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容知識 » 天使名源醫療美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天使名源醫療美容

發布時間: 2024-01-07 12:16:58

❶ 雅安聖博麗爾·天使醫療美容服務怎麼樣

雅安聖博麗爾·天使醫療美容的服務還是相當周全的,我之前面診過,服務彬彬有禮,內部環境設置也特別溫馨,面診醫生技術過硬,問的很全面,很暖心,我很喜歡。

❷ 315晚會揭秘:非法醫美速成班,因被非法醫美毀掉的經典案例有哪些

這種案例有很多。

如何選擇整形機構?

一定要仔細觀察公司是否持有正規營業執照,醫生是否有專業醫師資格證。其實在我看來,身體的是父母給的。如果不能做整形手術,那就盡量不做。畢竟整形也是一個很痛苦的過程,一般人很難接受。除此之外,整形手術的風險也比較大。還是要奉勸大家,整形有風險,一定要慎重考慮。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❸ 醫美行業背景概述

中國醫療美容行業起步於80年代,改革開放之後一些公立醫院開設美容門診,民營的美容機構也在全國開始興起。隨著國外的美容觀念、先進技術和美容材料、運營管理理念陸續傳到中國,需求增長,社會資本加速進入美容行業,規模擴大,各種私立醫療美容機構也迅速發展。

醫療美容兼具醫療與消費雙重屬性,伴隨著醫生多點執業的政策及消費升級的不斷推動,到2015年,中國大約有5000家活躍的醫療美容機構,醫美市場規模500-1000億,近幾年行業增速達到20%-30%,高於傳統醫療行業平均增速。

1998-2016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產業鏈上下游共發生779起投資,其中披露投資金額671起。全部已披露投資金額540.88億元,平均每筆投資金額達8,061萬元。2001-2010年,醫美行業仍屬於發展期,2010年以來,醫美行業在投資數量增加的同時,投資規模也在急劇增大,2015年投資案例數達249起,較2008年增長超過15倍,投資金額增長近10倍。

2001-2016年,中國醫美行業共發生起302並購事件,並購總金額680.6億人民幣,平均每筆並購金額耗資2.25億人民幣,根據醫美行業上下游分布,上游醫葯及醫療器械研發生產方面共發生143起並購事件,並購總金額349.29億人民幣,中下游醫療院所並購及醫葯器械銷售方面共發生159起並購事件,並購總金額331.32 億人民幣。2001-2010年的並購案例總體數量少,卻有幾起大型並購案,行業仍屬於發展期,2011-2016年,並購熱潮開始發展,並購案例增多,且並購金額不斷攀升。

醫療美容行業上游主要包括醫療器械生產商和材料耗材生產商。從上游到中游為中間商,通常指代理商和經銷商。醫美行業中游主要包括公立醫院的美容科,民營美容醫院美容院。目前醫療美容產業市場較為混亂,中游的服務機構質量參差不齊,具有品牌效應的公立醫院極少,尚未形成全國性的品牌連鎖公司,且存在不規范經營問題。醫美行業中游到下游為導客平台、搜索引擎、醫美APP等。由於國內的醫療美容行業過度依賴營銷模式,在醫療服務機構和消費之間存在著多種多樣的中介機構。近幾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以新氧為代表的醫美APP平台上線,在美容醫院和消費人群之間建立起直接溝通的橋梁,有望重建行業內的生態系統,壓縮中間環節,提高美容資源配置效率。

從醫美行業上、中、下游橫向分析,上游廠商因行業監管相對規范,產業相對集中,利潤主要集中在上游,尤其龍頭公司利潤率較高。但是中長期看,中下游終端整合提升空間更大,未來有可能成為各方爭奪的主戰場。從整個產業鏈有縱向延伸角度分析,醫美行業開始與文化娛樂、廣告傳媒等產業對接。醫療美容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涵蓋多方面的交叉產業,包括醫療科研部門、醫療機構/器械行業、美容服務產業、文化娛樂產業等。作為一個交叉產業,醫療美容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維度,為更多參與方提供了更大的價值實現平台。

醫療美容O2O 解決了傳統醫美行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有效解決消費者、醫師、醫美機構的痛點,通過更低地成本為醫院創造客源來創造商業價值,獲得了資本的青睞。大陸醫美的市場宣傳普及度不及韓國台灣,韓國、台灣地區主要由明星、達人向公眾普及醫美知識,通過簡化專業術語、電視節目、名人出書等形式使得大眾對醫療美容產生親近感,縮短專業醫療與受眾之間的心理距離。大陸缺乏對醫療美容行業廣告相關的監管機制,誇大、虛假的廣告占據著各大熱搜以及街邊小巷。行業的亂象,使得民眾對於醫療美容的整體印象不佳。有美容需求的顧客難以在國內找到值得信賴的醫療資源,因此經濟實力較好的顧客多轉向韓國、台灣出國整容,接受國內服務的顧客中被敲詐,手術失敗且術後無法申訴的情況比比皆是。

對改善行業亂象,重塑醫美行業結構而言,解決顧客與醫療服務機構的信息交流問題是重中之重。醫美O2O一方面鏈接專業醫療美容機構,如各大三甲醫院美容科室、聯合麗格等醫生集團及線下診所、中小型整形機構,向客戶提供多層次可靠的醫療機構選擇,在此基礎上,通多價格公開化,使得行業收費趨向透明,並通過團購、折扣等方式為客戶提供合理的價格,提高醫療美容的可靠度,降低進入門檻,使得更多的客戶樂於嘗試醫療美容服務,形成導流。醫美O2O不僅提供顧客與專業機構的對接服務,還開辟咨詢窗口,由專業客服或醫生團隊及時解答客戶疑問,跟進術後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與此同時,多家醫美O2O通過建立美容社區,形成大量的口碑反饋以及體驗分享,既穩定了部分高頻次消費客戶,為入門客戶提供比照參考,從客戶端反向約束醫療機構的服務質量。醫美O2O在普及醫美知識、對接顧客-機構需求、提升客戶體驗、規范行業服務質量等方面有著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推動行業形成良性競爭格局。

醫美行業存在三大投資機會:材料/器械生產商、民營醫美醫院、醫美O2O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認為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步入快速發展初期,當下正是布局投資的最佳時機。從產業鏈上下游來看,三個方面值得重點關註:一是美容材料、設備的研發、生產商;二是民營美容醫院;三是醫美O2O。美容材料及設備的生產商作為行業上游原材料的主要供應商,未來隨著技術和產品質量的提高,憑借著低價的優勢,有望不斷對進口產品實現替代,為中國醫美市場的快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民營醫院作為美容服務的提供商,直接對接消費需求,隨著行業競爭秩序的規范,必然會有部分企業憑借一流的技術、優質的服務和安全的產品而勝出,建設成為國內知名的品牌醫療美容服務提供商。而醫美O2O能夠改變目前的醫美行業的痛點,極大縮短美容醫院和潛在客戶之間的距離,從而降低獲客成本。

世界醫療美容行業不斷壯大,全球美容整形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根據國海證券研究報告表明,從全球來看,進入21世紀以後,世界醫療美容行業已成為僅次於汽車業和航空業的第三大產業。2014年全球美容整形市場規模達到346億美元,綜合近年來全球美容整形消費市場增長態勢,預計未來世界500強企業中將有三分之一是從事與醫療美容技術研究、生產、銷售的企業。

從供給方面看,2014年整形外科醫師隊伍逐漸壯大,全球整形外科醫生總數為4萬多人。美國如今擁有6300名整形外科醫師,位居全球首位,占總數的15.6%;中國位居第三。整形外科醫師的發展速度從一個側面反映該國整形美容行業的發展速度。美國、巴西等國的整形美容業已經漸入成熟境地,整形外科醫師數量非常穩定。從需求方面看,根據ISAPS(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統計:2014年美國國內整形美容消費共計406.45萬例,佔全球總量的20.1%,而2015年美國美容外科市場已達到50億美元的美容外科產品銷量和180億美元美容外科治療量的規模。巴西整形美容消費共計205.853萬例,佔全球總量的10.2%。

❹ 醫美行業的前景怎樣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愛美客(300896)、昊海生科(688366)、華熙生物(688363)、奧園美谷(000615)、華東醫葯(000963)、朗姿股份(002612)、華韓整形(430335)等

本文核心數據:醫療美容行業產業鏈;醫療美容滲透率;醫療美容市場規模等

行業概況

——定義

醫療美容(Medical
Cosmetology)是指運用葯物、手術、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不可逆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的美容方式。最早起源於古埃及時期,是使容貌美麗的一門藝術。

醫療美容科為一級診療科目,下設四個不同類別的二級診療科目,包括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和美容中醫科,其中美容外科中的項目可分為四個等級,四級高等項目只能在三級整形外科醫院、設有醫療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三級綜合醫院開展。根據介入手段,醫療美容可分為手術類與非手術類。手術類項目從根本上改變或改善面部及身體部位的外觀,包括眼部手術、鼻部手術、胸部整形和吸脂瘦身等;非手術類項目又稱輕醫美項目,包括注射項目與皮膚護理等。

——產業鏈剖析:上游為醫美原料和器械,中游為醫美機構

中國醫療美容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醫美原料供應商和醫美器材提供商;中游包括正規機構和非正規機構,其中正規機構主要是指公立醫院的整容科、大型連鎖醫美集團和中小型民營醫美機構等,非正規機構是指私人診所和美容院等;醫美行業下游則是消費者,按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程度可分為三類,高端項目消費者、中端項目消費者和低端項目消費者。

中國醫療美容上游原料廠商主要有華熙生物、愛美客、昊海生科、華東醫葯、焦點生物等;中游醫美機構主要有華韓整形、麗都整形、瑞麗醫美、鵬愛醫療等機構,新興的醫美平台有新氧、更美、悅美等互聯網平台;下游主要是廣大的醫療美容消費者。

行業發展歷程:起步較晚,正處於高速發展期

相比美國、日本、韓國等成熟市場,中國的醫美行業起步較晚。自醫美行業在中國誕生以來,行業在探索與合法中不斷前行。經歷了長期的默默發展,目前中國醫美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呈現出勃勃生機,一方面大量年輕用戶持續滲透市場,另一方面中國醫美也步入激烈的淘汰賽階段。

中國的醫療美容行業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監管缺失,目前正積極開展系列整治活動和措施。行業在經過長時間的野蠻生長後,演化出了指昌慧以下特點:

行業發展現狀

——供給:合規供給存在缺口

中國醫療美容市場發展快速,從中國醫療美容機構的供給來看,截至2021年12月,中國合規注冊的醫療美容機構共15144家。相較於我國醫美巨大的市場需求,醫療美容終端診療機構的數量存在一定缺口。

從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執業醫師數量來看,根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2》,2021年我國整形外科迅飢醫院含助理醫師在內的注冊執業醫生數量為1753人,注冊唯答護士為2606人,美容醫院含助理醫師在內的注冊執業醫生數量為8947人,注冊護士為13240人,合計符合醫美行業規范的專業醫療從業人員僅26546人。而行業標准需求合規醫師數量超過10萬人,因此存在著大約7.7萬合規醫師缺口,醫師數量供不應求。

——需求:滲透率提高,需求空間大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隨著醫療美容服務需求的不斷增長,中國醫療美容服務市場的滲透率由2016年的1.3%大幅上升至2020年的2.1%,復合年增長率為13.6%。2021年,市場滲透率將進一步上升至2.4%。

2016-2021年,我國醫美市場用戶規模總體呈逐年上升態勢。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醫美用戶達到1813萬人,近5年來復合增長率達到45.3%。據新氧發布的《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預測,2022年,中國醫療美容用戶規模將達到2093萬人。

2012-2021年,我國醫美就診人數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但近幾年增速有所下降。2021年,疫情穩定平緩,醫美就診人數較上年大幅上漲。2021年我國整形外科醫院診療人數為137.4萬人次,同比增速為43.1%;美容醫院診療數為1106.3萬人次,同比增速為24.4%。

醫療美容近年來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不斷提升,隨著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醫療美容消費者數量的增加,中國醫療美容市場得到增長;供給側方面,商業化的醫療美容產品不斷出台,數量不斷增加也推動了中國醫療美容市場的增長。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數據,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球醫療美容市場造成重大影響,但對中國市場影響相對較小,醫美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1549億元,增速下降至8%。2021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增速提高,達22%,市場規模為1891億元。預計2022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將達2267億元。

行業競爭格局

——區域競爭:一線城市競爭力更強

根據更美APP《2021年醫美行業白皮書》,2021年國內醫美市場規模前十城市依次為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廣州、杭州、重慶、南京、青島和西安,上海超越北京成為消費十強城市中排名第一,市場規模前十城市仍被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佔領。

從以上排名可以看出,中國醫療美容消費大多來自一線城市或新一線城市。從滲透率來看,2021年,中國一線城市醫療美容滲透率達22.2%,二線城市滲透率為8.6%,三線城市醫美滲透率僅為4.3%。盡管醫療美容在中國更發達地區的滲透率較高,但由於人口基數較大的因素,低線城市的醫療美容消費人口正在迅速追趕,市場潛力較大。

——機構競爭:集中度較低,非正規機構較多

目前,中國醫療美容市場集中度較低,中小型民營醫美機構處於主導地位,同時,伴隨成本的提升,醫美機構經營者較多開設中小型機構,以應對快速變化的消費者。近幾年,隨著行業兼並重組加劇,市場集中度有所提升。醫美項目具有消費個性化、地域差異化等特徵,因此機構很難將運營經驗跨省市復制。中國的連鎖醫美集團多採用各地區自主經營的形式。

——產品競爭:輕醫美項目佔比增加

按照介入手段可以分,醫美可分為手術類醫療美容項目和非手術類醫療美容項目。目前,非手術類項目為代表的輕醫美項目正在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佔比在70%以上。手術類項目由於有痛感、恢復時間較長,發展相較於非手術類項目有一定程度的差距。從醫美項目數量來看,2017-2021年,我國非手術類醫美項目佔比在70%以上,且佔比逐年增加,預計2022年,非手術類項目服務次數約佔79.7%。

行業前景及趨勢預測

——發展趨勢:行業發展趨於標准化、規范化

未來,醫療美容行業格局將逐漸由分散走向集中,消費者也將向頭部機構靠攏,頭部醫美機構將有更多發展機會,市場集中度得到提高;從產品市場看,輕醫美項目因其安全、無痛等特點,將受到更多消費者青睞;行業規范方面,中國對醫美行業的監管規范不斷加強,標准和政策出台,醫美市場發展將更加規范化和標准化。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❺ 醫美板塊的十大龍頭股

醫學美容,簡稱醫學美容,是指利用葯物、手術、醫療器械等創傷性或不可逆的醫學技術,對人的外貌和人體各部位進行修復和重塑的一種美容方法。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醫美行業十大龍頭股: 1.愛美客 簡介:醫療美容行業龍頭,國內首家獲得相關產品和醫療器械注冊證書的企業。 產品:溶液注射產品,凝膠注射產品,面部植入物,化妝品。 估值:總市值1236.7億,市凈率23.31,TTM市盈率115.89,低於歷史時間66%。估值適中。 2.華西生物 簡介:透明質酸等生物活性物質的主要產品和生物醫用材料的終端產品。 產品:透明質酸原料(不含衍生物)、醫療終端產品-注射產品、功能性護膚品-一次性原液。 估值:總市值707.1億,市凈率11.64,TTM市盈率85.23,低於歷史時間76%,估值偏低。 3.奧園美谷 簡介:中國整形美容協會認證的5A級醫療美容機構,主營業務為纖維新材料業務和醫療美容業務。 產品:粘膠系列、房地產銷售、醫療美容服務。 估值:總市值57.03億元,市凈率4.11,TTM市盈率處於虧損狀態,低於歷史時間27%,估值偏高。 4.華東醫葯 簡介:醫美行業專

注於面部填充物、塑身、埋線、能源器等非手術主流醫美產品。 產品:中西葯、醫療器械、分化型透明質酸鈉、膠原蛋白刺激劑、A型肉毒桿菌毒素、植入線、能源設備。 估值:總市值746.8億,市凈率4.3,TTM市盈率31.89,低於歷史時間38%,估值適中。 5.浩海衛生部 簡介:一家專注於醫用生物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科技生物醫葯企業。 產品:眼科產品,醫療美容和傷口護理產品,防粘連和止血產品。 估值:總市值146.4億,市凈率2.63,TTM市盈率46.3,低於歷史時間87%,估值偏低。 6.奧美醫療用品公司 簡介:醫用敷料等一次性醫用耗材領域為數不多的擁有完整產業鏈的企業。 產品:公司產品涵蓋傷口護理、手術、感染預防、醫用組合包、家庭護理五大系列,部分產品用於神經外科等先進領域。 估值:總市值77.26億,市凈率2.66,TTM市盈率16.35,低於歷史時間87%,估值偏低。 7.朗姿股份 簡介:公司持有米蘭貝瑞露、凈膚醫美、高以升醫美三大國內醫美品牌,並戰略投資韓國著名醫美服務集團DMG。 產品:女式大衣,女式褲子,女式裙子,女式大衣,嬰兒服,嬰兒用品,外科醫療美容,非外科醫療美容,咨詢服務。 估值:總市值133.4億,市凈率4.54,TTM市盈率128.99,低於歷史時間25%,估值偏高。 8.寶芬妮(女子名) 簡介:公司子公司昆明威諾主要從事醫療美容服務,包括激光、微針等美容服務。 產品:面霜、護膚乳液、面膜、精華、乳液等護膚品,隔離霜、BB霜、卸妝水等彩妝產品。 估值:總市值781.1億,市凈率15.94,TTM市盈率83.96,低於歷史時間90%,估值極低。 9.水陽股份 簡介:HPH是公司新推出的輕醫美容品牌,目前主要在天貓、紀昀等渠道銷售,運營主體為於佳卉控股公司。 產品:面膜,水霜,彩妝,個人護理,清潔和其他化妝品。 估值:總市值66.19億,市凈率3.9,TTM市盈率28.74,低於歷史時間80%,估值偏低。 10.方臘的歸化 簡介:公司主營業務為洗護、護膚、彩妝產品。 產品:面霜,護發素,沐浴露,洗發水,肥皂,凝膠水,凝膠霜 估值:總市值30.03億,市凈率1.62,TTM市盈率60.38,低於歷史時間86%,估值偏低。https://pics6..com/feed/.png?token=

❻ 小紅書公布第二批違規營銷品牌處罰名單,其中涉及到了哪些品牌

此次,小紅書已經通過官方渠道公布的第二批違規營銷品牌的處理名單,主要包括39個品牌,大部分品牌屬於醫療美容行業。比如上海港華、美貝爾等多家醫療美容機構,再比如多家醫療產品生產企業

雖然醫療美容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階段,但並不意味著所有的醫療美容機構和醫療美容用品企業會按照平台和相關部門的規定完成宣傳。

醫療美容成風口,選擇正規機構或醫院

事實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並不意味著人們可以享受到很好的美容醫療服務。大部分商家都屬於盈利性機構,美容醫療機構和美容產品生產企業也不例外。

總的來說,醫療美容產業與醫療機構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但是任何一家機構和商品生產廠家都不應該在各大平台涉嫌虛假宣傳。更何況,虛假宣傳會造成消費者的誤解,反而使消費者無法獲得十分優良的用戶體驗。再加上美容機構和美容產品生產企業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安全和質量才是最終標准。

❼ 中國的醫學美容科技是如何形成與發展的

「顏值經濟」的時代到來,醫療美容隨之發展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價值觀念的轉變,人們對個人外貌條件愈發看重,「顏值經濟」的時代已經到來,醫療美容行業隨之迅速發展起來。

醫療美容是指運用葯物、手術、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不可逆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的美容方式。根據中國衛生部定義,醫美包括美容外科、美容皮膚科、美容牙科和美容中醫科等4大項內容,具體來看,從人的面部整形到牙合畸形矯治甚至包括針灸,都屬於醫美的范圍。

我國醫療美容行業已經進入加快發展階段

全球范圍來看,美容整形行業發展較早,19世紀20年代後便已經萌芽。然而我國醫美是從建國後傳入,至改革開放之後才開始興起,目前已經進入了加快發展階段,多家相關公司上市或掛牌,同時行業內整合並購頻繁,不斷引進韓國技術和醫生並推廣。

此外相較於名美國巴西等國家,我國醫美市場滲透率仍然較低。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醫美市場滲透率約為2%,同比美國為12.6%,巴西11.6%,印度0.7%(滲透率億每千人接受醫療美容療程為單位)。中國市場人均接受醫療美容療程的滲透率有待提高,市場空間巨大。未來10年,中國萬億醫美市場將徐徐展來。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美容機構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