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狀況 » 胡蘿卜皮膚黃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胡蘿卜皮膚黃

發布時間: 2020-12-10 05:31:31

1. 由於長期吃胡蘿卜導致皮膚發黃怎麼辦

長期吃胡蘿卜導致皮膚發黃,是因為胡蘿卜中的胡蘿卜素的原因。
一個月之內不吃胡蘿卜,皮膚就會恢復正常的,以後胡蘿卜也要少吃。

2. 究竟是胡蘿卜素使皮膚變黃還是黃色素

是胡蘿卜所含的黃色素使得皮膚變黃,嚴重的雙手都可能發黃,這個可以放心吃

3. 胡蘿卜適宜每天吃嗎有人說每天吃皮膚會變黃。

胡蘿卜素在小腸受酶的作用,轉變為維生素A。
胡蘿卜素在小腸受酶的作用,轉變為維生素A。維生素A有維護上皮細胞正常功能、防治呼吸道感染、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參與視紫質的形成等重要生理作用。但胡蘿卜素屬於脂溶性物質,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時,才能在人體肝臟、腸壁中胡蘿卜素酶的作用下,轉變成維生素A,為人體所吸收。
胡蘿卜素在小腸受酶的作用,轉變為維生素A。
胡蘿卜素在小腸受酶的作用,轉變為維生素A。維生素A有維護上皮細胞正常功能、防治呼吸道感染、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參與視紫質的形成等重要生理作用。但胡蘿卜素屬於脂溶性物質,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時,才能在人體肝臟、腸壁中胡蘿卜素酶的作用下,轉變成維生素A,為人體所吸收。
忌生吃胡蘿卜
胡蘿卜的營養價值頗大,其中胡蘿卜素的含量在蔬菜中名列前茅。胡蘿卜素在小腸受酶的作用,轉變為維生素A。維生素A有維護上皮細胞正常功能、防治呼吸道感染、促進人體生長發育、參與視紫質的形成等重要生理作用。
但胡蘿卜素屬於脂溶性物質,只有溶解在油脂中時,才能在人體肝臟、腸壁中胡蘿卜素酶的作用下,轉變成維生素A,為人體所吸收。如生食胡蘿卜,就會有90%的胡蘿卜素成為人體的「過客」而被排泄掉,起不到營養作用。所以胡蘿卜不宜生吃。

胡蘿卜熟吃好。是因為:胡蘿卜營養豐富,中所含有的營養物質胡蘿卜素---維生素有脂溶性維生素,它不溶於水,而溶於脂肪,故只有在油脂中才能被很好地吸收,如果生吃70%以上的胡蘿卜素不能被吸收,但如果通過烹調,增添油脂並煮熟則大大提高了吸收利用率。還有科學研究證實,胡蘿卜熟吃比生吃對預防心用地病和癌症的效果更佳。另外,如果把胡蘿卜煮熟並將其搗碎成泥再食用,胡蘿卜素的吸收率將比生吃增加4-5倍。因為胡蘿卜中帶有硬壁細胞的脫膜,因此,吃胡蘿卜最科學的方法是熟吃,將胡蘿卜用油炒熟後再吃或切成塊後與肉同燉最好。

胡蘿卜不要生吃

胡蘿卜是好東西,幾乎地球人都知道,可是如何「吃進肚子,化作營養」,就有很多人不太清楚了。生活中有一些關於吃胡蘿卜的誤區,讓我們來看一看:

1.蔬菜生吃,營養不會跑掉,所以胡蘿卜也要生吃才有營養。

錯。胡蘿卜雖是蔬菜,但所含的類胡蘿卜素為脂溶性的,與脂類結合才可以酶解,烹調中類胡蘿卜素比較穩定,基礎營養學表明,我國的炒菜方法可保存76%~94%。因此生吃胡蘿卜,類胡蘿卜素因沒有脂肪而很難吸收,從而造成浪費。同樣道理,熘肝尖、清炸雞肝就比鹽水肝更有利於維生素A的吸收利用。

2.吃維生素A過量會中毒,因此胡蘿卜也不能總吃。

錯。過量攝入維生素A(魚肝油、過冬的狗的肝臟)會出現中毒症狀,主要表現為厭食、過度激動、骨痛、肢體活動受限、頭發稀疏、肝腫大、肌肉僵硬、皮膚瘙癢、頭痛、頭暈,成人長期每天服用大於15000微克視黃醇當量,即可中毒。但胡蘿卜大量攝入後,除在皮膚脂肪積累使之呈黃色外(停用後即可消失),尚未發現有其他毒性;相反,類胡蘿卜素的抑癌作用比維生素A更受人們重視,因為其還有抗氧化作用,常吃胡蘿卜可以降低肺癌、胃癌、前列腺癌的發病率。

3.凡是綠色蔬菜及紅黃色蔬菜與水果中都有類胡蘿卜素,都可以作為維生素A的來源。

錯。的確,它們都含有類胡蘿卜素,但生物效用不一樣,其中β-胡蘿卜素最高,6微克相當於1微克維生素A,其他類胡蘿卜素還不到它的一半。而玉米黃質、辣椒紅素、番茄紅素根本不能分解形成維生素A。

所以,我們食用胡蘿卜時要重視烹飪方法,比如素炒胡蘿卜絲,胡蘿卜片配山葯片炒肉,牛肉燉胡蘿卜土豆等方法,都能使β-胡蘿卜素被人體吸收,而生食只能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既使是「小人參」也只能「穿腸過」了。

常吃胡蘿卜可增強免疫力

胡蘿卜是一種質脆味美、營養豐富的家常蔬菜,李時珍稱之為菜蔬之王。美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證實:每天吃兩根胡蘿卜,可使血中膽固醇降低10%~20%;每天吃三根胡蘿卜,對預防心臟疾病和腫瘤有奇效。

有資料表明,兒童體內缺乏維生素A是患呼吸道疾病的一大誘因。而缺乏維生素A就容易患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一旦感冒或腹瀉,體內維生素A的水平又會進一步下降。維生素A缺乏還會降低人體的抗體反應,導致免疫功能下降。維生素A對呼吸道及胃腸道黏膜的保護作用已得到廣泛證實。在眾多食物中,最能補充維生素A 的當屬胡蘿卜。可能很多兒童不能接受胡蘿卜特殊的味道,令家長頭痛。家長可將胡蘿卜與肉、蛋、豬肝等搭配著吃,或將胡蘿卜做成餃子、包子、餡餅;做炒菜加幾粒小丁香可去掉一些怪味。

專家研究發現,胡蘿卜中的β—胡蘿卜素能有效預防花粉過敏症、過敏性皮炎等過敏反應。專家給一組實驗鼠喂普通飼料,而給另一組實驗鼠喂的飼料每100克中添加了2毫克β—胡蘿卜素。他們用葯物刺激實驗鼠,使它們出現過敏反應,然後分析實驗鼠的症狀和血液中組胺的濃度。組胺廣泛存在於全身的組織細胞(肥大細胞和嗜鹼性細胞)中。由於抗原抗體反應或受到某些物質和物理刺激,組胺從細胞中釋放出來,與各種靶細胞中的特異受體結合,產生一系列生理反應,即人們常說的過敏反應。專家們發現,攝入適量β—胡蘿卜素的實驗鼠體內組胺的含量較少。從這些實驗鼠的脾臟中取出細胞培養並加以分析,發現β—胡蘿卜素能調節細胞內的平衡,使實驗鼠較難出現過敏反應。

現在人們對胡蘿卜的習慣吃法大多是生吃、切成絲和粉絲等涼拌後食用,或者是切成片同其他蔬菜炒食。殊不知,這都不符合營養原則。因為胡蘿卜中的主要營養素 β—胡蘿卜素,存在於胡蘿卜的細胞壁中,而細胞壁是由纖維素構成,人體無法直接消化。只有通過切碎、煮熟等方式,使其細胞壁破碎,β—胡蘿卜素才能釋放出來,被人體所吸收利用。科學合理的食用方法是:胡蘿卜應烹煮後食用,要保持其營養的最佳烹調方法有兩點:一是將胡蘿卜切成塊狀,加入調味品後,用足量的油炒;二是將胡蘿卜切成塊狀,加入調味品後,與豬肉、牛肉、羊肉等一起用壓力鍋燉15~20分鍾。胡蘿卜素容易被氧化,烹調時採用壓力鍋燉,可減少胡蘿卜與空氣的接觸,胡蘿卜素的保存率可高達97%。

需要注意的是,胡蘿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但是女性如果胡蘿卜吃多了,很容易引起月經異常,並導致不孕。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研究發現,過量的胡蘿卜素會影響卵巢的黃體素合成、分泌量減少,有的甚至會造成無月經、不排卵,或經期紊亂的現象。

4. 常吃胡蘿卜,就會導致面部皮膚變黃

確實是這樣的,如果經常吃、大量地吃,就會胡蘿卜素過多引起這樣的現象。如果停止不吃,這種情況逐漸消失。

5. 常喝胡蘿卜汁皮膚會變黃嗎

不要過量食用。大量攝入胡蘿卜素會令皮膚的色素產生變化,變成橙黃色。
胡蘿卜素可清除致人衰老的自由基,除維生素A外,所含的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等招牌營養素也有潤皮膚,抗衰老的作用。

胡蘿卜:又稱黃蘿卜、紅蘿卜、丁香蘿卜、甘筍、金筍、葯蘿卜和赤珊瑚等,性平味甘,原產英國或中亞細亞,元代以前傳人中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營養成分]
每100克胡蘿卜中,約含蛋白質0.6克,脂肪0.3克,糖類7.6~8.3克,鐵0.6毫克,維生素A原(胡蘿卜素)1.35~17.25毫克,維生素B10.02~0.04毫克,維生素B20.04~0.05毫克,維生素C12毫克,熱量150.7千焦,另含果膠、澱粉、無機鹽和多種氨基酸。各類品種中,尤以深橘紅色胡蘿卜素含量最高,各種胡蘿卜所含能量在79.5干焦~1339.8千焦之間。
[作用]

[醫生的觀點]
胡蘿卜含有一種極重要的物質——胡蘿卜素,胡蘿卜與脂肪共炒後,其中的胡蘿卜素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因此胡蘿卜素又被稱為維素A原。這種維生素A原只有胡蘿卜含量較高,約為土豆的360倍,芹菜的36倍,蘋果的45倍,柑橘的23倍,一般水果及糧食食物中含量都較少。維生素A缺乏者皮膚粗糙,眼乾,易患夜盲症,身體抵抗力差,易發生呼吸系統和泌尿系統疾病,幼兒易影響身體發育。近年來科學家又發現,維生素A缺乏者癌症發病率要比普通人高2倍多,特別是肺癌的發病率最高。胡蘿卜內還含有大量的木質素,也有提高機體抗癌免疫力的功用。胡蘿卜中還含有皮素,它是組成維生素P的有關物質,同時可以促進維生素C用於改善微血管功能,增加冠狀動脈流量。胡蘿卜還有一種能降低血糖的物質,是糖尿病患者的佳蔬良葯。

[調理新常識]
胡蘿卜也與黃瓜一樣,含有破壞維生素C的抗壞血酸酶的酵素,因此,如果與蘿卜一起食用時便會使蘿卜中的維生素C受到破壞,此時如果加入醋,即可使抗壞血酸酶失去作用。生吃時可切成條狀做成沙拉,但如果要炒或加熱烹調時。則不必顧慮抗壞血酸酶,因其對熱的抵抗力較弱,因此便會使其對維生素C的破壞功用喪失。

[有助健康的吃法]
使用半個胡蘿卜及半個蘋果,即可製成一人分的美容果汁,以簡便的方法大量攝取胡蘿卜製成的果汁最為方便。由於單使用創蘿卜不容易下咽,因此加人蘋果凋味。蘋果酸便可消除胡蘿卜的氣味,同時蘋果也含多量具有整腸作用的果膠,對於便秘也頗具效用。
生食、涼拌、炒、燒、燉、煮食、作餡、和面制餅、葷素皆宜,也可膠制,加工蜜餞、果醬、菜泥與飲料等。其嫩葉可作綠色蔬菜食用。

小提示:胡蘿卜素是一種脂溶性難溶物質,消化吸收率極差,故烹調時應與油脂共烹,如豬肉片炒胡蘿卜和羊肉胡蘿卜火鍋湯等。胡蘿卜還忌與酸味食品如醋等物共食,否則會使胡蘿卜中的維生素A原遭到破壞。

6. 醫生說我攝入胡蘿卜素過多 導致皮膚黃 請問什麼食物胡蘿卜素含量少

是真的,我孩子就是最近這些吃多了皮膚變黃,去醫院查了肝功能,血常規,尿常規都很正常,就是吃這些胡蘿卜素含量高的食物才會這樣的

7. 胡蘿卜吃多了真的會皮膚變黃么

是的,多吃胡蘿卜皮膚會變黃。這是因為過度攝入β胡蘿卜導致。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一個β胡蘿卜素分子被一分為二,末端再分別接上一個氧原子,就搖身一變成了兩個視黃醛分子。從而轉化成維生素A。
在代謝過程中,物質的轉化必然會涉及「轉化率」這個概念。由於酶的活性因人而異,因此每個人將β胡蘿卜素轉化成維生素A的效率也有很大的差異。一般來說,日常膳食中通過β胡蘿卜素來攝取維生素A,效率大約是直接攝取維生素A的1/12,因此,通過植物性食品來源中的β胡蘿卜素來補充維A,β胡蘿卜素含量必須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才能夠實現。
維生素A攝入過量,但是這些中毒症狀都是由直接攝入視黃醇(酯)形式的維生素A引起的,攝入相同當量(即按視黃醇的12倍計算)的β胡蘿卜素則沒有觀察到中毒症狀,這是由於β胡蘿卜素被吸收之後會先儲存在肝臟和脂肪細胞等部位,等到身體需要的時候才會被轉化為視黃醇——相當於增加了一層緩沖和調控機制。這就好比,我們吃葡萄糖下去,血糖立馬就飆上去了,而吃其他一些糖類物質,由於受到限速酶的調控,血糖的升高就沒那麼快。
這些儲存在身體中的β胡蘿卜素幾乎是沒有毒性的,不過,過量的β胡蘿卜素也不是對身體一點影響都沒有——這種橙色的色素大量進入血液,能讓你的皮膚變黃。

8. 胡蘿卜汁喝多了皮膚會變黃嗎

新聞稱今年42歲的劉女士聽說多吃胡蘿卜有益健康,一年多前開始,她每天都會用1根胡蘿卜榨汁飲用。今秋柑橘上市,劉女士不但每天喝一杯胡蘿卜汁,還要吃幾個橘子。一周前,丈夫突然發現妻子臉色特黃,仔細一看,她全身上下的皮膚都呈明黃色,特別嚇人。後來,通過醫院的檢查發現,她的肝功能是正常的,醫生確診為:橘黃症。

攝入過多胡蘿卜素得橘黃症

胡蘿卜、柑橘、南瓜等果蔬中含有大量胡蘿卜素,如果一次吃得過量,或者短期內攝入太多,肝臟無法完全分解,導致血液中胡蘿卜素濃度過高,就會沉積在皮膚角質層和黏膜部位,出現黃皮膚。

橘黃症狀如何治療

「橘黃症」患者不用打針吃葯,應適量多食植物油,並多喝水,以加速其溶解、轉化和排泄。吃水果時要適度,不能貪吃。患病後近期少吃含胡蘿卜素維生素A的食品。暫停吃柑橘類的果蔬,一段時間後皮膚就能恢復正常。一般來說1天吃3個橘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內對維生素C的需求。此外,橘子不適合和牛奶同食。

如果不是因為橘黃症而臉色發黃,那吃什麼可以改善臉色?

枸杞酒釀蛋:給您好臉色

很多人喜歡吃酒釀雞蛋,但這里推薦的枸杞酒釀蛋用的是鵪鶉蛋。這是因為鵪鶉蛋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A、E等,與酒釀一起煮,還會產生有利於女性皮膚的酶類與活性物質。每天一碗,讓您的皮膚細嫩有光澤。

枸杞子則是滋補肝腎的佳品,也是美容葯膳中常用的原料之一,維生素A的含量特別豐富。這些食物加在一起後,更能促進營養成分的吸收,女性食用後的臉色更加滋潤動人。

煲枸杞酒釀蛋時,先將200克酒釀煮開,然後依次加入5克枸杞、適量冰糖和50克攪拌均勻的鵪鶉蛋蛋液,最後大火煮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