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醫美概念龍頭股有哪些
醫美龍頭股有:朗姿股份、華熙生物、愛美客等。
1.朗姿股份 002612
醫美行業龍頭,控股「米蘭柏羽」、「晶膚醫美」和「高一生醫美」三大國內醫美品牌,戰略投資韓國著名醫療美容服務集團DMG;在成都、西安兩大西部核心城市初步形成了一家大型整形醫院加多家小型連鎖門診/診所的醫療美容機構體系;19年醫療美容收入6.28億元,營收佔比20.9%
2.華熙生物 688363
國內最早實現微生物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的企業之一,深耕透明質酸20餘年產業化規模位居國際前列,市佔率超3成;主要業務分為原料產品、醫療終端產品、功能性護膚品三大塊,其中醫葯級原料在國內市場處於壟斷水平;產品方面,水光針美容護膚受追捧,水光針不亞於進口產品;19年醫療終端產品收入4.89億元,主營佔比25.9%
3.愛美客300896
本土醫美龍頭,玻尿酸當紅花旦,已構建嗨體、寶尼達、愛芙萊等玻尿酸明星產品矩陣,其中嗨體產品是目前唯一經國家葯監局批準的針對頸部皺紋改善的三類醫療器械產品,填補了頸部皺紋修復領域的空白,19年新增聚對二氧環己酮面部埋植線、在研肉毒素及重組蛋白等;在研有童顏針、肉毒、重組蛋白,另有豐唇、多款去皺產品儲備,19年收入5.58億元,為國產醫美針劑領域規模最大,佔比超95%
拓展資料
醫美概念股
1.景峰醫葯 000908
公司生產的玻璃酸鈉原料可用於醫療美容領域(目前用在骨科);二級子公司上海景秀,正在打造葯妝玻尿酸系列產品
2.哈三聯 002900
公司生產醫用透明質酸鈉修復貼,用於創面癒合與皮膚修復
3.蘇寧環球 000718
公司根據醫美產業發展現狀及市場競爭態勢進行了調整整頓,初步建立起既符合醫美行業特點又遵循公司管理模式的醫美產業體制;投資醫美產業基金,旨在通過醫美產業基金收購以醫美行業為主的優質資產,加速蘇寧環球集團及股份公司的產業轉型與發展;,公司直接控股上海天大醫療美容醫院(90%股權),另通過醫美產業基金(持股45%)擁有4家美聯臣醫美醫院
4.康德萊 603987
20年12月,公司目前有醫美領域產品
5.東寶生物 300239
公司積極布局醫美領域,有魚明膠、膠原蛋白業務
6.昊海生科 688366
國內第二大外用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生產商以及知名國產玻尿酸生產商之一;公司第一代玻尿酸產品「海薇」是國內首個獲得國家葯監局批準的單相交聯注射用透明質酸鈉凝膠,主要定位於大眾普及入門型玻尿酸;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二代玻尿酸產品「姣蘭」主要定位於中高端,公司在研的新型線性無顆粒特徵第三代玻尿酸產品已完成臨床試驗;19年整形美容與創面護理產品收入3億元,佔比18.7%
❷ 急求海南省美容院名錄!
1,海口新華雅軒自然美專業美容院 海南省海口市海秀路83號邦眾大廈第二層東面房屋
2,東方縣六合健身美容院 海南省東方市八所鎮東海路
3,記住我美容院 海南省東方市八所鎮東海路
4,海口振東納麗美容院 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92號
5,海口時代潮貿易有限公司龍華美容院 海南省海口市龍華路34號貴州大廈一、二樓
6,海口彩虹美容院 海南省海口市振東區機場東路90號匯隆花園5號鋪面
7,海南麗波美容有限公司望海樓美容院 海南省海口市振東區望海國際大酒店東側一、二樓
8,海口金瓶王美容院 海南省海口市振東區金宇路12號第二間鋪面
9,海口愛新醫學美容院 海南省海口市新華區大同一橫路老幹部活動中心七樓
10,海口東方美容院 海南省海口市新華區南航路18,19號
11,海口盛寓貿易有限公司愛薇美容院 海南省海口市新華區新港路一號邊防大樓13號
12,夢幻美容院 海南省三亞市建設街017號
13,海口高雅醫學美容院 海南省海口市新華區大同路一橫路老幹部活動中心七樓
14,那大金手指美容院 海南省儋州市那大人民大道18號
15,那大海上花美容院 海南省儋州市那大人民大道東大港對面
16,海南慧蓬醫療美容院 海南省海口市新華區龍昆南路50號昌茂花園4幢101室
17,海南東英祛斑潤膚美容院 海南省海口市新華區海秀路23號之二
❸ 中國中醫科學院,北京中醫葯大學,上海中醫葯大學.這三家中醫院校各有什麼優勢及特色尤其在研究生培養方面
中國中醫科學院
http://www.catcm.ac.cn/index.html
中國中醫科學院作為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直屬的惟一的國家級中醫葯科研機構,在中醫葯事業
的發展和科研領域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醫科學院擁有多家醫院和研究所,擁有若干研究
室和實驗室,更匯集了各方面的優秀人才.
中國中醫研究院(現在更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於1955年,位於北京,是國家中醫葯管理
局直屬的集科研、醫療、教學為一體的綜合性研究機構。現任院長為曹洪欣教授。
中國中醫研究院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學科齊全、設備先進、科研力量雄厚的中醫葯研
究機構,下設13個研究所、6所醫院及研究生部、中醫古籍出版社、中醫雜志社等學術單位;
有職工4000餘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200多人,其中高級職稱者800多人;與世界衛生組織
(WHO)共同建立了臨床與信息、針灸、中葯三個傳統醫學合作中心;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中國針灸學會均設在中國中醫研究院。
中醫葯科學研究是中國中醫研究院的中心任務,50年來,中國中醫研究院在中醫葯基礎
理論研究和重大疾病防治及中葯新葯開發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就。截止2004年底,全
院共獲得科研成果近900項,其中獲國家級、部局級獎近300項;現有院級以上在研課題482項,
其中國家級課題200項、部局級課題258項;擁有國家新葯(中葯)臨床試驗研究中心(GCP)、
國家規范化中葯葯理實驗室、中國中醫葯文獻檢索中心和BSL-3實驗室, 是國家中葯安全性
評價中心(GLP)與中葯復方葯物開發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單位。
附屬廣安門醫院中國中醫研究院充分發揮中醫醫療的優勢和特色,為廣大患者提供良好的
服務,現有病床1500多張。附屬西苑醫院、廣安門醫院是全國三級甲等中醫醫院和全國示範中
醫醫院。望京醫院是以骨傷科為主的綜合性三級甲等中醫醫院,眼科醫院是以中醫眼科為特色
的專科醫院。各附屬醫院在腫瘤、心腦血管病、老年病、糖尿病以及肛腸、皮膚、泌尿等各科
疾病及多種常見病、多發病和疑難重症的治療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和獨特的療效,在國內外
有較高的聲譽。
中國中醫研究院是培養高層次中醫葯人才的重要基地,現有中醫學、中葯學、中西醫結合
三個一級學科所涵蓋的所有學科專業的博士、碩士授予權,具有臨床醫學專業學位授予和在職
人員申請學位的資質;設有中西醫結合、中醫學、中葯學三個一級學科的博士後工作站。 中
國中醫研究院圖書館是全國藏書最多的中醫葯專業圖書館,其中珍本、善本、孤本書籍2萬余冊。
中國醫史博物館是我國收藏文物最多的中醫專業博物館,收藏文物3000餘件。
中國中醫研究院主辦多種全國性的中醫葯專業期刊,其中在國內外影響較大的有《中醫雜
志》、《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中國中葯雜志》、《中國針灸》、《針刺研究》、《中國
骨傷》、《中華醫史雜志》、《中國中醫葯信息雜志》、《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等。
作為我國傳統醫葯對外合作與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國中醫研究院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
區的醫葯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業及民間團體有廣泛友好的聯系與交流,在國際傳統醫
學界有較大的影響。
部分重大項目研究進展
●冠心病血瘀證血小板活化相關因子的基因組學研究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由陳可冀院士承擔。目前前期的臨床樣本採集、GPIIb–IIIa基因多態性及活性檢測及血瘀證患者基因差異表達譜構建等工作已全面展開。
●中醫學關於SARS發病、證候演變規律與治療方案研究
「863」攻關課題,由曹洪欣承擔。該課題系統研究了SARS的證候特徵與演變規律,提出了中醫治療SARS的五大治法及主要方葯,證實了中醫治療SARS後骨壞死的有效性。該課題於2005年9月通過了科技部組織的驗收。
●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救治輔助決策技術平台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建設項目,由曹洪欣、劉保延承擔。該課題旨在構建一個基於Internet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臨床救治方案輔助決策技術平台」,為快速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提高臨床救治水平提供科學依據。目前已初步建成專業基礎資料庫群、循證文獻查詢分析系統,基於網路的專家/專題研討系統及互聯網相關信息及時收集分析系統正在建設中。
●中醫葯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服務中心
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項目,由劉保延、崔蒙承擔。目前已完成中葯基礎信息資料庫、古代中葯與方劑資料庫、中醫葯語言系統等七個主體資料庫的整合與發布;提交了各種相關標准;完善中醫葯科學數據管理與共享服務中心數據物理中心建設:與科技部科學共享門戶網站和醫葯衛生科學數據共享門戶網站進行了連接。
●中醫葯防治重大疾病臨床個體診療評價體系研究
北京市市科委重大項目,由劉保延承擔。目前已經收集臨床病例3000餘例,部分適於中醫臨床個體診療特點的相關數字模型和數據統計、數據挖掘的新方法已初步形成。該項研究所建立的評價支撐體系,可以在保持中醫辨證論治特色的同時,用充分的科學數據展示和說明中醫葯的治療效果和優勢。
●中醫現代化發展戰略研究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軟科學研究項目,由曹洪欣承擔。該課題分為8個子課題組建專題研究隊伍,共有近百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究工作。該課題認真分析制約中醫發展的瓶頸問題,從戰略高度勾畫未來中醫現代化的發展思路,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開展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工作。現已完成《中醫現代化發展戰略研究》研究報告,正在准備驗收。
●中醫葯傳統知識保護研究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項目,由醫史所柳長華承擔。該課題以「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為戰略目標,對中醫葯傳統知識概念與特徵、內容與分類、保護原則與方法、國際立場與原則等關鍵問題進行了研究,提出了若干對策建議。課題組採取集中工作方式,召開了14次由各部委專家組成的研討會,半年內完成了55萬字的研究報告。該課題已於2005年7月27日通過了由國家中醫葯管理局組織結題驗收。
等等好多,自己看吧! http://ke..com/view/50099.htm#1
北京中醫葯大學
http://www.bucm.e.cn/portal/media-type/html/role/guest/page/login
北京中醫葯大學創建於 1956 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早成立的高等中醫院校之一,是唯一一所進入國家「211 工程」建設的高等中醫葯院校(現在廣州中醫葯大學也是國家「211工程」建設的高等中醫葯院校了)。2000年7月31日原北京中醫葯大學與原北京針灸骨傷學院合並,組成新的北京中醫葯大學,並成為直屬國家教育部管理的重點大學。
學校現設有基礎醫學院、 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第三臨床醫學院、中葯學院、針灸學院、管理學院、護理學院、人文學院、國際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遠程教育學院、台港澳中醫學部、高職部、體育部、信息中心等教學機構。
學校致力於構建面向新世紀的以高層次教育為主的人才培養體系,目前設有中醫學、中葯學、制葯工程學、針灸推拿學、公共事業管理學、工商管理學、護理學、英語(醫學)、法學(醫葯衛生) 9 個本科專業。其中中醫學七年制含中醫科研方向、中醫臨床方向、中醫骨傷方向、中西醫結合方向、中葯方向、針灸推拿方向、針推康復方向、針推對外交流方向、醫院管理方向等 9 個培養方向班,分別與南開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中日友好醫院等單位聯合培養。
目前,學校全日制在校生總計10581人,其中本科生6614人(大陸學生4956人,台港澳學生317人,留學生1341人),專科生1406人(高職1138人,護理專業268人),碩士生1992人,博士生569人。
學校是全國中醫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學科點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單位之一,中醫學、中葯學、中西醫結合醫學 3個一級學科均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並均設有博士後科研工作流動站。學校現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涵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4個,部局級重點學科10個,北京市重點學科3個,重點學科建設在全國中醫葯院校中保持領先地位。
學校現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2 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研究室 2 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三級(最高級)實驗室 9 個。學校是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中葯制葯與新葯開發關鍵技術工程中心、中醫葯現代化網上合作研究中心、中葯材規范化生產工程中心、國家大學科技園(與北京師范大學共建)、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
創辦於1958 年的附屬東直門醫院是學校臨床教學及醫療、科研基地。經過半個世紀的艱苦創業,已發展成為一所醫教研力量雄厚、科室齊全、設備完善、綜合服務能力強並具有中醫專科專病特色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附屬東方醫院已建設成環境優美、布局合理、設備先進、人才優化、管理科學、醫療水平一流、中醫特色突出、具有綜合服務功能的國家級現代化的綜合性中醫醫院。2006年,北京冶金醫院正式劃轉北京中醫葯大學,成為學校第三附屬醫院。
建於 1958 年的葯廠擁有雄厚的技術力量、齊全的生產設備和先進的工藝技術,現已通過小容量注射液 GMP 認證。其拳頭產品「清開靈注射液」連續三次被審定為全國中醫醫院急診首選必備中成葯。
建校50多年來,北京中醫葯大學以繼承和發揚祖國醫學為己任,已為國家培養了30000餘名高級中醫葯專業人才,為世界87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13000餘名中醫葯專門人才;近年來,先後與 2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 43個合作項目,與境外45所知名大學建立了良好的學術聯系。
學校主辦有國家一級學術期刊《北京中醫葯大學學報》、《北京中醫葯大學學報(中醫臨床版)》和《中醫教育》雜志,是中醫葯學術交流的重要園地。
學校領導 黨委書記:吳建偉 校長:高思華
該校在《2007中國大學評價》編制的2007中國大學自然科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八十七。
上海中醫葯大學
http://www.shutcm.e.cn/
1956年。解放後國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醫葯高等院校之一
【學校概況】創立於1956年的上海中醫葯大學,是新中國誕生後國家首批建立的四所中醫高等院校之一。學校位於浦東張江高科技園區科研教育區內,佔地600餘畝,建有教學樓、實驗樓、圖書信息樓、行政樓、外事樓、體育中心、博物館樓等,教學設施齊全,環境優美。
目前,學校各類在校生有8200餘人,其中博士生375人、碩士生944人、本專科生(包括高職)4891人,成人教育987人,長期外國留學生711人。另外,目前學校已與1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合作關系,有來自日、韓、俄、法、英、美、德、意等3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短期留學生每年600餘人次。
建校近50年來,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各級各類中醫葯專門人才,校友遍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學校擁有600多名專家和教授,1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 多名全國名中醫、上海市名中醫以及國家級重點學科帶頭人等。校(院)本部在職教職工1200餘人(不包括附屬單位)。
學校現有19個二級學院及部門。3所直屬附屬醫院,曙光醫院、龍華醫院、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均為三級甲等醫院。2所非直屬附屬醫院,普陀醫院和上海市中醫醫院。
12個附屬及共建研究所。9個研究中心。另外還成立了由上海19家中醫機構組成的醫教研聯合體。3個教育部基地:中國大學生武術訓練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理科基礎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3個一級學科授權的博士點:中醫、中葯與中西醫結合學科,同時也都是博士後流動站;15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3個碩士點;27個本、專科專業(方向);同時,學校還有9個繼續教育的本、專科專業。
該校實行研究院與學校合署的管理體制,上海市中醫葯研究院是全國七大中醫葯研究中心之一。學校現有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4個:中醫外科、中葯學、中醫內科、中醫骨傷學;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學科學科建設單位4個。上海市重點學科7個。上海市高校E-研究院2個;上海市教委第四期重點學科3個。上海市重點實驗室1個。三級實驗室13個。
學校的辦學目標是朝著高層次、研究教學型、外向型方向不斷努力,建成為國內一流、世界著名的中醫葯大學。(
【分科簡介】
基礎醫學院簡介
基礎醫學院(中醫基礎理論研究所)是院所合一的二級學院。其前身為上海中醫學院基礎部,於1962年10月建立。因其規模和職能的擴展,隨我校更名為上海中醫葯大學後,於1996年10月改稱為基礎醫學院。
基礎醫學院承擔全校各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的前期中、西醫基礎課程的教學任務,分設5個學科大類、19個教研室,現有職工近160餘名,教師中碩士、博士學歷佔70%,正高23名,副高29名。學院管理的學生近1000名,其中碩士生、博士生200餘名。我院設有2個博士後流動站,4個博士點,5個碩士點。其中,中醫基礎理論學科是上海市教委已建的、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在建的重點學科。中醫醫史文獻學科為上海市重點(特色)學科,學院是全國理科基礎學科研究和教學人才培訓基地。其他如中醫診斷學、中醫臨床基礎及中西醫結合基礎等學科在全國中醫院校中均具有一定的學術優勢和地位。目前,學院承擔國家和部市級課題50餘項,科研經費愈千萬。在開展中醫藏象研究、中醫「證」的研究、中醫四診客觀化研究、中醫防治亞健康研究、中醫體質學研究、中醫學術史研究、中醫經典防治重大疫病研究及中醫方證相關研究等方面均取得可喜成績,並創立了具有中醫特色的解剖學科,其學術水平全國領先。近年來,我院先後主編國家統編規劃及新世紀課程教材20餘本。
學院聘請多名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擔任名譽教授和客座教授,互訪及學術交流頻繁。學院有多名教授應邀赴美國、法國、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講學,在國際上為學校贏得良好聲譽。
學院在歷任領導帶領下,長期以來為學校的教學科研作出重大貢獻,成為學校教學與科研的主要支柱。學院名師輩出,名醫薈萃,金壽山、劉樹農、張伯訥、殷品之、張震夏、賈福華、沈濟蒼、萬淑媛、裘沛然、凌耀星、傅維康、段逸山、柯雪帆、嚴世芸、趙偉康、嚴振國、曾兆麟、施玉華、顧文聰等著名中西醫學家先後在學院任教任職。
目前學院上下一心,正以「勤求古訓、融匯新知、務實基礎、甘為人梯」的精神,為開創中醫教學科研和諧奮進的新局面而努力。
中葯學院簡介
上海中醫葯大學中葯學院建立於1972年,學院以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級中醫葯專門人才和管理人才為宗旨,堅持以教學科研為中心,實施產學研一體化的辦學模式。建院30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各層次中葯專門人才1000餘名,其中許多人已成為各級各類醫葯企事業單位的骨幹力量。中葯學院現有教學科研人員六十餘人,其中碩士以上學歷佔全院教職員工人數的75%。
近年來,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該院以人才需求為導向,逐步擴大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規模,堅持高層次、研究教育型和外向型的辦學定位,走多規格、多模式辦學相結合的發展道路。中葯學院分別於1981年和1986年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確定為中葯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為全國首批授予點之一。現有博士點1個,碩士點5個。現設置專業有七年制中醫學專業醫葯結合方向、四年制中英聯合辦學葯學專業、四年制中葯學專業。目前,學院在讀碩士生、博士生80餘名,七年制及本科生700餘名。同時,學院積極拓展中葯科研領域,特別在中葯新葯開發、中葯制劑技術研究、中葯質量控制研究、中葯活性物質提取、中葯復方葯效學及葯代動力學研究等方面開展廣泛而深入的探索,取得了積極的成果。
隨著學校教學科研體制改革的深入,中葯學院將以中葯學教育高地建設為契機進一步加強內涵建設,完善教學、科研、產業工作的管理,充分發揮優勢,為祖國的醫葯事業的繁榮發展作出貢獻。
針灸推拿學院簡介
上海中醫葯大學於1960年在全國中醫院校中最早建立針灸專業;1974年建立針灸推拿傷科專業;1978年建立針灸推拿系;1982年在全國最早實行針灸、推拿獨立招生,建立針灸系和推拿系;1998年正式成立針灸推拿學院。
作為全國最早建立的針灸推拿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基地,擁有國家中醫葯管理局重點學科、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的學院,近年來堅持大學的「高層次、教育研究型、外向型」的辦學模式,不斷適應社會需求,逐步擴大本科及研究生的教育規模,為社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級中醫人才。目前開設專業及方向有:五年制針灸推拿專業、五年制針灸推拿學(康復方向)、五年制中醫學類(骨傷方向)、七年制中醫學針推英語班(與上海交通大學外語學院聯合辦學)。
學院擁有一支優秀的以博士生、碩士生導師為主的教學科研師資隊伍,承擔著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和科學研究任務。針灸學課程獲國家教育部精品課程。有多名教師獲得「上海市名師獎」、「上海市寶鋼獎」和「育才獎」先進個人等殊榮,以及上海市教委「優秀青年教師」光榮稱號。
學院堅持以高層次、多學科交叉結合的發展思路,積極與上海復旦、交大、中科院技術物理研究所以及美國馬里蘭大學等國內外綜合性大學和科研院所合作開展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及柔性流動,不斷推動著科研水平提高和學科建設。在針灸經絡基礎、臨床研究和針灸推拿診療技術的客觀化、標准化研究等方面取得卓著的成就,先後獲得多項國家教育部、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和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並獲得和轉讓專利多項。
學院還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和合作,每年均派出教師赴東南亞和歐美地區國家講學交流以及醫療合作。也接待多國學者和團體的學習訪問,為中醫走向世界作出積極的貢獻。
護理學院簡介
上海中醫葯大學護理學院是在原上海醫學高等專科的護理專業(大專)基礎上組建,並於2000年5月12日正式成立。學院成立六年以來,在學校黨政領導的關心支持和全院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院初具規模,並逐步完善了管理體制和教學體系。在2003年,隨著學校的整體搬遷到張江校區,護理學院的師資力量、教學設施、教學質量、辦學規模等各方面進一步發展,辦學綜合實力進一步提高。根據學校辦學的總體思路,學院確立了以堅持中醫特色為本、中西醫結合的辦學指導思想和「多層次、多模式、外向型」的辦學形式,在原來單一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的基礎上,於2003年9月開始招收護理本科(四年制本科)及中外合作護理專業(三年制大專)。
護理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生氣勃勃的師資隊伍,其中研究生學歷的教師所佔比例為40%。近年來承擔多項市級、校級課程建設和科研課題,獲多項教學、科研獎項,創建市級、校級優秀課程,主編、參編各類教材數本,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篇。學院下設3個教研室(基礎護理、臨床護理及中醫護理學教研室)、1個護理學教學研究實驗中心,擁有先進的護理教學模型和儀器。
學院擁有實力強大的臨床見實習基地如上海中醫葯大學附屬曙光醫院、上海中醫葯大學附屬龍華醫院、上海市仁濟醫院、同濟大學附屬上海東方醫院、上海市中醫醫院、國際婦嬰保健醫院、上海市兒童醫學中心等,為培養高素質的高級護理人員提供了優良的條件。
教學質量是學院的宗旨和奮斗目標,幾年來,學院積極、穩妥地進行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在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前提下,在教學內容上充實、加強中醫專業基礎課程和中醫專業課,強化學生外語交流能力,使他們成為具備中西醫兩套護理理論和技能,並富有創新意識、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高級護理人才。自學院成立以來,本學院畢業學生的就業率達到100%。
醫學技術學院簡介
醫學技術學院成立於2000年元月,是根據就業市場對醫學高等職業技術人才的需求,整合中醫葯傳統養生保健優勢,順應現代養生保健發展的要求,以培養養生保健、管理服務等醫學相關高等職業技術人才為主的二級學院。經過7年的管理與建設,學院由設置之初的中葯制葯與保健推拿2個專業,60餘名學生,發展到至今中葯制葯、醫學美容技術及中醫營養等多個專業,2個校外辦學分院,共計555名學生。
目前設置了中醫營養教研室、醫學美容技術教研室和醫學技術聯合教研室。在依託其他二級學院專家教授和部分外聘師資的基礎上,學院專設「雙師型」師資12名,分別承擔了國家自然基金科研項目一項,市級科研課題二項,校級課程建設三項。
學院遵循「你的需求就是我的方向」的辦學理念,積極探索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現已和美麗田園美容有限公司簽訂了訂單式培養中醫美容專業學生的協議,和上海市托幼協會建立了中醫營養後期專業培養的關系,和上海蓮氏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作籌建健康實驗室等,為教師和學生教學、科研和實訓提供了較好的平台。
國際教育學院簡介
依託上海中醫葯大學的教育資源,是學校專設的面向海外的中醫葯高等教育機構,自創辦以來的近30年中已為全球近100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近6000餘名中醫師、針灸師和理療師,並在全國所有的中醫院校中首次參照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為留學生提供教育服務。學院現有長期留學生440餘名,每年短期留學生人數1000餘名。學院還設有世界衛生組織(WHO)委託建立的國際針灸培訓中心,擁有英語、日語、法語、韓語等四個專業翻譯區域,能以多種語言開展教育交流活動。
❹ 珍薇是什麼檔次的衣服
低檔次。
珍薇只是一個普通的小眾的品牌,主要是生產一些當下流行的服裝和款式、造型等,品牌風格是時尚,浪漫。
珍薇品牌,創建於2014年,自創辦以來,珍薇品牌以市場為導向,堅持走專業化發展之路,打造全方位的經營管理模式,一直努力深受廣大用戶們的喜愛,主營的產品有:服飾鞋包等。
❺ 沈陽哪個廣告公司LOGO設計最專業我想要品質高一點,價格適宜的
動先動—策上策 策贏天下——動佔先機 藝者—策動品牌力量
藝者廣告 ( 沈陽 ) 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專注於品牌設計與品牌策劃的專業品牌服務機構,數年遊走於廣告市場的前沿,廣泛涉獵多個行業。市場的專業化與服務的人性化,讓藝者廣告不停地提升自身藝術造詣與對品牌的感悟,在每一次服務後進行策略性反思,從中尋找藝者廣告的長足發展。如今為了更專注更好的為客戶服務,藝者廣告推出了城市品牌形象設計與企業品牌形象年度推廣新服務。
本土廣告人的專業化視角與敬業的人性化服務流程,鑄就一隻游刃有餘的精英團隊:他們不相信靈光乍現的絕頂聰明,而是在商業與藝術的交織思維中深度思謀,以激情與汗水構致每一件有銷售力的作品。設計師的獨特個性、策劃師整合能力和總監高屋建瓴的策略,這些很好得詮釋了藝者廣告的實力。
數年市場磨練與自身不斷努力,成就了今日輝煌的藝者,在「東方之星」、「中國之星」「廣東之星」和「海南之星」等知名設計大賽中獲得大獎數十項,部分設計作品收錄在大學廣告專業教科書和《中國設計年鑒》、《中國設計機構年鑒》、《視覺與溝通》等設計界權威書刊中。滾滾狼煙在市場的大地上肆意飄盪,高歌拂動的紅旗跌跌盪盪才能插在最後的陣地之上。有多少墨守的知名企業湮沒了在消費者的挑剔眼光,又有多少新品如同大海沉石一般聽不到聲響。沒有營銷謀略與市場的前瞻,誰又能在這滾滾商海中大浪淘沙、一往如前?藝者深信,沒有什麼比專注,更能成就所託。沒有什麼比責任,更能打動人心。「成為企業良好的合作夥伴,成為國內最好的品牌形象服務機構」是藝者廣告永恆不變的追求,在不斷發展和成長的廣告市場里,藝者團隊將用專業和真誠,去贏得一片喝彩!
服務項目:
地產項目策劃及視覺推廣 活動策劃、商業策劃、SI品牌設計 企業品牌規劃與定位 城市旅遊形象設計 品牌策劃、CI整合設計、VI設計、logo設計、標志設計、商標設計、產品包裝設計、包裝外觀設計、廣告設計、平面設計、期刊雜志設計 樣本設計、畫冊設計印刷、城市品牌策劃、城市品牌形象設計、企業形象設計、商業設計、廣告攝影、產品攝影、影視廣告製作、電視廣告製作、企業宣傳片、戶外廣告製作發布、亮化工程製作、工地圍擋製作、擎天柱製作、裝修工程設計製作、形象店裝飾裝修設計
Add : 沈陽市和平區三好街22-1號中潤國際大廈C座19樓
Tel : 024-31322700 23928038
Http : www.yizhesj.com
E-mail:[email protected]
藝者服務客戶:
政府、社會團體
中共遼寧省委
遼寧省公安廳
沈陽市民政局
遼寧省監獄管理局
遼寧省海城市西柳鎮政府
遼寧省鞍山市岫岩縣政府
沈陽市總工會
沈陽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遼寧演講協會
遼寧省消防局
沈陽市林業局
沈陽市勞動局
沈陽市職業技能鑒定中心
沈陽市殘疾人聯合會
沈陽市水利局
沈陽市水務集團
沈陽市慈善總會
沈陽佳奧假肢矯形康復中心
地產行業
鐵嶺市揚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沈陽日升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沈陽渾南置業集團
沈陽蒲河灣綠茵庄園
沈陽沈鐵房地產開發集團
營口匯基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本溪佳麗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揚達地產——鍾山柳岸
天沐集團營口天沐溫泉度假有限公司
沈陽順馳置業連鎖有限公司
汽車行業
上海通用沈陽公司
營口之星
沈陽華晨金杯
沈陽金杯江森內飾件有限公司
沈陽保利潔美車有限公司
沈陽李爾汽車座椅內飾系統有限公司
沈陽市大東區汽車產業園
金融、商貿業
營口市交通銀行
遼寧農村信用合作社
沈陽中弘再生資源有限公司
沈陽奉郡原商貿有限公司
沈陽五一愛心連鎖超市
沈陽黎明超市
紅塔集團遼寧有限責任公司
遼寧營口卷煙廠
醫療、美容業
沈陽華溪中醫研究院
沈陽億鼎醫葯科技有限公司
沈陽恆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沈陽酵素養生館
悉尼RITS會所
沈陽浚妍商貿有限公司
工業製造、石油化工業
沈陽儀表科學研究院
沈陽市峰泰源化工材料有限公司
遼寧中科石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遼寧鞍鋼維蘇威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地三石油
沈陽愛夢得管業有限公司
遼陽野田金屬製品有限公司
沈陽華本機械有限公司
沈陽二四五廠
遼寧裕華機電設備有限公司
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製造廠
遼寧凱工冶金設備製造有限公司
空軍沈陽軍修廠
景德鎮法蘭瓷實業有限公司
沈陽華維工程安裝有限公司
沈陽實發特種橡膠製品有限公司
食品飲料業
中鹽(沈陽)鹽業專營有限公司
千之匯進口食品特許經營店
朝陽市凌源日強食品有限公司
丹東市珍珍冷飲有限責任公司
沈陽百路食品有限公司
鞍山中惠集團
阜新綠山羊奶乳業有限公司
沈陽市傑秀調味食品廠
東喜(沈陽)工貿有限公司
遼寧香香集團
沈陽張記食品有限公司
大連三水食品有限公司
遼陽亞丁食品有限公司
大連真心罐頭有限公司
沈陽新順發食品公司
遼寧桓仁盛東罐頭食品有限公司
沈陽八王寺實業有限公司
鞍山優格乳乳業有限公司
本溪木蘭花乳業有限公司
沈陽新順發食品有限公司
沈陽惠成調料有限公司
傳媒、通訊業
沈陽市出版社
遼寧電視台
遼沈晚報社
沈陽市電信工程局
礦業與五金業
撫順罕王傲牛礦業股份有限公司
撫順罕王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沈陽哈維尓表面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撫順東立集團有限公司
旅遊、餐飲娛樂業
沈陽市牛巴店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沈陽百金翰健足會館
大連田苑酒庄
鞍山大家樂餐飲有限公司
本溪市華溪園度假村
沈陽一尊皇牛餐飲連鎖有新公司
、法律業
東北大學附屬幼兒園
遼寧省海貝蘭職業學校
沈陽朗思頓外語學校
沈陽開宇律師事物所
遼寧交通大學
IT行業
飛利浦(沈陽)有限公司
中國華寵網
西柳衣國網
遼陽市聚近科技有限公司
英國水星系有限公司
遼寧全日盛網路科技有限公司
沈陽東大軟體園
遼寧先鋒科技實業集團公司
遼寧森威自動化系統有限公司
沈陽木本實業有限公司
沈陽世維科技有限公司
沈陽奧博科技有限公司
交通運輸業
錦州東赫運輸有限責任公司
沈陽市長吉貨運有限公司
德國漢莎航空公司(沈陽)
家政、家居日用業
雀巢(沈陽)有限公司
沈陽怡家家庭服務有限公司
惠而斯家居(沈陽)有限責任公司
營口華美木業有限公司
大連大鷹家居用品有限公司
天基電氣(沈陽)有限公司
景德鎮法藍瓷實業有限公司
沈陽華夏中青家政服務連鎖
沈陽家政服務業協會
錦州恆升衛生用品公司
❻ 老鷹的生活習性
老鷹是一種肉食性的類群,通常在峽谷內覓食。老鷹和一般鳥類的不同點在於,老鷹屬於猛禽類,一般鳥類屬於雜食類。老鷹性情兇猛,肉食性,以鳥、鼠和其它小型動物為食;有些種類喜食屍體,如禿鷲。兩翼發達,善於飛翔,一般多在晝間活動。多棲息山林或平原地帶,如蒼鷹、雀鷹(鷂子)等。老鷹中雕體型粗壯,翅及尾羽長而寬闊,扇翅較慢,常在近山區的高空盤旋翱翔,能捕食野兔,蛇之類的小動物幼畜等大形哺乳動物,也嗜食鼠類。
鷹科是一個成員非常復雜的科,我們所熟悉的猛禽如鷹、雕、鷂、鵟和舊大陸兀鷲都是鷹科的成員。鷹科成員大小,習性各不相同,有最大型和最兇猛的的猛禽,也有小型的猛禽,有的食腐肉,如多種禿鷲,有的食鳥類,如雀鷹,有的食獸類,如角雕,有的食魚,如漁雕,有的食爬蟲,如蛇雕,有的食昆蟲,如蜂鷹,還有些適應特殊的事物,如食水果的棕櫚鷲和專食蝸牛的蝸鳶。鷹科可進一步劃分為9亞科,有64屬209種,其中我國有鳶亞科、鷹亞科、雕亞科、鵟亞科和禿鷲亞科,共20屬46種,並不廣泛。

拓展回答:
老鷹(學名:Aquila),也叫鳶,是小型猛禽,與一般鳥類不同,雌鳥體型往往比雄鳥更大。老鷹性情兇猛,嘴呈黃色,上嘴彎曲,腳強健有力,趾有銳利的爪,翼大善飛。漢語中將隼科中較大的鳥類和鴟鴞科的鳥類(貓頭鷹)等食肉鳥類俗稱也劃為鷹類,但一般只是專指鷹科鳥類。
老鷹分布極廣,廣泛分布於世界的各大洲。中國境內的鷹主要分布區為西藏、新疆和內蒙古、青海以及陝西南部安康、商洛等巴山茂林地帶均有分布。在動物世界裡,鷹是一個科的總稱,分有許多不同的種類。它有雙銳利的眼睛,可以看見數千米甚至更遠。卵生,恆溫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