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狀況 » 皮膚發黃尿液黃沒食慾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皮膚發黃尿液黃沒食慾

發布時間: 2023-02-26 05:15:08

1. 全身倦怠、無力,胃口不佳、惡心、厭油、尿黃,還皮膚黃,怎麼辦

惡心、厭油,就要考慮是不是肝膽疾病引起的。建議你及時到正規醫院做一下肝膽B超,肝功能檢查。
肝臟是人體最大折消化腺,其中分泌的膽汁對脂肪的吸收浮華起著重要作用。肝臟出現問題後,肝細胞大量破壞,分泌膽汁的功能減低,從而影響脂肪的消化,所以會出現厭油食。同時,會出現胃腸道充血、水腫,蠕動減弱,胃腸功能紊亂等症狀,進而影響患者食物消化與吸收,所以會導致患者食慾減退、惡心厭油膩食慾減退等症狀。
請注意觀察體溫變化,可能會出現發熱的情況。
人體的紅細胞壽命是120天,被破壞的紅細胞會放出血紅蛋白,經過一系列的分解代謝,變成黃色物質叫膽紅素。由於肝炎病毒導致肝細胞破壞,影響膽紅素的代謝,使膽紅素進入血液增多,經尿液排出體外較平時增加,故尿色加深。尿的顏色越黃,說明肝細胞破壞越重,病情好轉尿色逐漸恢復正常。
肝病患者的食慾不振,消化吸收障礙,導致人體能量不足;其次是由於病毒導致肝細胞破壞,從而使其肝臟製造和儲存糖原減少。另外缺乏維生素、電解質紊亂及肝細胞破壞引起血中膽鹼酯酶減少,影響神經、肌肉正常功能,從而出現說不出的全身乏力。
皮膚發黃,說明已經出現黃疸了,病情有所加重。
友情提示,身體出現問題,請及時到正規醫院診治,爭取早診斷,早治療,早日康復。千萬不可聽信小廣告和江湖郎中,否則亂治會加重病情,耽誤最佳治療時機。

2. 臉色黃,尿也也發黃,是什麼毛病

你好,臨床上,引起臉色發黃的原因很多,其中有病理性的和非病理內性的,應該仔細辨容別.臉色發黃是什麼原因,病理性臉色發黃的原因有: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膽囊炎,膽結石等,凡是可能引起黃疸的疾病都可引起臉色發黃.黃疸不但會引起皮膚臉色發黃,鞏膜和小便也會發黃.一般黃疸越深,病情越重,嚴重的黃疸甚至會危及生命.臉色發黃是什麼原因,常見非病理性臉色發黃的原因有:橙黃病及服阿的平,小兒生理性黃疸都可能會引起皮膚發黃.有些人吃了過多的柑橘,胡蘿卜,南瓜等會引起皮膚發黃,但其鞏膜不黃.還有長期心情緊張,抑鬱,煩悶的人,長期營養不良,貧血等都可能導致機體代謝功能下降,精神萎靡,形體消瘦,面色干黃.此類臉色發黃一般不如病理性黃疸引起的臉色發黃明顯.

3. 臉色發黃眼睛也發黃尿也發黃是什麼原因

根據你說的情況臉部發黃 眼黃 尿液黃考慮是肝炎引起的黃疸。
建議你最好是去醫院化驗一下肝功能看看確診後在針對性治療。

4. 尿液發黃臉發黃什麼原因

你好:面色不佳是多方面的.除了內臟負擔過重外.睡眠不足,對電腦時間過長都會引發. 平時多喝水,注意室內外通風,定期來院檢查,明確治療等,祝你健康。

5. 惡心沒食慾而且小便特別黃怎麼回事

看樓主提供的症狀和急性黃疸性肝炎很接近
急性黃疸型肝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個類型,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消化道傳染病。臨床表現為起病急,食慾減退,厭油,乏力,上腹部不適,肝區隱痛,惡心,嘔吐,部分病人畏寒發熱,繼而尿色加深,鞏膜、皮膚等出現黃疸。

【臨床表現】
病程約2~3個月。
一、黃疸前期 多數起病緩慢,可有畏寒發熱,主要症狀為乏力、食慾減退、惡心嘔吐、肝區脹痛、腹脹、便秘或腹瀉等。某些病例有明顯的上呼吸道症狀,類似感冒。本期體征不顯著,部分病例有淺表淋巴結腫大。於本期末小便顏色加深,繼而鞏膜及皮膚先後出現黃染。
二、黃疸期 鞏膜、皮膚出現黃染,約1周左右達高峰,部分病人短期內可出現肝內梗阻性黃疸的臨床表現,黃疸日益加深,皮膚搔癢,大便呈淡灰白色,肝多腫大,質地充實有壓痛、叩擊痛。約10%的病人脾腫大。肝功能檢查有明顯異常,本期病程2~6周左右。
三、恢復期 此時黃疸和其他症狀逐漸消退,精神食慾明顯好轉,肝脾逐漸回縮,肝功能漸趨正常。有些病人口苦、肝區痛、腰背酸困、腹脹等症狀遷延較久。本期病程2~16周,平均一個月左右。
有人觀察有部分甲型肝炎患者在急性期病情恢復後,可再次出現病情復發(黃疸和轉氨酶升高),少數患者呈慢性經過。有報道病程遷延達1年之久,黃疸持續時間最長達33個月。

【化驗檢查】
一、血象 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低,淋巴細胞相對增多,偶有異常淋巴細胞出現。血小板在部分慢性肝炎病人中可減少。
二、黃疸指數、膽紅素定量試驗均明顯升高。尿檢查膽紅素、尿膽原及尿膽素顯著增加。
三、血清酶測定
①轉氨酶 谷丙轉氨酶(ALT)及穀草轉氨酶(AST)在肝炎潛伏期、發病初期及隱性感染者均可升高,故有助於早期診斷。
②其它酶
γ-谷氨醯轉肽酶(γ-GT)可輕度升高。
四、膽固醇、膽固醇酯、膽鹼脂酶測定 重症肝炎患者膽固醇、膽固醇酯、膽鹼脂酶均可明顯下降,提示預後不良。

最後還是要提醒樓主,網上的資料僅僅提供一個參考的意見,診斷和治療還是需要去正規的醫院,切莫延誤病情,祝早日康復!

6. 皮膚、眼睛、小便發黃暗示什麼病

不少人出現皮膚、眼睛、小便發黃時,都以為是身體「上火」所致,自服一些「清熱降火」葯,不能及時去醫院進行診治,過了幾天,全身出現黃染,才想起 去醫院看看,往往貽誤了病情,其實出現皮膚、眼睛發黃時,預示著身體可能已有器質性病變存在,馬虎不得,要及時去醫院,進行科學的診治。 當出現皮膚、眼睛(鞏膜)發黃、尿如濃茶色時,醫學上統稱為黃疸 ,這時首先要小心是不是得了病毒性肝炎(傳染性肝炎)。當肝臟發炎時,肝細胞成為各種病毒侵襲的靶子和復制繁殖的基地,整個肝組織炎性細胞浸潤、充血、滲出、水腫,與腫脹變性、壞死的肝細胞混雜一起,破壞了原有的肝小葉結構,新生的肝細胞排列不整齊,阻塞通道,使膽紅素不能通過正常渠道運行,而大量返流人血。 如果化驗檢查血液中的膽紅素增高超過34.2微摩爾/升,眼睛(鞏膜)和全身皮膚、粘膜就可出現明顯的黃染現象,同時伴有疲乏、食慾不振、厭油膩、腹脹等症,患者化驗肝功除了血清膽紅素升高,還會伴有血清谷丙轉氨酶升高,檢查肝炎病毒指標(甲型肝炎、乙型肝炎、戊型肝炎、丙性肝炎等)出現陽性,一旦發現病毒指標為陽性,又伴有血清膽紅素升高,就可確診為病毒性黃疸性肝炎,一般都有傳染性,要及時隔離和治療。 如果檢查各項肝炎病毒指標都是陰性,則要考慮引起身體發黃的其它疾病,除病毒性肝炎外,還有許多疾病也可以導致身體各部出現黃染。1.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 :這是一種由於感染EB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好發於青年人,患者有發熱、咽峽炎、淺表淋巴結腫大、皮疹,周圍血白細胞增高並有異形淋巴細胞(大於10%)。血清嗜異凝集試驗陽性及EB病毒抗體免疫球蛋白M陽性等即可確診,只有一部分該病患者身體會出現黃染。2. 鉤端螺旋體病 。該病由於感染了致病性鉤端螺旋體所引起,好發於南方的農田、雨季里。患者有明確的疫地疫水接觸史,典型表現為高熱伴腓腸肌明顯疼痛、表淺淋巴結腫大,皮膚及粘膜出血傾向,腎臟損害,白細胞增加,尿中紅細胞;蛋白及管型陽性。如在血和尿中找到病原體,血清鉤端螺旋體凝集溶解試驗為陽性,即可確診,該病引起身體發黃的幾率並不很高。 3.葯物性肝炎:有一些患者長期服用對肝臟有害的化學葯物,可以導致以淤疸現象為主的葯物性肝炎,皮膚及眼睛也可出現黃染,這些葯物包括氯丙嗓、消炎痛、苯巴比妥類、磺胺類、對氨水楊酸、卡巴胂等等。此時胃腸道症狀不明顯,黃疸出現之前無發熱,血清谷丙轉氨酶升高很明顯,但絮濁反應正常等可資鑒別。4. 膽管結石:較多見於中年婦女,常有反復發作急性腹部絞痛史,絞痛往往放散至肩背部,黃疸與腹痛發作有關,呈間歇性。化驗檢查鹼性磷酸酶、膽固醇、γ-谷氨醯轉肽酶等增高,膽道造影可有結石顯影。 5.胰、膽腫瘤。老年人多見,胰頭癌起病緩慢,總膽管癌隱匿發病,患者消瘦明顯,上、中腹部疼痛持續加重,黃疸呈進行性加深。鹼性磷酸酶、膽固醇及γ-谷氨醯轉肽酶增高,B超、CT及磁共振檢查可探及腫物、膽囊腫大或膽管擴大等可明確診斷。 6. 新生兒降生不久可因紅細胞大量破壞,肝細胞對膽紅素攝取障礙而出現生理性黃疽。還有先天性非溶血性吉爾伯特(Gilbert)病引起的黃疸和新生黴素引起的黃疸,都是肝細胞內膽紅素結合障礙所造成。另外一些感染性疾病,如敗血症、肺炎及傷寒等,在少數情況下也可出現黃疸。嚴重心臟病患者心力衰竭時,肝臟長期淤血腫大,可以發生黃疸。 由此可見,只要是血中間接膽紅素或直接膽紅素的濃度增高,都可以發生身體發黃。肝炎僅是肝性黃疸的誘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