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這是什麼皮膚病
你好,這應該是屬於牛皮癬,牛皮癬又叫做銀屑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頑固、易復發皮膚頑疾,其特徵是在紅斑上反復出現多層銀白色乾燥鱗屑,其特徵是出現大小不等的丘疹,紅斑,表面覆蓋著銀白色鱗屑,邊界清楚,銀白色鱗屑剝脫後會有出血點。好發於頭皮、四肢伸側及背部。牛皮癬雖不直接影響生命,但是對身體健康和身心健康有直接影響。指導意見:
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蘿卜、綠豆、意仁等。忌食動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鮮發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飲酒。保持清淡飲食多休息,勿疲累,規律生活,適度的運動。1、辛辣的食物牛皮癬患者要盡量少吃牛皮癬患者疾病,應禁食辛辣刺激性等辛辣食物
2、魚蝦類水產品或海鮮應慎食有個別患者食用辛辣蔬菜類和魚蝦類中某種食物後病情加重。
3、煙酒對牛皮癬患者無益牛皮癬患者有抽煙、喝酒的習慣,這會加重自己的病情!
你可以到牛皮癬貼吧看看病友們怎麼說,建議帶你父親去醫院,做個檢查,醫生會更好地有建議!祝你父親身體健康!早日康復!
⑵ 魚鱗皮膚病圖片啊病者生這個魚鱗症七年了;手臂上面有不少形狀不規則的角化!冬重夏輕
可以治好的,只在你手上嗎,以前我的是在脖子上,
是不是肌膚小白魚鱗,要是抓了會發紅,晚上睡覺
特別的癢?
⑶ 魚鱗病人皮膚乾燥脫皮怎麼護理
魚鱗病屬於遺傳病,目前為止是沒有方法根治的,只能說護理,保養,我以前沒有保養,也是經常脫皮,很難看,我也是近兩年才開始慢慢護理。
總的來說就是勤洗澡,洗澡之後塗抹保濕霜,水乳,甘油密等等一些產品,保持皮膚水分。一般我夏天皮膚還是算正常的,所以保養的少一點,到了冬天乾燥就保養比較多一點。
說一下我剛剛開始護理是怎麼樣的吧。
1、剛剛開始的時候那時候是冬天,皮膚很乾燥,死皮很多,魚鱗病其實給我感覺就是皮膚上的死皮很難脫落,硬刷又會很傷皮膚(想起小時候舅舅拿個鋼絲球給我刷就感覺可怕),所以剛剛開始我們要先把死皮慢慢去掉,首先你洗澡每天要先沖洗15分鍾以上,讓死皮軟化,然後慢慢吧死皮搓掉,你可以選擇一些搓澡巾之類的,剛剛開始可以不用急著一次全部搓掉,可以慢慢幾天,不然很容易傷皮膚,然後用沐浴露沖洗掉,
2、洗完當然是塗抹保濕乳了,這里要注意,要剛剛擦乾身體就塗抹,不要等身體完全乾了再塗抹,不然水分都沒了,還怎麼保濕,或者你擦乾身體的時候擦個8-9成干,留一點水,這個純屬我個人習慣,然後塗抹保濕乳,這里看你自己身體情況,如果你是部分魚鱗病,就塗部分羅,反正我是全身的,所以我全身都會塗。這里我推薦兩個我比較常用的產品吧,至於你會不會覺得我在打廣告就自己判斷了,一個是老馬入和甘油密,另一個是北京那個醫院的標婷維生素e乳。
老馬甘油密的話是我第一個用的產品,很便宜,很好用,用完感覺整個身子都是濕濕的,保濕效果很好,這個很多人都推薦,
標婷的話比較溫和的感覺,也是很保濕,像面霜一樣,但是相對其他面霜的話感覺很好吸收,也不會感覺很油膩,其實我不是很想塗抹其他一些面霜啥的,因為會感覺皮膚不能呼吸,但是標婷不會,所以你自己感受吧,
這兩個我建議你如果是剛剛開始保養,皮膚比較差的話可以先用老馬用一陣子,讓皮膚先回復好狀態,因為老馬的保濕效果真的好,當你按上面我說的來做,一個星期左右吧,你就會感受到皮膚慢慢的好轉,記得,要每天都這樣做,剛剛開始幾天你洗澡會發現,怎麼我身上這么多死皮,怎麼弄都還有,但慢慢開始就變少了,皮膚也開始變好了。
之後的話就慢慢保養羅,還是那句「勤洗澡,洗完澡塗抹保濕乳」皮膚變好了,人也自信了很多,我還記得我保養第一個冬天,我和我媽說,你看,我皮膚和夏天一樣了,沒有脫皮,沒有裂痕,她很驚訝,以為我好了,我心裡有點無奈,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好了,但是我更加堅定,我保養好了就和普通人的皮膚沒有什麼差別了,樂觀一點羅,下面附上兩張自己的對比圖片。
望採納~~~

⑷ 皮膚比較乾燥,腿上蛻皮,像魚鱗一樣,是什麼原因
缺水的原復因導致的。平制時應多注意護理,正確的護理可使皮膚得到很好的改善。
經常要保持心情的舒暢,注意勞逸結合,不要太疲勞,工作壓力不要太大,不要過分緊張、激動、壓抑、急躁等;平時生活中盡量少接觸有刺激性的東西,如:香皂、洗衣粉、染發劑等化學葯物。
魚鱗病的主要治療就是對症治療,外用保濕劑保持皮膚滋潤。部分病人可口服維生素A或維A酸類葯物。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或維A酸軟膏。

(4)皮膚乾燥鱗屑圖片擴展閱讀:
魚鱗病簡介:
魚鱗病是一組遺傳性角化障礙性皮膚疾病,主要表現為皮膚乾燥。伴有魚鱗狀脫屑。本病多在兒童時發病,主要表現為四肢伸側或軀幹部皮膚乾燥、粗糙,伴有菱形或多角形鱗屑;
外觀如魚鱗狀或蛇皮狀。寒冷乾燥季節加重,溫暖潮濕季節緩解。易復發。多系遺傳因素致表皮細胞增殖和分化異常,導致細胞增殖增加和(或)細胞脫落減少。
⑸ 皮膚乾燥,粗糙,有鱗屑,是否是魚鱗病
在十六、七天前在網上查資料的時候看到「 丫丫與多年皮癬的抗爭史 」這篇文章寫得不錯,百f度一下: 丫丫與多年皮癬的抗爭史 ,f就能看到這篇文章,去看看吧,可能會對你帶來幫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讓中國預警機翱翔藍天
——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首席科學家、預警指揮機總設計師陸軍
時間倒回至2009年10月1日,國慶60周年閱兵儀式。
一架背馱著「蘑菇雲」的預警機騰空而起,作為空中編隊的排頭兵引領著龐大機群,米秒不差地飛過天安門廣場,舉國上下一片歡騰。這架預警機就是中國自主研製的第一架國產預警機——空警2000。
空警2000不僅看得遠,而且第一次全面採用相控陣技術,是一款技術先進的預警機。它的成功研製,打破了國外封鎖,標志著中國完全具備了自主研製預警機的能力,同時也標志著我國裝備信息化建設進程取得了突破。
空警2000是一項集全國之力的「國字型大小工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首席科學家、預警指揮機總設計師陸軍在各方積極配合下,帶領出一支優秀團隊完成了這個任務。
今天,中國製造的預警機也已經走出國門,成為繼美國、以色列、瑞典之後世界上第四個預警機出口國。據悉,中國在2011~2014年間向某國提供了4架預警機。有趣的是,陸軍也是我國第一型出口預警機的總設計師。
采訪陸軍,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殊不知這個預警機總師很少接受媒體采訪,在多番「騷擾」下,陸軍,這個做人嚴格、做事嚴謹的預警機總設計師,終於打開話匣子談及了中國預警機橫空出世「背後的故事」以及他的成長記憶、他的感人情懷、他的澎湃激情。
閆佳賀錚
立志報國
兒時的陸軍曾經有一個夢想——成為一個對祖國有所貢獻的人。
如今身為預警機總設計師,陸軍無疑是圓了自己童年的夢想。而圓夢的背後,是陸軍與團隊成員們數年的埋頭鑽研,是中國電子信息領域幾代人不懈的努力與付出。
1964年,陸軍出生在蘇州一個普通的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一名轉業軍人,母親則是教師。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自古以來便是聞名遐邇的魚米之鄉。
生長在風景秀麗古吳郡的陸軍,從小就受到了父母嚴謹細致的家庭教育,父母的言傳身教讓年幼的他自小便明白「凡事需自立自強」的道理。
陸軍從身為轉業軍人的父親的口中,很早了解了中國近代被侵略與奴役的歷史,中華民族所經歷的那段從苦難到自立自強的拼搏過程深深地感染了年幼的他。
於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自此便成為他始終堅定不移的人生目標。
「不是絕頂聰明的人,但是個刻苦的人。」這是少年時期老師們對陸軍的普遍評價,而陸軍自己也常以「勤能補拙,笨鳥先飛」這句話來自勉。
這種勤奮努力的勁頭讓質朴肯乾的陸軍以優異的成績贏得了老師的認可。
1978年,隨著改革開放的春雷響起,中國的教育、科技事業迎來跨越式發展的契機。隨著高考的全面恢復,全國掀起了一股學習和尊重科學的浪潮。
面對這朝氣蓬蓬的時代,原本對學習就很有興趣的陸軍,在1981年以優異的成績擠過「千軍萬馬」的高考獨木橋,順利考上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
而在選擇專業時,由於父親所從事的是與電子領域相關的工作,抱著「子承父業」的想法,陸軍沒太多遲疑就填了電子專業。而這一選擇,成就了陸軍一生的事業。
陸軍回憶道,當時的南京工學院提倡「止於至善」的校訓,當時他的很多同學都覺得這種日子很苦,但陸軍因為打小就受父親「家庭軍事化管理」的緣故,不僅不覺得苦反而樂在其中。
陸軍自幼家貧以致身體不是太好,但南京工學院這樣的半軍事化管理不僅為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打下了基礎,更為他鍛煉身體打開了便易之門——一直到現在,陸軍仍然保持著堅持鍛煉的好習慣。
在這樣嚴格的環境之下,陸軍不僅提高了身體素質,在專業學習上也有了長足的進步,為他日後長期從事電子科學研究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1985年,成績優異的陸軍順利拿到了心儀已久的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錄取通知書,此時,陸軍遇上了他人生道路上一位舉足輕重的導師——即後來引領他走向雷達、預警機研究之路,時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8所所長王小謨院士。
王小謨所長求賢若渴,一舉花了40萬元到中國科技大學招錄培養7名定向生,畢業後需要去38所工作,陸軍因成績優異被幸運選上。這一個偶然的選擇改變了陸軍的人生軌跡。
「人的一生當中會有各種各樣的機遇,遇到王小謨院士就是我一生當中最幸運的事。」陸軍感慨地說。
回顧自己多年來的求學成長經歷,陸軍認為:「人要立長志,不能常立志。」多年來,他堅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初衷始終未曾改變,「一定要認准方向,並且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初出茅廬
1988年,24歲的陸軍從中國科技大學畢業後,按照定向培養的約定踏上前往貴州38所的道路。
當時38所地處貴州都勻大坪鎮,交通閉塞、環境惡劣。陸軍從上海出發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車,再倒汽車,接著步行才終於看到38所的廠區。
當時的他真的很難想像,王小謨所長是怎麼帶著一兩千人在這樣「連飛機都看不見的山溝溝里研究找飛機的雷達」?
「當時的『三線』大坪鎮,是那種一到那裡就能深刻體會到王小謨院士他們的工作是多麼艱苦。」陸軍說。
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都知道「三線」生活的艱苦。貴州的冬天雖然不像北方那般寒冷,但透骨的濕冷卻更讓人難熬。
初到38所的陸軍並不懼怕艱苦,他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要好好工作,干一行愛一行!」
在王小謨具有長遠戰略性的布局考慮之下,38所雖地處偏遠,但正在通過引進人才和合作等方式,集全國優秀資源做一些極具戰略意義的科研課題。
「七五」期間38所共承擔11項課題,新人到來後王小謨將他們一一加入課題進行鍛煉。
「膽子最大,敢闖敢拼,是個先鋒。」這是王小謨對陸軍的第一評價。當時陸軍共參加了兩項課題,並且擔任了其中一項課題的負責人。領導給予了陸軍最大程度的信任和幫助,讓陸軍得以放下一切包袱,潛心投入到自己所負責的項目之中。
初生牛犢不怕虎,甫一上任,陸軍就將自己「敢想敢幹、敢闖敢拼」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
正是這股精神,加上領導和團隊成員的幫助與科學方式、方法,使陸軍收獲了成果——11項課題中,他分別參加與領導了兩個項目,並且完成速度最快。
「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通過初來乍到的出色表現,陸軍為自己迎來了新的機會。
1991年,王小謨正式委派他擔任炮兵某重點新型目標指示雷達的總設計師。這也是年僅27歲的陸軍第一次擔任總設計師,距離碩士畢業僅3年,而且他還未獲得工程師的頭銜。
「一個小毛孩能擔起總師的重任?」那時團隊內部和各方面對王小謨的任命質疑聲不斷。但王小謨對陸軍的能力很有信心,陸軍也並未因自己資歷尚淺而畏首畏尾,而是毅然接下這一重任。
為圓滿完成平均無故障間隔達到400小時的艱巨任務,陸軍努力消化前輩積累的相關技術,另一方面積極調動各方力量的配合,在5年內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如今在很多軍區信息化演練場里,經常還能看到這部出自陸軍科研團隊研製的雷達的身影,同時該部雷達還出口至國外,備受買方青睞。
T-50的未來之路
一款戰機從設計之初的消息頻傳,到研製階段的不斷變體,再到試飛階段的風險頻發、高潮迭起,直至正式列裝的姍姍來遲,總會給人一系列的故事。然而,對於俄羅斯五代機T-50而言,盡管可預見的列裝日期直至現在依然無法確定,但它背後的故事已經足夠豐富,人們甚至已經很難為其技術的不斷變化理出一個清晰的邏輯脈絡了。與命運多舛的T-10(蘇-27)相比,俄羅斯五代機的研發可謂撲朔迷離,其終結版T-50從整體看盡管沒有超出人們的想像,但與俄羅斯人五代機最初的設計已經相去甚遠。
不斷變體的五代機計劃
俄羅斯軍機五代機計劃,是前蘇聯航空大國博弈的最後一個夢魘。起始於上世紀40年代末的美蘇軍機技術追逐,在三代機的競爭中終於決出了高下。當俄羅斯人依然沉迷於速度與高度之爭時,美國人靈感突發,在60年代提出了三代機的全新技術理念。隨著上世紀70年代初期F-15、F-16的相繼問世,蘇聯人第一次被美國人遠遠地甩在了後面,盡管蘇聯人在70年代末實現了兩款「拉明」(西方代號,米格-29與蘇-27的原型機,最終的定型版與原型機改動巨大)疑似三代機的首飛,但隨著80年代初美國第一代隱身戰機F-117的首飛,美蘇兩國的航空技術差距被拉得越來越大,等到美國人於80年代中期提出四代機方案的時候,蘇聯人已經有些不明覺厲,從而開始了最後的瘋狂——技術全面開花式的無序競爭,這邊I-44、1.42玩得正酣,那邊蘇-35、37、47不斷升級,直至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這種無序競爭依然沒有看到結果。
其實,在整個俄羅斯五代機探索的前期,當美國人堅定地走著隱身化、信息化和多功能化之路時,俄羅斯人依然執著於機動性的追逐,所不同的是米高揚公司更執著於速度與機動性,而蘇霍伊則公司對新的氣動外形情有獨鍾。俄羅斯人這種漫無目的的技術探索,耗散了其嚴重不足的國防投入,導致各種型號的研發走走停停,但他們也不是沒有任何收獲,對機動性的不斷追求,令他們在矢量推力與氣動外形設計方面獲得了意外的收獲,這份收獲終於在2013年發酵,蘇-35與T-50在巴黎和莫斯科的兩次航展上大放異彩,為俄羅斯航空贏得了自信與顏面。
其實,回顧20世紀最後10年的俄羅斯軍機研發歷程,與其說是在進行五代機型號的技術整合,還不如說是在對新技術進行探索性研究,俄羅斯獨特的研發體制,使得他們沒有機會像美國的NASA一樣,投入大量資金為未來20年的技術進行探索性研究,他們只能利用各種型號的原型機改型,不斷加入新的技術元素,這種技術軌跡可以從蘇-27系列飛機的不斷改型中看出來。盡管這10年的盲目探索沒能在T-50的最終版中有太多體現,但我們依然可以從這些探索性型號中,看出俄羅斯人的技術糾結。而這10年也恰恰是米高揚和蘇霍伊此消彼長的10年,米高揚公司最終為他們的理念性錯誤付出了代價,而蘇霍伊則在一次次漸次遞進的小幅技術攀升中找到了感覺。
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蘇聯人提出下一代戰機計劃時,米高揚公司依然是行業老大。米格1.42作為俄羅斯人的下一代戰機,沒有過多的抄襲F-22,但從氣動外形上看也並沒有什麼新意。米高揚公司放棄了米格-29和蘇-27的氣動外形特點,盡管其技術研發過程一直處於高調亮相的狀態,但由於經費的嚴重不足,驗證機首飛之後幾乎處於停滯狀態,可以說這種技術上脫胎換骨式的產品生不逢時。與米高揚公司的自負與莽撞相比,蘇霍伊公司顯得現實得多,他們立足於在蘇-27系列飛機上的技術微調,試圖通過對技術成熟型號的優化改型,獲得性能上的不斷升級,從蘇-30、32的功能上的拓展(由空空型向空地形和海軍型轉化),再到蘇-35、37、47氣動外形上的不斷創新,蘇式飛機風生水起,不僅型號如旋轉馬車般的不斷變幻,其優越的性能也在一次次航展上得以展示。
1992年,隨著四代驗證機YF-22的首飛,美國人對下一代戰機的技術打磨基本定調,4S也漸漸成為下一代戰機核心理念從而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同。此時俄羅斯人不得不停止五代機毫無方向性的技術探索,開始固化下一代戰機的基本定位和戰技指標。為了繼承其的技術優勢、縮短研製周期,他們將下一代戰機定位為突出機動性、注重隱身性、強調繼承性,至此,充滿迷霧的俄羅斯五代機計劃終於初露端倪,而蘇霍伊公司則藉助於蘇-27系列飛機所帶來的商業上的成功,憑借巨大的經濟實力和技術優勢,理所當然地獲得了這份大蛋糕。
從已經透露的各種信息看,T-50計劃大致啟動與21世紀初。對蘇霍伊公司而言,從技術的角度看T-50的設計難度並不大,蘇-27系列飛機的多款改型,為他們的氣動外形設計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在飛控技術與發動機矢量推力技術的研發中,俄羅斯人的技術一點都不亞於美國人,即使是在相對滯後的航電技術方面,俄羅斯人也有了長足的進步,他們有理由相信,T-50的首飛只會比美國隱身戰機的首飛至多晚10年。因此,2005年從俄羅斯就傳出了T-50即將首飛的消息,然而,T-50的首飛並沒有如期而至,從07年到08年又拖到09年,最終連09年底的結點也沒有保住,導致T-50首飛姍姍來遲的原因不是他們在關鍵技術上遇到了障礙,而是另一個老大難技術問題——發動機。
五代機心臟病何時治癒
就像俄羅斯三代機一樣,從五代機研製和試飛中,聽到最多負面消息的就是發動機。由於沒有美國和西方諸國在發動機研發方面技術合作機制,俄羅斯人在發動機技術探索中一直獨自前行,盡管憑借其強大的情報系統,俄羅斯人總能從西方先進發動機上找到技術靈感,但航空發動機是一項細活,唯有在技術細節的不斷打磨,才能打造性能、壽命、可靠性和使用性優越的產品。俄羅斯人在發動機技術方面差的恰恰是細節上的精雕細刻,其推力尚能與美歐發動機接軌,但其使用維護性、可靠性方面則相去甚遠,而使用壽命更是存在數量級上的差距。
隨著蘇-27系列戰機在技術上的成功,俄制三代發動機AL-31F在技術上也日臻成熟,14噸級左右的推力對於三代機而言或許可以稱得上動力強勁,但對五代機而言,要實現超音速巡航與超機動性,這個量級的推力顯然是遠遠不夠的,俄羅斯人必須為他的下一代戰機設計一款更大推力的發動機。為米格1.42而研製的AL-41系列發動機啟動並不晚,但發動機的研發周期大致需要20年,上世紀80年代末啟動的AL-41發動機計劃,由於技術與經費問題,前期的技術探索步履蹣跚,隨著米格1.42計劃的下馬,該計劃更加境遇不堪,等到21世紀初五代機項目確立之時,AL-41計劃已經成了T-50計劃最大的拖累。等到T-50首飛之時,該發動機依然無法堪用,只能使用過度型產品AL-31的改進型,而本已成熟的矢量推力技術,也沒能在2010年的首飛中使用。
2008年,在T-50戰機即將首飛之際,由於各項技術都已基本定位,俄羅斯人對T-50的首裝充滿信心,從設計局到俄羅斯政府員,對外發布的都是2013年首裝的消息,這樣的自信實屬罕見,這既體現了俄羅斯人追趕美國五代機的決心,也表明了其在相關技術方面的長足進步。但AL-41發動機在最後時刻顯然出了問題,直到2011年的莫斯科航展上,盡管T-50以雙機高調亮相,但發生的地面事故,還是將AL-41的問題暴露無疑,而T-50的首裝也由2013推遲到了2015年。
不過,今年的莫斯科航展上,T-50的驚艷表演似乎透露出了某種信息,種種跡象表明俄羅斯人似乎在發動機技術上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藉助於優越的矢量推力技術,T-50的表演可謂驚世駭俗,其超機動性不僅超越了三代機升級版蘇-35,一些經典的超機動動作,甚至連F-22也難以完成,T-50成為世界最頂尖的超機動戰機。
如何解讀T-50的技術特點
俄羅斯五代機的最大技術亮點在於矢量推力技術。一項發動機控制技術對於現代戰機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許多人對此其實並不太了解,以直接力為關鍵控制技術的五代機超機動性能,真正了解的人也並不多,因此,當T-50在今年的莫斯科航展上秀機動的時候,依然有人用布加喬夫機動這樣的名詞也就不足為奇了。
要真正了解T-50超強的機動性能,還必須從超機動的基本原理說起。與三代機的高機動不同,所謂超機動指的是現代戰機在大迎角小速度范圍內,藉助於矢量推力等直接力的控制,在空氣動力微乎其微的情況下,通過直接改變飛機縱軸的指向來實現大角速度的機動。而三代機的機動其實是藉助於速度所形成的空氣動力,通過向心力改變飛機軌跡,從而實現飛機狀態的變化。在五代機的超機動過程中,軌跡的變化可以很小,甚至幾乎靜止在原地,但機頭指向的變化卻瞬時完成,這與三代機的超臨界機動從原理上已經完全不同。像蘇-27等三代機所完成的眼鏡蛇機動、鍾形機動、尾沖機動,其機頭的向上運動依然是空氣動力在起作用,而其向下機動則是在安定力矩的作用下完成的,其中飛行員操控的貢獻其實很小,因此超臨界機動嚴格意義上講並不是操控型機動,而是一種自發的可預期的機動,這與超機動完全是由主動控制完成的原理截然不同。
矢量推力技術的出現還要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美國的技術驗證機X-31,該試驗機以噴流舵面的形式實現了推力的矢量控制,在該機的試飛中,美國人驗證了任意狀態下穩定的可能性,和低速大迎角條件下的主動控制機動的有效性。盡管X-31的矢量推力技術依然是初級的,但其驗證的技術卻揭示了現代戰機超機動的基本原理:穩定與主動控制。所謂穩定,是指非藉助於飛機的安定性,而是利用控制舵面和發動機矢量推力,實現飛機在任意狀態下的角速度穩定,而所謂主動控制,是指不藉助於空氣動力,完全靠直接力實現飛機指向的控制。
就像當年一些人對三代機高機動性實戰意義的質疑一樣,今天依然有人對五代機的超機動的戰術意義表示懷疑。其實,超機動對於中等速度以上速度區間的機動性貢獻並不明顯,其意義在於,當飛機進入小速度區間時,也就是飛機的操控性能嚴重衰減的時候,超機動確保了飛機的靈活性與安全性。而近距空戰打成大迎角小速度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一旦失去了速度優勢,如果沒有超機動能力,飛機幾乎就成了一個靶子,此時超機動性能優劣與否是決定性的。而對於超視距攻擊而言,超機動所提供的優越的機頭指向能力,對導彈鎖定和攻擊包線的擴展意義重大,在發現即擊毀的現代空戰中,誰能首先鎖定目標就意味著空戰的勝利,從這個意義上講超機動不僅不是花拳綉腿,而是必殺秘籍,而俄羅斯人在超機動領域的技術優勢,從某種意義上講彌補了其五代機隱身技術上的不足。
俄羅斯人在矢量推力技術的探索中,沒有因襲美國人的技術模式,他們獨辟蹊徑採用了噴口轉向技術。這種技術的優勢是不言而喻的,由於噴口轉向矢量推力的方向性、控制力度和准確性,其矢量推力的效能比噴流舵面要高出很多,但噴口轉向技術也有其復雜性,由於發動機矢量推力的控制效能太強,在與飛控系統的交聯上,從軟體設計的角度難度很大,其突出問題是穩定控制的難度,由發動機噴口轉向所形成的操控力矩太大,很難通過舵面加以平衡,而由於控制失當而產生的角速度發散將是致命的,其產生的力矩和慣性耦合足以使一架飛機解體。俄羅斯人通過在蘇-30、35、37和米格-29OVT等型號上的技術探索,已經積累了非常成熟的矢量推力技術,該技術在新版蘇-35和T-50上的成功運用,所形成的機動性優勢令人震驚。可以說世界上還沒有第二個國家,能夠像俄羅斯人一樣如此熟練地掌握矢量推力與飛發一體化控制技術。
俄羅斯五代機T-50除了在矢量推力技術上的一枝獨秀外,其氣動外形設計方面也保持了蘇霍伊公司的傳統優勢。與F-22戰機隱身優先的理念不同,T-50所體現的是氣動性能優先的設計理念,其從外形上看盡管為了體現隱身性,但基本設計依然延續了蘇-27系列飛機的傳統,其機身更薄,其翼載荷更小,其速度特性、機動特性一定會優於F-22。從隱身的角度看T-50在外形設計上似乎存在明顯的缺憾,但俄羅斯人將會用其所特長的等離子技術加以彌補。而一旦AL-41發動機的性能和可靠性達到設計指標,其超音速巡航能力應該不在話下。因此綜合分析,從技術上看T-50與F-22各有千秋,各自體現了兩國的技術優勢,特別是從超機動能力這一塊,美國人想要超越俄羅斯短時間內似乎難以實現。
T-50何時列裝
我認為,如果解決了AL-41發動機的技術問題,T-50列裝的時間周期不是問題,盡管它的首飛才過去3年,但由於T-50在氣動外形和飛控系統方面採用了大量的成熟技術,所要解決的是技術融合方面的問題,總的工程試飛周期5年完成是有可能的,也就是說,根據俄羅斯官方在2015年實現首裝承諾,T50可以按預期實現首裝。
我認為T-50未來最大的變數不是首裝會拖延多久,而是這款飛機總的采購量到底有多少。如果T-50也想美國的F-22那樣只有200~300架的采購規模,其成本將是俄羅斯難以承受的,盡管從92年以來俄羅斯軍機的換代窗口一直凍結,隨著老舊蘇-27與米格-29的淘汰,T-50的采購規模應該不小,問題是俄羅斯不可能在未來全面裝備隱身飛機,由於沒有像F-35這樣的高低搭配性戰機,如果俄羅斯全面更換T-50形成未來的單機型大面積列裝的局面,那將是災難性的,因此,像蘇-35這樣的四代半戰機也必將與T-50共同作戰,而四代半戰機的性能在三代機的基礎上有了質的飛躍,其作戰效能與五代機相比到底孰優孰劣還沒有經過實戰的檢驗。另外從俄羅斯的國力來看大面積裝備T-50是難以承受的,如果沒有外貿出口,T50要形成超過500架以上的生產數量是比較困難的。我們可以看到,隨著中國五代機的迅速發展,中、美、俄三國競爭外來軍機出口市場的格局以經初見端倪,T-50能否憑借其技術優勢和適當的成本優勢獲得外貿上的成功,現在還難以預料。總之,T-50未來的命運還充滿變數,而隨著無人機、臨近空間飛行器的飛速發展,五代機的軍事運用空間到底有多大還是一個未知數。
加拿大軍事評論雜志漢和防務評論2013第9期刊文,對中國海軍近年來的海外活動發表評論,文章稱,中國海軍三大艦隊頻繁出訪,積累了豐富的大洋巡航經驗,在多個港口進行過補給,但中國在短期內建海外基地似乎不那麼可行;文章還提到,近年來,中國海軍頻繁出入輕津海峽、宮古海峽、沖繩海槽,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什麼「島鏈」之說。
文章稱,中國海軍可能要在海外建立軍事基地的說法已經存在多時,但迄今為止,人們並未看到任何國家存在中國海軍基地。
文章認為,所謂「海軍基地」,不僅僅是擁有補給權,還必須擁有完整的基地內行政管轄權,軍事上,除了具備基本的食物、淡水等補給能力之外,還需要擁有一定的彈葯儲備,否則軍事基地的說法就不能完全成立。
其實,關於此前所謂「中國將建海外基地」的說法,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就曾表示,目前中國軍隊沒有海外基地。艦艇編隊在執行遠航任務期間在沿岸國港口就近補給,是各國海軍的通行做法。
漢和文章還認為,從目前中國對外政策基本方針分析,立即建立海外軍事基地存在諸多困難,短期內似乎不那麼可行。同時,中國海軍三大艦隊頻繁出訪五大洲四大洋,積累了豐富的大洋巡航經驗,在多個港口進行過補給,也是事實。研究這些補給港口、訪問國家的性質及其與中國的關系十分重要,可以說,中國已經進入了以海軍保衛海上能源安全的時代。
魚鱗病。
[症狀體症]
按症狀和體征可分四型:
1.顯性尋常型魚鱗病
(1)出生後3月-5歲之間發病;
(2)皮膚乾燥、上覆灰白色至淡棕色菱形或多角形鱗屑,周邊翹起,中央緊貼皮膚;
(3)主要分布在四肢伸側、背部;
2.性聯尋常型魚鱗病
(1)出生後3個月內發病,僅男性受累;
(2)皮膚乾燥粗厚,上覆大而深棕色鱗屑,冬重夏輕。隨年齡增長,損害不變,甚至加劇;
(3)皮損分布全身,以頭面、側面、耳前、頸受累最重。屈側常被累及。
3.先天性魚鱗病樣紅皮病
(1)出生時全身即有鎧甲樣多層鱗屑,脫落後出現粗糙濕潤面,可有鬆弛性大胞;
(2)嚴重者手足呈爪形;
(3)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4.層板狀魚鱗病
(1)嬰兒全身生後為一層廣泛火棉膠狀膜緊緊包裹,數日後該膜脫落,皮膚廣泛潮紅,上有大片多角鱗屑,中央粘著,邊緣游離;
(2)掌跖角化過度,指甲及毛發過度生長;
(3)2/3患者有瞼外翻
⑹ 請問我的手皮膚為什麼會乾燥像鱗片一樣好像老是這樣
裊裊涼風起,秋燥開始蠢蠢欲動,一年中最為乾燥的季節正慢慢靠攏,接下來的日子裡,如果你不補水,不塗防曬,不做修復,那麼到了球頂季節,你的皮膚將會出現斑點、粗糙暗黃等等,所以啊,秋季好好護膚才是王道,接下來分享幾條秋季護膚重點,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
為什麼秋天皮膚會乾燥?
原因分析
首先 我們最容易感受到的就是早晚溫差大。
其次 我們的毛孔就會根據溫度的差異來進行自我收縮,與「熱脹冷縮」一個原理。
最後 由於秋天空氣乾燥處於缺水狀態,我們皮膚的毛孔自我收縮,會使我們皮膚的水分容易散失,從而缺水。
什麼是「秋後算賬」?
肌膚經過夏天的洗禮,這時候再不進行補水,不做防曬,不做修復,那麼到了秋冬季節,肌膚就會出現斑點、暗黃粗糙等現象,這就是「秋後算賬」。
因此,秋天除了補水保濕,修復肌膚屏障也是非常重要的,請不要忽略它!

3、促進皮膚排毒
秋天氣溫較低,肌膚新陳代謝減慢,而敷面膜能夠使皮膚表面溫度升高擴張毛孔的同時加快毛孔中的油脂污垢排出。
4、改善膚質
秋天敷面膜能夠幫助抑制肌膚內部的水分蒸發,當肌膚溫度上升、代謝逐漸正常時,肌膚內部的老廢角質也能跟著排出。
5、延緩衰老
秋天敷面膜能夠幫助延緩衰老面膜中豐富的精華成分能夠補充肌膚需要的營養,能滋潤肌膚、撫平皺紋,恢復肌膚光澤
⑺ 腿上皮膚乾燥粗糙像蛇皮是怎麼回事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一雙美白的大長腿,為了達到目的都會進行一些保養方式,比如使用一些腳霜,或者是經常給它補水,但是一到夏天的時候天氣比較熱,腿上就會出現小皮屑,那腿上皮膚乾燥粗糙向手皮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就像蛇蛻皮一樣,人也在進行換新的皮膚,或者就是皮膚太乾燥而導致的,又或者是因為自己天生就有皮膚病,皮膚乾燥的情況。
所以經過以上分析我們得出總結,腿上皮膚乾燥引起掉皮屑的原因有可能與皮膚乾燥,氣候乾燥等因素有關,這種情況建議大家平時可以塗抹護膚霜讓皮膚得到保護,另外導致皮膚乾燥也可能是自身的原因,比如缺乏維生素的話就會導致皮膚乾燥,這時可以在這期間補充復合維生素,比如多吃蔬果類的食物,最後也有可能是因為患有魚鱗病而導致的,該病與遺傳有關系,對於此病可以塗抹尿素軟膏治療或者去醫院治療。
⑻ 魚鱗病和蛇皮癬的圖片是怎麼樣的呢
遺傳性的魚鱗病的話,患者需要根據個人的嚴重程度進行治療,也可以在醫生的建專議後,進行專業的治屬療,進行針對性的徹底根治。當然患者也可以外用一些保持的軟膏之類,比如說糖皮質激素軟膏,也可以口服一些葯物,比如說維生素a或者是維生素a酸類物質更好。
另外患者還需要注意自己皮膚的護理問題,冬天的時候,一般人的皮膚都比較乾燥,這個是很正常的情況,所以個別人士還要注意腿部的保持護理,比如說洗澡的時候可以用一些保持的沐浴露,或者是水中放入一些牛奶,洗完澡之後,充分按摩一下腿部,塗上一層潤膚乳比如凝甫集魚鱗皮膚霜,輕輕地按摩至完全吸收。
大家平時飲食的時候還要注意多喝一些水,補充體內所需要的水分,不誤以為冬天不像夏天那麼需要補水,其實冬天更需要補水,處理喝水之外,多喝一些粥,多吃一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這樣可以補充了水分,又及時補充了體內的其他物質。
⑼ 什麼是魚鱗皮膚圖片
魚鱗皮多半是遺傳,四肢嚴重像魚鱗一樣,特變乾燥,有的還會到換季或回者天氣變熱時答出現瘙癢症狀,我也是一名魚鱗皮膚的患者,我有個方法提供大家,效果很好。可以買個熏蒸機,淘寶就有,晚上洗完澡後,不要用沐浴露洗,在用熏蒸機熏身體,熏蒸機裡面是自來水會加熱水後成蒸汽,熏蒸皮膚,讓皮膚變得濕潤,邊熏蒸邊再用手搓皮膚,可以搓掉附在身上皮屑,這樣既可以滋潤皮膚又可以搓掉死皮,避免了魚鱗皮膚當身體運動時產生的熱量無法釋放引起的皮膚瘙癢。謝謝大家,希望可以幫到你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