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容知識 » 醫療美容整形市場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醫療美容整形市場

發布時間: 2023-09-06 08:34:27

『壹』 現在美容行業前景如何

我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逐年增長,2019年市場規模近173億元

2015-2018年我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總回體呈逐年增長態勢答,增速呈放緩態勢。2019年我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為144.8億元,同比增長28.8%,初步估計2019年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在173億元左右。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整形醫院行業深度市場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貳』 醫美行業

一、醫美行業簡介

(1)醫美作為美妝消費需求的延伸,綜合了醫療和消費屬性,是一個兼具醫療高門檻和消費高天花板的優質賽道。其較基礎護膚品而言作用更直接、見效更快,較彩妝產品而言對皮膚狀態的改善更為徹底,進而具有較強的消費粘性和復購意願。

(2)醫美項目按照是否需要手術,可以劃分為手術類、非手術類(又稱輕醫美)兩個大類。其中,手術類項目包含面部醫療(眼鼻等面部輪廓整形)、美體醫療(胸臀等身體輪廓整形)、皮膚醫療(植發等),口腔醫療(牙齒正畸等)等類目;而非手術類項目又稱輕醫美,包含注射類(玻尿酸、肉毒素等),皮膚美容及其他(光電類、聲波類、私密護理等)。

圖表:中國醫美行業市場結構(2019)

中國醫美行業

說物:1436億元

2015-2019CAGR22.5%,2019-2024 E CAGR1739

手術類

非手術類

市場提搜:836億元

2015-2019CAGR21.2%,2019-2024 ECAGR15.8%

2015-2019CAGR24.6%,20192024 ECAGR19.2%

皮膚美容及其他

口腔醫療

注射類

面部醫療

美體醫療

皮膚醫療

市場:309億元

2015-2019CAGR24.8%,20192024 ECAGR17.9%

5元

牙他正超

2015-2019AGR244

吸手術

植發手術

295元

2019-2024 E CAGR203%

豐胸手術

米由質日

其他

53元

玻尿酸注射

0腹薩形

車手術

牙美白

肉毒素注射

微針、果服膚

69億元

量數計注射

聲光子膚

題皮狀、刺點

玻尿酸注射

肉毒素注射

埋植線

吸脂手術

市場規模:-206億元

市場規模:一101億元

私密護理

市場規模:10億元

市場規頓:-84億元(2020

佔比注射類66%

古比注射類33%

市場規模:8億元

2019-24 E CAGR26%

2020.30 E CAGR25.3%

2014-19CAGR31.59%

2015-19CAGR31.6%

201519CAGR6.1%

2019-24 E CAGR20.49%

2019-24 E CAGR173%

二、醫美產業鏈之上中下游

醫美行業整個產業鏈的利潤分布並不是很均勻,從上游到下游分別是原材料生產商/針劑生產商、醫美機構,醫美平台。

其中上游的原材料廠商具備很強的話語權,所以其毛利率能達到近90%,凈利率差不多也能達到30%左右。而醫美平台掌握渠道入口,具有流量的引導能力,所以也掌握一定的話語權。

所以一頭一尾的擠壓,處於中間隱脊的醫美機構反倒是乾的最累的活,拿著最少的工資的那一方,同時還需要承擔較大的醫療風險。

1.上游

上游:醫美行業的上游是生產、研發原料及葯械的供應商,負責研發並生產醫美用品,按生產產品類別可進一步細分為醫療器械和葯物供應與製造商。例如,玻尿酸、肉毒素、膠原蛋白等原料以及激光美容器械。

上游環節特點:廠商投資價值凸顯;環節盈利能力最強;壁壘高。

2.下游

下游:醫療美容營銷平台,主要為線上信息服務與營銷平台,包括各類型線上搜索類APP.如垂直類醫美、大健康平台。

下游環節特點:

(1)線上平台能降低醫美機構獲客成本,形成機構和消費者之間的紐帶,提升信息透明度;

(2)能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為商家提供了精準有效的獲客渠道;

(3)具有投放精準度高、地域覆蓋廣泛、投入產出比高等優勢。

3.中游

中游:醫療美容服務的提供方,中游主要是服務機構,涉及公立醫院整形美容科、民營醫療美容醫院以及眾多小型診療機構,集中度低、競爭激烈,存在較大信息差,盈利性不高,主要靠渠道。

中游環節特點:

(1)服務市場分散,單體獲利能力層次不齊;

(2)美容專科醫院和醫美機構對醫生依賴度較高,難以實現標准化;

(3)醫美機構高度分散,營銷成本畝拍高;

(4)行業存在大迅攜羨量違法違規經營的機構,資質缺乏保證。

『叄』 未來醫美發展前景怎麼樣有什麼優勢

隨著經濟的發展,百姓的生活條件不斷的改善,從以前的吃飽穿暖變成了更多的去享受生活帶來的美好,人們也會把多餘的錢用於更加註重自己的美觀方面。

國內伴隨著而來的卻是私立整形美容 醫院的蓬勃發展,目前國內對醫學美容方面沒有嚴格的政策和規劃,大多醫美市場都普遍存在一種混亂的場景,比我我所在的省市,大的醫美機構發展還是相當不錯,普通的醫美大多數都存在亂收費,操作不規范,存在危險因素。



省內的公立醫院整形美容外科發展受限制,病員很少,大多去私立醫院了。這跟私立醫院做的宣傳脫不了關系。隨著國家對美容市場的重視,相信在以後各項規章制度會更加完善,醫美市場也會更加健全,私立醫院和公立醫院的優勢在於其可以隨機應變,沒有公立醫院那麼多條款限制醫生和醫院的發展。

未來醫學美容整形的發展前景也是相當可觀的,國家一定會逐漸規范重視這個行業,對於醫生來說前提一定要掌握技術和抓住機會。

醫療美容分類

醫療美容科為一級診療科目,下設四個不同類別的二級診療科目,包括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和美容中醫科,其中美容外科中的項目可分為四個等級,四級高等項目只能在三級整形外科醫院、設有醫療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三級綜合醫院開展。

根據介入手段,醫療美容可分為手術類與非手術類。手術類項目從根本上改變或改善面部及身體部位的外觀,包括眼部手術、鼻部手術、胸部整形和吸脂瘦身等;非手術類項目又稱輕醫美項目,包括注射項目與皮膚護理等。



醫美接受程度較高

在顏值經濟當道下,大眾對醫美的接受程度較高。據新氧數據顯示,50.17%的受訪者表示完全接受醫美,受訪者中沒有完全不接受醫美的人。



美容醫院診療人次逐年增多

2016-2020年,我國美容醫院診療人次呈上升趨勢,2020年,受疫情影響,增速放緩。我國美容醫院診療人次為889.30萬人,同比增長6.16%。



手術類消費品類主要集中在五官整形

在醫美手術中,手術類項目消費主要集中在五官整形方面,消費佔比高達24.74%;其中鼻綜合、眼綜合、面部提升消費佔比分別為8.64%,8.1%,8%。



消費主力仍為女性,但佔比逐年下降

2019-2021年,從消費者的性別分布上來看,女性仍然是消費的主力,占據醫美消費人群的近九成,不過,隨著男性對於外貌的不斷重視,醫美消費佔比正逐年升高。



近年來,美容醫院診療人次逐年升高,雖然醫美行業消費主力仍為女性,但男性消費佔比逐漸升高。未來,醫美行業在顏值經濟的浪潮下,將迎來高速發展。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肆』 醫美行業的前景怎樣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愛美客(300896)、昊海生科(688366)、華熙生物(688363)、奧園美谷(000615)、華東醫葯(000963)、朗姿股份(002612)、華韓整形(430335)等

本文核心數據:醫療美容行業產業鏈;醫療美容滲透率;醫療美容市場規模等

行業概況

——定義

醫療美容(Medical
Cosmetology)是指運用葯物、手術、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不可逆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的美容方式。最早起源於古埃及時期,是使容貌美麗的一門藝術。

醫療美容科為一級診療科目,下設四個不同類別的二級診療科目,包括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和美容中醫科,其中美容外科中的項目可分為四個等級,四級高等項目只能在三級整形外科醫院、設有醫療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三級綜合醫院開展。根據介入手段,醫療美容可分為手術類與非手術類。手術類項目從根本上改變或改善面部及身體部位的外觀,包括眼部手術、鼻部手術、胸部整形和吸脂瘦身等;非手術類項目又稱輕醫美項目,包括注射項目與皮膚護理等。

——產業鏈剖析:上游為醫美原料和器械,中游為醫美機構

中國醫療美容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醫美原料供應商和醫美器材提供商;中游包括正規機構和非正規機構,其中正規機構主要是指公立醫院的整容科、大型連鎖醫美集團和中小型民營醫美機構等,非正規機構是指私人診所和美容院等;醫美行業下游則是消費者,按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程度可分為三類,高端項目消費者、中端項目消費者和低端項目消費者。

中國醫療美容上游原料廠商主要有華熙生物、愛美客、昊海生科、華東醫葯、焦點生物等;中游醫美機構主要有華韓整形、麗都整形、瑞麗醫美、鵬愛醫療等機構,新興的醫美平台有新氧、更美、悅美等互聯網平台;下游主要是廣大的醫療美容消費者。

行業發展歷程:起步較晚,正處於高速發展期

相比美國、日本、韓國等成熟市場,中國的醫美行業起步較晚。自醫美行業在中國誕生以來,行業在探索與合法中不斷前行。經歷了長期的默默發展,目前中國醫美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呈現出勃勃生機,一方面大量年輕用戶持續滲透市場,另一方面中國醫美也步入激烈的淘汰賽階段。

中國的醫療美容行業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監管缺失,目前正積極開展系列整治活動和措施。行業在經過長時間的野蠻生長後,演化出了指昌慧以下特點:

行業發展現狀

——供給:合規供給存在缺口

中國醫療美容市場發展快速,從中國醫療美容機構的供給來看,截至2021年12月,中國合規注冊的醫療美容機構共15144家。相較於我國醫美巨大的市場需求,醫療美容終端診療機構的數量存在一定缺口。

從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執業醫師數量來看,根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2》,2021年我國整形外科迅飢醫院含助理醫師在內的注冊執業醫生數量為1753人,注冊唯答護士為2606人,美容醫院含助理醫師在內的注冊執業醫生數量為8947人,注冊護士為13240人,合計符合醫美行業規范的專業醫療從業人員僅26546人。而行業標准需求合規醫師數量超過10萬人,因此存在著大約7.7萬合規醫師缺口,醫師數量供不應求。

——需求:滲透率提高,需求空間大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隨著醫療美容服務需求的不斷增長,中國醫療美容服務市場的滲透率由2016年的1.3%大幅上升至2020年的2.1%,復合年增長率為13.6%。2021年,市場滲透率將進一步上升至2.4%。

2016-2021年,我國醫美市場用戶規模總體呈逐年上升態勢。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醫美用戶達到1813萬人,近5年來復合增長率達到45.3%。據新氧發布的《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預測,2022年,中國醫療美容用戶規模將達到2093萬人。

2012-2021年,我國醫美就診人數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但近幾年增速有所下降。2021年,疫情穩定平緩,醫美就診人數較上年大幅上漲。2021年我國整形外科醫院診療人數為137.4萬人次,同比增速為43.1%;美容醫院診療數為1106.3萬人次,同比增速為24.4%。

醫療美容近年來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不斷提升,隨著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醫療美容消費者數量的增加,中國醫療美容市場得到增長;供給側方面,商業化的醫療美容產品不斷出台,數量不斷增加也推動了中國醫療美容市場的增長。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數據,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球醫療美容市場造成重大影響,但對中國市場影響相對較小,醫美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1549億元,增速下降至8%。2021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增速提高,達22%,市場規模為1891億元。預計2022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將達2267億元。

行業競爭格局

——區域競爭:一線城市競爭力更強

根據更美APP《2021年醫美行業白皮書》,2021年國內醫美市場規模前十城市依次為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廣州、杭州、重慶、南京、青島和西安,上海超越北京成為消費十強城市中排名第一,市場規模前十城市仍被一線及新一線城市佔領。

從以上排名可以看出,中國醫療美容消費大多來自一線城市或新一線城市。從滲透率來看,2021年,中國一線城市醫療美容滲透率達22.2%,二線城市滲透率為8.6%,三線城市醫美滲透率僅為4.3%。盡管醫療美容在中國更發達地區的滲透率較高,但由於人口基數較大的因素,低線城市的醫療美容消費人口正在迅速追趕,市場潛力較大。

——機構競爭:集中度較低,非正規機構較多

目前,中國醫療美容市場集中度較低,中小型民營醫美機構處於主導地位,同時,伴隨成本的提升,醫美機構經營者較多開設中小型機構,以應對快速變化的消費者。近幾年,隨著行業兼並重組加劇,市場集中度有所提升。醫美項目具有消費個性化、地域差異化等特徵,因此機構很難將運營經驗跨省市復制。中國的連鎖醫美集團多採用各地區自主經營的形式。

——產品競爭:輕醫美項目佔比增加

按照介入手段可以分,醫美可分為手術類醫療美容項目和非手術類醫療美容項目。目前,非手術類項目為代表的輕醫美項目正在逐漸成為市場的主流,佔比在70%以上。手術類項目由於有痛感、恢復時間較長,發展相較於非手術類項目有一定程度的差距。從醫美項目數量來看,2017-2021年,我國非手術類醫美項目佔比在70%以上,且佔比逐年增加,預計2022年,非手術類項目服務次數約佔79.7%。

行業前景及趨勢預測

——發展趨勢:行業發展趨於標准化、規范化

未來,醫療美容行業格局將逐漸由分散走向集中,消費者也將向頭部機構靠攏,頭部醫美機構將有更多發展機會,市場集中度得到提高;從產品市場看,輕醫美項目因其安全、無痛等特點,將受到更多消費者青睞;行業規范方面,中國對醫美行業的監管規范不斷加強,標准和政策出台,醫美市場發展將更加規范化和標准化。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伍』 美容行業前景

美容行業的職業前景非常好,發展潛力巨大。


美容行業發展逐漸成熟,美容行業觀念慢慢讓社會接受,現在慢慢走進中層收入家庭。根據中國美發展史,美容業是在80年代中期在我國開始起步的,當時以美容保養為主,經過20多年發展,無論是從理念,還是技術,以及運營,都有了質的飛躍,當一個行業發展成熟的時候,它就會拉動行業相關產業的消費,包括美院,整形醫院,化妝品,美整形的廣告,還有另人忽略的是網路網站等。社會總購買力,消費力大大提高,在解決溫飽問題的前提下,消費者的目光逐漸向這個行業靠攏,尤其是女性。愛美是人類的天性,因此,美容行業的覆蓋率不亞於其他行業。美容的發展近些年是迅猛的,人們有條件有能力追求美了,所以美容的需求還是很大的,而美容師行業的門檻低,對從業者的要求並不高,但是需要美容師喜歡美容這份工作,對工作抱有激情,只要肯努力,能吃苦,做起來還是非常簡單的。美容師最大的壓力來自於業績,前期是比較難熬的,薪資待遇都不會太高,轉正後都比較穩定了,有條件的可以向大的美容企業發展,制度完善,風險小。


想要了解關於美甲的相關信息,推薦咨詢艾尼斯美妝連鎖學校。艾尼斯從2002年創辦至今,已經有了36+所分支機構,緊跟移動互聯網的趨勢,讓學生在學習方面更加自主自由,20年累計培養50多萬美業人員,學員的專業技能和服務水平廣受好評。名師手把手教學不限學歷,零基礎可學,學成推薦就業或扶持創業。【點擊進入測評挑選適合我的美妝課程】

『陸』 醫療美容行業存在哪些風險

近年來,「醫美」、「整形」、「微整」等逐漸興起,醫療美容行業形成規模式發展。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中國大約有一萬多家醫療美容機構,但是據業內人士估計,大大小小的生活美容機構超過300萬家。「輕醫美」是未來一大趨勢,在消費者的驅動下,醫療美容行業中的非手術類項目在國內所佔的比例會逐步提高,由此而產生的醫療美容問題也不斷攀升。

同時,隨著經營模式的擴張,醫美行業自身也存在著較大的行政風險。根據《中國醫美行業黑皮書》統計顯示,在眾多的醫美機構中,藏匿著數量眾多的、無資質認可的非法醫美機構。國內「三非」醫美機構的數目已超60000家,是正規診所的6倍,管理和監督跟不上,是「三非機構」非法行醫和醫美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醫美行業在行政上的問題日益暴露和凸顯,根據以往的醫療美容行業案例,我們做作出了如下分析:

一、醫美機構存在的法律風險

醫美機構存斗舉返在的法律風險主要有民事風險(醫療事故和醫療糾紛、合同風險等)、行政風險和刑事風險(非法行醫罪、醫療事故罪等),今天我們重點闡述醫療美容機構的行政風險。

醫美的行政風險主要有:非法行醫、無證經營、誇張和虛假宣傳、病歷書寫和管理混亂等。例如傳聞中的醫美「黑內幕」(黑醫生、黑培訓、黑診所、黑葯品器械),醫美「門檻低」(美容師、美發師、美甲師、紋綉師都能搖身一變成為醫美專家)等都是衛生行政監督管理方面的痛點。

二、政策現狀

現階段由於醫美行業本身亂象叢生,加之監督管理部門沒有盡到應盡的審查、管理和監督的職責,非法醫美機構、非從事醫療美容的醫師、非法葯品等盛行,已經嚴重地侵害了廣大求美者的身體健康權,危及公共利益。最近,以衛生部為首的監管機構對醫療美容市場的規范問題日益重視,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出台,對行業機構和醫師的准入資格、美容機構的設立標准等作出了明確要求,行業發展環境正在不斷改善,行政監管越來越嚴格。

三、醫美機構行政風險暴露的主要初始源頭

醫美事故和醫美糾紛引發了就診者維權,維權者最關注的問題就是醫院告知是否充分、書寫病歷是否規范、手術操作是否不當等……就診者在維權過程中的主要流程是委託律師、向衛生監督管理部門提起控告、委託醫學會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等,當衛生監督管理部門介入後,可能會在審查過程中發現空飢違規經營、非法經營的情形,此外還有衛生行政監管部門例行檢查、消費者投訴舉報等。

四、風險的具體成因和現存疑難問題:

1.民營醫美機構由於經營管理制度、執業人員流動性大等因素影響,經常發生部分就診者病歷材料缺失、不完整、醫療產品無法溯源、醫師資質材料無法提供等情況。

2.按照《醫療機構病歷管理規定》,就診者住院病歷由醫療機構負責保管,門診病歷原則上由就診者保管。醫療損害鑒定的材料主要是依據醫方記載並保管的病歷資料,包括門急診病歷、化驗單、檢驗報告、知情同意書、手術記錄、病程錄等,就診者僅掌握門、急診病歷及部分化驗單、檢驗報告等。發生糾紛後,就診者可就涉案病史材料要求封存。但實踐中,民營醫療機構保存就診者門診病歷、拒絕就診者封存病史要求的情形較多,加之糾紛產生後就診者和醫方之間的對立性,導致就診者對醫方所出具的病歷材料認可性低,更有甚者一概否認。

3.在民法的舉證責任分配上,就診者應舉證醫療行為與就診者損害後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存在醫療過錯。司法實踐中,就診者為完成舉證責任,須藉助於專業醫療損害鑒定機構進行鑒定。但部分就診者認為其只要有損害後果或醫方病歷有瑕疵即足以證明醫方存在醫療過錯,應由醫方舉證其自身不存在過錯。此外,就診者常試圖以「病歷存在修改」或「簽名不真實」為由,認為醫方偽造、篡改病歷,推翻整個病歷資料的真實性。而「病歷存在篡改」等一般只能由衛生健康部門認定,一旦衛生健康局介入,排查將全面開始。

4.現階段,就診者常對其在診療過程中的知情同意書或各類告知書提出異議,認為不是本人或家屬簽署,申請進行答耐筆跡或指紋鑒定,筆跡鑒定、指紋鑒定數量逐漸增多。另外,由於就診者對醫美機構提供的電子病歷列印件的完整性、真實性、原始性、合法性提出質疑,進而提出對電子病歷進行鑒定的情形亦逐漸涌現。由於電子病歷存儲和修改方式的特殊性,為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和原始性,需要電子病歷系統的技術開發人員、電子技術專家予以協助,提取過程復雜。而醫美機構對此也提出異議,其認為該電子數據僅僅是為了醫院管理、儲存的方便,非法定意義上的電子病歷,堅持認為應該以紙質病歷為准。即便就診者堅持進行該電子數據的鑒定亦不能排除紙質病歷的真實性,雙方對此各執一詞。

5.實踐中,部分就診者在接受醫療美容服務後,認為美容效果沒有達到預期,植入的假體或者注射的葯物不合格或者與約定的產品不一致,遭受了人身損害,故常基於合同和侵權法律關系一並在同一個案件中主張多項訴請。此外,部分就診者主張其接受的醫療美容屬於《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所規定的消費行為,為其植入的假體與事先約定的不符合或假體沒有正規的相關資質證明材料,亦或負責實施美容外科項目的醫師不具備從事美容外科或者整形外科等相關專業臨床工作經歷,從事醫療美容護理工作的人員不具有相關資質等,違反了《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認為醫療美容機構構成欺詐並主張懲罰性賠償。

6.部分醫美機構雖簽署相關的知情同意書,但多數就診者仍表示,未被提醒詳細閱看風險告知書便草率簽字;醫院風險告知不詳盡,與就診者溝通不充分。此外,民營醫療機構的營利性特徵決定其相較於其他醫療機構更為注重營銷效果,就手術團隊、手術效果的宣傳易對就診者產生誤導。

7.醫美機構病歷製作過於簡單,未能反映完整診療過程,如術中植入假體,未及時將假體的條形碼貼至病歷中。應交給就診者自身保管的病歷卡卻由醫院保管,未及時交由就診者。還會發生復印給就診者的病歷與醫院保管的病歷不一致的情況,委託的電子病歷鑒定證實電子病歷與紙質病歷存在差別等情況。

8.醫美消費貸頻現,就診者接受醫療美容服務的費用中絕大部分比例是通過貸款形式支付的。因貸款平台的趨利性,常出現對貸款者還款能力審核不到位、與醫院合作出於成交目的輕易放款,現行政策對消費貸尤其是「校園貸」逐步收緊,醫美機構容易踩到監管雷區。

9.部門醫美機構雖然有衛生執業許可證,也有相應的許可范圍,但未在衛生行政部門核定的醫療科目范圍內開展醫療服務活動,經常開展超出診療范圍的診療行為。同時,醫美機構還會聘任無相關資質的醫務人員從事診療活動,認為從事醫療輔助工作的人員可以不具備相應資質。

10.眾多醫美機構未按照項目明細制定合規的收費價目,簽訂書面確認單,不開具就醫發票及費用清單明細等。甚至還會存在「返點」和「打包銷售」現象。

11.民營醫美機構沒有完善的醫療糾紛處置機制。人才儲備不足,沒有相應的醫療糾紛院內協調處理機制,經常消極對待或簡單粗暴處理導致矛盾升級。

12.消費群體對醫療美容機構發布的廣告存在較大異議,醫美機構經常使用絕對化用語、包含「級/極」、無法考證的用語等,容易出現誇大宣傳或虛假宣傳等違法情形。

五、醫美機構未來將何去何從?

正如上海市黃浦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王利民和檢察官邵怡在上海市法學會東方法學發布的《醫美行業存在的法律問題及其解決》所論述的:「一些醫療美容機構違法違規經營等的諸多問題都是在經濟利潤的驅動下,正如卡爾·馬克思所說:「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絞首的危險。」在醫療美容的問題上,一方面是醫美機構本身所存在的違法或者違規的行為,另一方面是行政監管部門針對醫美亂象整治不力,無論是這兩方面中的任何一方面,都嚴重侵害了公共利益,所以我們探究在醫療美容行業提起行政公益訴訟。」

行業亂象已成,監管日趨嚴格,醫美行業從一開始的民事風險進展至如今的行政責任,若不盡早重視法律合規經營,未來極有可能陷入刑事紛爭,給企業和董監、高管帶來刑事風險。

『柒』 現在醫美行業前景如何

截止2020年1月來看,醫美行業前景不錯,屬於朝陽行業,未來可期。

隨著「顏值時代」的來臨,醫療美容的需求與日俱增,醫美成為風口上的「朝陽行業」,市場發展迅速、空間廣闊。全新的機遇伴隨著更多的挑戰,在新的經濟和政策環境影響下,醫美市場也在加速行業洗牌的步伐。

醫療美容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發源於英國,而後相繼興盛於美國、韓國。中國醫美市場起步於建國後,發展初期以公立醫院整形科為主。

2008年隨著國際合作增多以及國家政策的支持,中國醫美加速發展,涌現了華熙生物、麗都整形等一批代表性的醫美企業。2014年伴隨著互聯網醫美服務商的推動,中國醫美行業迎來爆發,有望成為全球醫美行業發展的下一個重心。

2018年,我國醫療美容項目產業規模達超1200億元,約佔全球醫療美容總規模的15%,五年間復合增長率近24%。隨著醫療美容市場的規范,80後、90後等核心醫美消費人群的崛起,我國醫療美容行業也將迎來黃金發展期,預計2023年有望突破3600億元產值。

注意事項

1、醫美術後也要做好日常的皮膚護理。也就是清潔、保濕及防曬。

其中,在潔面時,如果是有創性醫美治療,術後頭3天是不能沾水的。洗臉時可以用毛巾擦拭未做治療的區域,做過治療的部位可以塗抗生素葯膏。3天後可清水洗臉,不可以用潔面產品。

2、醫美術後是需要加強保濕和防曬的。

保濕是修復的基礎。尤其是在用完醫美面膜後,最好擦溫和的保濕霜或者皮膚屏障修復劑。這樣才能促進皮膚的及時修復。由於醫美術後皮膚抵抗力下降,要比平時更加認真的做好防曬。



『捌』 醫美行業的發展前景

醫療美容行業發展前景:

1、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為醫美行業發展提供動力。

近幾年,國民收入持續增加。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增長8.9%,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6523元,增長9%。收入增加,國民對於醫療美容消費能力增強,進而推動醫療美容行業發展。

2、龐大的女性人口是醫美服務的基礎。

2019年我國女性人口68478萬人,龐大的人口基數為整形美容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台。

3、人口老齡化加劇,是醫美服務快速發展的催化劑。

中國人口日漸老齡化將會催生一大批希望通過醫療美容減緩肌膚老化的消費者。

4、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醫美發展提供實質支持。

醫美行業的高盈利性和高成長性,吸引科技和資金逐利而來,行業呈現出高速的技術發展,不斷進步技術使整形美容越來越安全和便捷。

醫美專業定位:

醫療美容技術專業培養人才的根本任務是面向美容就業市場。在此類高素質人員短缺而需求量較大的情況下,培養出具有一定的醫療美容和生活美容基本知識及實踐操作技能的高技能型、應用性人才,同時從事醫療美容技術工作的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