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容知識 » 醫療美容糾紛談判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醫療美容糾紛談判

發布時間: 2023-09-06 16:22:33

『壹』 美容醫療糾紛處理技巧

1、發生美容醫療糾紛後,第一時間復印調取完整的病歷記錄,防止醫療機構修改、變更;注意保存自身美容前狀態、希望達到的美容狀態和實際產生的失敗後果相關證據,為處理糾紛打好基礎。

3、醫療糾紛處理流程:首先醫患雙方協商調解,協商不成,醫患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處理請求。如果不服協調,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

『貳』 醫美做壞了怎麼談賠償

醫美醫療事故賠償

醫美醫療事故賠償,有的人為了整容,到了可能不正規的美容院進行美容,這樣可能會醫療事故,導致美容失敗,由此引發醫療糾紛,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賠償,以下分享醫美醫療事故賠償。
醫美醫療事故賠償1
一、醫美事故怎麼賠償標準是多少?

醫美事故的賠償標准不是法定的。

《醫埋攔團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四十九條 醫療事故賠償,應當考慮下列因素,確定具體賠償數額:

(一)醫療事故等級;

(二)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中的責任程度;

(三)醫療事故損害後果與患者原有疾病狀況之間的關系。

不屬於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條 醫療事故賠償,按照下列項目和標准計算:

(一)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後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衡世費用支付。

(二)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於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三)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計算。

(四)陪護費: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五)殘疾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六)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七)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准計算。

(八)被扶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前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扶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計算。

對不滿16周歲的,扶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扶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九)交通費彎橘: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

(十)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准計算,憑據支付。

(十一)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二、怎麼處理醫美事故賠償爭議?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四十六條 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願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第四十七條 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的,應當製作協議書。協議書應當載明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和醫療事故的原因、雙方當事人共同認定的醫療事故等級以及協商確定的賠償數額等,並由雙方當事人在協議書上簽名。

第四十八條 已確定為醫療事故的,衛生行政部門應醫療事故爭議雙方當事人請求,可以進行醫療事故賠償調解。調解時,應當遵循當事人雙方自願原則,並應當依據本條例的規定計算賠償數額。

經調解,雙方當事人就賠償數額達成協議的,製作調解書,雙方當事人應當履行;調解不成或者經調解達成協議後一方反悔的,衛生行政部門不再調解。

醫美事故嚴格意義上來講也屬於醫療事故,發生醫療事故後賠償標准根本就不能一概而論,最簡單的法律常識就是,醫療事故造成的損害後果不同,賠償標准肯定會有差別的,造成患者殘疾和造成患者死亡的賠償標准不會是一樣的。

『叄』 美容院與顧客的糾紛怎麼處理

美容院發生糾紛時可以通過雙方協商,申請人民調解,行政調解或者向當地衛生主管部門或工商管理部門進行投訴。一、雙方自願協商;醫患雙方選擇協商解決醫療糾紛的,應當在專門場所協商,不得影響正常醫療秩序。醫患雙方人數較多的,應當推舉代表進行協商,每方代表人數不超過5人。二、申請人民調解;申請醫療糾紛人民調解的,由醫患雙方共同向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提出申請;一方申請調解的,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在徵得另一方同意後進行調解。三、申請行政調解;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發生醫療糾紛後,當事人若對醫療機構的診療行為有異議,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醫療機構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一、消費者維權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二、消費者維權程序:
1、接受投訴後,即向被投訴單位或主管部門發出轉辦單,並附上投訴信,要求按有關法律、法規、政策,在一定 期限內答復。
2、對內容復雜、爭議較大的投訴,消協將直接或會同有關部門共同處理。需要鑒定的,將提請有關法定鑒定部門 鑒定並出具書面鑒定結論。鑒定所需的費用一般由鑒定結論的責任方承擔。
3、對涉及面廣、危及廣大消費者權益的或者損害消費者權益情節嚴重又久拖不決的重要投訴,將向政府或有關部 門及時反映,同時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並配合有關職能部門進行查處。
法律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四十四條 醫療事故爭議經人民法院調解或者判決解決的,醫療機構應當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的調解書或者判決書之日起7日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報告,並附具調解書或者判決書。

『肆』 美容醫療糾紛處理技巧

法律分析:美容醫患糾紛處理技巧是:1、讓矛盾雙方分開,以維護醫療秩序,保護醫護人員安全;2、盡量滿足病人的要求,必要時由當事人當面向病人賠禮道歉;3、耐心講解,可告知病人索賠的依據和方法,讓病人通過法律等正常途徑獲得賠償;等等。

法律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條

處理醫療事故,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及時、便民的原則,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做到事實清楚、定性准確、責任明確、處理恰當。

『伍』 醫療美容糾紛的合理解決方式有哪些

法律分析:一是醫患雙方協商解決;二是當事人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三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醫療侵權訴訟的時效以及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的時效為1年,自當事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算。醫療糾紛是指發生在醫療衛生、預防保健、醫學美容等具有合法資質的醫療企事業法人或機構中,一方(或多方)當事人認為另一方(或多方)當事人在提供醫療服務或履行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時存在過失,造成實際損害後果,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但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對所爭議事實認識不同、相互爭執的情形。

法律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第四十六條 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願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陸』 美容醫療糾紛怎麼處理

法律分析:發生醫療糾紛,因美容損害產生的醫療糾紛也不例外,處理辦法如下,首先可以醫患雙方進行協商調解,調解不成的,醫患任何一方均可向主管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處理請求。調查研究後,衛生部門會給出處理意見,一般會再次協商調解。協商不成的,可以提起訴訟解決。確定美容損害是否構成醫療事故的關鍵在於為病人實施美容手術的主體。如果病人是去各種正式的醫療機構接受美容,發生不良後果符合醫療事故構成條件的,即應按醫療事故處理。按衛生部頒發的《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之有關規定,醫療機構是指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合格,予以登記並發給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醫院、衛生院、門診部、診所、衛生所等。如果病人是去一般美容院接受美容,發生下良後果則不屬於醫療事故,而是一般的侵權案件。

法律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十七條

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當事人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的,應當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書應當載明申請人的基本情況、有關事實、具體請求及理由等。

當事人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申請。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四條

醫療事故爭議經人民法院調解或者判決解決的,醫療機構應當自收到生效的人民法院的調解書或者判決書之日起7日內向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作出書面報告,並附具調解書或者判決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