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容知識 » 過去三年醫療美容器械銷售總額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過去三年醫療美容器械銷售總額

發布時間: 2023-09-01 12:11:00

❶ 醫美行業背景概述

中國醫療美容行業起步於80年代,改革開放之後一些公立醫院開設美容門診,民營的美容機構也在全國開始興起。隨著國外的美容觀念、先進技術和美容材料、運營管理理念陸續傳到中國,需求增長,社會資本加速進入美容行業,規模擴大,各種私立醫療美容機構也迅速發展。

醫療美容兼具醫療與消費雙重屬性,伴隨著醫生多點執業的政策及消費升級的不斷推動,到2015年,中國大約有5000家活躍的醫療美容機構,醫美市場規模500-1000億,近幾年行業增速達到20%-30%,高於傳統醫療行業平均增速。

1998-2016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產業鏈上下游共發生779起投資,其中披露投資金額671起。全部已披露投資金額540.88億元,平均每筆投資金額達8,061萬元。2001-2010年,醫美行業仍屬於發展期,2010年以來,醫美行業在投資數量增加的同時,投資規模也在急劇增大,2015年投資案例數達249起,較2008年增長超過15倍,投資金額增長近10倍。

2001-2016年,中國醫美行業共發生起302並購事件,並購總金額680.6億人民幣,平均每筆並購金額耗資2.25億人民幣,根據醫美行業上下游分布,上游醫葯及醫療器械研發生產方面共發生143起並購事件,並購總金額349.29億人民幣,中下游醫療院所並購及醫葯器械銷售方面共發生159起並購事件,並購總金額331.32 億人民幣。2001-2010年的並購案例總體數量少,卻有幾起大型並購案,行業仍屬於發展期,2011-2016年,並購熱潮開始發展,並購案例增多,且並購金額不斷攀升。

醫療美容行業上游主要包括醫療器械生產商和材料耗材生產商。從上游到中游為中間商,通常指代理商和經銷商。醫美行業中游主要包括公立醫院的美容科,民營美容醫院美容院。目前醫療美容產業市場較為混亂,中游的服務機構質量參差不齊,具有品牌效應的公立醫院極少,尚未形成全國性的品牌連鎖公司,且存在不規范經營問題。醫美行業中游到下游為導客平台、搜索引擎、醫美APP等。由於國內的醫療美容行業過度依賴營銷模式,在醫療服務機構和消費之間存在著多種多樣的中介機構。近幾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興起,以新氧為代表的醫美APP平台上線,在美容醫院和消費人群之間建立起直接溝通的橋梁,有望重建行業內的生態系統,壓縮中間環節,提高美容資源配置效率。

從醫美行業上、中、下游橫向分析,上游廠商因行業監管相對規范,產業相對集中,利潤主要集中在上游,尤其龍頭公司利潤率較高。但是中長期看,中下游終端整合提升空間更大,未來有可能成為各方爭奪的主戰場。從整個產業鏈有縱向延伸角度分析,醫美行業開始與文化娛樂、廣告傳媒等產業對接。醫療美容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涵蓋多方面的交叉產業,包括醫療科研部門、醫療機構/器械行業、美容服務產業、文化娛樂產業等。作為一個交叉產業,醫療美容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維度,為更多參與方提供了更大的價值實現平台。

醫療美容O2O 解決了傳統醫美行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有效解決消費者、醫師、醫美機構的痛點,通過更低地成本為醫院創造客源來創造商業價值,獲得了資本的青睞。大陸醫美的市場宣傳普及度不及韓國台灣,韓國、台灣地區主要由明星、達人向公眾普及醫美知識,通過簡化專業術語、電視節目、名人出書等形式使得大眾對醫療美容產生親近感,縮短專業醫療與受眾之間的心理距離。大陸缺乏對醫療美容行業廣告相關的監管機制,誇大、虛假的廣告占據著各大熱搜以及街邊小巷。行業的亂象,使得民眾對於醫療美容的整體印象不佳。有美容需求的顧客難以在國內找到值得信賴的醫療資源,因此經濟實力較好的顧客多轉向韓國、台灣出國整容,接受國內服務的顧客中被敲詐,手術失敗且術後無法申訴的情況比比皆是。

對改善行業亂象,重塑醫美行業結構而言,解決顧客與醫療服務機構的信息交流問題是重中之重。醫美O2O一方面鏈接專業醫療美容機構,如各大三甲醫院美容科室、聯合麗格等醫生集團及線下診所、中小型整形機構,向客戶提供多層次可靠的醫療機構選擇,在此基礎上,通多價格公開化,使得行業收費趨向透明,並通過團購、折扣等方式為客戶提供合理的價格,提高醫療美容的可靠度,降低進入門檻,使得更多的客戶樂於嘗試醫療美容服務,形成導流。醫美O2O不僅提供顧客與專業機構的對接服務,還開辟咨詢窗口,由專業客服或醫生團隊及時解答客戶疑問,跟進術後服務,提高客戶滿意度;與此同時,多家醫美O2O通過建立美容社區,形成大量的口碑反饋以及體驗分享,既穩定了部分高頻次消費客戶,為入門客戶提供比照參考,從客戶端反向約束醫療機構的服務質量。醫美O2O在普及醫美知識、對接顧客-機構需求、提升客戶體驗、規范行業服務質量等方面有著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推動行業形成良性競爭格局。

醫美行業存在三大投資機會:材料/器械生產商、民營醫美醫院、醫美O2O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認為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步入快速發展初期,當下正是布局投資的最佳時機。從產業鏈上下游來看,三個方面值得重點關註:一是美容材料、設備的研發、生產商;二是民營美容醫院;三是醫美O2O。美容材料及設備的生產商作為行業上游原材料的主要供應商,未來隨著技術和產品質量的提高,憑借著低價的優勢,有望不斷對進口產品實現替代,為中國醫美市場的快速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民營醫院作為美容服務的提供商,直接對接消費需求,隨著行業競爭秩序的規范,必然會有部分企業憑借一流的技術、優質的服務和安全的產品而勝出,建設成為國內知名的品牌醫療美容服務提供商。而醫美O2O能夠改變目前的醫美行業的痛點,極大縮短美容醫院和潛在客戶之間的距離,從而降低獲客成本。

世界醫療美容行業不斷壯大,全球美容整形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根據國海證券研究報告表明,從全球來看,進入21世紀以後,世界醫療美容行業已成為僅次於汽車業和航空業的第三大產業。2014年全球美容整形市場規模達到346億美元,綜合近年來全球美容整形消費市場增長態勢,預計未來世界500強企業中將有三分之一是從事與醫療美容技術研究、生產、銷售的企業。

從供給方面看,2014年整形外科醫師隊伍逐漸壯大,全球整形外科醫生總數為4萬多人。美國如今擁有6300名整形外科醫師,位居全球首位,占總數的15.6%;中國位居第三。整形外科醫師的發展速度從一個側面反映該國整形美容行業的發展速度。美國、巴西等國的整形美容業已經漸入成熟境地,整形外科醫師數量非常穩定。從需求方面看,根據ISAPS(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統計:2014年美國國內整形美容消費共計406.45萬例,佔全球總量的20.1%,而2015年美國美容外科市場已達到50億美元的美容外科產品銷量和180億美元美容外科治療量的規模。巴西整形美容消費共計205.853萬例,佔全球總量的10.2%。

❷ 醫美行業發展迅速,未來市場會怎樣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愛美客(300896)、昊海生科(688366)、華熙生物(688363)、奧園美谷(000615)、華東醫葯(000963)、朗姿股份(002612)、華韓整形(430335)等

本文核心數據:醫療美容行業產業鏈;醫療美容滲透率;醫療美容市場規模等

行業概況

——定義

醫療美容(Medical Cosmetology)是指運用葯物、手術、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不可逆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的美容方式。最早起源於古埃及時期,是使容貌美麗的一門藝術。

醫療美容科為一級診療科目,下設四個不同類別的二級診療科目,包括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和美容中醫科,其中美容外科中的項目可分為四個等級,四級高等項目只能在三級整形外科醫院、設有醫療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三級綜合醫院開展。根據介入手段,醫療美容可分為手術類與非手術類。手術類項目從根本上改變或改善面部及身體部位的外觀,包括眼部手術、鼻部手術、胸部整形和吸脂瘦身等;非手術類項目又稱輕醫美項目,包括注射項目與皮膚護理等。

——產業鏈剖析:上游為醫美原料和器械,中游為醫美機構

中國醫療美容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醫美原料供應商和醫美器材提供商;中游包括正規機構和非正規機構,其中正規機構主要是指公立醫院的整容科、大型連鎖醫美集團和中小型民營醫美機構等,非正規機構是指私人診所和美容院等;醫美行業下游則是消費者,按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程度可分為三類,高端項目消費者、中端項目消費者和低端項目消費者。

中國醫療美容上游原料廠商主要有華熙生物、愛美客、昊海生科、華東醫葯、焦點生物等;中游醫美機構主要有華韓整形、麗都整形、瑞麗醫美、鵬愛醫療等機構,新興的醫美平台有新氧、更美、悅美等互聯網平台;下游主要是廣大的醫療美容消費者。

行業發展歷程:起步較晚,正處於高速發展期

相比美國、日本、韓國等成熟市場,中國的醫美行業起步較晚。自醫美行業在中國誕生以來,行業在探索與合法中不斷前行。經歷了長期的默默發展,目前中國醫美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呈現出勃勃生機,一方面大量年輕用戶持續滲透市場,另一方面中國醫美也步入激烈的淘汰賽階段。

中國的醫療美容行業處於快速發展的階段,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監管缺失,目前正積極開展系列整治活動和措施。行業在經過長時間的野蠻生長後,演化出了以下特點:

行業發展現狀

——供給:合規供給存在缺口

中國醫療美容市場發展快速,從中國醫療美容機構的供給來看,截至2021年12月,中國合規注冊的醫療美容機構共15144家。相較於我國醫美巨大的市場需求,醫療美容終端診療機構的數量存在一定缺口。

從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執業醫師數量來看,根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2》,2021年我國整形外科醫院含助理醫師在內的注冊執業醫生數量為1753人,注冊護士為2606人,美容醫院含助理醫師在內的注冊執業醫生數量為8947人,注冊護士為13240人,合計符合醫美行業規范的專業醫療從業人員僅26546人。而行業標准需求合規醫師數量超過10萬人,因此存在著大約7.7萬合規醫師缺口,醫師數量供不應求。

——需求:滲透率提高,需求空間大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隨著醫療美容服務需求的不斷增長,中國醫療美容服務市場的滲透率由2016年的1.3%大幅上升至2020年的2.1%,復合年增長率為13.6%。2021年,市場滲透率將進一步上升至2.4%。

2016-2021年,我國醫美市場用戶規模總體呈逐年上升態勢。根據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醫美用戶達到1813萬人,近5年來復合增長率達到45.3%。據新氧發布的《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預測,2022年,中國醫療美容用戶規模將達到2093萬人。

2012-2021年,我國醫美就診人數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但近幾年增速有所下降。2021年,疫情穩定平緩,醫美就診人數較上年大幅上漲。2021年我國整形外科醫院診療人數為137.4萬人次,同比增速為43.1%;美容醫院診療數為1106.3萬人次,同比增速為24.4%。

醫療美容近年來在中國的受歡迎程度不斷提升,隨著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和醫療美容消費者數量的增加,中國醫療美容市場得到增長;供給側方面,商業化的醫療美容產品不斷出台,數量不斷增加也推動了中國醫療美容市場的增長。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數據,2020年受疫情影響,全球醫療美容市場造成重大影響,但對中國市場影響相對較小,醫美行業市場規模達到了1549億元,增速下降至8%。2021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增速提高,達22%,市場規模為1891億元。預計2022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將達2267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療美容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❸ 醫美行業市值近萬億,成本30售價上萬,背後還存在哪些亂象

現如今,每一個人對自己的面部線條和五官比例越來越不認可,這就導致許多愛美之人去做微整手術和整容手術。隨著醫美行業的快速發展,進而導致醫美行業市值已經接近10000億人民幣。這對於所有想要從事醫美行業的工作人員是一個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機會,並且醫療美容行業也會產生許多黑心醫療美容現象,比如成本30塊錢的商品,通過相關醫療美容機構的宣傳就變成了售價上萬元的商品。事實上,醫療美容行業並不只存在著一個行業亂象,比如許多護膚中心會採用獸醫注射器,這就會滋生細菌,最終引發感染現象。每一個護膚機構和護膚中心有可能會在手術過程中更換美容用品,最終獲得最大的利潤。

總的來說,整個醫療美容行業還需要得到有關部門的監管和治理,避免許多不法商販會利用消費者對醫生的信賴度而導致產生最大的利潤。每一個護膚中心和美容機構都要做好工作人員的工作培訓,避免工作人員發生巨大的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