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角色游戲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角色游戲教案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角色游戲教案 篇1
首先說一下餐廳的主要設施:廚師操作台、原料擺放櫃、餐桌、餐椅、冰箱、微波爐,此乃硬體實施。前面的四項是園里采購的,後面的是我利用廢舊紙盒改造的。下面說一下我與孩子的合作。
一、告訴幼兒要新開一個餐廳,請幼兒幫餐廳起名字,根據民主原則,定名為「小太陽餐廳」。
二、請幼兒繪畫菜譜,我再進行包裝、塑封,裝定成冊——菜單,有的畫出了自己愛吃的水煮魚、清蒸魚,有的畫了糖醋裡脊,有的畫了水果沙拉等等,可謂品種豐富。
三、與美工活動捏泥結合,幼兒用泥塑造了麻花、包子、餃子、肉丁飯、蝸牛卷等主食,以及西瓜、蘋果等水果,擺放在材料櫃里。
四、請幼兒收集各種飲料瓶及酸奶瓶,我們製作了鮮橙多、冰紅茶、綠茶、露露等飲料。
其次說一下我的布置過程:
一、裝飾餐廳環境:與幼兒共同製作各種關於餐廳的圖片,包括老師畫的廚師、招牌菜、各種蔬菜,幼兒畫的各種水果等。餐廳名稱採用地墊掛飾製作成太陽的樣子。
二、製作各種半成品投放材料櫃里。如:麻辣燙、面條、用布縫制的包子、餃子、辣椒等。
三、投放用布縫制的小圍裙與頭巾,供服務員使用。
最後說一下幼兒游戲的效果:如果你很久沒被幼兒崇拜了,那就開個角色游戲區吧(中班)。當我請幾名幼兒示範游戲時,他們開心極了,很好地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與交往合作能力。當然,隨著游戲底開展我們會投放更多幼兒喜歡的東西。
角色游戲教案 篇2
1、游戲觀察的情況
驍驍用葫蘆積塑插了一把槍,欣欣插了兩個圈圈,面對面比劃起來。一會兒,欣欣一邊哭一邊喊:「你打人,你是壞葫蘆娃。」這時有幾個女孩對我說:「奇琦也打著我了。」「他也打著我了。」……告狀的人越來越多。
2、游戲的分析與推進
在葫蘆娃的角色游戲中我們發現,孩子們雖然喜歡表演葫蘆娃,卻只局限在模仿葫蘆娃打妖怪的動作上,而且動作過大,不會顧及到周圍的小同伴。怎樣避免碰傷同伴?這是一個應該引導幼兒思考並必須解決的問題。
3、引導探究的活動
在游戲中孩子們能發現問題,就能有解決問題的辦法,於是我們引導孩子一起探究問題解決途徑。
(1)我們請孩子們仔細觀賞動畫片《金剛葫蘆娃》,請他們討論:葫蘆娃有沒有碰傷自己的同伴,他們是怎樣相處的?其次,引導幼兒想一想怎樣不碰傷自己的同伴?把游戲中的問題整合到健康教育中。
(2)創設相應的區域環境,讓幼兒滿足表演的慾望,盡情展現自己。我們在結構區的旁邊,搭起一個小舞台,並貼上「我是最棒的葫蘆娃」橫幅,讓孩子們一個一個的表演,其他孩子可以自願做小觀眾。孩子們非常踴躍,天天變換著動作花樣。
4、問題的解決
孩子們對小舞台的搭建非常興奮,一個個站上「舞台」盡情展現:語哲兩手*腰,扭著小屁股走來,說:「我是會走模特的葫蘆娃。」昌昌說:「我是會吐火的葫蘆娃。」接著拉開弓步,兩手後伸,鼓起腮幫「呼――」。老師和同伴的掌聲,鼓勵的言語,使他們充分體驗了快樂與滿足,並且懂得了游戲規則,從此沒有了紛爭。還懂得遵守紀律,現在,只要老師喊一聲:「葫蘆娃聽令!……」孩子們馬上應聲而到。
角色游戲教案 篇3
一、教學內容:
娃娃家,小菜場,玩具店,美容店等。
二、教學目標:
1 引導幼兒扮演熟悉的角色,知道角色名稱,模仿最基本的動作。
2 游戲中有簡單的角色語言和行為。
三、教學准備
增添垃圾桶,熱水器等物品。
四、教學指導
1游戲前簡單的導入,激發興趣
2 幼兒自主開展
觀察與指導重點:
(1) 幫助幼兒一起布置游戲場地。
(2) 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語言和動作,了解幼兒角色水平。
(3) 教師扮演角色,隨機指導,引導幼兒有簡單的角色語言和行為。
3 游戲後談話
以教師為主的談話方式,再現有價值的游戲片斷。
角色游戲教案 篇4
一、情況分析
小班後期,幼兒扮演角色的意識逐步加強,游戲中的主動性越發明顯。如:常見幼兒喃喃自語,「我去買菜」「寶寶該起床了」。他們是那麼投入,幾乎完全沉浸在游戲情景中。但是,游戲中卻常常出現「一窩蜂」現象:一個幼兒去公園,一家子都跟著一起去;一個幼兒買蛋糕,一家子都去買蛋糕;有時人人都在燒菜,有時人人圍著娃娃轉……
說明
「一窩蜂」現象標志著大部分幼兒已進入「平行模仿性裝扮」即平行游戲階段。這種平行游戲,是游戲的社會化水平的初級形式,表明幼兒之間已形成了初步的玩伴關系,由獨自游戲轉向關注他人的言行、受他人他物的吸引,但尚沒有建立真正的協商合作關系。因此,基於幼兒的年齡特點,基於游戲發展的需要,幫助他們由平行游戲向高一層次游戲水平的發展做些過渡准備就顯得十分有必要。
二、游戲要求:建立初步的分工意識,嘗試「事情分著做」。
三、游戲准備
1、豐富幼兒有關主題的經驗。
2、啟發幼兒觀察家庭生活,成人勞動(菜場、公園、汽車、醫院等)
3、回憶討論a、家裡的事爸爸媽媽是怎麼分著做的.?B、成人社會的工作分工。
說明
游戲是幼兒反映生活的意願性游戲。觀察得越細致,感性認識越豐富,反映出來的游戲行為就越生動。尤其小班對日常生活中許多事情有一些粗淺的認識、卻很少有目的地觀察,更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有目的地引導幼兒去回憶生活、了解生活對游戲的開展無疑具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四、游戲指導
1、自由選擇
(1)啟發:找朋友-起玩,和朋友商量你們准備玩什麼?
(2)觀察:角色分工是否出現?就分工問題是否出現商量行為?
(3)指導:教師以角色身份參與游戲。如幼兒經過觀察討論得出:菜場里的營業員,有的是賣葷菜的,有的是賣蔬菜的。但是菜場游戲始終沒有進展,沒能同集體討論聯系起來。教師可以扮演送菜人:「送菜來嘍!你們哪個營業員賣葷萊?哪個營業員賣蔬菜?」,以此幫助幼兒進行簡單的分工。又如娃娃家沒有起色,教師可扮演媽媽同家庭成員商量:「誰燒飯?誰買菜?誰看娃娃?」,構築起角色間分工協商的橋梁,幫助幼兒逐步明確各個角色的一些主要職責。
角色游戲教案 篇5
【游戲主題由來】
最近我們在開展「小司機」的主題活動,幼兒對這個職業特別感興趣,經常將膠粒玩具搭成圓圈,裝成方向盤,扮演小司機。於是,我們決定抓住幼兒的興趣點,開展角色游戲「乘公共汽車」。
【游戲總目標】
1.了解公交車司機的工作職責及乘坐公共汽車時注意事項,反映簡單的現實生活。
2.明確自己在游戲中扮演的角色,表現與角色相符合的語言和行為。
3.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布置和收拾游戲材料。
4. 喜歡參與角色游戲活動,學會用「文明用語」進行交往。 第一次游戲
【活動目標】
1﹒了解公車司機的工作職責及乘坐公共汽車的方法。
2.樂於參與游戲活動。
【活動准備】
經驗准備:請家長帶幼兒乘車,並向孩子介紹乘車的有關經驗。 物質准備:方向盤、車頭、投幣箱
【活動過程】
一、出示新材料,啟發幼兒談話,引出新的游戲主題。
1.師:小朋友們,媽媽想帶寶寶出去玩,但是去得地方比較遠,可以怎麼去呢?
2.引導幼兒討論乘坐公共汽車的方法。
師小結:前門上車,在投幣箱里投幣,後門下車。
3.介紹游戲材料,方向盤和車頭,讓幼兒了解游戲的地點及游戲材料的取放。
二、提出本次游戲的要求。
1.乘坐公共汽車的小朋友要注意遵守游戲的規則。
2.鼓勵幼兒參與游戲,與同伴合作游戲。
3.合理擺放、收拾材料,不隨意丟棄材料。
三、幼兒游戲,教師觀察指導。
觀察司機履行職責的情況。 2.觀察並提醒乘客按要求乘坐公共汽車。
四、整理游戲材料,師幼分享游戲體驗。
1.幼兒在教師的幫助下收拾整理游戲材料。
2.分享、評價。 師:你在游戲中扮演了誰?你是怎麼做的?下次游戲我們可以增加些什麼?
第二次游戲
【上一次游戲分析】:
幼兒對「公共汽車」的游戲都很感興趣,很多孩子都不玩「娃娃家」「商店」而跑去玩新的主題,並且,大家都很喜歡當司機而不喜歡當乘客,因此在本次游戲中,我會鼓勵幼兒帶娃娃家的寶寶乘坐汽車,讓孩子體驗乘車的樂趣。另外在游戲結束時孩子提到了,在街上有警察,遇到警察就要停車,顯然孩子對交通規則還不是很了解。在本次游戲,我將增設紅綠燈和交通警察這個角色,引導孩子了解在行車時要遵守交通規則。進一步豐富游戲。
【活動目標】
1. 了解交通警察的工作職責,嘗試指揮交通,
2. 認識交通信號燈,並按交通信號燈的指示行車。
【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增設紅綠燈、崗亭、和警帽
【活動過程】
一、出示交通信號燈及警帽,導入游戲。
1.出示交通信號燈,啟發幼兒說一說公共汽車在行駛時要注意哪些交通規則? 師:這是什麼?公共汽車要遵守什麼樣的交通規則? 2. 出示警帽,啟發幼兒了解警察的職責 師:這是什麼?這是誰用的?警察要做些什麼?說些什麼?
二、提出本次游戲的要求。
1.交通警察要維持好交通,控制交通信號燈。
2.公共汽車要遵守交通規則,注意觀察交通信號燈的變換。
3.可以帶寶寶一起乘坐公共汽車。
三、幼兒游戲,教師觀察指導。
1. 提醒司機遵守交通規則。
2.鼓勵幼兒大膽交往,輕聲交談。
四、整理游戲材料,師幼分享游戲體驗。
1.幼兒在教師的幫助下收拾整理游戲材料。
2.分享、評價。 師:你在游戲中扮演了誰?你是怎麼做的?
第三次游戲
【上一次游戲分析】: 在上次游戲中,幼兒對「警察」這個角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個別幼兒爭搶著扮演警察的角色,但是扮演角色時,不能堅守自己的崗位。另外司機、乘客、警察之間的交流較少,文明用語的使用情況不佳,因此,在本次游戲我會注重幼兒用「文明用語」進行交流,並多投放幾頂警帽,讓孩子扮演警察,輪流上下班。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明確警察的職責,不空崗。
2﹒喜歡參與游戲,學會用「文明用語」進行交往。
【活動准備】
物質准備:增設警帽、警笛
【活動過程】
一、師幼回顧上次游戲的不足,幫助幼兒豐富游戲情節。
1.師:上次游戲中,扮演警察的小朋友中途跑到商店去玩了,這樣對嗎?馬路上如果沒有警察會發生什麼事?
2. 與幼兒一起討論公車上的「文明用語」。 師: 「乘客上車時,司機應該怎樣有禮貌的跟乘客說什麼?乘客要怎麼回答? 師小結:乘客上車時,司機可以說歡迎您乘坐2路公交車,請您把你的手扶好。乘客也要做文明的小乘客,要使用禮貌用語。
二、提出本次游戲的要求。
1.交通警察要維持好交通,不能空崗。
2.使用文明用語進行游戲。
三、幼兒游戲,教師觀察指導。
1. 觀察交通警察維持交通秩序及輪崗的情況。
2.重點觀察幼兒文明用語的使用情況。
四、整理游戲材料,師幼分享游戲體驗。
師提問:今天你扮演了什麼角色?你有發現什麼問題嗎?我們要怎麼解決?
角色游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合理使用材料,創造性地使用材料進行游戲
2、大膽想像進行游戲
3、加強各角色間的聯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的形式引入。
1、師:我們的商店在上個星期就布置好了,商店很漂亮。我們的商店今天就要開張了,如果你是商店的小老闆,有顧客來了怎麼辦?
2、師:如果有的顧客買了東西覺得不滿意,你會怎麼做?
3、引導幼兒說說商店應該怎麼玩。
二、引導幼兒協商分配角色並引導幼兒合理的布置商店。
1、我們的商店開張了,你們想要在商店裡扮演什麼角色?
2、師:我們的商店需還需要什麼呢?我們要怎樣來布置我們的商店?
三、幼兒游戲,師參與游戲並指導。
1、師:我想買冰紅茶,你們這兒有些什麼品種的呀?
2、師:你的冰紅茶怎麼賣?可以便宜一些嗎?
3、師:我昨天在你們這兒買的餅干,是過期的,你們說該怎麼辦呢?可以換嗎?
活動反思:
活動以引導幼兒說出具有特色的商店是什麼樣子的?是用什麼做成的?怎樣做的?在幼兒的討論下,師幼兒共同商定需准備和製作的材料,幼兒自帶家中的廢舊材料並參與製作,興趣較高。活動中發現幼兒想像、替帶廢舊材料的能力還不夠,幼兒多是過於逼真的反應游戲材料,還不夠大膽創新,創造想像的能力還不夠。
調整策略:
在下一次的游戲中會重點鼓勵幼兒大膽想像,大膽創造,給予啟發性 引導,請家長幫忙在家進行指導,給予知識經驗准備。
角色游戲教案 篇7
目標:
1、通過游戲模仿懷孕時的媽媽,發展幼兒跳的動作;
2、喜歡參與游戲,能與同伴輪換玩具玩游戲;
准備:4 個不同顏色的大布口袋(裡面裝著沙子)、平衡木、
過程:
1、准備活動:動物模仿動作
2、游戲:《袋鼠媽媽》玩法:幼兒分成人數相同的四隊,每一隊排頭的幼兒繫上大口袋當袋鼠媽媽,走過平衡木,跳到呼拉圈裡,再跳回來把口袋交給下一名幼兒;規則:當袋鼠媽媽必須要跳著完成游戲;沒跳的幼兒要重新開始。
3、分散活動:提供大口袋,指導幼兒帶著大口袋模仿袋鼠媽媽的動作,扮演角色進行袋鼠媽媽跳跳跳的游戲。
為小動物們找船(游戲教案)
活動目標
1.在議議、聽聽、說說的基礎上,理解什麼是「合適」的船,並積極展開想像,為不同的小動物找「合適的船」。
2.學說不同的動詞及小動物們的祝賀語。
材料准備和環境的創設
1.配樂故事。
2.一幅藍藍湖面的背景圖和動物小插圖。
(1)故事中的角色:鯉魚媽媽,小鯉魚,七星瓢蟲,松鼠,貓,公雞,白鵝。
(2)本故事之外的角色:刺蝟,兔子,蝸牛,螞蟻等。
活動過程
導入故事——想像議論——完整欣賞——重點聽講——遷移想像
1.導人故事。
交待故事的開始部分
說明
出示背景圖,交待小鯉魚要過生日了,把幼兒引入故事特定的情景。
2.想像、議論。
引導兒童想像,議議小動物會坐什麼「船」去祝賀。
在背景圖上出示故事中的其他角色。 設問:
(1)有哪些動物要去祝賀小鯉魚的生日?
(2)小動物們會坐什麼「船」去呢?
說明
可先讓幼兒充分自由地議論,然後在集體面前說出各自的想法,再讓大家評一評是否合適。
3.完整欣賞。
用聽配樂錄音故事,邊聽邊演示教具,出示各種「船」。
聽後設問:
(1)他們乘坐的是什麼「船」?
(2)和哪些小朋友想得一樣或差不多?
4.重點聽講。
(1)小船是怎樣來到小鯉魚身邊的?
(2)動物們說了哪些祝賀的話?
說明
引導兒童仔細聽辨形容小「船」的不同詞語(如漂呀漂,搖呀搖,劃呀劃,游呀游),以及角色的對話,並能清楚地表達。
5.遷移想像。
出示故事以外的角色:刺蝟,蝸牛,螞蟻,兔子。
(1)還有哪些動物要去祝賀小鯉魚的生日?
(2)它們能坐什麼船去呢?
說明
啟發兒童想出合適的船,並將想像的環節編入故事。
角色游戲教案 篇8
一、設計意圖:
經過小班一年的游戲活動,我班幼兒已學會按意願選擇游戲主題,有初步的角色意識,能反映角色的簡單職責。但是,游戲中幼兒在商量分配角色的同時往往會產生沖突。因此,本階段的角色游戲中,教師著重引導幼兒學習商量分配角色,在游戲中進行交往,逐步豐富幼兒的游戲經驗。
二、游戲目標:
1、學習運用禮貌用語與人交往,體驗游戲的樂趣。
2、繼續學習與同伴商量分配角色。
三、游戲准備:
1、娃娃、炊具、餐具、家庭成員標志;各種食品袋、生活用品盒;取款機、紙幣玩具、銀行卡;剪刀、洗發水瓶、電吹風玩具、圍脖;玩具燒烤串、包子、春卷、帽子;方向盤、警察帽;各主題標志等。
2、師生事先共同布置好各游戲主題的部分場地。
四、游戲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引入,鼓勵幼兒互相交流游戲意願。
引導語:「今天玩角色游戲,你想玩什麼主題?」
2、介紹游戲材料,師生共同討論游戲規則。
引導語:①在商量角色時,如果很多人都想玩娃娃家,怎麼辦?
②顧客去銀行領錢、到超市買東西時怎樣有禮貌地和別人交往?
3、鼓勵幼兒按意願分組協商角色分配,協助幼兒進行場地布置。
(二)游戲部分:
幼兒按意願選擇主題進行游戲,教師觀察指導。
(1)引導幼兒學習商量分配角色。
(2)鼓勵幼兒在交往的過程中運用禮貌用語。
(3)指導玩燒烤店的幼兒明確角色職責。
(三)結束部分:
1、組織幼兒共同收拾玩具材料。
2、師生共同評價游戲情況,重點根據本次游戲的要求開展評價活動。
角色游戲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體驗游戲的快樂。
2、學會簡單人際交往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3、鞏固已有生活經驗,在游戲在進一步認識蔬菜,逐步養成愛吃蔬菜的習慣。
活動准備:1、各類蔬菜的圖片,塑料袋,數字卡若干。
2、請家長帶幼兒參觀菜市場,了解買菜的過程。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出示圖片引入主題。
導入語:今天,老師到菜市場買了很多菜,你們看老師買了什麼?(蘿卜、青瓜、茄子、青菜)蘿卜吃了變聰明,青菜吃了會長高……老師喜歡吃這些菜。
二、交流討論
引導語:小朋友愛吃什麼菜?(讓幼兒自由說出自己喜歡的菜)剛才小朋友說了很多自己喜歡吃的菜,有的菜老師還沒買到,等會請小朋友自己到菜市場去看看能不能買到。
「今天爸爸媽媽上班去,老師請你們當小能手幫爸爸媽媽的忙去小菜場買菜,你們去買菜要帶什麼?(錢)那麼今天誰來賣菜,誰來買菜」(引導幼兒分配角色)買菜要怎麼買?賣菜怎麼賣?
玩法:買菜的要帶好錢,可以問這是什麼菜?多少錢一斤?賣菜的做好介紹:這是什麼菜,多少錢一斤?還要稱重量等程序。買完後與同伴交流。
規則:當買菜的顧客要有禮貌,不能把菜打翻在地。
三、操作練習
教師以平行游戲的角色身份觀察幼兒游戲情況,並給予適時的指導。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角色,掌握各角色的扮演。
四、講評結束
過渡語:天快黑了,菜市場的人准備下班。
1、請幼兒介紹活動情況
引導語:現在告訴大家,你剛才演誰?玩得怎麼樣?為什麼?
2、根據幼兒玩的情況提出進一步要求
課後反思:本堂課開展前,我問了幾個幼兒哪裡可以買菜,大部分幼兒說出超市,因為家裡去超市買菜比較平凡,我立刻用超市和菜市場的對比讓幼兒對菜市場提起了興趣,紛紛躍躍欲試,想和爸爸媽媽去菜市場看一看。課後不少家長反饋說幼兒回家提議去菜市場買菜,我認為本堂課還是很成功的,積極調動了幼兒的興趣,同時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
角色游戲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 能正確反映角色的社會職責和角色相互間的社會關系。
2、 學會大膽、有創造性的選用替代物與游戲材料,學會根據幼兒的需要自製簡單的玩具,培養想像力、創造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 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4、 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 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麥當勞設施和用品;工作人員的服裝、標記;供幼兒自製或替代的物品材料。
活動過程:
一、談話,回憶上次活動情。
1、在上周我們的角色游戲新介紹了什麼工作?
2、你扮演了什麼角色?
3、在活動中遇到了什麼問題?發現了什麼問題?你覺得可以怎樣解決?
二、幼兒按意願選擇角色分組進行游戲。
1、幼兒自主游戲。
2、教師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游戲,注意「工作人員」應熱情禮貌的為「顧客」服務,「顧客」應文明用餐,不浪費「食品」。
3、指導幼兒根據「顧客」的需要自製各種「食品」。
4、啟發「工作人員」及時收拾和整理餐廳各類「物品」,保持清潔。
三、講評。
探討本次游戲的情況及其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下次游戲的要求。
四、結束。
提醒幼兒收拾、整理、歸類,擺放好各類物品進行場地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