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狀況 » 皮膚黃又消瘦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膚黃又消瘦

發布時間: 2023-02-27 19:40:35

A. 面黃肌瘦,怎麼辦

多吃飯 多睡覺 保持心情愉快,心情對人影響很大,
如果長期戾氣很重,喜歡抱怨內,
心情會很暴躁不容安,會帶來失眠,黑眼圈,肌膚暗沉
臉色和面向都會帶來很大變化。面黃肌瘦也只是一部分表現
嚴重者會抑鬱,隨之身體會出現各種疾病。
調理好心情和睡眠,多運動,多與人交通溝通

B. 面黃肌瘦怎麼辦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孩子「面黃肌瘦」,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基本不存在營養不良,那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人的營養來源於脾胃消化與吸收,胃主肥納,脾主運化,就是說只有吃進食物,並經過消化吸收等環節,最終使食物變成營養物質以供給人體各部所需,才能使人發育正常、面色紅潤而有光澤。

其中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影響營養的吸收利用,長期不正常即可造成「面黃肌瘦」。其病因如下:

一、飲食不節。小兒正處在生長發育階段,脾胃功能還不健全。所以如果飲食上不加節制,飢一頓,飽一頓,不按時吃飯,或零食太多,都可影響脾胃功能,造成脾胃功能失調,脾胃虛弱等症,日久則「面黃肌瘦」。

二、過食寒涼。小兒本為「陽盛」主體,易產生內熱,所以喜食寒涼。如果不加以節制,過食寒涼之物,就易損傷脾胃,造成脾胃虛寒,功能下降,從而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及營養的攝取。

三、不合理的用葯。小兒患病後,家長非常著急,就在很短的時間內服大量葯物,尤其是一些消炎、鎮痛的西葯,如阿斯匹林、撲熱息痛、消炎痛、紅黴素等,這些葯都對胃腸道有刺激作用,並引起惡心、嘔吐等症,這樣,病雖治好,卻留下了胃受損傷的後患。長期下去則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造成營養不良而致「面黃肌瘦」。

四、人體微量原素的缺乏。如缺鋅可導致腹瀉、厭食症;缺鈣導致生長停滯、抽搐等;缺鐵等致貧血、厭食、生長發育停滯。以上這些都可使人體營養物質吸收不足,日久則使小兒「面黃肌瘦」。

造成「面黃肌瘦」的原因很多,預防此狀應做到生活有規律,按時吃飯,不過食寒涼飲食,不亂吃零食、不偏食,患病後要遵醫囑按時服葯,注意保護「胃氣」。
一般臉色黃的原因有:心情緊張、抑鬱、煩悶的人,體內某些營養物質就會消耗愈多而呈現不足,荷爾蒙(女性激素)分泌隨之減少,可導致月經稀少、經量減少或閉經,繼而體內代謝功能下降,精神萎靡、形體消瘦、面色干黃。
俗話說,笑一笑、十年少。心情愉悅、心情開朗的人,吃得香睡得沉,精力充沛,容光煥發。人的一生會遇到各種矛盾,尤其是女人,要正確面對矛盾,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態,從困擾中解脫出來,善待自己,自找樂趣,不要刻意去追求一些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做到心胸坦盪天地寬,眉開眼笑精神爽。
身體有病的人,或痛、或癢,正常的平衡失調,代謝機能紊亂、腸胃功能下降,肌膚因消耗過多而吸入不足而乾燥,體內病變代謝物排除不暢顯露於肌膚而萎黃。因此,面色不佳、精神不振的人應隨時就醫,查找病因,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已婚育齡婦女,應每年做一次婦科普查,身體稍有不適,面色欠佳應及時看醫生。
面色枯黃的女性,在排除甲亢、糖尿病、肺結核、月經過多等疾病外,要考慮飲食習慣和皮膚護理。因為現代女性要智慧,更要有好身材、好容貌,不少女性為保持體形苗條而節食減肥。如果飲食控制不得當,就會造成營養不良,其結果就出現上述情況。

C. 我皮膚發黃。而且偏瘦,怎麼辦

你有小三陽,可能是因為有黃袒的原因,用中葯"茵陳"和"田基黃"做涼茶,一星期喝兩三遍,和有效的,試試吧

D. 皮膚黃瘦的人適合穿什麼顏色的衣服

1、原白色(米白色)

暖黃皮穿色調鮮艷但是飽和度低的橘色和姜黃色也非常顯氣質,但是切忌穿亮度、飽和度高的檸檬黃,會顯得人膚色更黃或更黑。

E. 女人又瘦皮膚又黃怎麼調理

這種情況一般是因為氣血不足和生活不規律造成的,可以從加強睡眠和中葯調理氣血著手調理。

F. 臉色發黃是什麼原因而且身體偏瘦

1.臉色發黃的原因有很多,大體上可以分為生理性的原因和病理性的原因。如果一個人版長期抑鬱、心情不權好、睡眠不足、營養不良、貧血,會導致人體的代謝功能下降,供給人體的能量不足,從而表現為臉色發黃、形體消瘦、精神不振。另外,如果一次性食用過多的含黃色素過多的食物,比如胡蘿卜、南瓜、柑橘等也可能會導致臉色發黃。
2.臉色發黃的生理性原因還包括新生兒出生24小時後出現的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主要表現為鞏膜、皮膚、尿液發黃,孩子又哭又鬧又拒奶,這種症狀通常在短期內就會自動消除。
3 臉色發黃還可能是由膽紅素在體內堆積引起的,會導致膽紅素排泄障礙的疾病主要包括: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膽管結石、膽管癌、膽囊炎等疾病。病理性原因引起的臉色發黃通常還伴有肝區不適、皮膚、尿液發黃等症狀,而且一般情況下黃色越深,表明病情越嚴重。

G. 最近臉變瘦變黃變憔悴了為什麼怎麼辦啊

你最近是不是有什麼煩心的事情打開心扉,開心,快樂每一天。

H. 又瘦又黃是什麼症狀啊

皮膚發黃就是脾虛,有些人天生就皮膚發黃。而皮膚發黃也有可能是肝炎或黃疸。 條理脾虛一般有兩種,一是脾胃虛弱,面色萎黃無華,體倦乏力,形體偏瘦,厭食或拒食,或稍微多食大便中即有不消化殘渣,大便多不成形,易出汗,平時易反復感冒; 二是脾陰虛,氣血失調,脘腹脹,有食後脹更甚者,無苔或少苔而脈弦。 日常生活中有健脾作用的常見食物介紹給大家: (1)五穀雜糧: ①粳米:又名大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壯氣力,強肌肉之功。用於脾虛煩悶,泄瀉,消瘦,下痢。 ②玉米:又名包穀。味甘,性平。有補中健脾,除濕利尿之功。可用於泄瀉,痢疾等病。 ③粟米:又名小米。味甘咸,性微寒。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腎之功。用於脾腎不足所致的納食少,煩渴,反胃嘔吐及病後體弱等。 ④高粱:味甘,性平。有健脾益中,滲濕止痢之功。用於小兒消化不良,濕熱吐瀉下痢等。 ⑤糯米:又名江米。味甘,性溫。有暖脾胃、補中益氣之功。用於胃寒痛,消渴,自汗,便溏,腹瀉。 ⑥小麥:味甘,性涼。有健脾養心益腎,除熱止渴之功。用於口乾咽燥,煩躁不安,食慾不振等。 ⑦大麥:味甘咸,性微寒。有益氣健脾,止渴除煩之功。用於脾胃虛弱之消化不良,嘔吐泄瀉等。 ⑧甘薯:又名紅薯。味甘,性平。有健脾胃,潤便之功。用於形體消瘦,便秘等。 ⑨黃豆:味甘,性平。有健脾寬中,潤燥之功。用於疳 積瘦弱,腹脹瀉痢等症。 10 蠶豆:味甘,性平。有健脾利濕之功效。用於脾虛食少,便溏等症。 11 豆漿:味甘,性平。有潤燥補虛之功。用於體弱不健,腸燥便秘等。 12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止瀉,利水滲濕之功。用於泄瀉,食慾不振之症。 13 蓮子:味甘澀,性平。有健脾止瀉之功。用於脾虛久瀉,食慾不振。 14 蕎麥:味甘,性涼。有消積下氣,健脾除濕之功。用於胃腸積滯,腹脹滿,及脾虛而有濕熱的腹瀉、痢疾。 15 芝麻油:味甘,性涼。有潤腸通便,解毒,生肌之功。用於腸燥便秘,蛔蟲,食積腹痛,潰瘍等。 16 菜油:味辛,性溫。有潤腸健脾之功。用於脾不健運,食少乏味,腸燥便秘等症。 (2)肉蛋類 ①豬肉:味甘咸,性平。有滋養臟腑,補中益氣,滑潤肌膚之功。用於氣血不足,病後體弱消瘦,血少津枯之便秘等。 ②豬肚:味甘,性溫。有補虛損,健脾胃之效。用於虛勞瘦弱,胃疼痛,胃下垂,小兒疳積等。 ③豬脾:味甘,性平。能健運脾胃。用於脾胃氣虛引起的食慾不振,神疲乏力,腹脹,便溏之症。 ④牛肉:味甘,性平。有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之效。用於虛損消瘦,食少納呆,脾虛水腫等。 ⑤牛肚:味甘,性平。有補脾胃,助消化,益氣血之功效。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氣血不足的體質虛弱。 ⑥狗肉:味咸,性溫。有補中益氣,補腎助陽之功。用於脾胃虛寒,脘腹冷痛脹滿,飲食減少之症。但一般不宜於春、夏服用。 ⑦雞肉:味甘,性溫。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之功。用於虛勞瘦弱、中虛食少、泄瀉等病。 ⑧鴨肉:味甘咸,性平微寒。有滋陰養胃,補血之功。用於胃陰不足所致的厭食等症。但外感初起,或便溏、腹瀉者不宜。 ⑨兔肉:味甘,性涼。有補脾益氣之功。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體倦乏力,或消渴口乾。注意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 10 鵪鶉蛋:味甘,性平。有補益氣血,強筋壯骨之功。用於小兒營養不良,食少,倦怠,腹瀉,幼兒發育不良等症。 11 鵝蛋:味甘,性溫。有補氣血和胃的作用。用於病癒後體質虛弱,食慾不振,消瘦乏力者。 12 鵝肉:味甘,性平。有益氣補虛,和胃之功。用於消瘦乏力,呃逆等症。 13 鵪鶉:味甘,性平。有補五臟,益中氣,清利濕熱之功。用於營養不良,虛勞瘦弱,久瀉久痢,食慾不振等病。 (3)水產品類 ①草魚:味甘,性溫。有補脾暖胃之功。用於虛損,少氣乏力,飲食減少之症。 ②鯽魚:味甘,性平。能益脾開胃,利水除濕。適用於脾胃虛弱,少食乏力,或嘔吐、干噦。 ③鱔魚:味甘,性溫。有補虛損,補氣血,強筋骨之效。用於小兒久病,氣血不足,臟腑虛弱,出現疲倦食少,肚腹冷痛,腸鳴泄瀉等症。 ④黃花魚:味甘,性平。可補虛,開胃。凡小兒久病體虛,面黃消瘦,飲食減少者,皆可食用。但體胖有內熱者慎服,多食易發瘡助熱。 ⑤帶魚:味甘,性溫。有補虛損,益氣血之功。適用於久病體弱小兒,症見食少,消瘦,皮膚乾燥,氣短乏力等。 ⑥鱅魚:又名胖頭魚、大頭魚。味甘,性溫。可暖脾胃,益腦髓。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而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 ⑦平魚:味甘,性平。有補益氣血,健脾益胃之功。用於小兒久病體虛,氣血不足,倦怠乏力,食慾不振等症。 (4)蔬菜類 ①番茄:又名西紅柿。味甘酸,性微寒。有健脾開胃,生津止渴之功。用於食慾不振,熱病,口渴等。 ②紅蘿卜:味甘,性平微涼。有健脾化濕,潤腸通便之效。用於便秘,久痢,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等病。 ③白蘿卜:又名萊菔。味辛甘,性涼。有寬中下氣,消食化痰之功。用於食積不消,脘腹脹痛等。 ④生薑:味辛,性溫。有溫中止嘔之功。用於胃疼腹痛、嘔吐等。 ⑤大蒜:味辛,性溫。有醒脾、健胃、消積、殺蟲之功。用於泄瀉,痢疾,食積,蟲積等病。 ⑥韭菜:味辛,性溫。 有溫中行氣之功。用於反胃嘔吐,誤食鐵釘、鐵針等。 ⑦山葯:味甘,性平。有健脾益氣,養陰之功。用於脾虛氣弱,食少便溏或泄瀉。 ⑧大頭菜:味苦辛甘,性平。有溫暖脾胃,順氣開胃,解毒利濕之功。用於食積不化,寒涼飲冷所致的腹痛,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等症。 ⑨芫荽:又名香菜。味辛,性溫。有健胃理氣之功。用於脾胃不和,食慾不振,惡心等症。 10 蓮藕:味甘,熟用性微溫。有補益脾胃,止瀉之功。用於脾胃虛弱,食慾不振,嘔吐反胃,腹瀉等。 11 甘藍:又名藍菜、包心菜。味甘,性平。能益脾和胃,緩急止痛。用於脾胃不和,脘腹拘急疼痛,可用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12 南瓜:又名窩瓜。味甘,性溫。有補中益氣,驅蛔蟲之功。用於脾虛氣弱,或營養不良;生南瓜子可驅蛔蟲。 13 香菇:又名香蕈、冬菇。味甘,性平。能補脾胃,益氣。用於脾胃虛弱,食慾減退,少氣乏力之症。現代用於防治佝僂病、胃癌。 14 猴頭菇:味甘,性平。有補脾益氣,助消化之功。用於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消化不良,或體倦乏力。 15 芋頭:味辛,性平,有小毒。可以補益脾胃,適合食少瘦弱,大便秘結者食用。 16 扁豆:味甘,性平。有健脾開胃,和中益氣,消暑化濕之功效。用於暑濕吐瀉,脾虛嘔逆,食少便溏,泄瀉水腫等病。 17 蘑菇:味甘,性微寒平。能健脾開胃,增進食慾。適用於體質虛弱,飲食不香,胃脹不適之症。 18 白木耳:又名銀耳。味甘淡,性平。可養胃生津。適用於體質虛弱,久病、熱病後飲食不香,精神不振,大便乾燥者。 19 辣椒:味苦辛,性大熱。能暖胃祛寒,適用於過食生冷所致的胃寒疼痛、不思飲食,以及嘔吐、腹瀉、下痢,還可開胃助消化,增進食慾。多食對胃有刺激性。有內熱、痔瘡、潰瘍病者應少食或忌食。 (5)水果類 ①蘋果:味甘酸,性平。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之功。用於中氣不足,腹瀉,便秘等。 ②香蕉:味甘,性寒。有清熱潤腸之功。用於實證便秘。 ③荔枝:味甘微酸,性溫。有補脾益肝,養血安神之效。用於脾虛久瀉,胃疼腹痛,呃逆等。 ④橙子:味酸,性涼。有健脾和胃,止嘔寬胸之功。用於食慾不振,食後腹脹,嘔吐,便秘等。 ⑤山楂:味酸甘,性微溫。有健胃消食,活血化瘀之功。用於小兒消化不良,食積內停。 ⑥木瓜:味甘,性平。有健脾胃,助消化之功。用於胃痛,消化不良等。 ⑦桃子:味甘酸,性溫。有補氣生津,活血消積之功。用於津傷腸燥便秘,瘀血腫塊,肝脾腫大等。 ⑧甘蔗:味甘,性寒。有清熱和胃,除煩止渴之功。用於熱病口渴,反胃嘔吐等。 ⑨檸檬:味酸甘,性寒平。有祛暑止渴,和胃生津之功,可解暑熱,除煩渴,增進食慾,止嘔惡,下氣和胃。用於治療胃脘不適。 10 椰子:味甘,性溫。椰子肉補虛,強壯身體,用於治療小兒疳積黃瘦;還可驅蟲,對絛蟲、薑片蟲有效。 11 無花果:味甘,性平。有健脾開胃,清熱潤腸之功。用於食慾不振,便秘,瀉痢等症。 12 石榴:味甘、微酸、澀,性溫。能生津止渴,收澀止瀉。甜石榴用於胃陰不足,口渴咽干,小兒疳積;酸石榴可治久瀉久痢,便血,脫肛;石榴皮殺蟲、驅蟲,治蟲積腹痛。 13 栗子:又名板栗。味甘,性溫。可健脾養胃。適用於飲食少,身體瘦弱,經常腹瀉的小兒。 14 大棗:味甘,性溫平。有益氣養血,補脾健胃,生津止渴,強神壯力之功。適用於脾胃虛弱,納食不香,大便稀溏,氣血不足,貧血缺血,面黃肌瘦,睡眠不安者。小兒不宜生食,熟食每次不宜過多,食入過多則助濕生熱,胃脹中滿,損壞牙齒。 15 落花生:又名花生、長生果。能補脾開胃。適用於脾胃不和,胃腹脹滿,不思飲食者。 16 榧子:又名香榧子。味甘澀,性平。可殺蟲,潤腸通便,消食化積。適用於小兒黃瘦疳積,對蛔蟲、蟯蟲、鉤蟲等蟲積腹痛有效。 0
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