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小腿上一塊皮膚發暗,還老是癢,一抓表面的皮成了銀白色,差不多一年了
是不是暗紅色一塊斑,凸起的,按一下顏色會變白,放開就變成暗紅色?
這是皮膚病變,初步判斷是頑固性 濕疹!
建議你去正規的皮膚病專科醫院做一下檢查最好。
癢的時候不要去撓,更不要抓破,不然會加重病情。
㈡ 小腿上有一小塊地方紅紅的,不出血,但是一直都紅紅的,周圍的一圈皮膚沒有光澤
你這個像是牛皮癬,最好是來醫院確診,不要耽誤了病情。
初起為針頭或綠豆大小紅色點疹,逐漸擴大,有的點疹互相隔合形成斑片。表面覆蓋有乾燥的銀色鱗屑,輕輕刮除鱗屑,可見小片血點,這就是該病的特徵。
臨床上多數患者皮疹表現為冬春季加重而夏秋季節自然減輕。因冬春季節氣候寒冷、乾燥,表皮血管收縮,皮膚供血差,肌膚失養所致。在個體免疫機能失調的情況下,可以導致該病的誘惑是缺乏抵抗力從而致病。
㈢ 我小腿上有許多暗紅色的斑,這是什麼病!
我感覺你的情況主要是靜脈曲張造成。
下肢靜脈曲張患者日常注意12事項
1.避免長期站或坐,應常讓腳做抬高,放下運動,或可能的話小走一番。
2.應養成每日穿彈力襪運動腿部一小時之習慣,如散步、快走、騎腳踏車、跑步或跑步機等。
適量的運動可以促進下肢靜脈血迴流3.應養成一日數次躺下將腿抬高高過心臟的姿勢,如此可促進腿部靜脈循環。
4.保持正常體重不能超重,因過重會使腿部靜脈負擔增加。
5.避免提超過20磅(約10公斤)之重物。
6.不可使用40°C 以上的高溫水長時間泡腳。
7.保持腳及腿部清潔,並避免受外傷造成皮膚破潰。
8.如您腿部皮膚已呈乾燥情形,請遵照醫師囑咐塗葯。
9.每晚自我檢查小腿是否有腫脹情形。
10.每晚睡時,將腿墊高約6吋,並保持最舒適之姿勢即可,千萬不要因此而讓腿部僵直,適得其反。
11.堅持穿循序減壓彈力襪,因腿部腫脹,通常於下床後站立幾分鍾就會發生。請於每日早起下床前即穿上彈力襪。
12.保持彈力襪之清潔,並注意其彈性功能是否改變。當彈力襪失去彈性之時應立即更換。
㈣ 為什麼小腿皮膚會發紅
孕期下肢靜脈迴流障礙造成水腫,靜脈充盈的情況下皮膚容易發紅,不是什麼問題,不必擔心。
㈤ 小腿上長了一片暗紅色的東西,請問這是什麼
小腿上長了一片暗紅色的東西請問這是啥小腿上長了一片暗紅色的東西,請問這是什麼 這個應該是蟲子咬了之後啊留下的過敏性皮炎 如果你覺得那個不是特別有把握的話還是到醫院找那個皮膚科的醫生給你仔細的看一下
㈥ 小腿上出現顏面紅斑,是怎麼回事
結節性紅斑(Eryfhema modosum)是一種急性炎症性疾病,常侵犯雙下肢膝以下小腿內側,也可侵及小腿外側、膝以上大腿、甚至侵及上肢,頭面部少見。表現為肢體雙側對稱性或鮮紅色、或暗紅色、或紫紅色結節性損害,壓痛明顯,一般不癢。是由某種原因所致的真皮深層或皮下組織的局限性血管炎。該病可以是一種單獨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一種皮膚表現。本病好發於青年女性,某些患有全身性疾病的男性患者(如白塞氏病)也可有結節性紅斑的表現,一般以秋冬寒冷季節發病為多。
結節性紅斑的病因有哪些?
現代醫學對其病因尚不明了,可能是由於多種因素激發機體自身免疫系統而發生的一種皮膚免疫反應;某些治病細菌如鏈球菌和結核桿菌等也可能導致該病發生。一般認為該病多與感染、葯物、全身性或內臟性疾病等有關,但仍有大約50%左右的患者無明顯原因。最值得重視的原因有兩方面:即感染和自身免疫反應。感染是本病最常見的病因之一。某些患者抗鏈「O」值高於正常,或發病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提示有鏈球菌感染的可能。另外,該病也可能是由真菌或結核菌感染所致。自身免疫性全身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白塞氏(Behcet)病、潰瘍性結腸炎、白血病及其他惡性腫瘤等,也可伴發結節性紅斑樣病變,特別是白塞氏病,結節性紅斑常作為其特徵性表現之一而具有診斷學價值。
結節性紅斑的病理改變如何?
結節性紅斑的發病機理,有人將其視為一種變態反應,屬於遲發性變態反應范疇,但也可能與第Ⅲ型變態反應有關;也有人認為其發病是由於自身免疫反應在皮膚表現的結果。本病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為真皮和皮下組織的炎症病變。總的來說,其主要表現是血管炎,多發生在較大的小靜脈血管內壁,有炎性細胞浸潤及內皮細胞增生,但一般血管腔通暢,不發生閉塞,也無血栓形成。血管周圍也可有炎症細胞浸潤,早期以嗜中性粒細胞為主,晚期則淋巴細胞增多。 結節性紅斑有哪些臨床表現?結節性紅斑常見於青壯年,尤以女性為多,男女之比約1.3比6;一般容易在春天或秋冬季發病。不少患者於發病前1~2周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全身症狀往往有渾身不適、乏力、低熱、關節及肌肉酸痛等。如伴隨有其他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則伴有原發疾病的表現。
結節性紅斑可急性發病,也可隱襲起病。皮損好發於小腿伸側,有時大腿下段和臀部亦可波及,少數患者上肢也可受累,但顏面部位通常不受侵犯。
發病時皮下結節周圍出現紅斑,紅斑中央可觸及硬結。最初紅斑顏色多呈鮮紅色,約經2周左右後,逐漸變成暗紅色或淡紫紅色;結節性紅斑數目多少不定,小的如花生米粒大,大的如核桃大,局部可有多個結節聚集,或散在對稱性分布。結節一般不會破潰,相互鄰近的結節可以彼此融合可形成較大硬塊。如果局部血管受壓,靜脈迴流受阻,可引起小腿下部輕度水腫。結節處自覺有痛感,尤其是觸壓痛比較明顯。經過3~6周後,結節逐漸消退,但屢見再發,呈此起彼伏之勢,且消退後紅斑處會留有色素沉著,即皮膚有暗褐色斑紋,但此時一般無痛癢感覺,愈後不留瘢痕。此後復發時可見新的皮下結節分批分期不斷出現,使病情遷延不已,長期不愈。 結節性紅斑如何確診,需作哪些檢查?結節性紅斑無特異性實驗室檢查,主要依據臨床表現,一般診斷不難。某些患者可呈血沉加快,抗鏈「O」值升高;如系結核菌所致者,結核菌素試驗為強陽性。如系其他結締組織病的伴有症狀,還可見原發疾病的一些檢查異常結果。
結節性紅斑需與哪些疾病相鑒別?
本病常須與硬紅斑鑒別。後者皮損好發於小腿屈側,可破潰,愈後留疤痕,自覺疼痛較輕,病程為慢性經過。組織病理學檢查呈結核性改變,且病變部位的血管之管壁有炎症浸潤、增厚、管腔閉塞和血栓形成。
怎樣防止本病復發?
預防本病應注意避免外界風、濕、寒、熱、邪氣的侵襲,患病者應適當休息,抬高肢體以減輕局部水腫。
怎樣治療結節性紅斑?
1、查清病因,對因治療,有的放失。
2、急性發作期應盡量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或盡量減少活動,避免較劇烈的運動。
西醫治療
1、如系感染所致者,可選用抗生素;如系結核菌引起者,可行抗結核治療。
2、皮質類固醇激素:如系自身免疫反應性疾病,可慎重選用。
中醫治療
本病相當於中醫學「濕毒流注」、「下注瘡」、「瓜藤纏」等病證范疇。其病多因素體血分有熱,外受濕邪,濕熱蘊結,導致脈絡阻塞,氣血凝滯所致。
臨床常見的證型有:
1、濕熱蘊結型:證見結節周圍色紅,自覺灼熱,表面腫脹光亮,觸之作痛,結節高出皮膚,此起彼伏,發作不止,經久難愈,伴關節疼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2、氣滯血瘀型:證見結節色澤呈暗紅色或紫紅色,雙下肢尤以膝以下多見,活動或勞累後加重或復發,足踝部水腫,自覺痛及壓痛較為明顯, 舌紫或有瘀斑,苔薄,脈弦澀。
中醫中葯治療以健脾益氣、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祛斑散結為主,是目前治療該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結節性紅斑典型病例
病例一; 李楊, 男, 42歲 。家住 北京市門頭溝。 1995 年 5 月 23 日初診。
主訴:雙側小腿起疙瘩,反復發作兩年余。現病史:兩年前,開始發燒,咽部不適,頭痛口渴;以後雙膝、踝關節經黨疼痛,同時發現雙小腿脛前有數個散在小疙瘩,色紅,有壓痛;當皮疹消失後,常余留淡褐色痕跡,反復發作,經久不愈。兩腿沉重脹麻,午後疲倦,手足心熱,納呆食少,二便尚可。檢查:雙下肢膝關節以下,散在大小不等的數個結節,直徑為 1~3㎝,色紅,有壓痛,雙膝周圍腫脹、疼痛,血沉44㎜/h。脈弦緩,舌苔薄白,舌質紅,
西醫診斷:結節性紅斑。
中醫辨證:濕熱凝聚,經絡陰隔。治宜清熱利濕,活血化瘀,佐以養陰。
葯用: 1 ) 狼瘡康泰(原狼瘡康泰配方顆粒) 每次 2 包× 5.4g ,每天 2 次。
2 )薄芝片 一次 3 片 一日 2 次
方葯: 當歸,丹參、土貝母,白赤芍,元參,夏枯草,紫草,生地,白術,黃柏,牛膝,茜草。 6月5日服上方十一天後,結節消退,局部遺留色素沉著。復查血沉58㎜/h,雙腿沉重,脹麻木減,尿黃,手足心熱,舌質稍紅,舌苔簿白,脈細滑。按上方佐以養陰清熱之劑,葯用赤芍,當歸,雞血藤,紫草,黃柏,金銀花,白術,麥冬,元參,生地,6月16日上方服十後關節仍疼痛,怕風、怕寒冷。上方去黃柏、生地、白術,加茜草,牛膝,秦艽。繼服十後,症狀消失,一個療程後臨床治癒。
病例二; 韓笑笑 , 女, 24歲 。家住 北京市豐台區豐堡路。 1996 年 8 月 8 日初診。
主訴:兩面三刀側小腿反復起紅疙瘩,疼痛,已四、五年。現病史:四、五年前兩面三刀側小腿散在出現暗紅色的小疙瘩,初起時疼痛明顯,活動後疼痛加劇,影響活動,有時有傳電樣麻酥感,曾在某醫院檢查診為「結節性紅斑」。吃過 300多劑中葯,用過「組織漿」、「葡萄糖酸鈣」及多種抗生素,還曾使用「強的松」、「雷米封」等,腫塊結節均未消,有時症狀稍減輕但硬結未曾消失過,每於疲倦後腫硬結節加重,遂來我院門診。檢查:雙側下肢輕度浮腫,散在數十個大小不等到的硬結,大招花生米顏色鮮紅,高出表面有明顯角痛,玻璃片壓診顏色不變。脈弦細滑,舌苔薄白。
西醫診斷:結節性紅斑。
中醫辨證:濕熱內蘊,氣血凝滯,經絡陰隔。治宜通經活絡,清熱除濕。
葯用: 1 ) 狼瘡康泰(原狼瘡康泰配方顆粒) 每次 1 包× 5.4g ,每天 3 次。
2 )薄芝片 一次 4 片 一日 2 次
方葯:用紫丹參,粉丹皮,蘇木,鬼箭羽木瓜,草紅花,三棱,防已,莪術,厚朴,伸筋草。處用紫色消腫膏,敷葯後用綳帶扎緊。 8月25日服上方七天後,雙小腿腫脹減輕,結節較前稍顯軟化,壓痛減輕。上方加減:鬼箭羽,三棱,莪術,伸筋草,透骨草,當歸,紫丹參,路路通,紅花,赤芍,木通,川軍,木瓜。久用葯同前。9月28日前方連服二十天後,雙小腿大部分結節已大消退,個別示退者已軟化,腫脹已消失。法仍同前,內服大黃蔗蟲丸、內消連翹丸、八珍丸,外治法同前。11月20日,丸葯又連續服用一月余以後,雙小腿結節完全消失,其他症狀也消失,臨床治癒。
病例三; 魏小冬 , 女, 38歲 。家住 上海市青蒲區。 1996 年 3 月 3 日初診。
主訴:兩小腿反復起紅斑硬塊已五年。現病史: 1996年春節後,兩小腿後側起指頭大紅斑硬塊三個,因無痛感,未予處理,後硬結增大。經某某醫院診斷為結節性紅斑,治療數月後漸消,但每年逢春即復發加重,迄今不愈。檢查:兩下肢屈側足踝上方,各有3~4個,3~5㎝大小的暗紅色硬結斑塊,中等硬,輕度壓痛,左小腿留有褐色萎縮性疤痕一處。以往有肺病史,月經衍期,營養不良,面色無華,脈細無力,舌淡苔光。
西醫診斷:結節性紅斑。
中醫辨證:氣虛血瘀瘀陰經絡。治宜補氣活血,通絡祛瘀。
葯用: 1 ) 狼瘡康泰(原狼瘡康泰配方顆粒) 每次 2 包× 5.4g ,每天 2 次。
2 )薄芝片 一次 3 片 一日 3 次
方用:黃芪,當歸,赤芍,紅花,雞血藤,川芎,丹參,香附,茜草,懷牛膝, 7劑。二診(3月10日)葯後硬結較小,已無壓痛,前方加節皮,囑服10劑。三診(3月21日)硬塊明顯縮小,面色轉紅,前方加五不留行,7劑。四診(3月29日)硬結繼續消退,月經來臨。繼前方劑。以後用前方增減,調治兩月後,硬結全消。一年後追訪未復發。
病例四; 秦玲兒 , 女, 26歲 。家住 深圳市福田區。 1994 年 7 月 14 日初診。
兩面三刀下肢反復發作皮膚結節 7年余,發作時兩面三刀小腿有大小不等的紅斑,硬結、疼痛。以後紅斑轉黃褐色,革節縮小變軟而消退。曾作結節活檢,證實為結節性紅斑。檢查:兩小腿伸側見多數散在、大小不等的鮮紅斑,結節E有指頭至核桃大,捫之灼熱,壓之作育。舌紅、苔薄黃膩,脈搏滑數。
西醫診斷:結節性紅斑。
治以活血通絡,佐以清處濕熱。
葯用: 1 ) 狼瘡康泰(原狼瘡康泰配方顆粒) 每次 1 包× 5.4g ,每天 2 次。
2 )薄芝片 一次 5 片 一日 3 次
方用:牛膝、赤芍、三棱、莪術、丹參、雞血藤、忍冬藤,澤蘭、澤瀉、黃柏、青木香,生甘草。每日 1劑水煎服,並囑卧床休息,抬高患肢,服葯30天,紅斑色澤變淡變暗,結節亦縮小變軟,疼痛減輕。前方繼進一個療程後,皮損全部消退,臨床治癒。
病例五; 沈福利,男, 45 歲。家住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區。 1998 年 9 月 21 日初診。
患者於 4月份起兩面三刀足脛出現紅斑結節散布,有不適感,當時正田間春耕季節,以為足皮膚感受水毒所致,未加重視,嗣後逐漸發展至大腿、腹部,均有稀疏紅斑,兩膝關節疼痛,尤以右膝為重,乃去某衛生院治療,內服西葯無效,並出現頭眩暈,跳脛大,兩面三刀膝疼痛劇烈,紅斑增多,於9月4日經中醫診治,內服涼血止血,解毒滲濕之劑4天,紅斑色較暗淡,右膝以下腫脹特甚,且腫脹部位,時前時後,時上時下,在膝至足踝范圍內,流走不定。復診仍腫脹不退,且紅斑又增多,又轉骨傷科治療,內服雲南白葯,腫減而紅疹仍然,連續兩診,紅斑密布,故來就診。症狀:兩面三刀下肢膝以下紅斑字密布,大腿部有色紫紅結節及色紅斑塊,腹部均為暗紅色結節,頭眩暈,精神疲憊,兩面三刀膝疼痛,自覺沉重而脹,行走不便,按之皮膚熱,紅斑質硬而蚧限分明,大的約1㎝×1㎝,小的0.4㎝×0.4㎝,脈濡細,舌絳苔薄膩。
診斷:結節性紅斑。
葯用: 1 ) 狼瘡康泰(原狼瘡康泰配方顆粒) 每次 2 包× 5.4g ,每天 2 次。
2 )薄芝片 一次 3 片 一日 3 次
方用:當歸,忍冬藤,白茯苓,丹皮,大腹皮,生薏米,紅花,大小薊,制僵蠶,赤芍,菊花,川牛膝。 9月26日復診,服葯5天後,自覺頭眩減輕,下肢腫退,紅色結節稀少,大門路均呈色暗小硬塊,局部疼痛大減,並有癢感,脈緩有力,上方去菊花加廣鬱金。10月5日三診,據上方服後,症狀顯著好轉,故連續20天,局部紅斑及疼痛均已消失,尚有少數色暗硬結未消,惟仍覺頭眩乏力,傍晚則足踝微腫,脈緩有力,苔薄,處方:生黃芪,生地,廣鬱金,忍冬藤,薏米,當歸,淮牛膝,赤白芍,陳皮,制僵蠶,炒白術,丹參。繼服一個療程而愈。
病例六; 崔軍,男, 15 歲。家住河北省石家莊市新華街。 1999 年 9 月 21 日初診。
症見:左下肢膝、踝關節周圍,起紅斑結節,踝關節腫脹疼痛,足背亦有散在紅斑,疼痛、壓痛明顯,行走困難,飲食正常,睡眠及二便尚可,舌抽紅,苔白厚略膩。脈弦滑略數。化驗:血沉 20㎜/h,抗鏈「0」試驗1:400陽性。
西醫診斷:結節性紅斑。
中醫辨證:濕熱下注,經絡凝滯。治宜清熱利濕,疏風活絡。
葯用: 1 ) 狼瘡康泰(原狼瘡康泰配方顆粒) 每次 1 包× 5.4g ,每 3 次。
2 )薄芝片 一次 3 片 一日 3 次
方用:忍冬藤,石膏,防己,黃蕉,川牛膝,生薏苡仁,威靈仙,秦艽,千年健,五加皮,車前子(另包),水煎服。 12月15日二診:服上葯後,紅斑見消,腫痛減輕,但足底部仍育,跑步困難。效不更方。上方去車前子,加海風藤繼服。二個療程後,痊癒。
病例七; 李蘭華,女, 67 歲。家住河北省廊坊市。 2002 年 2 月 23 日初診。
主訴:去年 5月中旬惡習寒發燒,兩天後發現兩小腿多處起結節紅斑,漸成大片,踝關節腫大,活動受限。曾在某醫院先用青黴素治療半月余,發燒漸退,而小腿紅斑此起彼伏。抗「O」正常,血沉偏聽偏信快。繼服消炎痛、阿司匹林療效不顯。近來病漸加重,兩面三刀小腿起深紅色直徑5~7㎝的紅斑多處,按之疼痛,踝關節腫甚,活動不利,生活不能自理。舌胖暗紅、苔膩微黃,脈搏沉細滑。年近七旬,形體衰弱,濕熱夾瘀,蘊結於下。
診斷:結節性紅斑。
治宜:益氣通絡化瘀,清熱解毒利濕。
葯用: 1 ) 狼瘡康泰(原狼瘡康泰配方顆粒) 每次 1 包× 5.4g ,每 3 次。
2 )薄芝片 一次 2 片 一日 3 次
方用:生黃芪,赤芍,限度風,連翹,制乳沒,捉、牛膝,土茯苓,服一個月後,結節紅斑漸消退,踝關節腫痛明顯減輕,下肢轉溫,活動較前明顯好轉。續服 90天,結節紅斑完全消退,踝關節腫亦消失,活動自如,走路輕便,紅斑處留有斑隱而愈。隨訪三年,未再復發。
病例八; 張法娟,女, 60 歲。家住河南省蘭州市。 2000 年 5 月 3 日初診。
症見:一周前兩小腿外側出現大片對稱性結節紅斑,斑片高出皮膚,界限清楚。壓之不退色,伴有灼熱,瘙癢。顏面、下肢輕度浮腫,心煩,納呆。曾用西葯治療紅斑未見消退。知尖紅,苔黃膩,脈弦滑數,
西醫診斷:結節性紅斑。
中醫辨證:濕毒積聚,以絡瘀陰,治宜益氣解毒散結,通絡活血化瘀。
葯用: 1 ) 狼瘡康泰(原狼瘡康泰配方顆粒) 每次 2 包× 5.4g ,每 3 次。
2 )薄芝片 一次 2 片 一日 3 次
方用:生黃芪,赤芍,防風,連翹,制乳沒,黃析,生苡仁,土茯苓,白芷,忍冬藤,穿山甲,蒲公英。服葯十天後,紅斑及灼熱感明顯減輕。 40天後,結節紅斑已基本消失。舌質淡紅苔薄白。脈弦細。葯合病機,續用益氣和血、利濕解毒法。生苡仁,土茯苓 ,忍冬藤。用葯二個療程後,停葯觀察半年余,未再復發。
病例九; 王麗,女, 59 歲。家住浙江省省杭州市。 2000 年 11 月 26 日初診。
主訴:發燒 1月,先寒後熱,體溫39℃左右。起病時查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在正常范圍。尿檢有白細胞及膿球,但無尿頻尿急尿痛等,按泌尿系感染治療,寒熱往來不除,體溫仍在37.5℃~38.6℃[[ 澡/;是肢出現結節性紅斑,大小不等,色紫暗,按之不退色,時有灼熱瘙癢,按之疼痛,精神疲睏,關節酸痛,胸悶納呆,惡習心,口渴喜飲,夜寐不安,煩躁。血沉著50㎜/小時,白細胞1萬,中性78%,淋巴22%。尿檢:蛋白(+),白血球0~1,上皮細胞1~2。舌質略紅苔黃膩,脈滑數。
西醫診斷:結節性紅斑。
中醫辨證:證屬濕邪內蘊,郁久化熱。治宜和解分消,涼血解毒。
葯用: 1 ) 狼瘡康泰(原狼瘡康泰配方顆粒) 每次 2 包× 5.4g ,每 2 次。
2 )薄芝片 一次 3 片 一日 3 次
方用:柴胡,黃芩,法夏,苡仁,厚朴,杏仁,枳殼,蒲公英,白蔻,滑石(包煎),通草,連翹,玳瑁,赤芍。用葯 7天後,大便解出黃粘之物,小便轉暢,精神好轉,納增,體溫正常,唯夜間尚有低燒,四肢結節尚未明顯消退,舌質紅,苔退,脈滑數稍緩。瘀熱互結,正氣已傷。治宜調氣和營,解毒逐穢。方用黃芪赤風湯加味:生黃芪,赤芍,防風,連翹,制乳沒,生苡仁,土茯苓,夏枯草,玳瑁。葯後一個月,紅斑腫痛逐漸消減。90天後,紅斑消散,夜間低燒已除,神爽食增而愈。
病例十; 王楊坤,男, 31 歲。遼寧省沈陽市人。 1993 年 6 月 4 日初診。
主訴: 雙小腿結節性紅斑墜脹疼痛半月,納食減少,四肢乏力,偶伴惡寒發熱。查見雙小腿伸面有 10餘枚蠶豆大小紅色結節硬塊,個別為核桃樣大小,壓痛明顯。體溫36.7℃。血沉26㎜/h.。舌紅苔薄膩,脈弦數。
診斷:結節性紅斑。
治宜: 活血通絡,清熱利濕
葯用: 1 ) 狼瘡康泰(原狼瘡康泰配方顆粒) 每次 1 包× 5.4g ,每 3 次。
2 )薄芝片 一次 2 片 一日 3 次
方用: 活血除濕湯加銀花。用葯 20天後,全身症狀消退,下肢墜脹疼痛減輕。繼續用葯20天後,小腿皮疹大部分消退,疼痛止。繼用葯60天,皮疹結節全部消失,獲臨床治癒。
病例十一; 李佳詩,女, 38 歲。遼寧省大連市人。 1996 年 10 月 23 日初診。
主訴: 兩小腿反復起紅斑、結節、疼痛 3年余。10天前因受涼兩小腿出現紅斑、結節,關節疼痛,在當地醫院予青黴素、炎痛喜康、地塞米松治療,關節疼痛減輕,小腿紅斑、紅節未見好轉,遂來我處診治,刻診:神疲體倦,納差,小便黃,大便秘結,兩小腿伸側散見大小不等的鮮紅色結節10餘枚,壓痛明顯,舌紅邊紫,苔薄黃微膩,脈濡數。實驗室檢查:血常規正常,血沉38㎜/h,抗O陽性,OT試驗強陽性。
診斷:結節性紅斑。
葯用: 1 ) 狼瘡康泰(原狼瘡康泰配方顆粒) 每次 2 包× 5.4g ,每 2 次。
2 )薄芝片 一次 3 片 一日 3 次
方用: 除濕逐瘀湯加赤芍、紫草,生大黃(後入),每日 1劑,水煎早晚分服。服葯22天後,結節縮小,疼痛減輕,納谷增加,大小便正常。原方去生大黃,再用50天,諸症告瘥。1年後隨訪,未見復發。
病例十二; 劉玲,女, 45 歲。家住北京市東城區張自忠路。 1993 年 4 月 18 日初診。
自訴 1周前全身肌肉及關節酸痛,低熱,頭痛,咽痛,漸後發現兩小腿皮膚起多個紅斑略凸出皮膚,局部疼痛,病後用紅花油外擦未見明顯好轉。專科檢查所見:兩小腿皮膚散在蠶豆或核桃大小紅斑,略高出皮面,以小腿伸側為多,紅斑呈紅色或紫紅色,觸之有熱感、壓痛,兩小腿輕度腫脹。
診斷:結節性紅斑。
中醫辨證: 濕毒流注
葯用: 1 ) 狼瘡康泰(原狼瘡康泰配方顆粒) 每次 2 包× 5.4g ,每 3 次。
2 )薄芝片 一次 3 片 一日 2 次
方用: 化瘀解毒湯治療 2個療程,紅斑消退,諸症痊癒。隨訪3年無復發。
病例十三; 張花,女, 36 歲。家住吉林省長春市人。 1995年4月4日初診。
主訴: 近 5年兩小腿反復起紅色結節,疼痛,每逢春季復發加重。近1個月皮疹又發,經某院診為「結節性紅斑」,服中西葯物(不詳)療效不佳。檢查:兩下肢屈側足踝上方分布數個蠶豆大至棗大暗紅色硬結斑塊,輕度壓痛,舌淡苔薄白,脈細無力。
西醫診斷:結節性紅斑。
中醫診斷:證屬氣虛血瘀,閉阻經絡,法擬補氣活血,通絡祛瘀。
葯用: 1 ) 狼瘡康泰(原狼瘡康泰配方顆粒) 每次 1 包× 5.4g ,每 3 次。
2 )薄芝片 一次 4 片 一日 2 次
方用: 補陽還五湯加減:生黃芪,當歸、赤芍、川芎、桃仁、紅花、生地、地龍,雞血藤。服葯 15天後,硬結變小,已無壓痛,續服70天後,紅斑結節消退,臨床治癒。
病例十四; 徐 娜娜,女, 30 歲。家住天津市唐沽區。 1994年2月11日初診。
症見兩下肢紅斑、結節伴疼痛半個月。體溫 37.1℃,脈搏80次/min,血壓17.3/10kPa,咽紅(++),心肺及肝脾無異常.兩下肢小腿脛前可見散在性大小不等的紅色結節,結節小如蠶豆,大如杏核,高出皮面,灼熱,壓通,尿黃\大便結,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血沉54㎜/h。皮膚病理結果:皮下組織及真皮內血管周圍有炎症細胞浸潤,以嗜中性粒細胞為主。
西醫診斷:結節性紅斑。
中醫診斷: 證屬濕熱下注,陰滯經脈,血行不暢,瘀而發斑,治以清熱解毒,涼血活血,佐以利濕。
葯用: 1 ) 狼瘡康泰(原狼瘡康泰配方顆粒) 每次 2 包× 5.4g ,每 2 次。
2 )薄芝片 一次 3 片 一日 2 次
方用:金銀花,白花蛇舌草,黃柏,防己,每日一劑。同時加服反應停 150mg/d,維生素E300 mg/d。二周後紅斑及壓痛減輕,結節縮小,繼續服葯二療程,臨床症狀及結節全部消失,復查血沉16㎜/h,臨床治癒。
㈦ 手臂上和大腿小腿上都是一粒粒的暗紅色的,看上去很惡心,怎麼辦
在網上找點資料
「雞皮膚」是一種基因導致的體質。具有這種體質的人,毛囊周圍的角質會增厚,導致毛囊口被過厚的角質堵塞,形成一粒粒的小凸起。秋冬季節皮膚的角質增厚,「雞皮膚」也就顯得更嚴重,有的甚至會呈現「魚鱗病」的症狀——這聽起來好像很可怕,其實它只是極度乾燥引起的、使皮膚呈現像一片片魚鱗似的膚色不均,很多人呈現這種症狀還不自知呢。另外,「雞皮膚」也與維生素A缺乏有關,可適當服用維生素AD丸。
「雞皮膚」是天生的,無法「徹底治癒」,卻是能有效改善的。
①溫和去角質
因為「雞皮膚」與角質變厚有關,所以溫和地去角質是必要的,但一定不可過度。
去角質有很多方法,我們洗澡時用含磨砂顆粒的沐浴乳、用洗澡海綿、浴球等猛搓身體,都能達到去角質的效果。只是,每天這么洗,會令本來就很乾燥的「雞皮膚」受不,而變得更薄更干,反過來又會刺激「雞皮膚」變得更厲害。我們皮膚的角質更新周期為28--45天,所以這么猛的去角質,1--1個半月做一次就夠了。
去角質比較溫和的方法,是用浴鹽(食鹽也有去角質功效,但其中的鈉會令皮膚乾燥,「雞皮膚」的人還是用具保濕功效的死海浴鹽比較好)。可以用浴鹽泡澡,也可先將浴鹽用熱水溶解了,然後混合在植物型的沐浴乳中(化學制劑多的沐淋乳會與浴鹽起化學反應),在淋浴時用。用浴鹽泡澡時,還可加入玫瑰和檀香精油,去角質的同時還能滋潤皮膚。
很多人認為每天洗澡是好習慣,但對於「雞皮膚」來說並不好。沐浴乳也能一定程度上去除老廢角質,還可能過多洗去油脂,所以,「雞皮膚」的人在冬天2、3天洗一次澡就夠了,或者每天只用清水洗澡,而不用沐浴乳。
②滋潤最重要
比去角質更重要的,是滋潤皮膚--去角質只是手段。
「雞皮膚」是很缺水又很缺油的皮膚,用一般的護體乳會不夠滋潤,而應使用葯房裡賣的專為極乾性皮膚配方的護體乳,比如依泉極潤護體乳、理膚泉營潤身體乳霜、薇姿營養護體霜等。洗澡時也應該用滋潤型的清潔產品,比如理膚泉滋養香皂、雅漾無皂基滋潤活膚皂等。
另一個重點是,洗澡的水溫一定要保持在40℃左右。冬日裡,很多人喜歡用比較燙的水,覺得這樣才夠舒服。但燙的水很容易「去油」,也會過多洗去皮膚的油脂;而當身體一離開熱水,皮膚表面的水分會立刻蒸發,同時也帶走了皮膚的水分。這對於「雞皮膚」來說都是「雪上加霜」的事。
如果「有錢又有閑」,去SPA享受身體的保濕護理,也是改善「雞皮膚」很好的方法。
③欲速則不達
一粒粒的「雞皮膚」會讓人很想「除之而後快」,但是用手擠、抓、摳,會使毛孔周圍的組織水腫,這樣毛孔開口變得更小,更容易堵塞,會產生粉刺、毛囊炎;如果抓傷,更會造成發炎和色素沉澱。所以千萬不要去抓、去撓。
如果有重要場合需要展示光潔漂亮的肌膚,可向皮膚科醫生求助。塗用維甲酸、或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果酸換膚,都能讓皮膚在幾天內呈現晶瑩剔透。但這只是「應急之法」,治標不治本,若經常這樣處理,還會使皮膚的屏障功能變得更弱,令皮膚更乾燥、更敏感。
改善「雞皮膚」「貴在堅持」,無論春夏秋冬,洗澡後都用護體乳滋養皮膚,不做「懶女人」,皮膚才會變得更美麗。
偶從發育的時候就開始長了,沒有樓上一位MM說的豆豆里還長有一個彎曲的汗毛,只是類似豆豆的小紅疙瘩,我也試了很多產品,都不見效
直到最近,因為以前買的滿婷洗面奶一個包裝,旁邊有一瓶滿婷霜,洗面奶被我用掉了,滿婷霜我一直丟著沒用,前幾天理家當,發覺不用可惜,再不用就過期了,我就塗塗手臂,根本沒想到能去豆豆,只是怕浪費而已
結果才三天,以前手臂上摸上去粗糙的很,現在很滑了,很大腿上的皮膚一樣滑,我現在堅持在塗拉,LZ可以試試,現在我塗了一個多星期了,豆豆已經幾乎不見了,但也有可能只對我有用,反正價格不貴,LZ試試吧
如果在不行,你就去醫院看看吧
㈧ 小腿上有一塊皮膚特別粗糙,顏色也比其他地方深,請問是什麼原因,有什麼辦法可以改善一下
大概是長的癬,這個季節乾燥,抹點蛇油膏之類的油油吧,保持濕潤就不會粗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