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容知識 » 醫療美容醫院數量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醫療美容醫院數量

發布時間: 2024-02-06 18:14:03

醫療美容機構基本標準是多久頒發的

2002年。根據衛生部2002年發布施行的《美容醫療機構、醫療美容科(室)基本標准(試行)》,醫滾飢療美容服務機構有四種類型:美容醫院、醫療美容門診部、醫療美容診所和醫療春備世機構扒肢內的醫療美容科。醫療美容(Medical Cosmetology)是指運用葯物、手術、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不可逆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的美容方式。

Ⅱ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本細則。第二條條例及本細則所稱醫療機構,是指依據條例和本細則的規定,經登記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機構。第三條醫療機構的類別:
(一)綜合醫院、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民族醫醫院、專科醫院、康復醫院;
(二)婦幼保健院;
(三)中心衛生院、鄉(鎮)衛生院、街道衛生院;
(四)療養院;
(五)綜合門診部、專科門診部、中醫門診部、中西醫結合門診部、民族醫門診部;
(六)診所、中醫診所、民族醫診所、衛生所、醫務室、衛生保健所、衛生站;
(七)村衛生室(所);
(八)急救中心、急救站;
(九)臨床檢驗中心;
(十)專科疾病防治院、專科疾病防治所、專科疾病防治站;
(十一)護理院、護理站;
(十二)其他診療機構。第四條衛生防疫、國境衛生檢疫、醫學科研和教學等機構在本機構業務范圍之外開展診療活動以及美容服務機構開展醫療美容業務的,必須依據條例及本細則,申請設置相應類別的醫療機構。第五條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編制外的醫療機構,由地方衛生行政部門按照條例和本細則管理。
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衛生主管部門負責向地方衛生行政部門提供軍隊編制外醫療機構的名稱和地址。第六條醫療機構依法從事診療活動受法律保護。第七條衛生行政部門依法獨立行使監督管理職權,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干涉。第二章設置審批第八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應當按照當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合理配置和合理利用醫療資源。
《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由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依據《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制定,經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在本行政區域內發布實施。
《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另行制定。第九條縣級以上地方衛生行政部門按照《醫療機構設置規劃指導原則》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醫療機構設置規劃》,定期評價實施情況,並將評價結果按年度向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同級人民政府報告。第十條醫療機構不分類別、所有制形式、隸屬關系、服務對象,其設置必須符合當地《醫療機構設置規劃》。第十一條床位在一百張以上的綜合醫院、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醫院、民族醫醫院以及專科醫院、療養院、康復醫院、婦幼保健院、急救中心、臨床檢驗中心和專科疾病防治機構的設置審批許可權的劃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其他醫療機構的設置,由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審批。第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請設置醫療機構:
(一)不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單位;
(二)正在服刑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個人;
(三)醫療機構在職、因病退職或者停薪留職的醫務人員;
(四)發生二級以上醫療事故未滿五年的醫務人員;
(五)因違反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已被吊銷執業證書的醫務人員;
(六)被吊銷《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七)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情形。
有前款第(二)、(三)、(四)、(五)、(六)項所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充任醫療機構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第十三條在城市設置診所的個人,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經醫師執業技術考核合格,取得《醫師執業證書》;
(二)取得《醫師執業證書》或者醫師職稱後,從事五年以上同一專業的臨床工作;
(三)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醫師執業技術標准另行制定。
在鄉鎮和村設置診所的個人的條件,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第十四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設置醫療機構,由政府指定或者任命的擬設醫療機構的籌建負責人申請;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設置醫療機構,由其代表人申請;個人設置醫療機構,由設置人申請;兩人以上合夥設置醫療機構,由合夥人共同申請。第十五條條例第十條規定提交的設置可行性研究報告包括以下內容:
(一)申請單位名稱、基本情況以及申請人姓名、年齡、專業履歷、身份證號碼;
(二)所在地區的人口、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概況;
(三)所在地區人群健康狀況和疾病流行以及有關疾病患病率;
(四)所在地區醫療資源分布情況以及醫療服務需求分析;
(五)擬設醫療機構的名稱、選址、功能、任務、服務半徑;
(六)擬設醫療機構的服務方式、時間、診療科目和床位編制;
(七)擬設醫療機構的組織結構、人員配備;
(八)擬設醫療機構的儀器、設備配備;
(九)擬設醫療機構與服務半徑區域內其他醫療機構的關系和影響;
(十)擬設醫療機構的污水、污物、糞便處理方案;
(十一)擬設醫療機構的通訊、供電、上下水道、消防設施情況;
(十二)資金來源、投資方式、投資總額、注冊資金(資本);
(十三)擬設醫療機構的投資預算;
(十四)擬設醫療機構五年內的成本效益預測分析。
並附申請設置單位或者設置人的資信證明。
申請設置門診部、診所、衛生所、醫務室、衛生保健所、衛生站、村衛生室(所)、護理站等醫療機構的,可以根據情況適當簡化設置可行性研究報告內容。

Ⅲ 法律對醫療美容機構的經營標准有什麼基本規定

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規范醫療美容服務,促進醫療美容事業的健康發展,維護就醫者的合法權益,依據《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護士管理辦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葯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

本辦法所稱美容醫療機構,是指以開展醫療美容診療業務為主的醫療機構。

本辦法所稱主診醫師是指具備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條件,負責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執業醫師。

醫療美容科為一級診療科目,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和美容中醫科為二級診療科目。

醫療美容項目由衛生部委託中華醫學會制定並發布。

第三條 凡開展醫療美容服務的機構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四條 衛生部(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主管全國醫療美容服務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含中醫葯行政管理部門,下同)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醫療美容服務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機構設置、登記

第五條 申辦美容醫療機構或醫療機構設置醫療美容科室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二)有明確的醫療美容診療服務范圍;

(三)符合《醫療機構基本標准(試行)》;

(四)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六條 申請舉辦美容醫療機構的單位或者個人,應按照本辦法以及《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辦理設置審批和登記注冊手續。

衛生行政部門自收到合格申辦材料之日起30日內作出批准或不予批準的決定,並書面答復申辦者。

第七條 衛生行政部門應在核發美容醫療機構《設置醫療機構批准書》和《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同時,向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對下級衛生行政部門違規作出的審批決定應自發現之日起30日內予以糾正或撤消。

第八條 美容醫療機構必須經衛生行政部門登記注冊並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後方可開展執業活動。

第九條 醫療機構增設醫療美容科目的,必須具備本辦法規定的條件,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規定的程序,向登記注冊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第十條 美容醫療機構和醫療美容科室開展醫療美容項目應當由登記機關指定的專業學會核准,並向登記機關備案。

第三章 執業人員資格

第十一條 負責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主診醫師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經執業醫師注冊機關注冊;

(二)具有從事相關臨床學科工作經歷。其中,負責實施美容外科項目的醫師應具有6年以上從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關專業臨床工作經歷;負責實施美容牙科項目的醫師應具有5年以上從事美容牙科或口腔科專業臨床工作經歷;負責實施美容中醫科和美容皮膚科項目的醫師應分別具有3年以上從事中醫專業和皮膚專業臨床工作經歷;

(三)經過醫療美容專業培訓或進修並合格,或已從事醫療美容臨床工作1年以上。

(四)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二條 未取得主診醫師資格的執業醫師,可在主診醫師的指導下從事醫療美容臨床技術服務工作。

第十三條 從事醫療美容護理工作的人員,應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 具有護士資格,並經護士注冊機關注冊;

(二) 具有二年以上護理工作經歷;

(三) 經過醫療美容護理專業培訓或進修並合格,或已從事醫療美容臨床護理工作6個月以上。

第十四條 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委託中介組織對主診醫師資格進行認定。

第十五條 未經衛生行政部門核定並辦理執業注冊手續的人員不得從事醫療美容診療服務。

第四章 執業規則

第十六條 實施醫療美容服務項目必須在相應的美容醫療機構或開設醫療美容科室的醫療機構中進行。

第十七條 美容醫療機構和醫療美容科室應根據自身條件和能力在衛生行政部門核定的診療科目范圍內開展醫療服務,未經批准不得擅自擴大診療范圍。

美容醫療機構及開設醫療美容科室的醫療機構不得開展未向登記機關備案的醫療美容項目。

第十八條 美容醫療機構執業人員要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遵守醫療美容技術操作規程。

美容醫療機構使用的醫用材料須經有關部門批准。

第十九條 醫療美容服務實行主診醫師負責制。醫療美容項目必須由主診醫師負責或在其指導下實施。

第二十條 執業醫師對就醫者實施治療前,必須向就醫者本人或親屬書面告知治療的適應症、禁忌症、醫療風險和注意事項等,並取得就醫者本人或監護人的簽字同意。未經監護人同意,不得為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實施醫療美容項目。

第二十一條 美容醫療機構和醫療美容科室的從業人員要尊重就醫者的隱私權,未經就醫者本人或監護人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就醫者病情及病歷資料。

第二十二條 美容醫療機構和醫療美容科室發生重大醫療過失,要按規定及時報告當地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

第二十三條 美容醫療機構和醫療美容科室應加強醫療質量管理,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四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並經登記機關核准開展醫療美容診療科目,不得開展醫療美容服務。

第二十五條 醫療美容新技術臨床研究必須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組織有關專家論證並批准後方可開展。

第二十六條 各級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醫療美容項目備案的審核。發現美容醫療機構及開設醫療美容科的醫療機構不具備開展某醫療美容項目的條件和能力,應及時通知該機構停止開展該醫療美容項目。

第二十七條 各相關專業學會和行業協會要積極協助衛生行政部門規范醫療美容服務行為,加強行業自律工作。

第二十八條 美容醫療機構和醫療美容科室發生醫療糾紛或醫療事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第二十九條 發布醫療美容廣告必須按照國家有關廣告管理的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三十條 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依據《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護士管理辦法》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六章 附 則

第三十一條 外科、口腔科、眼科、皮膚科、中醫科等相關臨床學科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涉及的相關醫療美容活動不受本辦法調整。

第三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在本辦法施行後一年內,按本辦法規定對已開辦的美容醫療機構和開設醫療美容科室的醫療機構進行審核並重新核發《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美容醫療機構、醫療美容科(室)基本標准 (試行)

美容醫療機構

美容醫院

一、床位和牙椅

住院床位總數20張以上,美容治療床12張以上,牙科綜合治療椅4台以上。

二、科室設置

(一)臨床科室:至少設有美容咨詢設計室、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美容中醫科、美容治療室、麻醉科。

(二)醫技科室:至少設有葯劑科、檢驗科、放射科、手術室、技工室、消毒供應室、病案資料室。

三、人員

(一)每床(椅)至少配備1.03名相關專業衛生技術人員。

(二)每床(椅)至少配備0.4名護士。

(三)至少有6名具有相關專業副主任醫師資格以上的主診醫師和至少2名主管護師資格以上的護士。

(四)每科至少有1名本專業的具有主治醫師資格以上的主診醫師。

四、醫療用房

(一)每病床建築面積不少於60平方米。

(二)病房每床凈使用面積不少於6平方米。

(三)每牙科綜合治療椅建築面積不少於40平方米,診室每牙科治療椅凈使用面積不少於6平方米。

(四)每美容治療床建築面積不少於20平方米,每美容治療床凈使用面積不少於6平方米。

五、設備

(一)基本設備

呼吸機 心電監護儀 自動血壓監測儀 電動吸引器 體外除顫器 麻醉機 吸脂機 無影燈 紫外線消毒燈 高壓蒸氣滅菌設備 器械櫃 美容外科手術相應的手術器械 X光機及暗室成套設備 噴砂潔牙器 光固化治療機 正頜外科器械 X光牙片機 銀汞攪拌機 技工設備 口腔全景X光機 牙科必備的消毒設備 電凝器 激光機 電子治療機 皮膚磨削機 離子噴霧器 文眉機 皮膚測試儀 超聲波美容治療機 多功能健胸治療機 恆溫培養箱 電冰箱 洗衣機 消毒櫃 檢驗科需要的配套設備及具有上網功能的計算機

(二)病房每床單元設備,與二級綜合醫院相同。

(三)具有與開展的診療科目相應的其他設備。

六、制定各項規章制度、人員崗位責任制;有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醫療美容技術操作規范、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並成冊可用。

七、注冊資金到位,並保證醫院的運營。

醫療美容門診部

一、床位

至少設有美容治療床4張,手術床位2台,牙科綜合治療椅2張,觀察床位2張。

二、科室設置

(一)臨床科室:至少設有美容咨詢室、美容外科、美容皮膚科、美容牙科,可設置美容中醫科、美容治療室。

(二)醫技科室:至少設有葯劑科、化驗室、手術室。

三、人員

(一)每台手術床應至少配備2.4名相關專業衛生技術人員。

(二)每張觀察床、牙科綜合治療椅至少配備1.03名相關專業衛生技術人員和0.4名護士。

(三)至少有5名執業醫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相關專業副主任醫師資格以上的主診醫師和1名具有護師資格以上的護士。

(四)每科目至少有1名本專業的具有主治醫師資格以上的主診醫師。

四、醫療用房

(一)建築面積不少於200平方米。

(二)每室獨立。

(三)手術室凈使用面積不少於20平方米。

(四)診室每美容治療床、牙科綜合治療椅凈使用面積不少於6平方米。

五、設備

(一)基本設備

手術床和成套美容外科手術器械 無影燈 紫外線消毒燈 高壓蒸氣滅菌設備 電凝器 電動吸引器 離子噴霧器 多功能美容儀 皮膚磨削機 文眉機 激光治療機 電冰箱 消毒櫃 牙科必備的消毒設備 具有上網功能的計算機

(二)具有與開展的診療科目相應的其他設備。

六、制定各項規章制度、人員崗位責任制;有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醫療美容技術操作規范、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並成冊可用。

七、注冊資金到位,並保證門診部的運營。

醫療美容診所

一、床位

至少設有美容治療床2張,或手術床1張及觀察床1張,或牙科綜合治療椅1張。

二、科室設置

(一)臨床科室:美容外科、美容皮膚科、美容牙科、美容中醫科4科目中不超過2個科目。

(二)醫技科室:根據開設的科目,設置相應的醫技科室。

美容外科:至少設有手術室、治療室、觀察室。

美容牙科:至少設有診療室。

美容皮膚科:至少設有美容治療室。

美容中醫科:至少設有中醫美容治療室。

三、人員

每一科目至少有1名具有相關專業主治醫師資格以上的主診醫師和1名護士。

四、醫療用房

(一)建築面積不少於60平方米。

(二)每室必須獨立。

(三)手術室凈使用面積不得少於15平方米,或每美容治療床、牙科綜合治療椅凈使用面積不少於6平方米。

五、設備

(一)基本設備

美容外科:手術床及相應成套美容外科器械 消毒櫃 吸引器 無影燈 紫外線消毒燈 電凝器 高壓蒸氣滅菌設備。

美容皮膚科:皮膚磨削機 離子噴霧器 多功能美容儀 激光機或電子治療機 超聲波 治療儀 消毒櫃 文眉機 高壓蒸氣滅菌設備。

美容牙科:消毒櫃 牙科必備的消毒設備 高壓蒸氣滅菌設備。

(二)具有與開展的診療科目相應的其它設備,具有上網功能的計算機。

六、制定各項規章制度,人員崗位責任制;有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醫療美容技術操作規范、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並成冊可用。

七、注冊資金到位,並保證診所的運營。

醫療美容科(室)

一、床位

至少設有美容治療床4張,手術床1張,牙科綜合治療椅l張,觀察床1張。

二、科目設置

(一)臨床科室:至少設有美容咨詢室、美容治療室。在美容外科、美容皮膚科、美容牙科、美容中醫科4個科目中至少設2個科目。

(二)醫技科室可與醫療機構共用。

三、人員

(一)每台手術床配備2.4名相關專業衛生技術人員。

(二)每張觀察床、牙科綜合治療椅配備1.03名相關專業衛生技術人員和0.4名護士。

(三)每科目至少有1名本專業的具有主治醫師資格以上的主診醫師和1名具有護師資格以上的護士。

四、醫療用房

(一)建築面積不少於lOO平方米。

(二)每室必須獨立。

(三)手術室凈使用面積不少於20平方米。

(四)診室每美容治療床、牙科綜合治療椅凈使用面積不少於6平方米。

(五)應遠離傳染病診療區。

五、設備

(一)基本設備

美容外科:手術床和相應的成套美容外科手術器械 電凝器 吸引器 紫外線消毒燈 無影燈 必備的消毒滅菌設備。

美容皮膚科:離子噴霧器 多功能美容儀 皮膚磨削機 文眉機 激光治療機 必備的消毒滅菌設備。

美容牙科:牙科必備消毒設備 電冰箱。

(二)具有與開展的診療科目相應的其他設備,具有上網功能的計算機。

六、制定各項規章制度、人員崗位責任制;有國家制定或認可的醫療美容技術操作規范、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並成冊可用

Ⅳ 美容行業前景如何,先來看看行業大數據怎麼說

醫療美容是指通過醫學手段,包括葯物、儀器及手術等,以達到改變人體外部形態、色澤及部分改善其生理功能,增強人體外在美感為目的,而進行的一系列創傷性的治療。
"創傷性"是醫學美容區別於生活美容的根本點, 凡是有一定創傷的美容治療,均屬於醫療美容的范疇。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美容機構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2015 年我國醫療美容行業規模為510.6億,從2011 年以來行業始終保持增速20%以上的高速增長。2011-2015 年行業復合增速高達
22.68%。考慮到中國醫美市場並不規范,格局散亂,非注冊醫療機構醫美案例數與正規機構基本持平,玻尿酸、肉毒素等產品水貨、假貨比例極高,若正規醫美市場規模為510.6億,則中國整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應在1000 億元左右。
隨著社會發展、經濟水平提高、互聯網的普及信息傳播日益便捷化、與發達國家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等因素影響,預計未來中國醫美市場仍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中國醫療美容手術量(包括手術類及非手術類)由 2009 年的270 萬例增至2013 年的480 萬例,
年復合增長率為15.5%,醫療美容手術量全球排名第三,僅次於美國和巴西。預計未來市場將以16.7%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到2018 年中國醫療美容手術量將達到1020 萬例。
從性別上看,女性人仍舊是國內醫療美容的主要消費群體,佔比達79%,男女用戶比例達1:4,男性整形用戶中需要抗衰老的75後和95後新人群增幅明顯。從整形的目的上看,雖然女性比男性更在意獲得外界認可。但男性也表現出相當大的增長潛力,越來越成為男性提升自身的品位及改變自身形象的重要標志。
此外,按照15-65歲之間,總計4億女性消費人群中有1%的比例進行整形美容,人均消費2-3萬元保守測算,醫美市場的規模也有1000億元。在行業發展特點方面,微整形將成為主流,消費者更傾向於「小而頻繁」的整形方式。
受益於技術進步,微整形具有無痛無痕、可恢復性、安全性高、起效快速等特點,迎合了消費者對醫療美容安全性和無手術痕跡的需求,成為目前增長最快的醫療美容項目。微整形,原指注射填充類美容,如肉毒素、膠原蛋白、玻尿酸、愛貝芙等項目,現在一些傷口微小、隱蔽、恢復迅速的手術項目、治療方法也被囊括其中,而更廣的范圍則包括光學美膚等項目。
全球醫美手術量呈穩定增長態勢
2010-2015 年年均復合增速為8.99%。其中手術類醫療美容手術近年較為穩定,2010-2015 年年均復合增速僅為
7.44%;相比之下,創傷較小、恢復較快的非手術類醫療美容手術量增長較快,佔比從2010 年的 52%增長到 56%,年均復合增速為 10.34%。

Ⅳ 中國醫美市場已邁入高景氣期,未來年的發展前景如何

我國醫療美容市場正在崛起,而且每一年通過醫療美容行業獲得更好面貌的人不在少數。許多對自己相貌不太滿意的朋友們,他們就會通過醫療美容技術,使自己的五官看起來更加立體和精緻。

事實上,我國醫療美容市場已經邁入了全新的階段,我覺得未來的醫療美容市場發展前景不容小覷,畢竟人們的生活質量隨之提高,人們有錢去做相關的護膚和美容。只不過從事醫療美容行業的技術人員和工作人員應該本著安全可靠的想法,保證每一個參加醫療美容的普通人獲得更好的醫療體驗。

總的來說,醫療美容事業存在著巨大的市場,但是也存在著巨大的行業風險。黑心醫療美容企業並不是不存在,而且非正規的整容機構和護膚機構的索要金錢數額非常高,甚至不能夠保障人們在手術過程中的安全性。既然如此,每一個人都要考慮清楚醫療美容帶給自己的變化和結果,避免因為手術失敗而失去生活的信心。

Ⅵ 醫美行業背景概述

中國醫療美容行業起步於80年代,改革開放之後一些公立醫院開設美容門診,民營的美容機構也在全國開始興起。隨著國外的美容觀念、先進技術和美容材料、運營管理理念陸續傳到中國,需求增長,社會資本加速進入美容行業,規模擴大,各種私立醫療美容機構也迅速發展。

醫療美容兼具醫療與消費雙重屬性,伴隨著醫生多點執業的政策及消費升級的不斷推動,到2015年,中國大約有5000家活躍的醫療美容機構,醫美市場規模500-1000億,近幾年行業增速達到20%-30%,高於傳統醫療行業平均增速。

1998-2016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產業鏈上下游共發生779起投資,其中披露投資金額671起。全部已披露投資金額540.88億元,平均每筆投資金額達8,061萬元。2001-2010年,醫美行業仍屬於發展期,2010年以來,醫美行業在投資數量增加的同時,投資規模也在急劇增大,2015年投資案例數達249起,較2008年增長超過15倍,投資金額增長近10倍。

2001-2016年,中國醫美行業共發生起302並購事件,並購總金額680.6億人民幣,平均每筆並購金額耗資2.25億人民幣,根據醫美行業上下游分布,上游醫葯及醫療器械研發生產方面共發生143起並購事件,並購總金額349.29億人民幣,中下游醫療院所並購及醫葯器械銷售方面共發生159起並購事件,並購總金額331.32 億人民幣。2001-2010年的並購案例總體數量少,卻有幾起大型並購案,行業仍屬於發展期,2011-2016年,並購熱潮開始發展,並購案例增多,且並購金額不斷攀升。

醫療美容行業上游主要包括醫療器械生產商和材料耗材生產商。從上游到中游為中間商,通常指代理商和經銷商。醫美行業中游主要包括公立醫院的美容科,民營美容醫院和美容院。目前醫療美容產業市場較為混亂,中游的服務機構質量參差不齊,具有品牌效應的公立醫院極少,尚未形成全國性的品牌連鎖公司,且存在不規范經營問題。醫美行業中游到下游為導客平台、搜索引擎、醫美APP等。由於國內的醫療美容行業過度依賴營銷模式,在醫療服務機構和消費之間存在著多種多樣的中介機構。近幾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以新氧為代表的醫美APP平台上線,在美容醫院和消費人群之間建立起直接溝通的橋梁,有望重建行業內的生態系統,壓縮中間環節,提高美容資源配置效率。

從醫美行業上、中、下游橫向分析,上游廠商因行業監管相對規范,產業相對集中,利潤主要集中在上游,尤其龍頭公司利潤率較高。但是中長期看,中下游終端整合提升空間更大,未來有可能成為各方爭奪的主戰場。從整個產業鏈有縱向延伸角度分析,醫美行業開始與文化娛樂、廣告傳媒等產業對接。醫療美容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涵蓋多方面的交叉產業,包括醫療科研部門、醫療機構/器械行業、美容服務產業、文化娛樂產業等。作為一個交叉產業,醫療美容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維度,為更多參與方提供了更大的價值實現平台。

醫療美容O2O 解決了傳統醫美行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有效解決消費者、醫師、醫美機構的痛點,通過更低地成本為醫院創造客源來創造商業價值,獲得了資本的青睞。大陸醫美的市場宣傳普及度不及韓國台灣,韓國、台灣地區主要由明星、達人向公眾普及醫美知識,通過簡化專業術語、電視節目、名人出書等形式使得大眾對醫療美容產生親近感,縮短專業醫療與受眾之間的心理距離。大陸缺乏對醫療美容行業廣告相關的監管機制,誇大、虛假的廣告占據著各大熱搜以及街邊小巷。行業的亂象,使得民眾對於醫療美容的整體印象不佳。有美容需求的顧客難以在國內找到值得信賴的醫療資源,因此經濟實力較好的顧客多轉向韓國、台灣出國整容,接受國內服務的顧客中被敲詐,手術失敗且術後無法申訴的情況比比皆是。

對改善行業亂象,重塑醫美行業結構而言,解決顧客與醫療服務機構的信息交流問題是重中之重。醫美O2O一方面鏈接專業醫療美容機構,如各大三甲醫院美容科室、聯合麗格等醫生集團及線下診所、中小型整形機構,向客戶提供多層次可靠的醫療機構選擇,在此基礎上,通多價格公開化,使得行業收費趨向透明,並通過團購、折扣等方式為客戶提供合理的價格,提高醫療美容的可靠度,降低進入門檻,使得更多的客戶樂於嘗試醫療美容服務,形成導流。醫美O2O不僅提供顧客與專業機構的對接服務,還開辟咨詢窗口,由專業客服或醫生團隊及時解答客戶疑問,跟進術後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與此同時,多家醫美O2O通過建立美容社區,形成大量的口碑反饋以及體驗分享,既穩定了部分高頻次消費客戶,為入門客戶提供比照參考,從客戶端反向約束醫療機構的服務質量。醫美O2O在普及醫美知識、對接顧客-機構需求、提升客戶體驗、規范行業服務質量等方面有著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推動行業形成良性競爭格局。

醫美行業存在三大投資機會:材料/器械生產商、民營醫美醫院、醫美O2O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認為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步入快速發展初期,當下正是布局投資的最佳時機。從產業鏈上下游來看,三個方面值得重點關註:一是美容材料、設備的研發、生產商;二是民營美容醫院;三是醫美O2O。美容材料及設備的生產商作為行業上游原材料的主要供應商,未來隨著技術和產品質量的提高,憑借著低價的優勢,有望不斷對進口產品實現替代,為中國醫美市場的快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民營醫院作為美容服務的提供商,直接對接消費需求,隨著行業競爭秩序的規范,必然會有部分企業憑借一流的技術、優質的服務和安全的產品而勝出,建設成為國內知名的品牌醫療美容服務提供商。而醫美O2O能夠改變目前的醫美行業的痛點,極大縮短美容醫院和潛在客戶之間的距離,從而降低獲客成本。

世界醫療美容行業不斷壯大,全球美容整形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根據國海證券研究報告表明,從全球來看,進入21世紀以後,世界醫療美容行業已成為僅次於汽車業和航空業的第三大產業。2014年全球美容整形市場規模達到346億美元,綜合近年來全球美容整形消費市場增長態勢,預計未來世界500強企業中將有三分之一是從事與醫療美容技術研究、生產、銷售的企業。

從供給方面看,2014年整形外科醫師隊伍逐漸壯大,全球整形外科醫生總數為4萬多人。美國如今擁有6300名整形外科醫師,位居全球首位,占總數的15.6%;中國位居第三。整形外科醫師的發展速度從一個側面反映該國整形美容行業的發展速度。美國、巴西等國的整形美容業已經漸入成熟境地,整形外科醫師數量非常穩定。從需求方面看,根據ISAPS(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統計:2014年美國國內整形美容消費共計406.45萬例,佔全球總量的20.1%,而2015年美國美容外科市場已達到50億美元的美容外科產品銷量和180億美元美容外科治療量的規模。巴西整形美容消費共計205.853萬例,佔全球總量的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