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容知識 » 中醫經絡養生美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中醫經絡養生美容

發布時間: 2023-09-05 08:25:53

A. 中醫經絡養生美容

現代人往往工作比較忙碌,在飲食、作息方面都不規律,導致身體處於亞健康的狀態。因此很有必要通過鍛煉來強身健體。經絡養生的保健功就可以幫助我們疏通經絡、強筋健骨、除勞去煩、祛病延年。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中醫經絡養生美容的 方法 ,希望對你有用!

中醫美容養生經絡

1、肺經:讓你皮膚不再乾燥

從肩胛骨凹陷處連出一條直線,沿著手臂內側,到拇指內側端止,為人體肺經。“肺主皮毛”,經常敲打肺經的同時,保證每天至少1500毫升的進水量,就能使水分通過肺經運轉到真皮層,使你的皮膚不再乾燥!

敲打肺經時,從大臂到手腕上方,可用半空拳敲打,由於手掌面積較小,從手腕到拇指內側,建議你用另一隻手的拇指按壓,以使穴位足夠受力。另外,清晨3點到5點是肺經運行時期,按理說此時敲打效果最好,如果你不願打攪自己香甜的睡眠,可將敲打肺經作為晨練第一課!

2、膽經:讓你頭發黑亮

膽經由臀部中點開始,沿大腿筆直下滑,至腳踝底端結束。當膽汁分泌不足時,人體無法有效分解食物中的油脂,頭發會顯得油油的,在夏天尤其如此。

因此建議你每天用力敲打膽經,左右各200下,提高膽汁分泌速度,讓頭發健康、黑亮。另外,敲膽經還能幫助大腿排出堆積在外側的脂肪,讓你放心穿短裙!

3、膀胱經:讓你記性好

膀胱經從頭頂的百會穴開始,延至後背、臀部,於腳跟止。一般中醫認為,膀胱經真正的效力位置從腰間開始,因此你只要敲打下半身就夠了。

經常敲打膀胱經,可改善腦部供血質量,刺激腦神經細胞活性,讓你 記憶力 提高!下午15點到17點是膀胱經的運行時間,那時敲打,可有效減少“午乏”,讓你的精力格外充沛!

4、胃經:讓你臉色白里透紅

胃經從鎖骨下開始,順雙乳,過腹部,到兩腿正面,止於第四腳趾趾間。面部供血主要靠胃經,顏面的光澤程度、皮膚的彈性都與胃經供血有關。

如果臉上突然起了皺紋,很可能是胃經的氣血虧虛造成。胃經的最佳敲打時間是早7點到9點,堅持敲打,你就會發現自己的臉色白里透紅,即使熬夜,也不會顯得太憔悴!

5、大腸經:幫你排毒

大腸經從鼻翼旁的迎香穴開始,經過脖子,貫穿手臂,止於食指指尖。經常敲打大腸經,可清腸潤胃,使你代謝通暢,有很強的排毒效果,使你皮膚滑潤、口氣清新!大腸經的作用時間是早5點到7點,建議你在早餐前敲打大腸經,以幫助身體代謝掉夜晚沉積於體內的毒素!

6、三焦經:讓你免疫力提高

三焦經起於眼角魚尾紋的生長處絲竹空穴,止於無名指之間。中醫經絡養生學中三焦經是人體健康功能的總指揮,它能使各個臟腑順利合作,步調一致,有些中醫學家還將它等同於淋巴系統,可見其作用不一般。經常敲打三焦經,能提高身體免疫力,讓你不再小病連連!三焦經的運行時間是21:00到23:00,建議你敲打前盡量少喝水,三焦經還主管水液運行,體內水液沉積太多,會讓你次日清晨感覺眼皮腫腫的!

7、心包經:讓你吃不胖

從乳頭外側一寸的天池穴開始,到中指指尖末端,為心包經。心包經的始端在心臟外圍,中醫所說的心包就是心臟外面的一層薄膜,當外邪侵犯時,心包擋在心臟前面,起到一定保護作用。

經常敲打心包經,除了提高心臟功能,讓你的呼吸和血流更有力外,還有一定的減脂效果。晚上19點到21點是心包經運行時間,如果你在晚飯後敲打心包經,可使血液中積存的膽固醇順暢地排出體外,加快食物脂肪在體內的代謝速度,即使吃得很多,也不用擔心發胖!

8、心經:最准確的自我體檢法

心經始於腋下,止於小拇指指尖,貫穿上臂內側。中醫認為,心經可透露出人體最准確的健康指標,是不可不試的健康自測法。

具體方法很簡單:先將手向前伸直,15秒後,斜放下45°,10秒後,再把手臂垂直舉高,如果你的血液迅速下流,靜脈凸顯消失,說明你指標正常,不必為健康擔心,如果靜脈凸顯消失緩慢,說明你疲勞過度,急需減壓,建議你借機美美地睡一覺!

9、小腸經:擁有纖細手臂

小腸經由眼角內側半寸處的晴明穴開始,經由臉頰、脖子,貫穿手臂,止於小拇指指尖。小腸的功能是消化和吸收,如果它的功能減弱,手臂就會出現鬆鬆的肉肉。

要想擁有纖細手臂,就需要經常揉捏小腸經。具體做法很簡單,把手舉起來,用手指肚捏手臂內側,以微有痛感為佳。經常這么做,小腸經附近的肌肉血流通暢,你就可以放心穿吊帶衫,展現好身材啦!

經絡養生保健具體做法

平衡氣血

兩腳分開直立,兩臂左右平伸,肘部自然彎曲,掌心向上,身體保持平直,腰向左彎,左臂下降,右臂上伸,到適當程度後復原,再向右彎,動作同前,反復數次。

功效:降低血壓,鎮心安神。

心平氣和

兩腳分開直立,隨吸氣兩臂緩慢從身體兩側向前上、正中移動,直到手掌與喉平行,再隨呼氣掌心向下沿胸前徐徐下降,並以意領氣下沉,兩腿屈膝下蹲,直到兩手齊臍部,反復數次。

功效:順暢呼吸。

舒筋活絡

自然站立,兩只手臂慢慢向前平舉,保持與肩膀同高,手心向內跟隨著兩臂回撤,手背從兩腋、腰、尾骶關節方向向下按摩,並以意引導到湧泉,兩腿下蹲,動作重復幾次即可。

功效:可放鬆全身,舒筋活絡。

太極開合

自然站立狀態,兩只手臂向胸前伸展如抱球狀。跟隨者呼吸兩手臂慢慢向外舒展,吸氣時復原,兩腿保持微蹲姿勢,動作重復數次。

功效:寬胸理氣。

巡迴搓棍

兩腿分開微蹲,兩手臂前伸,肘部稍彎,掌心相對距1尺左右。兩手前後來回搓動,身體也隨之轉動,重復數次。

功效:強健腰部。

定步雲手

兩腿分開直立,膝蓋略屈。身體左轉45度,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心相對呈抱球狀。隨身體由左向右轉動,右手交叉上升,左手下降,轉呈向右45度,右手達喉水平前方1尺左右,左手自然下垂。再作反向運動,重復數次。

功效:寬胸理氣,健腰強腿。

旋轉健腰

兩腿分開站立,兩臂微屈置於小腹前,腰部以上身體隨兩臂向左側身後轉動,重復數次。

功效:強健腰腹部。

伸臂舒胸

兩腿分開站立,兩手前舉到平肩,屈肘內收到胸前豎掌,掌心向前。兩臂緩慢推出,同時屈膝下蹲。然後兩手呈握空心拳狀收回腰部兩側,兩腿復原,重復數次。

功效:增強腿力。

進腿虎步

兩腿分開直立,兩手反叉腰,提左腳呈虛步,再向前輕輕踢出,足尖先向內再向外各轉3圈後向前踏平,再練右腳,重復三次以同樣方式退後3步,還原。

功效:保健下肢關節。

擊腹交替

雙腿分開直立,兩手空握拳,一前一後交替輕叩小腹與腰背部,同時兩腿交替活動。

功效:增強肌力,預防關節早衰。

中醫學認為,人體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都匯聚於頭部,通過這些經絡,氣血通達全身。人體腎、肝、心、脾、腦等組織器官因此與頭部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不同體質的人需要調養的臟器、經絡不盡相同,但只要找准部位,採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多梳梳頭,即可達到養生保健的功效。

脾胃不好的人,應多梳前發際線。因為胃經經過此部位,在發際線上下一寸左右的部位來回多次梳理,可以有效緩解胃腸不適。

體質差、易感冒、容易失眠的人,要著重梳頭部正中的督脈和膀胱經區域,即從前額正中央沿頭部中線梳到頭後枕部,可以前後往復地梳。督脈有“陽脈之海”之稱,膀胱經是人體循行路線最長的一條陽經,多梳此部位可以通經絡、調氣血、振奮陽氣,使外邪不易入內,內邪得以祛除。

有頭暈、後頭痛的人,可著重梳梳頭後側枕部區域,促進腦供血,緩解不適。

有腎虛、高血壓、脫肛、頭頂痛的人,可以著重梳頭頂部(百會穴)區域。百會穴是全身陽經和督脈陽氣交匯處,常梳此處可以疏通經絡,提升陽氣。

有偏頭痛、肝膽不適,或氣悶、脅肋部脹痛的人,可著重梳頭部兩側。頭部兩側是膽經、三焦經循行的部位,經常梳一梳能夠疏通肝膽氣滯,緩解疼痛。

每天早晚建議多梳梳頭,節奏由慢到快,次數不宜超過100次,防止損害頭皮。最好選用牛角梳或木梳等天然材質製作的梳子,因為塑料梳子容易產生靜電,長期使用會使發質粗糙蓬鬆,不利於養生保健。

B. 中醫與美容的關系是怎麼樣的

中醫美容學是一門在中醫理論和有中國特色的人體美學理論指導下,研究損容性疾病的防治和損容性生理缺陷的掩飾和矯正,以達到防病健身、延年駐顏、維護和創塑人體神形之美為主要目的的專門學科。

美容方法

中醫美容的手段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中葯、食膳、針灸、推拿按摩、氣功五大類。此外還有心理、養生等方法。每一大類又有若干種具體方法,如葯物美容,有內服法,有外用法。

外用法又分貼敷法、洗浴法等,而貼敷、洗浴法又可再細分為患處皮膚貼敷、臍敷、穴位敷、熏洗、擦洗、沐浴、浸浴等,這些方法都屬於自然療法,安全可靠,無副作用,避免了化學葯物和化妝品對人體的危害。

(2)中醫經絡養生美容擴展閱讀

1、美白祛斑

簡介:調養不善、飲食睡眠不規律、體內排毒功能下降等原因,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體內毒素堆積上行至肌膚表面,出現各種色斑。採用中葯名貴葯材,結合凈斑古方,疏通面部經絡,活血排毒,使面部斑點淡退,重現肌膚凈白。

2、潤顏祛皺

簡介:大氣粉塵污染、術後、產後調養不善、婦科炎症、肝腎虧虛、氣血運行不暢通等,導致皮膚缺乏氣血滋養、黯啞發黃、皺紋等,採用中葯名貴葯材及養顏古方,疏通面部氣血運行,活血滋養,重現肌膚潤澤。

3、中醫減肥

簡介:利用中醫辯證施治的原理,從調整內分泌入手,一般分為針灸減肥和埋線減肥兩種方式,再輔助相關葯材、葯膳,對肝、脾、腎、心臟、肺及三焦等進行調節,通過氣血津液的作用來完成機體的統一,達到減肥的目的。

4、調理祛痘

簡介:肝脾疏瀉功能失調,然後肌膚毛孔堵塞、排泄不暢而長痘。有此症狀的人煩燥、失眠、口乾口苦口臭、體味重、大便黏滯臭穢、小便色黃、面油等特徵。治療以調養為主,疏肝利膽、清熱除濕、清泄伏火為主。

C. 告訴你中醫美容的原理

中醫美容注重整體,將容顏與臟腑、經絡、氣學緊密連結,中葯內服、外敷、針灸、推拿、氣功及食療等手段均體現出動中求美的觀點,使精氣暢通,並且簡便易行、安全可靠,作用廣泛而持久。中醫美容在保健美容和治療損容性皮膚病方面獨具特色,從而顯示了它所蘊藏的特殊潛力。

歷史悠久,實踐豐富 中醫美容的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年前,中醫美容的各種方法,被無數的人反復運用、篩選,日臻完善。其精華將為現代中醫美容及世界美容提供行之有效的天然葯物及自然方法。

堅實的理論基礎 中醫美容是附屬於中醫葯學,並隨中醫葯學的發展而發展,故有較堅實的理論基礎。《黃帝內經》是中醫葯學理論的源頭,它也為中醫美容學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現代中醫各基礎學科和臨床學科的發展,為中醫美容學的發展打下了基礎。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所提供的美學思想,也使中醫美容學具備美學理論的基礎。我國豐富的傳統文化的底蘊,使我國構建的美學理論體系極富特色,將對世界美學做出貢獻

整體觀念 中醫認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顏面五官、須發爪甲,只是整體的一部分,故要得到局部的美,必先求整體的陰陽平衡、臟腑安定、經絡通暢、氣血流通。中醫美容注重整體的調理,因此,美容效果持久、穩定。

辨證論治 中醫美容運用辨證論治的思想,對損美性疾病進行審證求因、審因論治。即使是偏重於裝飾的外用保健品,如面脂、口脂,也體現了辨證論治的特色。如面部色黑、粗糙等,中醫認為原因之一是風邪外襲,因此在一些潤面、增白的化妝品中,配有祛風類葯如防風、白芷等,體現了病因辨證的特點。辨證論治,使中醫美容的針對性更強、效果更突出。

手段多樣、安全 中醫美容的手段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中葯、食膳、針灸、推拿按摩、氣功五大類。此外還有心理、養生等方法。每一大類又有若干種具體方法,如葯物美容,有內服法,有外用法。外用法又分貼敷法、洗浴法等,而貼敷、洗浴法又可再細分為患處皮膚貼敷、臍敷、穴位敷、熏洗、擦洗、沐浴、浸浴等,這些方法都屬於自然療法,安全可靠,無副作用,避免了化學葯物和化妝品對人體的危害。

介入生活美容 中醫葯和生活美容之間的聯系歷史悠久。在歷代各類醫書中,表明有駐顏、悅色的作用的葯物多達上百種,而方劑更是數量可觀,各種洗手面方、令面悅澤方、增白方、祛皺方、駐顏方、白牙方、染發方、香身香口方,應有盡有,甚至有發蠟、口紅、胭脂的配方。這些方葯具有極濃的生活美容的色彩,它們不是以治療疾病為主要目的,而是著眼於修飾人的容顏,使之更光彩奪目。這些信息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國古代醫家已把對人體美的維護作為醫學的任務之一,所以他們關注人體的修飾,並以醫學的手段介入,使修飾品和修飾手段更完善,更符合人體健康要求。這種介入擴大了中醫美容的內涵,使中醫美容以其深度和廣度並存,在世界美容史上占據了獨特的位置。

1.潤五臟、補養氣血

五臟即心肝脾肺腎,通過經脈、氣血、津液與人體皮膚、五官、須發、四肢九竅構成一有機體,五臟六腑氣血的盛衰直接關繫到機體的健康和面容的容枯。五臟通過經脈、絡脈、陽氣陰血及津液的運動而散布體表以滋補、滋養皮膚,抗禦外邪侵襲,從而保持面部色紅潤、肌肉豐滿、皮膚毛發潤澤等。所以五臟六腑強盛是體態健康美麗的保證,氣血充盈是體態健康美麗潤澤容貌不枯。氣血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之一,氣血旺盛表現在面的物質基礎。故中醫療法非常重視臟腑、氣血在美容中的作用, 通過潤五臟補益氣血使身體健壯、容顏長駐。

2.疏通經絡, 活血行瘀

經絡廣布於人體,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的.通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的微物質都是通過經絡系統運送到全身每個部位的。只有經絡保持通暢,氣血運行無阻,才能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容潤的肌膚。若經絡不通, 氣血運行不暢,必致停而為瘀,皮膚肌肉得不到氣血濡養則面色無華, 甚至導致皮膚疾病的發生而影響美容, 故中醫療法中均要遵循疏通經絡, 活血行瘀的原則,以求得較好的美容效果。

3.祛風清熱,涼血解毒

自然界中你的風、寒、暑、濕、燥、火六氣,在正常情況下不致危害人本、但當氣候異常變化或人體下氣不足,抵抗力下降等情況時,六氣即成為致病因素,侵犯人體而為病。此時的六氣稱為"六淫","六淫"是外感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對於美容而言, "六淫"中危害最甚的當責之於風邪、熱邪、因為風邪常為外邪致病之先導,而顏面、須發、眼目等均暴露於外,這些部位最易受風邪的侵襲而致病,而熱邪最易與風邪依附而侵襲人體經絡影響人體氣血運行,同時熱極容易化毒入血,使血份熱熾,導致許多損容疾病的發生,因祛風清熱,涼血解毒是中醫美容療法的另一個主要治則。

4.消腫散結,燥濕止癢

損容的某些疾病如痤瘡、酒渣鼻等多表現為局部紅腫、搔癢等,特別是那些久病纏綿的面部疾病,多與濕邪有關,因此在補助下氣,祛風清熱,涼血解毒的同時還應當適當配入消腫散結,燥濕止癢之葯品。

5.增白悅色,駐顏減皺

皮膚白皙光潤悅澤,瑩潔紅潤,富有彈性不僅是健康的標志,更是美的魅力所在。除了通過補益臟腑氣血,調陰陽、通經活絡等中醫美容手段達到增白的目的外,在美容製品中,還常常配以一些直接滋養肌膚增白悅顏和抗老減皺之葯物。

D. 中醫美容理論是怎麼樣的

中醫是從中國古代就流傳下來的治病救人的醫學方法,中醫美容是中醫葯學的繼承和發展,以中醫葯學為基礎的美容方法。中醫美容及中醫美容養生都是愛美女生感興趣的話題,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中醫美容吧。

中醫美容是一門中醫理論和有中國特色的人體美學理論的指導下,研究了面容疾病、預防缺陷和矯正缺陷,健身、延年駐顏、塑造人體美為主要目的專門學科。

中醫美容學中的美容是取其廣義。中醫美容是以健康為基礎的美容,它是根據健康的標准和美學的標准對人的外形和內在的精神面貌、氣質風度等進行綜合評價的結果。

美容一詞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美容僅指顏面五官或頸部以上的美化和修飾。廣義美容則包括顏面、須發、軀體、四肢以及心靈等全身心的美化。

中醫之美集中於整體,將與臟腑與經絡、氣血緊密相連,中醫、針灸、推拿、局部、氣功、飲食等手段都在尋求美的觀點,是簡單、安全、可靠、廣泛而持久的`作用。

中醫美容在保健美容和治療損容性皮膚病方面獨具特色,從而顯示了它所蘊藏的特殊潛力。

理論基礎

中醫美學是中醫葯學的衍生,隨中醫葯學的發展而發展,有堅實的理論基礎。

《黃帝內經》是中醫葯學理論的源頭,它也為中醫美容學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現代中醫各基礎學科和臨床學科的發展,為中醫美容學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中國傳統美學理論中體現中國文化審美觀。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遺產,使中國的美學理論體系的建構是非常有特色的,將為世界做出貢獻。

整體觀念

中醫認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做到整體的陰陽平衡、臟腑安定、經絡通暢、氣血流通。因此,美容效果持久、穩定。

中葯、食膳、針灸、推拿按摩、氣功是中醫美容的手段。

中葯美容

碧敏寬中醫美容之中葯美容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運用中葯配製的粉、膏、液、糊等外用美容制劑,根據需要內服、外敷,並加以按摩,以滋補臟腑氣血、活血通絡、軟堅散結、退疹祛斑,達到祛斑除皺、養顏駐容、延緩肌膚老化的美拿渣容功效。

經絡美容

中醫美容之經絡美容包括針刺美容、灸治美容和按摩美容。針刺美容,即用中醫特製芒針或其他能起到「針的作用的器械,刺激經絡上特定的穴位,以疏通經絡、調理氣血,達到美容的目的。灸治美容。

是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理論,用點燃的特製艾條,在特定的穴位上熏烤,借溫熱刺激穴位,通過經絡腧穴,行氣活血、滋潤肌膚,達到養顏的目的。按摩美容,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

根據美容需要,進行面部某些穴位的按摩悔亮,以疏通經絡氣血、調節肌膚氣血平衡,達到祛斑、潤膚、防皺等美容效果。

氣功美容

中醫美容之氣功美容,即進行某種氣功練習,通過調形(動作)、調神(意念)、調息(呼吸)的功夫,鍛煉精、氣、神,調整人體內部的功能狀態,達到治病強身、養顏駐容的目的。

葯膳美容

中醫美容之葯膳美容,是根據個體的美容需要,以某些相適應的葯物與食物的相配伍製成食品食用,以調理機體氣血、滋養臟腑,達到美容的目的。

中醫美容正是綜合以上方法,融外用、內服、針灸、按摩、氣功、葯膳為一體,既注重外用葯滋養皮膚,又注重從內部補益氣血,調節臟腑功能,從而體現了中醫整體調治的特點。

此外還有心理、養生等方法。每一大類又有若干種具體方法,如葯物美容,有內服法,有外用法。

外用法又分貼敷法、洗浴法等,而貼敷、洗浴法又可再細分為患處皮膚貼敷、臍敷、穴位敷、熏洗、擦洗、沐浴、浸浴等,這些方法都屬於自然療法,安全可靠,無副作用,避免了化學葯物和化妝品對人體的危害。

用途

中醫豐胸

用中葯打開胸部經絡,通過獨特的引經疏通胸部經絡,補充人體氣血、疏氣郁、調治內分泌等,再季節和中醫學位按摩手法或學位針灸,使機體雌性荷爾蒙分泌水平增加,以促進乳房二次發育從而達到使乳房豐滿、堅挺。

美白祛斑

調養不善、飲食睡眠不規律、體內排毒功能下降等原因,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體內毒素堆積上行至肌膚表面,出現各種色斑。

採用中葯名貴葯材,結合凈斑古方,疏通面部經絡,活血排毒,使面部斑點淡退,重現肌膚凈白。排去面部毒素及局部色素沉著,使面部色斑淡退,使肌膚恢復自然光澤,靚白肌膚。

潤顏祛皺

大氣粉塵污染、術後、產後調養不善、婦科炎症、肝腎虧虛、氣血運行不暢通等,導致皮膚缺乏氣血滋養、黯啞發黃、皺紋等,採用中葯名貴葯材及養顏古方,疏通面部氣血運行,活血滋養,重現肌膚潤澤。

活膚潤膚,祛除皺紋,使肌膚氣血流通、光澤細嫩,平滑並有韌性。

中醫減肥

利用中醫辯證施治的原理,從調整內分泌入手,一般分為針灸減肥和埋線減肥兩種方式,再輔助相關葯材、葯膳,對肝、脾、腎、心臟、肺及三焦等進行調節,通過氣血津液的作用來完成機體的統一,達到減肥的目的。

去除身體多餘脂肪或贅肉來達到理想體重,並附帶滋補保健功效。

調理祛痘

肝脾疏瀉功能失調,然後肌膚毛孔堵塞、排泄不暢而長痘。有此症狀的人煩燥、失眠、口乾口苦口臭、體味重、大便黏滯臭穢、小便色黃、面油等特徵。

治療以調養為主,疏肝利膽、清熱除濕、清泄伏火為主。排去面部毒素及局部色素沉著,清濕熱,化濕除煩,使面部痘痘消退。

整體觀念

整體觀念中醫認為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顏面五官、須發爪甲,只是整體的一部分,故要得到局部的美,必先求整體的陰陽平衡、臟腑安定、經絡通暢、氣血流通。中醫美容注重整體的調理,因此,美容效果持久、穩定。

結語: 中醫葯學博大精神,歷史悠久,中醫美容繼承中醫葯學,以健康、安全的美容方法及原料給廣大愛美女生送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