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方有種黑色會飛的小蟲子,身長不到一毫米,停在人的皮膚上吸人血,完了就是一個包,奇癢。求其學名
蠓()屬於雙翅目、蠓科(Ceratopogonidae)的昆蟲,俗稱「墨蚊」、「人咬」。
科:蚋科
尺寸:體長1~4毫米
種數:1500種
墨蚊身體粗短,背部隆起。雄性以花蜜為食。大部分雌性以鳥類和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的血液為食,叮咬起來很疼,並有毒性。此種昆蟲常出現在天氣炎熱的午後,並且喜歡成群出現,吸附與人體上進行叮咬。喜歡有樹木草叢的地方,在農村尤其普遍。
蠓蟲屬昆蟲綱、雙翅目、蠓科。俗稱「小咬」、「墨蚊」或「蠓柏子」,口器為刺吸式,種類繁多,全世界有400多種,我國吸血的蠓約有200餘種,其中以庫蠓、蠛蠓、細蠓與人的關系較大。蠓的生活史分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成蟲體小約1~4mm呈黑色或褐色,常孽生水塘、沼澤、樹洞、石穴的積水及蔭蔽的潮濕土壤,壽命約1月,以幼蟲或卵越冬。
症狀體征: 蠓叮吸人血時,被叮咬部委可出現局部反映和奇癢,嚴重時引起全身性過敏。蠓可傳播多種人畜寄生蟲病和病毒性疾病。由於蠓飛行不高,常叮咬小腿、足背或前臂、兩耳、面部等露出部位,皮疹疏散分布,自覺奇癢難忍,被叮咬部位的皮膚可出現兩種類型的損害,一種是速發型風團,中央有叮咬的痕跡,半小時內達高峰,24h內消退,不留任何痕跡。另一型為遲發型風團,於叮咬後12~24h內發生水腫性紅斑,以後變成風團,中央有綠豆大的瘀點或丘疹,有的可變成水皰,嚴重者可出現血管性水腫或全身性風團及大片瘀斑,常因搔抓、熱水燙洗或下田勞動,雜草污泥的刺激而糜爛、滲出或繼發感染,日久形成濕疹樣皮炎,個別患者可形成結節性癢疹樣的損害。在反復發生2~3年後可產生免疫力,雖再遭蠓叮咬也不發病。因此蠓叮咬後發生的皮炎多見於對它無免疫力的人群,生長在蠓區的居民或農村山區的人,多數被蠓叮咬後不出現任何反應。
疾病病因: 蠓蟲在夏秋兩季最為常見,無論是白晝或黃昏常密集成群飛舞於樹林、田野、草地、窪地及住宅附近,一般距地面一米以下飛行,活動范圍不大,每年4~5月及9~10月是蠓繁殖季節。雄蠓不吸血,僅雌蠓吸人和禽、畜血,有的蠓嗜吸人血。
病理生理:以喙器刺入皮膚吸血,叮咬時很貪食,驚動它時也不離去,直到吸飽時才飛去。蠓不僅吸血損傷皮膚,而且是許多傳染病的媒介,現已知它是18種人畜寄生蟲的媒介,還攜帶22種與人畜有關的病毒。
治療方案: 人被叮咬出現局部腫、癢時,可用10%鹼水或氨水沖洗或用清涼油擦試。發生皮炎後外搽1%酚或薄荷爐甘石洗劑,如有繼發感染應及早給予抗生素或用野菊花、蒲公英煎液外洗。已形成結節可向皮損內注射潑尼松龍或曲安西龍,每周1次,一般2~3次可愈。反應嚴重者給予抗組胺葯或皮質類固醇。
預後及預防:對蠓孳生地及棲居場所噴灑殺蟲劑。下田勞動時穿長袖衣褲及鞋襪,戴口罩,頸部圍上毛巾以防蠓叮咬。下田勞動前在皮膚上塗上防蠓葯水。
保健貼士:1、在進入樹林、草坪等潮濕、陰暗的地方時最好穿長褲、長袖的衣服,將蠓拒之門外。
2、保持住所周圍乾爽,有充足的陽光,因為陽光照射可使其死亡。住宿時保持室內尤其是廚房水池、衛生間水池和便池的清潔乾燥。
3、經常修剪花草樹木,清理枯葉,使蠓沒有繁殖之地。在人口聚居區,應搞好環境衛生,填平窪地,消滅孳生場所。
4、在有吸血蠓類地帶野外作業的人員,應做好個人防護。可塗擦驅避劑,或可燃點艾草、樹枝,以煙驅蠓。
5、住宿環境清除室外500米范圍內的雜草,疏通污水溝,填平窪池地,增加光照,保持乾燥,清除積水,填塞樹洞。
蠓蟲叮咬相關葯品: 氨水 清涼油 薄荷爐甘石 潑尼松龍 曲安西龍 皮質類固醇
『貳』 有沒有一種黑色蟲子在皮膚表層生存
蟎蟲屬於節肢動物門蛛形綱蜱蟎亞綱的一類體型微小的動物,身體大小版一般都在0.5毫米左右,有權些小到0.1毫米,大多數種類小於1毫米。蟎蟲和蜘蛛同屬蛛形綱,成蟲有4對足,一對觸須,無翅和觸角,身體結構有別於昆蟲。蟲體分為顎體和軀體,顎體由口器和顎基組成,軀體分為足體和末體。蟎康軀體和足上有許多毛,有的毛還非常長。前端有口器,食性多樣,如頭皮屑等。
世界上已發現蟎蟲(mite)有50000多種,僅次於昆蟲。不少種類與醫學有關。現發現蟎蟲與人的健康關系非常密切,諸如革蟎、恙蟎、疥蟎、蠕蟎、粉蟎、塵蟎和蒲蟎等可叮人吸血、侵害皮膚,引起「酒糟鼻」或蠕蟎症、過敏症、尿路蟎症、肺蟎症、腸蟎症和疥瘡,嚴重危害人類的身體健康。
或者蚊子。
『叄』 一種黑色蟲子,身體扁平,一圈六個爪,貓身上有,也咬人,往皮膚里鑽,求名稱,圖片,以及消滅的方法,急
一旦被咬盡快到醫院進行治療,千萬不可以自行在家摘除。蜱咬傷出現的皮炎主要是消炎內、止癢、止痛,同容時給予對症處理。發現被蜱叮咬後常採取如下措施:
1、發現蜱叮咬皮膚時不可強行拔除,以免撕傷皮膚及防止口器折斷在皮內。可用乙醚、氯仿、旱煙油塗在蜱的頭部或在蜱旁點燃煙頭、蚊香烤它,數分鍾後蜱蟲就自行鬆口,或用凡士林、液體石蠟塗在蜱蟲的頭部,使其窒息,然後用鑷子輕輕把蜱拉出。
2、去除蜱蟲後傷口要進行消毒處理,如發現蜱的口器斷在皮內要手術切開取出。
3、在傷口周圍用2%鹽酸利多卡因作局部封閉,亦有人用胰蛋白酶2 000 u加生理鹽水100mL濕敷傷口,能加速傷口的癒合。
4、出現全身中毒症狀要給予抗組胺葯如撲爾敏、地氯雷他定、鹽酸左西替利嗪左或皮質類固醇如:米樂松、強的松等。出現蜱麻痹或蜱咬熱要及時進行搶救。如創面有繼發感染要進行抗炎治療。
『肆』 人體皮膚上像黑色豆子一樣,大了會脫落的是什麼蟲子
可以鑽入皮膚的蟲子:
1、日本血吸蟲,寄生於人和哺乳動物的腸系膜靜脈血管中,雌雄異體,發育分成蟲、蟲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及童蟲7個階 段。蟲卵隨血流進入肝臟,或隨糞便排出。蟲卵在水中數小時孵化成毛蚴。毛蚴在水中鑽入釘螺體內,發育成母胞蚴、子胞蚴,直至尾蚴。尾蚴從螺體逸入水中,遇到人和哺乳動物,即鑽入皮膚變為童蟲,以後進入靜脈或淋巴管,移行至腸系膜靜脈中,直至發育為成蟲,再產卵。血吸蟲尾蚴侵入人體至發育為成蟲約100天。
2、螞蟥又名蛭,是一種吸血環節動物。在野外遇到螞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螞蟥叮人吸血後容易引起感染,所以我們應該學會保護自己,同是在遭到侵襲時,冷靜地處理。 螞蟥分旱螞蟥、水螞蟥(水蛭)、寄生螞蟥三種。前兩者是常遇到的。旱螞蟥的"老巢"多在溪邊雜草叢中,尤其是在堆積有腐敗的枯木爛葉和潮濕隱蔽地方的為多。它們平時潛伏在落葉、草叢或石頭下,伺機吸食人畜血。水螞蟥則潛伏在水草叢中,一旦有人下水,便飛快地游出附在人畜的身體上,飽餐一頓之後離去。
3、人皮蠅,它把卵產在人的衣物上,幼蟲孵化出來會鑽進人的皮膚。有時候,它也會鑽進女性的乳房。以人為寄生對象的蠅不僅是人皮蠅的一種,在我國也可以見到羊狂蠅、紋皮蠅、牛皮蠅、黑角胃蠅等等。
4、蜱,又名蜱蟲、壁虱、扁虱、草爬子,是一種體形極小的蛛形綱蜱蟎亞綱蜱總科的節肢動物寄生物,僅約火柴棒頭大小。不吸血時,有米粒大小,吸飽血液後,有指甲蓋大。宿主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蟲類和兩棲類動物,大多以吸食血液為生,叮咬的同時會造成刺傷處的發炎。蜱在宿主的寄生部位常有一定的選擇性,一般在皮膚較薄,不易被搔動的部位。例如全溝硬蜱寄生在動物或人的頸部、耳後、腋窩、大腿內側、陰部和腹股溝等處。微小牛蜱多寄生於牛的頸部肉垂和乳房,次為肩胛部。
『伍』 我家狗身上長著一個吸附在狗皮膚上面的黑色的硬殼蟲,那是什麼還有一種像肉色的軟體蟲子。。也有腳那
虱子,象甲殼蟲的是牛鱉,即浮卑,常在樹陰或小草冠木從中可見,有動物經過,使爬上動物身體吸食血液,一夜體形增加數十倍,可用滴百蟲化水洗,獸醫店有
『陸』 這種像線一樣的很小會蠕動的黑色小蟲子是什麼對皮膚有傷害嗎
蛾蠓的幼蟲復,對皮膚制沒有傷害。
『柒』 家裡突然有小黑蟲會跳,而且叮皮膚,這個是什麼蟲有毒嗎怎麼殺蟲
跳蚤,貓身上或狗身上尤其是耗子身長都有,盯人吃人血,有一定害處,屋裡打幾次噴霧劑
『捌』 皮膚里有個洞裡面是黑色的,擠出來像蟲子一樣的東西..
毛孔堵塞抄造成的油脂堆積。
之前襲擠過一次之後毛孔變粗變大,更加容易堆積油脂和污垢。如果不做好清潔,這里還會繼續堆積,而且堆積物會變多。
從圖片上能看出你的皮膚黑頭很多,堵塞嚴重。建議用去角質磨砂類的洗面奶,沐浴露,一周一次,洗後做好補水工作。
『玖』 人體皮膚上像黑色痘子一樣的是什麼蟲子(沒有翅膀)
隱翅蟲????
『拾』 貓咪皮膚上有黑色的小點點粘在皮膚上,這是臟東西還是什麼蟲之內的啊
應該不是腹水,可以找個靠譜的醫生檢查下,再在網上買相關的葯
看起來像是外傷,可以買消炎癒合噴劑e寵有貝爾噴劑,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