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容知識 » 新華社醫療美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新華社醫療美容

發布時間: 2024-03-05 22:23:34

㈠ 醫美行業的前景怎樣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愛美客(300896)、昊海生科(688366)、華熙生物(688363)、奧園美谷(000615)、華東醫葯(000963)、朗姿股份(002612)、華韓整形(430335)等

本文核心數據:醫療美容行業產業鏈;醫療美容滲透率;醫療美容市場規模等

行業概況

——定義

醫療美容(Medical
Cosmetology)是指運用葯物、手術、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不可逆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的美容方式。最早起源於古埃及時期,是使容貌美麗的一門藝術。

醫療美容科為一級診療科目,下設四個不同類別的二級診療科目,包括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和美容中醫科,其中美容外科中的項目可分為四個等級,四級高等項目只能在三級整形外科醫院、設有醫療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三級綜合醫院開展。根據介入手段,醫療美容可分為手術類與非手術類。手術類項目從根本上改變或改善面部及身體部位的外觀,包括眼部手術、鼻部手術、胸部整形和吸脂瘦身等;非手術類項目又稱輕醫美項目,包括注射項目與皮膚護理等。

——產業鏈剖析:上游為醫美原料和器械,中游為醫美機構

中國醫療美容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醫美原料供應商和醫美器材提供商;中游包括正規機構和非正規機構,其中正規機構主要是指公立醫院的整容科、大型連鎖醫美集團和中小型民營醫美機構等,非正規機構是指私人診所和美容院等;醫美行業下游則是消費者,按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程度可分為三類,高端項目消費者、中端項目消費者和低端項目消費者。

中國醫療美容上游原料廠商主要有華熙生物、愛美客、昊海生科、華東醫葯、焦點生物等;中游醫美機構主要有華韓整形、麗都整形、瑞麗醫美、鵬愛醫療等機構,新興的醫美平台有新氧、更美、悅美等互聯網平台;下游主要是廣大的醫療美容消費者。

行業發展歷程:起步較晚,正處於高速發展期

相比美國、日本、韓國等成熟市場,中國的醫美行業起步較晚。自醫美行業在中國誕生以來,行業在探索與合法中不斷前行。經歷了長期的默默發展,目前中國醫美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呈現出勃勃生機,一方面大量年輕用戶持續滲透市場,另一方面中國醫美也步入激烈的淘汰賽階段。

中國的醫療美容行業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監管缺失,目前正積極開展系列整治活動和措施。行業在經過長時間的野蠻生長後,演化出了指昌慧以下特點:

行業發展現狀

——供給:合規供給存在缺口

中國醫療美容市場發展快速,從中國醫療美容機構的供給來看,截至2021年12月,中國合規注冊的醫療美容機構共15144家。相較於我國醫美巨大的市場需求,醫療美容終端診療機構的數量存在一定缺口。

從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執業醫師數量來看,根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2》,2021年我國整形外科迅飢醫院含助理醫師在內的注冊執業醫生數量為1753人,注冊唯答護士為2606人,美容醫院含助理醫師在內的注冊執業醫生數量為8947人,注冊護士為13240人,合計符合醫美行業規范的專業醫療從業人員僅26546人。而行業標准需求合規醫師數量超過10萬人,因此存在著大約7.7萬合規醫師缺口,醫師數量供不應求。

——需求:滲透率提高,需求空間大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隨著醫療美容服務需求的不斷增長,中國醫療美容服務市場的滲透率由2016年的1.3%大幅上升至2020年的2.1%,復合年增長率為13.6%。2021年,市場滲透率將進一步上升至2.4%。

2016-2021年,我國醫美市場用戶規模總體呈逐年上升態勢。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醫美用戶達到1813萬人,近5年來復合增長率達到45.3%。據新氧發布的《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預測,2022年,中國醫療美容用戶規模將達到2093萬人。

2012-2021年,我國醫美就診人數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但近幾年增速有所下降。2021年,疫情穩定平緩,醫美就診人數較上年大幅上漲。2021年我國整形外科醫院診療人數為137.4萬人次,同比增速為43.1%;美容醫院診療數為1106.3萬人次,同比增速為24.4%。

醫療美容近年來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不斷提升,隨著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醫療美容消費者數量的增加,中國醫療美容市場得到增長;供給側方面,商業化的醫療美容產品不斷出台,數量不斷增加也推動了中國醫療美容市場的增長。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數據,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球醫療美容市場造成重大影響,但對中國市場影響相對較小,醫美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1549億元,增速下降至8%。2021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增速提高,達22%,市場規模為1891億元。預計2022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將達2267億元。

行業競爭格局

——區域競爭:一線城市競爭力更強

根據更美APP《2021年醫美行業白皮書》,2021年國內醫美市場規模前十城市依次為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廣州、杭州、重慶、南京、青島和西安,上海超越北京成為消費十強城市中排名第一,市場規模前十城市仍被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佔領。

從以上排名可以看出,中國醫療美容消費大多來自一線城市或新一線城市。從滲透率來看,2021年,中國一線城市醫療美容滲透率達22.2%,二線城市滲透率為8.6%,三線城市醫美滲透率僅為4.3%。盡管醫療美容在中國更發達地區的滲透率較高,但由於人口基數較大的因素,低線城市的醫療美容消費人口正在迅速追趕,市場潛力較大。

——機構競爭:集中度較低,非正規機構較多

目前,中國醫療美容市場集中度較低,中小型民營醫美機構處於主導地位,同時,伴隨成本的提升,醫美機構經營者較多開設中小型機構,以應對快速變化的消費者。近幾年,隨著行業兼並重組加劇,市場集中度有所提升。醫美項目具有消費個性化、地域差異化等特徵,因此機構很難將運營經驗跨省市復制。中國的連鎖醫美集團多採用各地區自主經營的形式。

——產品競爭:輕醫美項目佔比增加

按照介入手段可以分,醫美可分為手術類醫療美容項目和非手術類醫療美容項目。目前,非手術類項目為代表的輕醫美項目正在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佔比在70%以上。手術類項目由於有痛感、恢復時間較長,發展相較於非手術類項目有一定程度的差距。從醫美項目數量來看,2017-2021年,我國非手術類醫美項目佔比在70%以上,且佔比逐年增加,預計2022年,非手術類項目服務次數約佔79.7%。

行業前景及趨勢預測

——發展趨勢:行業發展趨於標准化、規范化

未來,醫療美容行業格局將逐漸由分散走向集中,消費者也將向頭部機構靠攏,頭部醫美機構將有更多發展機會,市場集中度得到提高;從產品市場看,輕醫美項目因其安全、無痛等特點,將受到更多消費者青睞;行業規范方面,中國對醫美行業的監管規范不斷加強,標准和政策出台,醫美市場發展將更加規范化和標准化。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㈡ 醫美股票龍頭股排名前十

醫學美容,簡稱醫學美容,是指利用葯物、手術、醫療器械等創傷性或不可逆的醫學技術,對人的外貌和人體各部位進行修復和重塑的一種美容方法。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醫美行業十大龍頭股: 1.愛美客 簡介:醫療美容行業龍頭,國內首家獲得相關產品和醫療器械注冊證書的企業。 產品:溶液注射產品,凝膠注射產品,面部植入物,化妝品。 估值:總市值1236.7億,市凈率23.31,嘩陪TTM市盈率115.89,低於歷史時間66%。估值適中。 2.華西生物 簡介:透明質酸等生物活性物質的主要產品和生物醫用材料的終端產品。 產品:透明質酸原料(不含衍生物)、醫療終端產品-注射產品、功能性護膚品-一次性原液。 估值:總市值707.1億,市凈率11.64,TTM市盈率85.23,低於歷史時間76%,估值偏低。 3.奧園美谷 簡介: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認證的5A級醫療美容機構,主營業務為纖維新材料業務和醫療美容業務。 產品:粘膠系列、房地產銷售、醫療美容服務。 估值:總市值57.03億元,市凈率4.11,TTM市盈率處於虧損狀態,低於歷史時間27%,估值偏高。 4.華東醫葯 簡介:醫美行業專注於面部填充物、塑身、埋線、能源器等非手術主流醫美產品。 產品:中西葯、醫療器械、分化型透明質酸鈉、膠原蛋白刺激劑、A型肉毒桿菌毒素、植入線、能源設備。 估值:總市值746.8億,市凈率4.3,TTM市盈率31.89,低於歷史時間38%,估值適中。 5.浩海衛生部 簡介:一家專注於醫用生物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生物醫葯企業。 產品:眼科產品,醫療美容和傷口護理產品,防粘連和止血產品。 估值:總市值146.4億,市凈率2.63,TTM市盈率46.3,低於歷史時間87%,估值偏低。 6.奧美醫療用品公司 簡介:醫用敷料等一次性醫用耗材領域為數不多的擁有完整產業鏈的企業。 產品:公司產品涵蓋傷口護理、手術、感染預防、醫用組合包、家庭護理五大系列,部分產品用於神經外科等先進領域。 估值:總市值77.26億,市凈率2.66,TTM市盈率16.35,低於歷史時間87%,估值偏低。 7.朗姿股份 簡介:公司持有米蘭貝瑞露、凈膚醫美、高以升醫美三大國內醫美品牌,並戰略投資韓國著名醫美服務集團DMG。 產品:女式大衣,女式褲子,女式裙子,女式大衣,嬰兒服,嬰兒用品,外科醫療美容,非外科醫療美容,咨詢服務。 估值:總市值133.4億,市凈率4.54,TTM市盈率128.99,低於歷史時間25%,估值偏高。 8.寶芬妮(女子名) 簡介:公司子公司昆明威諾主要從事醫療美容服務,包括激光、微針等美容服務。 產品:面霜、護膚乳液、面膜、精華、猛蘆肆乳液等護膚品,隔離霜、BB霜、卸妝水等彩妝產品。 估值:總市值781.1億,市凈率15.94,TTM市盈率83.96,低於歷史時間90%,估值極低。 9.水陽股份 簡介:HPH是公司新推出的輕醫美容品牌,目前主要在天貓、紀昀等渠道銷售,運營主體為於佳卉控股公司。 產品:面膜,水霜,彩妝,個人護理,清潔和其他化妝品。 估值:總市值66.19億,市凈率3.9,TTM市盈率28.74,低於歷史時間80%,估值偏低。 10.方臘的歸化 簡介:公司主營業務為洗護、護膚、彩妝產品。 產品:面霜,護發枝轎素,沐浴露,洗發水,肥皂,凝膠水,凝膠霜 估值:總市值30.03億,

㈢ 醫美界大事件:馮斌「點脂成金」項目北京啟動

8月6日,隨著里約奧運會開幕式的展開,在北京中國美業也迎來了行業內的一大盛會。以謀求中國醫美業更好,更強,更快的發展,實現民族醫美的世界崛起為宗旨致力於發展技術型醫美全面提升醫療質量及安全的首屆中國美麗經濟創新峰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辦。該峰會由環球影響力智庫主辦、北京和諧醫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經影業協辦。

首屆中國美麗經濟創新峰會組委會頒發專家顧問證書

這次美創會上,中國美麗經濟創新峰會組委會還為堅守在醫美一線的實力派優秀醫生頒發了第一批專家顧問證書。他們分別是:北京和諧醫美連鎖集團品牌創始人馮斌、大連許英醫療美容醫院院長許英、南京喬台醫療美容保健中心吳耀麟、北京醫師學會整形專家房雅萍、遼寧錦州博美醫療美容醫院院長郭永學、淄博市德美醫療整形外科院長田海鷹、中國中西醫結合醫療美容學會常委趙翊羽、沈陽安衛平醫療美容院長安衛平、太原白玫瑰醫療美容院長常素平。

㈣ 醫學美容包括哪些方面

首先,「醫美」這個名稱的全稱是「醫學美容或醫療美容」,是指通過葯物、儀器和手術等醫學醫療的方式,進而改變調整人體五官、皮膚等外部形態狀態,以達到提升外在人體美感為目的的一系列治療方式。武漢百達智美醫學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介紹說,目前醫療美容主要的項目有以下幾種,五官類美容、美體類美容,皮膚類美容、無創美容、口腔類美容和其他美容項目等。
關於醫療美容就是整形美容嗎?是同一個含義與項目嗎?其實醫學美容與整形美容並不是一樣的,它們之間是有差異的。准確來說,醫療美容的說法,應該是一個總而泛的叫法范疇,在醫療美容的所有項目中是包含了整形美容的,整容僅僅醫療美容項目下的一個項目而已。一般來說,如果實施了美容項目後,會有一定的創傷的美容治療項目,同時為了能及時達到美容功效,會採用針、儀器或是手術的方式注入進皮膚組織,那麼這就屬於整形美容了,而這樣的美容整容手術項目,是一定要在正規有相關資質的醫療機構才能進行的。
關於醫療美容、整形美容有哪些項目和護理方向,除了一些比較常見的整形美容項目外,還有光子嫩膚、水光針劑注射、祛斑點痣等美容護膚類項目也是屬於醫療美容的范圍內的,同樣作用的美容項目也是需要到正規有資質的醫療機構才能實施的,這些醫療美容項目有較大的風險性,所以百達智美醫學特別警示:一定不要到非法無資質的美容院等單位,消費者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㈤ 2021年國家對醫美的政策

法律分析: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葯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醫療美容科為一級診療科目,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和美容中醫科為二級診療科目。醫療美容項目由衛生部委託中華醫學會制定並發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

第一條為規范醫療美容服務,促進醫療美容事業的健康發展,維護就醫者的合法權益,依據《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護士管理辦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葯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

本辦法所稱美容醫療機構,是指以開展醫療美容診療業務為主的醫療機構。本辦法所稱主診醫師是指具備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條件,負責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執業醫師。醫療美容科為一級診療科目,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和美容中醫科為二級診療科目。醫療美容項目由衛生部委託中華醫學會制定並發布。

第四條衛生部(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主管全國醫療美容服務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含中醫葯行政管理部門,下同)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醫療美容服務監督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