐,小溲深黃或短赤,大便秘結,舌苔黃膩,脈滑數。 熱毒熾盛:身目深黃,色澤鮮明,發病急驟,黃疸迅速加深,壯熱,心煩不寧,或神昏譫語,鼻衄便血,肌膚斑疹,口渴喜冷飲,腹脹脅痛,舌質紅絳苔黃燥,脈弦數或弦細數。 膽道阻滯:身目俱黃,出現較快,寒熱往來,右脅絞痛牽引至肩背,惡心嘔吐,口苦咽干,厭惡油膩,小便深黃,大便灰白,舌紅苔黃膩,脈弦數。 寒濕內阻:身目俱黃,色澤晦暗如煙熏,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脘悶或腹脹,納呆,便溏,口淡不渴,小溲不利。舌淡胖大苔白膩,脈濡緩。 瘀血停滯:身目色黃而晦暗,脅下症積脹痛,拒按,或有腹水,腹壁青筋暴露,頸胸部位出現紅絲血縷,大便黑,舌質隱青或舌淡有瘀斑,脈弦澀。 脾虛血虧:肌膚發黃無光澤,神疲乏力,心悸失眠,頭暈,爪甲不榮,舌質淡,脈濡細。檢查一下

『叄』 新生兒皮膚黃

新生兒皮膚黃

新生兒皮膚黃,新生兒出生以後一般情況下皮膚都是白里透紅的膚色,但是有很多家長會發現在出生後的幾天,自己的寶寶皮膚開始變黃,甚至是越來越黃,下面來看看新生兒皮膚黃

新生兒皮膚黃1

導致新生兒的皮膚發黃是新生兒黃疸造成的,新生兒黃疸屬於一種生理性的現象,這是因為孩子身體當中的膽紅素累積表現出來的症狀。

當孩子出現了新生兒黃疸的情況時,可以適當的服用一些退黃的葯品,幾天之後,孩子皮膚發黃的現象就會消退好轉,皮膚也會變得粉嫩起來。但除了生理性原因會導致孩子皮膚發黃之外,還有一些病理性的原因,也會導致孩子的皮膚發黃。

比如孩子感染上了乙型肝炎病毒,就會導致病理性黃疸的產生,此時一定要及時給孩子進行救治。如果新生兒得了先天性膽道閉鎖,也會導致孩子出現皮膚發黃的情況

這屬於阻塞性黃疸,因為先天性的膽道閉鎖是孩子身體的膽紅素排泄出現障礙,導致過多的膽紅素累積在身體當中,出現皮膚發黃的`症狀

先天性膽道閉鎖也非常的嚴重,需要及早給孩子進行醫治。除了這兩種病理性原因之外,微生物感染巨細胞病毒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也都會引發孩子皮膚發黃。

其實導致孩子皮膚發黃的原因也還有很多,比如,孩子得了新生兒溶血病,也會導致孩子的皮膚發黃。需要進行詳細的檢查,才能夠確定孩子皮膚發黃的具體原因。

新生兒皮膚黃2

寶寶出生後,原本白里透紅的膚色可能在新生兒期的某天變黃,這就是新生兒黃疸。它是由於體內膽紅素累積引起的。正常情況下,因為新生兒出生後建立呼吸,血氧濃度提高,過多的紅細胞就被破壞

加上新生兒肝臟不成熟,容易導致膽紅素濃度增高,這就是生理性黃疸。它一般發生在足月新生兒出生後的2~14天左右,早產兒可延長至生後21天。但在有些病理情況下,也會出現黃疸,即病理性黃疸。

常見的病理性黃疸有以下幾種:

1、新生兒溶血病,它是因為母子血型不合所致;

2、各種病原微生物感染,如巨細胞病毒、乙型肝炎病毒、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等;

3、先天性膽道閉鎖也導致膽紅素排泄障礙(阻塞性黃疸)。

此外,因為母乳中含有β—葡萄糖醛酸苷酶,它能導致膽紅素的腸—肝循環增加,所以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可因這種原因出現黃疸,稱為母乳性黃疸。

嬰兒臉色發黃一般情況下是疾病的表現,但新生兒生理性黃疸卻是由於特殊的生理特點引起的,而非病理狀態。其產生的機理主要是由於紅細胞破壞增多(胎兒在子宮內處於低氧環境

因此紅細胞生成過多,出生後相對過剩)和新生兒肝臟尚未發育成熟,處理膽紅素的能力有限。大部分新生兒在生後2~3天會出現黃疸,4~6天達到高峰

足月兒10~14天消退,早產兒2~3周消退,在此期間小兒除黃疸外一般情況良好,食慾佳,無其它異常情況,生理性黃疸不需要治療,預後良好。

新生兒黃疸如果有以下特點之一則要考慮為病理性黃疸:

1、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

2、黃疸程度深;

3、黃疸進展快,即在一天內加深很多;

4、黃疸持續時間長或黃疸消退後又出現;病理性黃疸是疾病的表現,要及時治療。

新生兒皮膚黃3

新生兒黃疸(別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胎黃)是指新生兒期(自胎兒娩出臍帶結扎至生後28天),由於膽紅素(胎齡12周時,羊水中已有膽紅素。)

在體內積聚而導致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60%-80%的新生寶寶在出生後2到5天內會出現皮膚發黃的現象,是種正常現象。本病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區分

生理性黃疸的特點:

1、在生後2~3天起出現並逐漸加深,在第4~6天為高峰,第2周開始黃疸逐漸減輕。

2、黃疸有一定限度,其顏色不會呈金黃色。黃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軀幹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無明顯的黃疸。若抽血測定膽紅素,足月兒在黃疸高峰期不超過12毫克/分升,早產兒不超過15毫克/分升。

3、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早產兒黃疸一般在第3周內消退。

4、小兒體溫正常,食慾好,體重漸增,大便及尿色正常。

病理性黃疸的特點:

1、黃疸出現過早:足月兒在生後24小時以內,早產兒在48小時以內出現黃疸;

2、黃疸程度較重:血清膽紅素超過同日齡正常兒平均值,或每日上升超過85.5μmol/L(5mg/dl);

3、黃疸進展快,即在一天內加深很多;

4、黃疸持續時間長(足月兒超過2周以上,早產兒超過3周)或黃疸消退後又出現;

5、黃疸伴有其它臨床症狀,或血清結合膽紅素大於25.7μmol/L(1.5mg/dl)。

『肆』 剛出生的新生兒皮膚是黑色怎麼回事

寶寶皮膚黑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天生遺傳的,一種是後天曬黑的。一些寶寶出生後皮膚發黑屬正常現象,這與他在母體內的環境有所關聯。 有的寶寶越長越白,有的寶寶越長越黑。有專家指出,引起寶寶皮膚變化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遺傳因素,另一個是後天因素,具體包括營養是否均衡,防曬是否做到位,日常護膚做...得對不對。如果營養不好的寶寶,看起來氣色不好,皮膚就會蠟黃蠟黃的,媽媽們要善於觀察寶寶的變化。健康的寶寶應該營養均衡,在曬太陽的過程中,要及時給寶寶補充水分。

『伍』 新生兒為什麼會皮膚黃新生兒皮膚發黃要怎麼辦

根據你的描述,剛剛出生的嬰兒如果24小時之內黃疸就明顯增高,或者是半月都不能消退的話,就需要及時的治療了,需要一個規范的治療,照藍光等方法需要兒科的醫生來診治的。 從你的描述來看,你孩子的情況是新生兒生理性的黃疸,引起了皮膚發黃的情況的,你可以給孩子化驗膽紅素,這樣就可以確診的然後在根據膽紅素的高低來決定治療方法的。如果孩子的膽紅素是稍微的增高,就可以通過保守治療的方法進行治療的,我建議口服茵梔黃顆粒,媽咪愛,多喝葡萄糖水,這樣就可以了,如果膽紅素比較高,需要加上藍光照射,這樣就可以盡快的讓孩子的黃疸消失的。

『陸』 7個月嬰兒臉色有點偏黃什麼原因

(一)通過面部顏色查看:健康的人臉上應該是乾乾凈凈,色澤紅潤有光澤。
1.黃色:脾胃,消化系統不好;
2.白色:肺,呼吸系統有問題;
3.紅色:心腦血管系統有問題;
4.青色:肝膽,免疫系統有問題;
5.黑色:腎臟、膀胱系統有問題。
(二)觀察舌頭:健康人的舌頭是粉紅色的。如果不健康的人從舌頭上可以看出來
1.他的舌苔很厚,那是他的脾胃不好,
2.舌根發青,他的腎不好,
3.舌兩側有牙印,是肝不好,
4.舌頭發白,是心不好,那是心肌供血不足。血液循環不好,有貧血的症狀。
5.舌尖發暗紫色,是心火過旺,是血綢,血粘,
6.舌尖長了許多小點點、紅點點,他可能有心肌炎。
7.舌尖不尖,中間有深溝可能有糖尿病。
顏面望診主要分為八大部分,即「心、肺、肝、腎、脾、小、大、生」。

1. 膽主目:肝膽不好的人,眼睛就不好,他的白眼仁發黃,很渾濁,不透明,象近視眼,花眼,有的總愛眨巴眼睛,這都是因為肝功能較弱,
2. 肝功能不好的人,他的指甲上有橫紋,豎紋或灰指甲。他的筋是鼓出來的,青筋暴流,中醫叫爪甲不滑,這些人愛抽筋,西醫講的是缺鈣。
3. 肝膽不好的人,情緒是愛發怒的,因一點小事就大發脾氣,說發火就發火。
4. 肝膽不好的人,食性是愛吃酸的,象山楂,山杏等,一吃就能吃很多。
5. 肝膽不好的人,臉色是青灰色,無光澤,每天總象沒洗臉似的。
反射區:眉毛中間1/2處往外到眉尾這三角區是肝區,還有鼻樑中段也是肝區。
如果在這些地方長斑、長疙瘩、紅點或黑痣等,可以斷定他肝膽有毛病,有的人在這些地方長很明顯的黑斑,那是他的肝臟有問題了,因為人的臉上是不會長東西的,象兒童臉上就乾乾凈凈。
1. 若這兩個部位發青暗或有斑,可能是脂肪肝。
2. 若這兩個部位有青春痘,此人肝火旺。
3. 若太陽穴處有斑,此人肝功能衰弱。
4. 若鼻樑中段有斑,可能是肝火大,情緒不穩定、或更年期。
5. 若這兩處都有明顯的班,且臉色晦暗無華,很難看,人比較清瘦,此人有肝炎或肝硬化。
6. 眉中央有痣,眼球發黃,且面色非常黃是乙肝。
7. 指甲軟薄,無光澤,有豎紋,易脆裂,表示肝功能差。
8. 滿臉雀斑,先天性肝功能不足。

反射區域:在鼻樑中段外兩測部位。
1.部位有紅血絲狀、青春痘,或早晨起床後嘴裡發苦,說明膽部有了較微炎症;
2.若有斑,有暗影,可能有膽囊炎。
3.若此部位有豎褶子、或笑時有豎褶子,說明此人膽囊有問題。
4.若此部位有痣、痦子,證明膽功能先天不足。
5.若把右手放在右肋下(膽就在此部位),左手握拳擊打右手背,若此部位疼痛的話,即是膽囊炎;
6.若刺痛的厲害的話,可能是膽結石。膽有問題的人可能肥胖。
7.眼下面膽區有一對明顯的斑或有痣、痦子,是膽結石。眼袋晦暗亦證明膽不好。
心臟
反射區域
(一):在額上1/3至發際處(即發際一圈),
1.此處出現青春痘,或和面部額色不一樣,說明此人心理壓力比較重。
2.此處有斑;說明心臟有疾病(如:心肌無力);
3.此處有痣、痦子,說明心臟功能先天不足。
反射區域
(二)在兩眼角之間的鼻樑處,
4.此處出現橫紋或橫紋比較明顯,說明心律不齊或心臟狀況不好;
5.若出現的橫紋很深,而且舌頭上面也有很深的豎紋(溝),可能是有比較嚴重的心臟病。
6.心臟不好的人臉上布滿紅血絲,象爬滿了許多小蟲子似的,這樣的人血液循環系統不好。
心臟不好的人他的情緒是喜的,臉上總是帶著微笑,大家一看這人挺好,總是笑呵呵的,其實有人沒人他都這種表情。他的食性是愛吃苦的東西,象苦瓜,苦菜之類的,因為他的身體里需要苦的東西來補充。
心臟不好的人臉色是紅的,不是健康的那種紅,紫紅色。顏面望診可以看出

反射區域:在兩眉頭之間,
1.此處出現豎紋,豎紋很深並且本部位發紅的話,說明此人心腦血管供血不足、頭痛、神經衰弱、多夢、睡眠不良、心悸、煩躁等
2.此處發紅發亮者,一般都有高血壓。
小腸:心臟病者一般小腸功能不好。
反射區域:在顴骨下方偏內側部位。
1.若此部位有紅血絲、青春痘、斑、痣或痦子,證明小腸吸收功能不好,一般會大便塘稀。
脾胃
脾反射區域:在鼻頭,胃反射區域:在鼻翼,二側凹處為十二指腸區。
1.嘴唇發白,沒血色,嘴唇很乾,愛爆皮,裂口子,脾胃功能不好。
2.脾胃功能不好的人,肌肉鬆懈,沒有彈性。
3.脾胃功能不好的人,老是皺著眉頭,好像在思考問題,其實什麼事也沒有。
4.脾胃功能不好的人,臉色發黃,看一個人臉色發黃,老皺眉頭,那他一定是脾胃不好。
5.紅鼻頭,酒渣鼻,鼻子頭有紅血絲,黑斑,長疙瘩等,這樣的人都是脾胃不好。
6.鼻頭發白,沒有血色,特別白,這樣的人是脾虛,會貧血。
鼻頭發黃,也是脾虛,會出現汗多、畏風、倦怠、不嗜食等
7.鼻窩總是很臟,發黑,油乎乎的總象沒洗干凈似的,或是長疙瘩,這樣的人胃功能不好。
8.若鼻翼發紅,是胃火,易飢餓,口臭。有紅血絲且比較嚴重,一般是胃炎。
9.若鼻翼灰青,是胃寒,與其握手時能感到此人手指尖發涼,此人受風寒肚子痛,拉稀等。
10.脾區出現斑或痣,有脾腫大的可能,胃區出現斑和痣,可能會有潰瘍和其他病變。
飯前胃疼,一般是胃炎。飯後一、二小時腹疼是胃潰瘍,壓痛點在腹部正中或稍偏左處;飯後二到四小時腹痛是十二指腸潰瘍,痛法在兩排脅骨中間靠近心窩的地方,類似針刺一般,嚴重者可痛到後背,壓痛點在腹部稍偏右處。他的食性是愛吃甜的。因為他的身體需要甜食來補充。

肺功能不好的人,他的鼻子也不好,象過敏性鼻炎、鼻竇炎,常患呼吸道感染。
肺是給皮毛輸送營養的,肺功能不好的人臉上的皮膚比較粗糙,毛孔大,頭發焦黃,愛開叉,沒光澤,肺功能不好的人。他的情緒是悲憂的,老愛發愁,有點事就愛哭。
肺功能不好的人她的食性是愛吃辛辣的,
肺功能不好的人的臉色是發白的,無血色的。
肺的反射區域在兩眉1/2之間;額頭1/3以下的部位,就是印堂這個位置。
1.如果印堂這塊發紅,是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症,
2.印堂發暗,黑色的那種暗,這樣的人可能有病變,應及早去醫院檢查。
3.若額頭中間比較凹,且顏色晦暗、或發青、或有斑,說朗此人肺部有疾病,呼吸不暢;
4.如有粉刺,證明此人近期患過感冒或喉嚨疼。
5.若兩眉頭部位有痣、痦子或發白,則證明此人有咽.喉炎、或扁桃體炎,或胸悶氣短,或肺有病。
6.眉頭向上部有凸起,也是有肺疾。
肺功能不好的人,一般大腸排泄功能不好。
大腸反射區域:在顴骨下方偏外側部位從眼珠到外眼角往下至嘴角一齊,這個位置是大腸。
1.若此部位有紅血絲、青春痘、斑、痣、痦子,說明此人大腸排泄功能失調,一般會大便乾燥、便秘
2. 若此部位有呈半月狀的斑,證明此人是便秘或痔瘡。
3.大腸區發暗紅,不平整,考慮結腸炎。
鼻根下部線和外眼角下垂線交點處是直腸反射區,
此處有斑是痔瘡,若此處發紅或有白點,有直腸癌變的可能。

反射區在眼外角平線與耳中部垂起直線相交向下至巴下的部位。
1.在這個位置上長疙瘩或有一條子發黑,不是沒洗干凈,也不是太陽曬的,說明腎功能不好。
2.若此部位有紅血絲,青春痘,或有斑,證明此人腎虛,一般怠懶,腰背及腿部酸疼。
3.此部位有很深且大的斑,極有可能是腎結石。耳朵上近期長了黑痣或疙瘩,那他可能有腎結石。
4.若此部位有痣或痞子證明此人腎功能先天不足,也會腰

『柒』 新生兒皮膚黃是什麼原因

建議你去醫院看下,可能是黃疸,我朋友家孩子就是滿月的時候出的黃疸
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的一周內可能出現皮膚黃染,這是由於體內膽紅素沉積在皮膚 表面所致,醫學上稱之為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一般不深,其特點:
①黃疸一般在生後2-3天開始出現。
②黃疸逐漸加深,在第4-6天達高峰,以後逐漸減輕。
③足月出生的新生兒,黃疸一般在生後2周消退,早產兒一般在生後3周消退。
④黃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膚顏色呈淡黃色,黃疸常只限於面部和上半身,黃疸時孩子的一般情況良好,體溫正常,食慾正常,大小便的顏色正常,生長發育正常。
⑤化驗血清膽紅素超過正常2mg/dl,但小於12mg/d1。如果孩子的黃疸屬於這種情況,父母即不必擔心。
病理性黃疸有下列特徵:
①黃疸出現時間過早,於生後24小時內出現。
②黃疸消退時間過晚,持續時間過長,超過正常的消退時間,或黃疸已經消退而又出現,或黃疸在高峰時間後漸退而又進行性加重。
③黃疸程度過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膚黏膜明顯發黃。
④檢查血清膽紅素時,膽紅素超過12mg/dl,或上升過快,每日上升超過5mg/dl。
⑤除黃疸外,伴有其他異常情況,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動,少吃或體溫不穩定等。
病理性黃疸嚴重時可並發膽紅素腦病,通常稱「核黃疸」,造成神經系統損害,導致兒童智力低下等嚴重後遺症,甚至死亡。因此,當孩子出現黃疸時,如有以上5個方面中的任何一項,就應該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視,這樣就能早期發現病理性黃疸以便及時治療。
精心護理黃疸寶寶
發現新生兒出現黃疸時,父母要注意:
(1)判斷黃疸的程度 家長可以在自然光線下,觀察新生兒皮膚黃染的程度,如果僅僅是面部黃染,為輕度黃疸;軀幹部皮膚黃染,為中度黃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染,為重度黃疸。
(2)觀察大便顏色 如果大便成陶土色,應考慮病理性黃疸,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所致。
如果黃疸程度較重、出現伴隨症狀或大便顏色異常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耽誤治療。
(3)盡早使胎便盡早排出。因為胎便里含有很多膽紅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凈,膽紅素就會經過新生兒特殊的肝腸循環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黃疸增高。
(4)給新生兒充足的水分,小便過少不利於膽紅素的排泄。
祝寶寶健康

『捌』 寶寶皮膚黑黃怎麼辦

首都兒科研究所皮膚科主任醫師劉曉雁指出,引起寶寶皮膚黑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遺傳因素,另一個是後天因素,具體包括營養是否均衡,防曬是否做到位,日常護膚做得對不對。(資料來源:小丸子育兒網) 要想寶寶白起來,劉曉雁建議,在營養方面,家長可以給孩子吃一些富含維生素和透明質酸(人體真皮層的一種成分,能增強皮膚彈性和鎖水能力)的食物,比如肉類,蔬菜和水果,這些食物能對寶寶皮膚起到滋潤的作用,使皮膚變得有光澤。另外,不要讓寶寶過度曬太陽。雖然曬太陽有利於寶寶的骨骼生長和增強抵抗力,但是如果過度暴露在陽光下,光老化性和光毒性的共同作用會讓寶寶皮膚色素增多,變得又粗又暗。 媽媽們喜歡用各種各樣的護膚品來呵護寶寶的皮膚,但是劉主任提醒家長,盲目地使用增白護膚品可能會適得其反。其實,寶寶護膚遵循十二個字「秘訣」即可:夏天保持清潔,冬天注意滋潤。 寶寶皮膚黑的原因之一:濕疹 針對部分家長有關「寶寶曾經得過濕疹,是因為塗抹過葯膏皮膚才變黑?」的疑問,劉曉雁表示,皮膚炎症本身就會使患處色素發生一些改變,變白或者變黑。另外,不恰當用葯也可能使寶寶皮膚變黑。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得了濕疹就自行去買葯為孩子塗抹,很可能塗抹不當,劉主任強調,寶寶如果得了濕疹需要塗葯,一定要遵循局部,短期,間斷塗抹的原則,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黑中帶黃——營養過度 皮膚除了黑還有些黃,可能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由疾病引起的黃疸,這時除了皮膚黃以外,寶寶的鞏膜(黑眼球周圍)也會發黃;另外一個就是營養過度,因為平時過度補充胡蘿卜素(比如總吃南瓜,胡蘿卜等富含胡蘿卜素的食物)而引發的胡蘿卜素沉著症,孩子的鼻頭,手心也會發黃,但是眼睛並不黃。出現這種情況,家長應當減少寶寶對於此類食物的攝入,經過一段時間的新陳代謝,寶寶就能恢復健康狀態了。 面對自家的「黑」寶寶,一定要做個心明眼亮的家長。不同的「黑」法原因也不同。如果呈現的是局部塊狀黑,可能與用葯不當有關,均勻的黑可能因為曬太陽過多,如果皮膚又黑又粗,家長就要注意寶寶的營養。另外,劉主任提醒,冬天天氣本身乾燥寒冷,寶寶皮膚可能會變得暗、粗,平時注意護理,天氣轉暖後皮膚自然會改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