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问题困扰您,健康美白人人寻,就来皮肤美容网!
當前位置:首頁 » 美容院校 » 美容院蜂毒療法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美容院蜂毒療法

發布時間: 2021-10-24 04:14:40

1. 蜂療法能治什麼病

蜂針療法是利用蜜蜂家族中工蜂的尾針進行針刺或利用蜂刺中分泌出來的蜂針液,調整經脈,活血通絡,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這在民間廣為使用。蜂針是其工蜂防禦外部刺激的有力武器,既有治療作用,又具有一定的侵害作用,會引起人體的表皮疼痛和一系列反應,故人們稱為蜂針或蜂毒療法。蜂針療法對許多風濕性疾病有良好的療效,掌握蜂針治療的基本技巧,有利於安全有效地進行治療。直接用蜂針液治療的方法常有:活蜂針刺法與蜂毒注射法兩種。活蜂治療中又有多種刺激的方法,可以因人、因病、因穴位採用不同的蜂針刺激方法。
活蜂針刺方法是直接利用蜜蜂螫刺器官為針具,循經絡皮部和穴位施行不同手法進行針刺。蜜蜂並不是隨便就用蜂針刺人的,只有當其受到刺激時,才會將蜂針刺放出進行防衛。活蜂刺激多用中華蜜蜂或義大利蜜蜂。蜂針是由工蜂產卵器特化而成,為雙層結構,有中針與外套,可以上下滑動。針外套上有倒鉤,蜂內針與毒囊相通。當蜂針刺入人體後,由於蜂針上有倒鉤,蜜蜂無力將蜂刺帶出,往往會連同蜂刺的毒囊都留在人體。其活蜂針刺的方法有多種,現簡介如下。
蜂針直刺法
要進行蜂針治療的局部皮膚消毒後,用鑷子挾著活蜂腰段,對准穴位或痛點,蜜蜂則自然將尾針刺入,蜂毒通過螫針注入人體。因為蜂受到刺激有作出自衛的本能反應,蜂針會立即刺入。蜂針離開蜂體後,在支持螫刺基部和螫器管發動裝置的作用下,有節奏地繼續不斷收縮,使螫刺進一步深入並自動將蜂針液注入人體皮內。一般留針10~20 分鍾後,可見蜂針的毒囊變成干癟,然後將蜂刺拔出。如果不將蜂刺拔出,對機體是異物刺激,易使局部反應加大,或易有硬結形成。此法用中華蜜蜂治療為多,義大利蜂也可使用。
蜂針散刺法
此法為散刺、輕刺、淺刺,因痛苦小,病人易於接受。此法有兩種:一種是先用鑷子挾住蜜蜂的身體,它因受刺激會將蜂刺時時探出,再用鑷子挾住蜂針刺部將蜂螫針從活蜂尾部拔出。夾持著蜂針,在患部或與疾病相關的經脈、腧穴點刺即出,一般鑷不離針,隨刺隨拔。1隻蜂針分刺三五點,多至十幾點,最後可將蜂刺留針幾分鍾,或不留針。另一種方法是將蜜蜂取出,截斷腹部從尾部分出,鑷住留下的尾端末節含蜂針毒囊的部分,再用上面的散刺法進行點刺。此法猶如針灸療法中的梅花針療法。適用於面部疾病治療,以及畏痛者、小兒、高敏體質患者、蜂針保健者,或可用於試針。散刺法用義大利蜂治療為多。散刺法治療可以減少過敏機會。該法挾蜂刺出來時要等候時機,所挾部位要適當,用力均勻熟。蜂刺拔出後要即時使用,否則會不易刺入,或使蜂毒大量排出而失去治療的目的。
蜂針點刺法
點刺法是用直刺法與散刺法相結合的方法。先似直刺法,將活蜂針刺入穴位,然後再迅速將蜂刺從皮膚穴位上拔出,將蜂針刺入其它穴位;此法也可按散刺法進行,即將蜂針拔出後進行點刺。每隻蜂針刺1個穴點後,鑷可離針,留針1~2秒鍾或1分鍾不等,再刺第2穴和第3穴。該法僅能刺3~8點,每穴點都可留片刻。刺激強度較散刺法強,較直刺法弱,也適用於畏痛者、小兒、高敏體質患者、蜂針療法的初期及面部等穴。此法對於中蜂與義大利蜜蜂均可使用。點刺時的關鍵在於從皮膚上拔出蜂刺針時要緊貼皮膚處將蜂刺拔出,沿蜂針的尖部,而不要緊夾毒囊。用力要適中,刺要垂直,或沿著刺入方向拔出,否則蜂刺會易斷,無法刺入第2或第3點,無法進一步排毒。如果刺入成功,用攝子輕撥蜂刺而無法從皮膚上撥出蜂針。
減毒蜂刺法
由於蜂針直刺法往往會使表皮疼痛,初期易造成過敏反應,病人不願接受;而用散刺法又要求有技術,較難拔蜂刺,所以可採用減毒蜂刺法,或稱脫敏法,即減少進入機體的蜂毒量治療。蜂針操作時先讓蜂針點刺在膠布、膠皮、綳帶、棉花、膠手套等物品上,再用細鑷子從物品上夾住蜂刺針中部,將蜂針拔出,然後針不離鉗地散刺,或點刺在穴位上。尤其是義大利蜜蜂可用此法以減毒治療,注意在膠布上取針時間不易過長,一般在蜂刺後的1~10秒鍾內完成;而且拔刺時不要擠壓蜂的毒囊,否則蜂毒流失多,達不到蜂針治療的目的。此法簡便易行,容易操作,但是進入機體的蜂毒量有限,需要用較多點的刺激,及較長的時間來達到治療的目的,對於怕蜂針者,是一種良好的治療方法。
蜂毒注射法
從推廣應用的角度來看,用蜂毒注射液是有很大前途的。目前許多廠家都將蜂毒進行提練,製成蜂毒注射液,供肌肉注射與穴位注射之用。可用於痛點注射,或穴位注射。也是以治療風濕病、各種疼痛疾病、周圍神經炎及神經痛等為主。不同的是活蜂針刺療效較快、作用直接,但局部刺痛明顯;而相對蜂毒注射液作用緩一些。蜂毒注射易於掌握劑量,無刺痛感,過敏患者也相對減少,避免了活蜂刺激的疼痛感,但是蜂毒注射的效果與活蜂針刺的效果是否相同,有待於進一步探討。
蜂針治療的的早期常易出現蜂針的過敏反應,如局部腫脹、瘙癢、發熱等症,大約從初次接觸蜂針後的3周時間內再次進行蜂療時,容易出現過敏反應,故此應該小量慢進的方法進行蜂針治療,活蜂針刺可用後三種方法治療為宜。即使是用直刺法,也應該試針。蜂針量一般由1~2隻開始,每天增加1~2隻,或在過敏期內維持在1~3隻蜂的水平,讓小量蜂針與蜂毒度過蜂針治療的過敏期後再進行常規量的蜂針治療。

2. 蜂毒療法

這是很正常的反應。蜂毒療法要過四關,紅腫,瘙癢,第三或第四次後還會有一次寒熱反應但也有少數人沒寒熱反應,有一部分人還會有反復關。這些都是正常的反應。過了這些反應,接受蜂療就輕鬆了,而且效果很好。蜂療主要有三大特點,價廉,方便,療效顯著,它一針三用,是針,葯,灸相結合的復合型針灸法。紅腫癢是蜂針溫經活絡的正常效應。無需擔憂,一般三到七天會自然消退無需特殊處理。

3. 蜂毒可以治風濕

恩,能的,養蜂人一般都沒有風濕就是這個道理的,不過怎麼用還真不知道,倒是聽說過真有人抓了蜜蜂在風濕處螫來治療風濕的,而且效果也不錯,不過我不推薦啊!!

哦,幫你找到了呢!!!

自18世紀以來,關於蜂毒對風濕病克有療效的報道已屢見不鮮。1888年,特爾什報告了173例風濕症病人經蜂蜇而獲得痊癒的事實。1912年,&127;魯道夫.特爾奇用蜂毒治療666例患有風濕症的病人,臨床結果表明,有554人痊癒,99人有顯著效果。我國醫務工作者在用蜂毒治療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方面也獲得理想療效。

將蜂毒導入人體內的方法有幾種,但由於蜂毒對某些人有致敏作用,所以無論採用哪種治療方法,均必須在治療前進行過敏試驗,觀察治療對象對蜂毒是否過敏,若不過敏,可採用蜂毒進行治療。

1.蜂蜇法:這是最古老的方法,應用歷史悠久。目前這種方法仍被廣泛採用,由於蜂蜇法能使毒液全部進入體內,故而療效顯著。具體方法是:治療前將受蜇部位用溫水和肥皂洗凈,然後用鑷子夾住蜜蜂放在選定的位置上,使蜜蜂將蜇針刺入皮膚,待4~5分鍾毒液排空後,取出蜇針。蜂螫蟲治療後應觀察10~60分鍾,看有無不良反應。治療必須由醫生操作進行。一般第一天用1隻蜜蜂蜇,以後每天增加1隻,至第十天用10隻蜜蜂,此為一個療程。休息4~5天後,可進行第二療程,即每天用3隻蜜蜂連續蜇刺42天。兩個療程後,若病情無好轉,說明蜂毒療法無效,應停止使用。

2.蜂針療法:蜂針療法是蜂蜇療法與我國的傳統針炙相結合,以蜜蜂的蜇針代替針炙中使用的鋼針。方法是:按病人來診時間,用ZW-82型子午流注計算儀求出該時辰應選的穴位或經絡,然後用鑷子夾蜜蜂在選定的穴位蜇刺。由於蜂針療法對原始的蜂蜇療法更精細,效果更好,所以蜂針療法很快由我國傳入日本、朝鮮、馬來西亞等國。

3.蜂毒電離子導入法:蜂哲療法和蜂針法雖然效果都很顯著,但病人由於怕痛,加上活蜜蜂不易保存,故而有人發明了蜂毒電離子導入法。具體方法是:先將蜂毒凍乾粉與生理鹽水配成一定比例的溶液,然後將該溶液均勻地浸濕襯墊,並接通兩極的電源,利用直流電通過無損傷皮膚將蜂毒離子導入體內。治療後,皮膚略有充血、微腫和輕度的癢感。

4.蜂毒注射法:將蜂毒製成各種制劑,然後皮下注射,治療疾病。此法簡單易行,不受地區、季節、活蜂的限制。但由於生產蜂毒制劑時,揮發性物質易丟失,因此效果不如以上方法。

蜂毒療法應注意的問題
1.蜂毒的過敏現象:不同的人對蜂毒的反應有所差異。絕大多數人接受蜂毒治療時,在受蜜蜂蜇的部位會出現局部的紅、痛、腫、癢的反應,這種局部反應,過幾小時或過幾天會自然消失。但是極少數人在接受蜂毒治療時,會發生嘔吐、腹痛,或是出現全身皮膚潮紅、騷癢、蕁麻疹、紫瘢、怕冷、發熱等反應。如有上述症狀時應進行葯物脫敏治療,方法是服用撲爾敏(4毫克)和強的松(5毫克)各1片,若服用4小時後還沒有好轉,可繼續按以上方法服用,直至症狀消失。若3~4次後仍不見效,應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鑒於人們對蜂毒療法反應的差異,在採用蜂毒治療疾病時,應先進行過敏試驗,方法是:用1隻蜜蜂在病人背部蜇刺,蜇後20分鍾拔出蜇針,第二天在背部再做1次同樣試驗,每次按常規方法檢查尿中有無蛋白質,若無蛋白質,則可進行蜂毒治療。若蜂毒是針劑,可以進行皮下注射,第一次用0.25毫升,第二次用0.5毫升,第三次0.75毫升,每次注射後必須檢查尿中是否有蛋白質。

2.蜂毒的禁忌症:蜂毒治療的病種甚多,並且療效確實不錯,但不能說蜂毒是萬能葯。在臨床中,對患有肝炎、腎炎、性病、糖尿病、膽囊炎、尿崩症以及有出血傾向的疾病等應禁止使用蜂毒。對老年人、兒童要慎用。

3.蜂毒使用的劑量:由於蜂毒治療各種疾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所以目前還沒有一種科學的方法來鑒定蜂毒的效價。現在普遍採用將1隻工蜂的排毒量(約0.2~0.&127;4毫升)作為一個治療單位,治療使用的劑量大小,要根據病人的耐受程度和病情的變化而定,一般每次使用1~4個治療單位。

4. 蜂療的詳細介紹蜂療是否真實

蜂療可以抑制癌細胞繼續生長和擴散,不能治癒癌症。蜂療是有一定的程度的。具體如下:

中醫蜂療的定義

中醫蜂療具有中國傳統醫學、世界現代醫學、生物醫學的三類醫學結合歸一的特性。既有中國傳統醫學的整體陰陽平衡理論,亦有葯物(葯食兩用)的應用及現代醫學的臨床療效、現代生物醫學物質的使用;既有以調節達到平衡,又有針對性治療效果;既有傳統療法特徵,又有現代醫法的長處。

選用葯食兩用蜂產品結合蜂毒穴位應用(蜂針螫刺、超聲波、電離子、敷透);不僅增強了患病機體生命微量元素的補給均衡,同時具有生物因子臨床治療作用,完成調節免疫和對病體症狀有效治療的功能。

當今現代醫學、營養學、免疫學、國際中醫蜂療學會專家一致認為,中醫蜂療是以平衡免疫和生物醫療有效成份的綜合應用,是中華民族傳統醫學寶庫中兼有現代醫學和生物醫學多樣性的絕無僅有的生物自然療法。

中醫蜂療屬中華傳統醫學,是中華民族傳統醫學寶庫中一支奇葩。蜂療在國外已普遍但按經絡使用蜂針是中華祖先為人類繁衍而做出的不朽貢獻。

中醫蜂療的哲學

將傳統中醫葯學、現代醫學和生物醫學三者整合為一的中醫蜂療學科則明確以當代哲學理論為指導,統領中醫學的科學研究、臨床實踐、教學活動等,從而在統一哲學觀指導下,完成了學科的接軌、融合與創新,從中摸索出中西醫相融的新思路,新方法,形成了新的平台。

5. 蜂毒對人體有什麼危害

沒有危害

蜂毒是工蜂毒腺和副腺分泌出的具有芳香氣味的一種透明液體,貯存在毒囊中,墊刺時由蟄針排出。它一般為一種透明液體,具有特殊的芳香氣味,味苦、呈酸性反應,而對於蜂毒療法一般是將蜂毒導入人體內的一種治療方法。

目前臨床上有多種蜂毒治療方法,常見的有以下幾種:蜂蜇法、蜂針療法、蜂毒電離子導入法、蜂毒注射法、超聲波透入法、紅外線導入法、蜂毒霧化吸入法、蜂毒軟膏、貼膏外用、蜂毒外擦劑、蜂毒片劑和膠丸等等。那麼採用這種方法到底安全嗎?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其實不管是哪種治療方法,均必須在治療前進行過敏試驗,觀察治療對象對蜂毒是否過敏,若不過敏,可採用蜂毒進行治療。當然在治療,患者還應注意:蜂毒治療的病種甚多,並且療效確實不錯,但不能說蜂毒是萬能葯。在臨床中,對患有肝炎、腎炎、性病、糖尿病、膽囊炎、尿崩症以及有出血傾向的疾病等應禁止使用蜂毒。對老年人、兒童要慎用。

不可不知的蜂毒療法的四種方式

1、蜂蜇法:這是最古老的方法,應用歷史悠久。目前這種方法仍被廣泛採用,由於蜂蜇法能使毒液全部進入體內,故而療效顯著。具體方法是:治療前將受蜇部位用溫水和肥皂洗凈,然後用鑷子夾住蜜蜂放在選定的位置上,使蜜蜂將蜇針刺入皮膚,待4~5分鍾毒液排空後,取出蜇針。蜂螫蟲治療後應觀察10~60分鍾,看有無不良反應。治療必須由醫生操作進行。一般第一天用1隻蜜蜂蜇,以後每天增加1隻,至第十天用10隻蜜蜂,此為一個療程。休息4~5天後,可進行第二療程,即每天用3隻蜜蜂連續蜇刺42天。兩個療程後,若病情無好轉,說明蜂毒療法無效,應停止使用。

2、蜂針療法:蜂針療法是蜂蜇療法與我國的傳統針炙相結合,以蜜蜂的蜇針代替針炙中使用的鋼針。方法是:按病人來診時間,用ZW-82型子午流注計算儀求出該時辰應選的穴位或經絡,然後用鑷子夾蜜蜂在選定的穴位蜇刺。由於蜂針療法對原始的蜂蜇療法更精細,效果更好,所以蜂針療法很快由我國傳入鬼子、朝鮮、馬來西亞等國。

3、蜂毒電離子導入法:蜂哲療法和蜂針法雖然效果都很顯著,但病人由於怕痛,加上活蜜蜂不易保存,故而有人發明了蜂毒電離子導入法。具體方法是:先將蜂毒凍乾粉與生理鹽水配成一定比例的溶液,然後將該溶液均勻地浸濕襯墊,並接通兩極的電源,利用直流電通過無損傷皮膚將蜂毒離子導入體內。治療後,皮膚略有充血、微腫和輕度的癢感。

4、蜂毒注射法:將蜂毒製成各種制劑,然後皮下注射,治療疾病。此法簡單易行,不受地區、季節、活蜂的限制。但由於生產蜂毒制劑時,揮發性物質易丟失,因此效果不如以上方法

6. 蜂毒對哪些疾病有效

蜂毒含有多肽類、蜂毒肽、蜂毒明肽等為主要活性肽。還有多種胺基酸、酶類、脂類、激素及各種生物胺類化合物。蜂毒對神經系統的疾病有著明顯的療效。可抑制中樞神經和植物神經,抑制周圍神經系統沖動傳導。蜂毒對鎮痛效果極明顯,尤其是慢性疼痛和癌症疼痛效果極佳。
蜂毒有降血壓的作用,使腦血流增加,改善腦血流及心肌功能等方面的作用。蜂毒可改善冠狀動脈供血,緩解心膠痛對心肌力增強有良好的作用。蜂毒還能使人體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促進人體血液循環順利進行。蜂毒可使凝血時間延長血液凝固遲緩,還對防治腦血栓有極強的功效。蜂毒還有抗菌消炎作用,可抑制炎症,抑制腫脹消除水腫都有較好的效果。
蜂毒療法主要是利用蜂毒的生化活性混合物,蟻酸鹽酸的微量元素,喂以各種抗疾病的葯物,蜇刺人體經絡的有效穴位。可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保護抗體,抗菌消炎,祛風鎮痛。增強人體的白細胞和造血功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消除積水和抗腫瘤功能。蜂毒療法不僅可治癒類風濕和各科類疾病,利用蜂毒療法可抑制和治癒各種癌症,對各種癌痛都有極明顯的療效。
蜂毒治療的疾病蜂毒是工蜂毒腺和副腺分泌出的具有芳香氣味的一種透明液體,貯存在毒囊中,墊刺時由蟄針排出。蜂毒是一種成分復雜的混合物,它除了含有大量水分外,還含有若干種蛋白質多肽類、酶類、組織胺、酸類、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在多肽類物質中,蜂毒肽約占干蜂毒的50%,蜂毒神經肽占干蜂毒的3%。 國內外的研究和實踐證明,蜂毒療法的適應症有80多種,因而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但施行蜂毒療法的患者,都必須先做蜂毒過敏試驗,只有對蜂毒不過敏的患者方可進行。

7. 蜂療的蜂療事故

4月25日上午,徐州市民老喬和朋友一起,到城區北部的九里山腳下養蜂人那裡買蜂蜜,期間提出自己肩部不適,便用蜜蜂蟄了三下,想通過「蜂毒療法」緩解一下疼痛。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隨後老喬在幾分鍾內便昏迷不醒,被送到醫院後經搶救無效身亡。 六旬老人「蜂療」後死亡
老喬的兒子喬奇告訴現代快報記者,父親60歲,肩部遇到陰天下雨總會出現疼痛,尤為厲害。25日一早,父親和朋友約好了,去九里山買蜂蜜。喬奇說,沒過多久就接到父親朋友的電話,「她說我父親不行了,正在醫院搶救。」搶救了3個小時,老喬還是走了。
喬奇事後了解到,父親在養蜂人那裡被蜜蜂蟄了三下,隨後便昏迷不醒直到死亡。
養蜂人卜師傅是河南開封人,事後他和父親被警方帶去問話。卜師傅稱,經常有人過來要求做「蜂療」,所謂「蜂療」就是用蜜蜂蟄患者患病位置,以毒攻毒以緩解疼痛,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當天,老喬和朋友來了之後,買了些蜂蜜,老喬說自己的肩膀很疼,要求卜師傅給做「蜂療」。「第一針是我給刺的,後來他自己又刺了兩下。」
三針刺完,老喬覺得不舒服,最開始感覺舌頭麻木,「我就趕緊把刺給取下來,緊接著他就說自己胳膊麻了。」卜師傅趕緊給老喬吃了抗過敏葯,但是老喬的症狀卻愈發嚴重,最終昏迷。朋友連忙叫來救護車將老喬送醫院。 「蜂療」靠譜嗎?
做了個「蜂療」,人就沒了,什麼原因導致的?「蜂療」有科學依據嗎?徐州市中心醫院中醫科主任羅偉表示當前國家並沒有批准「蜂療」作為一種中醫療法,「正規大醫院,都不會使用這種療法。」徐州市另一家三級甲等醫院的中醫專家介紹,「蜂療最大的風險在於其過敏性,老喬做完『蜂療』後去世,極可能是過敏引起的。」
責任怎麼認定?
江蘇茂通律師事務所劉茂通律師認為,在老喬死亡事件中,如果警方的屍檢結果顯示,其死亡與「蜂療」有因果關系,養蜂人將承擔法律責任。如果是以治療疾病的名義,為老喬做「蜂療」,就涉嫌非法行醫,並致人死亡。如果是以保健的名義進行「蜂療」,就涉嫌過失致人死亡。這兩種情形,養蜂人均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8. 「蜂療」究竟是怎麼一種治療方法它對哪些疾病具有特效作用

「蜂療」是一種中醫的療法,簡單來,說就是利用蜜蜂蟄針來治病。蜜蜂的蟄針跟中醫的針灸是一種辯證療法,根據我們人體的經絡,選擇合適的穴位進行蟄刺,這個時候注入皮膚的就是蜂毒,它能夠使皮膚瞬間充血,紅腫,採用的就是以毒攻毒的療法。

因為蜂療法是採用以毒攻毒的方法,所以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的,它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嚴重的還會產生休克,年齡越小,產生的副作用是越大的。因此在進行蜂療之前一定要先進行皮試,皮試的穴位也是足三里的穴位,觀察20分鍾左右,若紅腫范圍不大於5厘米或者沒有不適者,才可以接受蜂療。

最後需要提醒的是,蜂療的蜂量也要遵照由少到多的原則,讓患者的身體有個適應的過程。

9. 蜂毒療法的介紹

人類以蜜蜂蟄刺器官為針具,循經絡皮膚和穴位施行不同手法的針刺,用以防治疾病的方法,稱為蜂毒療法,也稱蜂針療法、蜂刺療法。1蜂針本身可以與最先進的注射器相比擬,猶如天然注射針,葯液可自動注入人體內。只要螫針接觸到機體,蜂刺便會脫離蜂體,在螫器官發動裝置的作用下,毒囊仍會繼續有節奏的收縮,直到使蜂針深入,蜂毒液全部注入為止。

10. 蜂毒的蜂毒療法

將蜂毒導入人體內的方法有幾種,但由於蜂毒對某些人有致敏作用,所以無論採用哪種治療方法,均必須在治療前進行過敏試驗,觀察治療對象對蜂毒是否過敏,若不過敏,可採用蜂毒進行治療。 不同的人對蜂毒的反應有所差異。絕大多數人接受蜂毒治療時,在受蜜蜂蜇的部位會出現局部的紅、痛、腫、癢的反應,這種局部反應,過幾小時或過幾天會自然消失。但是極少數人在接受蜂毒治療時,會發生嘔吐、腹痛,或是出現全身皮膚潮紅、騷癢、蕁麻疹、紫瘢、怕冷、發熱等反應。如有上述症狀時應進行葯物脫敏治療,方法是服用撲爾敏(4毫克)和強的松(5毫克)各1片,若服用4小時後還沒有好轉,可繼續按以上方法服用,直至症狀消失。若3~4次後仍不見效,應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鑒於人們對蜂毒療法反應的差異,在採用蜂毒治療疾病時,應先進行過敏試驗,方法是:用1隻蜜蜂在病人背部蜇刺,蜇後20分鍾拔出蜇針,第二天在背部再做1次同樣試驗,每次按常規方法檢查尿中有無蛋白質,若無蛋白質,則可進行蜂毒治療。若蜂毒是針劑,可以進行皮下注射,第一次用0.25毫升,第二次用0.5毫升,第三次0.75毫升,每次注射後必須檢查尿中是否有蛋白質。 由於蜂毒治療各種疾病機制尚未完全清楚,所以目前還沒有一種科學的方法來鑒定蜂毒的效價。現在普遍採用將1隻工蜂的排毒量(約0.2~0.&127;4毫升)作為一個治療單位,治療使用的劑量大小,要根據病人的耐受程度和病情的變化而定,一般每次使用1~4個治療單位。
【來源】為工蜂腹部末端螫刺腺體內的有毒液體。
【性狀】淺黃色透明液體,比重1.1313,PH5.5。
【性味歸經】辛、苦,平。
【功能主治】祛風濕,止疼痛。用於風濕性關節炎,腰膝酸痛,坐骨神經痛。
【用法用量】每用1~5個蜂。捉到蜜蜂後,輕捏頭部,然後迅速放於患處,將蜂尾貼於皮膚,使之刺螫,立即感到疼痛,此時蜂毒隨螫針注入皮膚內,約1分鍾,將蜂彈去,拔出螫刺。此時螫處呈現出一小腫包,約指甲大小,20分鍾後,局部紅腫、發熱,有舒適感。一般24小時後作用消除,患處恢復常態。第二日或隔日再行刺螫。
【注意】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防治中毒現象發生。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JDQ-I型、Ⅱ型采毒器,QF-1型蜜蜂電子自動取毒器,封閉式蜜蜂采毒器,巢門、巢底兩用式電取蜂毒器,籠式電取蜂毒器(其使用方法按照說明書進行)。
電取毒是利用一定的電流通過蜜蜂機體,蜜蜂受電擊後,產生排毒反應而排出蜂毒,再用玻璃板等承接,待干後即可刮取蜂毒。取下的蜂毒要用棕色玻璃瓶裝好、密封,以備提純。
1、取毒場地應選擇人畜來往較少的蜂場,以免塵土影響蜂毒質量。操作人員與取毒用具要注意清潔衛生,尤其是取毒板要用乙醇消毒,工作時要穿上防護服及防蜂面罩,不要吸煙和使用噴霧器。取毒時切忌打開蜂箱觀看,一群蜂取毒完畢,應讓蜜蜂安靜10分鍾後再撤走取毒器。
2、取毒時間應選在每個流蜜期結束時,因流蜜期取毒,工蜂在排毒的同時會吐蜜,而污染蜂毒。取毒要選在氣溫不低於15℃、風小的傍晚或晚上(但不要超過晚上11點鍾)進行。
3、取毒的蜂群應選擇壯、老年蜂較多的蜂群,因為幼蜂在取毒時容易因電擊而受到傷害,也會減少取毒量。
4、蜂毒有強烈的氣味,對人體呼吸道有強烈的刺激性,刮毒時應戴口罩。
5、取毒後的蜂群應適當獎勵飼喂,補充營養,以及時恢復電擊後蜜蜂的體質。另外,取過毒的蜂群也不宜馬上進行轉地,要休息3~4天,以在蜂群「余怒消除」後再轉地為好。
6、取得的蜂毒要裝入深色瓶密封,置低溫處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