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狀況 » 寶寶皮膚黃不長肉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寶寶皮膚黃不長肉

發布時間: 2023-03-03 08:52:48

A. 一歲寶寶面黃肌瘦長不胖怎麼辦

你好,孩子的情況考慮是吸收不好導致的,同時也有可能是缺乏微量元素了,鈣或是鋅都有可能的,建議你可以給孩子服用伊可新或是葡萄糖鈣酸鈣進行補充微量元素,平時孩子的飲食要注意營養均衡,搭配合理的。

B. 一歲寶寶皮膚偏黃

寶寶長到一歲多了,這個時候的寶寶會漸漸地開始學說話,學走路,是很專可愛的。但屬是很多家長發現,寶寶的皮膚出現了變化,尤其是不少寶寶的皮膚發黃,這是什麼原因很多家長就不清楚了。那麼,一歲多的寶寶皮膚發黃是什麼原因?

首先,一歲多的寶寶皮膚發黃表示寶寶的面色不太好,這種情況考慮是不是貧血引起的。家長可以帶寶寶去醫院進行微量元素的檢查,重點是檢查寶寶是不是有貧血。貧血會導致寶寶面色變差,當寶寶皮膚發黃變黃,最好是看寶寶是不是有缺鐵性貧血症狀。

其次,一歲多的寶寶皮膚發黃,這種情況需要縱向來看。如果寶寶的皮膚一直發黃,這種情況表示寶寶的膚色就是偏黃,屬於正常的。如果寶寶膚色發黃,是這一段時間才出現的,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寶寶貧血等引起的。對於膚色發黃的寶寶,平時要重視對寶寶的調理。

此外,觀察寶寶皮膚發黃的部位,看看是整個皮膚發黃,還有身體某個部位,比如:面色發黃等,因為發黃部位不同表示問題是不一樣的。平時要多給寶寶吃蔬菜和水果,但是要少吃橘子,這種水果也是會造成寶寶皮膚發黃的。

C. 我的寶寶7個月了,全身黃,不長肉和身高,現在只有10斤,怎麼辦我需要好心人的幫助謝謝

我懷疑是不是遺傳性疾病可以去西安,四軍醫大瞧瞧。我不是做廣告的。

D. 寶寶皮膚發黃是怎麼回事

可能有很多原因引起的,例如,脾虛、肝火旺盛、營養不良等等,建議媽媽帶寶寶去醫院查明原因。

E. 新生兒皮膚黃是什麼原因

建議你去醫院看下,可能是黃疸,我朋友家孩子就是滿月的時候出的黃疸
大部分新生兒在出生後的一周內可能出現皮膚黃染,這是由於體內膽紅素沉積在皮膚 表面所致,醫學上稱之為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一般不深,其特點:
①黃疸一般在生後2-3天開始出現。
②黃疸逐漸加深,在第4-6天達高峰,以後逐漸減輕。
③足月出生的新生兒,黃疸一般在生後2周消退,早產兒一般在生後3周消退。
④黃疸程度一般不深,皮膚顏色呈淡黃色,黃疸常只限於面部和上半身,黃疸時孩子的一般情況良好,體溫正常,食慾正常,大小便的顏色正常,生長發育正常。
⑤化驗血清膽紅素超過正常2mg/dl,但小於12mg/d1。如果孩子的黃疸屬於這種情況,父母即不必擔心。
病理性黃疸有下列特徵:
①黃疸出現時間過早,於生後24小時內出現。
②黃疸消退時間過晚,持續時間過長,超過正常的消退時間,或黃疸已經消退而又出現,或黃疸在高峰時間後漸退而又進行性加重。
③黃疸程度過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膚黏膜明顯發黃。
④檢查血清膽紅素時,膽紅素超過12mg/dl,或上升過快,每日上升超過5mg/dl。
⑤除黃疸外,伴有其他異常情況,如精神疲累,少哭,少動,少吃或體溫不穩定等。
病理性黃疸嚴重時可並發膽紅素腦病,通常稱「核黃疸」,造成神經系統損害,導致兒童智力低下等嚴重後遺症,甚至死亡。因此,當孩子出現黃疸時,如有以上5個方面中的任何一項,就應該引起父母的高度重視,這樣就能早期發現病理性黃疸以便及時治療。
精心護理黃疸寶寶
發現新生兒出現黃疸時,父母要注意:
(1)判斷黃疸的程度 家長可以在自然光線下,觀察新生兒皮膚黃染的程度,如果僅僅是面部黃染,為輕度黃疸;軀幹部皮膚黃染,為中度黃疸;如果四肢和手足心也出現黃染,為重度黃疸。
(2)觀察大便顏色 如果大便成陶土色,應考慮病理性黃疸,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所致。
如果黃疸程度較重、出現伴隨症狀或大便顏色異常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耽誤治療。
(3)盡早使胎便盡早排出。因為胎便里含有很多膽紅素,如果胎便不排干凈,膽紅素就會經過新生兒特殊的肝腸循環重新吸收到血液里,使黃疸增高。
(4)給新生兒充足的水分,小便過少不利於膽紅素的排泄。
祝寶寶健康

F. 六歲小孩吃飯不挑食胃口好,但是臉色不好偏黃,也不長肉是咋回事

問題分析: 你好,根據寶寶的症狀,可能是吸收不好造成的。由於進食量正常,而身體顯出現營養不良的症狀,如膚色發黃、身體消瘦等。 意見建議: 建議到醫院檢查,微量元素是否缺乏,其次檢查身體是否有蟲,分析兩方面的原因進行治療。建議多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有利於改善症狀。

G. 初生嬰兒不長肉怎麼辦

面對光吃不長的寶寶,爸爸媽媽應當從各方面認真分析一下寶寶的狀況,如飲食、睡眠、運動等等,從中找出原因,才能制訂出合理的對策。影響寶寶不長肉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飲食結構單調 食物品種過於單調,寶寶體內的微量元素會出現失衡,食慾自然明顯下降; 飲食結構不合理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寶寶每天雖然嘴裡不停地吃著,但吃得不合理,如各種低熱能的零食不離口,飯前喝太多的飲料,吃飯時間拖得很長,吃的量也很少,久而久之,必然影響寶寶的身高與體重的增長。 我國4城市的調查顯示,寶寶喜歡吃零食的比例高達90%。零食中多含有糖精、色素、防腐劑等,進入人體後會影響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對寶寶的健康十分不利。 活動量較大寶寶天生好動,活動量較大,消耗和需要的營養物質也高,如果父母不重視給寶寶補充足夠的能量,久而久之寶寶就會變得消瘦。因此,對於活動量較大的寶寶一定要保證吃好,包括數量與質量的充足,盡可能給寶寶多吃一些能量和各種營養素含量高的食物,例如脂肪含量豐富的膳食,以及蛋、肉、奶製品等。 消化吸收不良 如果飲食習慣不好,如飢一頓飽一頓,寶寶的胃腸功能就會受到損傷,飯量會逐漸減少,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也隨之降低。所以胃腸功能不好的寶寶外表看起來常常面黃肌瘦。 另外,在日常飲食中還應注意寶寶的消化能力。不容易消化或不清潔的食物會導致寶寶腹瀉,而腹瀉會丟失大量的營養物質。研究發現,在影響兒童生長發育的諸多疾病中,腹瀉對兒童營養不良的影響最大。 腸道寄生蟲感染 寶寶1歲以後,由於活動范圍不斷擴大,接觸的物品越來越多,很容易感染蛔蟲、蟯蟲等腸道寄生蟲。這樣,寶寶體內營養物質會被腸道內的寄生蟲消耗掉,從而影響寶寶的體格發育。當發現寶寶患有腸道寄生蟲病時應及時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驅蟲治療,同時要教育、引導寶寶養成飯前便後勤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 提示:某些極少數的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小兒糖尿病等,都可能造成寶寶吃得多,體重反而減少

H. 小孩面黃肌瘦是什麼原因

嬰幼兒厭食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零食過多。 2、患消化系統疾病或其他慢性病的孩子,因病未治癒或服用葯物而影響胃口。 3、此外,還有睡眠不足、缺鋅、偏食、暴飲暴食、油膩過多等原因。 平時在家注意護理: 1.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給孩子進食,減少兩餐間的零食,養成不挑食、不偏食、吃得雜、吃得全的習慣。吃飯時不要逗孩子說笑,不要邊看電視邊吃飯。這樣會影響胃腸蠕動和消化腺的分泌,導致消化不良。不要蹲著吃飯,否則會引起噯氣、呃逆、腹脹,影響進食量。 2.增加膳食烹調品種花樣,刺激孩子增加食慾。同時要防油膩太過,油膩日久,會影響消化功能而厭食。應注意葷素搭配,並以清淡食物為主(如米、面、蛋、奶、蔬菜等),脂肪食品為輔。 3.保證充足睡眠。孩子處在發育成長階段,每天應保證10小時以上的睡眠。不要讓孩子長時間地看電視、玩游戲機,要及時誘導其休息。 4.多吃含鋅食物。鋅在動物性食物如瘦肉、蛋、魚及乾果中都有。缺鋅還可延緩孩子的生長發育,家長應給孩子多吃點含鋅豐富的食品。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給孩子進食,減少兩餐間的零食,養成不挑食、不偏食、吃得雜、吃得全的習慣。吃飯時不要逗孩子說笑,不要邊看電視邊吃飯。這樣會影響胃腸蠕動和消化腺的分泌,導致消化不良。不要蹲著吃飯,否則會引起噯氣、呃逆、腹脹,影響進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