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容知識 » 2017醫療美容分級目錄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2017醫療美容分級目錄

發布時間: 2023-08-21 14:13:10

Ⅰ 國家有沒有出台《整容》的相關法律法規

沒有,但一般正規的醫療美容整形醫院在做任何手術之前醫生會和您簽手術同意術(合同)方可進行手術的,請您不要擔心

Ⅱ 醫療美容門診部手術室標準是幾級

據了解,《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將美容外科分為四個等級:
一級美容項目:打耳洞、注射肉毒素等,設有醫療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一級綜合醫院和門診部,以及設有醫療美容科的診所,可以開展這些項目。
二級美容沖御項目:實施培亂隆胸術、額頭除皺術等,必須是醫療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二級綜合醫院與門診部,門診部還必須設有麻醉科。
三級美容項目:洗紋身等,散中岩只能到美容醫院
四級美容項目:顴骨降低術、下頜骨肥大矯正術、上下頜骨等其他成形術,

Ⅲ 醫美行業有哪些亂現象

從業人員素質低,虛假廣告盛行。

整形美容需求日益旺盛,「顏值經濟」催生了一大批無資質小作坊式的醫美機構。行業火爆的背後,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法院調研報告列舉了目前醫美行業市場主要存在的四大亂象:醫美機構無資質、從業人員素質低、虛假廣告盛行、醫美耗材不正規。

相關機構最近發布的《2017年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2017年中國醫美消費人群與2016年同比增長高達42%,遠高於7%的全球增速,中國成為全球醫美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

這一速度也給醫美行業從業者帶來了機會與挑戰,醫生資源有限,培養速度跟不上需求;無醫療經營許可證的「黑市」和培訓5天上崗的「黑醫」猖獗。

區別於傳統美容,醫療美容由於其侵入性和創傷性的特點,具有一定風險性。一些達不到醫療機構基本標準的非正規診所、美容院、美甲店等有恃無恐地開展醫療美容服務,這些機構大多未取得審批、硬體條件簡陋、器械多次重復使用,缺乏嚴謹的流程,極易造成傳染性疾病和交叉感染。

(3)2017醫療美容分級目錄擴展閱讀

我國醫療美容行業規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長,增速超過40%,規模也遠超千億。在這樣的背景下,醫療美容機構發展迅速,處於「野蠻成長」狀態,租個門店就能開干,資質什麼的都成了浮雲。在暴利驅使下,違法宣傳、非法行醫等行業亂象普遍存在,是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重災區。

發展迅速但很不成熟的醫療美容產業每過一段時間總要出點「大新聞」,整容失敗致喪命、醫生培訓三五天就上崗之類的新聞早已不陌生,更別提像「洗血」美容這樣打著高科技、新技術的噱頭騙人的違法事件了。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醫療美容在我國尚未發展成熟,經營者的自律和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都有不足,但從根本上說還是主管部門監管力度不夠、處罰政策不明、執行力有限等原因造成的。

說起來,對於醫療美容行業的亂象,政府相關部門並不是沒管過,也不是沒有下大力整治過。翻閱歷史,針對醫療美容行業出過的文件、進行過的行動還真不少。2017年、2018年,國家衛計委等七部門都開展了打擊非法醫療美容的專項行動,遏制醫療美容市場亂象。

Ⅳ 衛生部美容整形手術分級管理文件是什麼時候發的

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印發《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內 // 2009-12-25

衛辦醫政發容〔2009〕220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根據修改後的《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第二條有關規定,我部組織制定了《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現印發給你們,請參照執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可以根據本地實際對醫療美容項目和項目分級進行適當調整,並進行嚴格管理,以保證醫療安全。

本通知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二○○九年十二月十一日

(信息公開形式:主動公開)

Ⅳ 與醫療美容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法律分析:目前有《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該辦法為規范醫療美容服務,促進醫療美容事業的健康發展,維護就醫者的合法權益,依據《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護士管理辦法》制定,已於2001年12月29日經衛生部部務會討論通過,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法律依據:《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

第一條 為規范醫療美容服務,促進醫療美容事業的健康發展,維護就醫者的合法權益,依據《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護士管理辦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葯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本辦法所稱美容醫療機構,是指以開展醫療美容診療業務為主的醫療機構。本辦法所稱主診醫師是指具備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條件,負責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執業醫師。醫療美容科為一級診療科目,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和美容中醫科為二級診療科目。根據醫療美容項目的技術難度、可能發生的醫療風險程度,對醫療美容項目實行分級准入管理,《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由衛生部另行制定。

第三條 凡開展醫療美容服務的機構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二十八條 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依據《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護士管理辦法》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Ⅵ 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的內容

第一條為規范醫療美容服務,促進醫療美容事業的健康發展,維護就醫者的合法權益,依據《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護士管理辦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葯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
本辦法所稱美容醫療機構,是指以開展醫療美容診療業務為主的醫療機構。
本辦法所稱主診醫師是指具備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條件,負責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執業醫師。
醫療美容科為一級診療科目,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和美容中醫科為二級診療科目。
根據醫療美容項目的技術難度、可能發生的醫療風險程度,對醫療美容項目實行分級准入管理,《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由衛生部另行制定。
第三條凡開展醫療美容服務的機構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辦法。
第四條衛生部(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主管全國醫療美容服務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含中醫葯行政管理部門,下同)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醫療美容服務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申請舉辦美容醫療機構或醫療機構設置醫療美容科室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承擔民事責任的能力;
(二)有明確的醫療美容診療服務范圍;
(三)符合《醫療機構基本標准(試行)》;
(四)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六條申請舉辦美容醫療機構的單位或者個人,應按照本辦法以及《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辦理設置審批和登記注冊手續。
衛生行政部門自收到合格申辦材料之日起30日內做出批准或不予批準的決定,並書面答復申辦者。
第七條衛生行政部門應在核發美容醫療機構《設置醫療機構批准書》和《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同時,向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對下級衛生行政部門違規作出的審批決定應自發現之日起30日內予以糾正或撤銷。
第八條美容醫療機構必須經衛生行政部門登記注冊並獲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後方可開展執業活動。
第九條醫療機構增設醫療美容科目的,必須具備本辦法規定的條件,按照《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規定的程序,向登記注冊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第十條美容醫療機構和醫療美容科室開展醫療美容項目應當由登記機關指定的專業學會核准,並向登記機關備案。 第十一條負責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主診醫師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經執業醫師注冊機關注冊;
(二)具有從事相關臨床學科工作經歷。其中,負責實施美容外科項目的應具有6年以上從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關專業臨床工作經歷;負責實施美容牙科項目的應具有5年以上從事美容牙科或口腔科專業臨床工作經歷;負責實施美容中醫科和美容皮膚科項目的應分別具有3年以上從事中醫專業和皮膚病專業臨床工作經歷;
(三)經過醫療美容專業培訓或進修並合格,或已從事醫療美容臨床工作1年以上;
(四)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第十二條未取得主診醫師資格的執業醫師,可在主診醫師的指導下從事醫療美容臨床技術服務工作。
第十三條從事醫療美容護理工作的人員,應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護士資格,並經護士注冊機關注冊;
(二)具有兩年以上護理工作經歷;
(三)經過醫療美容護理專業培訓或進修並合格,或已從事醫療美容臨床護理工作6個月以上。
第十四條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委託中介組織對主診醫師資格進行認定。
第十五條未經衛生行政部門核定並辦理執業注冊手續的人員不得從事醫療美容診療服務。 第十六條實施醫療美容項目必須在相應的美容醫療機構或開設醫療美容科室的醫療機構中進行。
第十七條美容醫療機構和醫療美容科室應根據自身條件和能力在衛生行政部門核定的診療科目范圍內開展醫療服務,未經批准不得擅自擴大診療范圍。
美容醫療機構及開設醫療美容科室的醫療機構不得開展未向登記機關備案的醫療美容項目。
第十八條美容醫療機構執業人員要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遵守醫療美容技術操作規程。
美容醫療機構使用的醫用材料須經有關部門批准。
第十九條醫療美容服務實行主診醫師負責制。醫療美容項目必須由主診醫師負責或在其指導下實施。
第二十條執業醫師對就醫者實施治療前,必須向就醫者本人或親屬書面告知治療的適應症、禁忌症、醫療風險和注意事項等,並取得就醫者本人或監護人的簽字同意。未經監護人同意,不得為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人實施醫療美容項目。
第二十一條美容醫療機構和醫療美容科室的從業人員要尊重就醫者的隱私權,未經就醫者本人或監護人同意,不得向第三方披露就醫者病情及病歷資料。
第二十二條美容醫療機構和醫療美容科室發生重大醫療過失,要按規定及時報告當地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
第二十三條美容醫療機構和醫療美容科室應加強醫療質量管理,不斷提高服務水平。 第二十四條任何單位和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並經登記機關核准開展醫療美容診療科目,不得開展醫療美容服務。
第二十五條醫療美容新技術臨床研究必須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組織有關專家論證並批准後方可開展。
第二十六條各級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要加強對醫療美容項目備案的審核。發現美容醫療機構及開設醫療美容科的醫療機構不具備開展某醫療美容項目的條件和能力,應及時通知該機構停止開展該醫療美容項目。
第二十七條各相關專業學會和行業協會要積極協助衛生行政部門規范醫療美容服務行為,加強行業自律工作。
第二十八條美容醫療機構和醫療美容科室發生醫療糾紛或醫療事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第二十九條發布醫療美容廣告必須按照國家有關廣告管理的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三十條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依據《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護士管理辦法》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三十一條外科、口腔科、眼科、皮膚科、中醫科等相關臨床學科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涉及的相關醫療美容活動不受本辦法調整。
第三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在本辦法施行後一年內,按本辦法規定對已開辦的美容醫療機構和開設醫療美容科室的醫療機構進行審核並重新核發《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第三十三條本辦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Ⅶ 醫美的范圍大概都可以包含哪些項目

為什麼在醫美如火如荼的今天,輕醫美總是醫美的「重災區」?

以上僅僅是列舉了黑醫美的冰山一角,現實中求美者遇到的套路更是防不勝防,數不勝數。總而言之,凡是會損傷皮膚的、出血的、扎進肉的,都屬於醫療美容,要去正規醫美機構:如整形手術、微整形注射、光聲電治療(激光、光子、射頻等)、化學煥膚術(果酸、水楊酸等)、紋綉(文眉)等等。而美容院及美發店只能提供無侵入性的生活美容服務,比如面部按摩護理、身體按摩護理、美甲等。未取得醫療美容資質的機構和人員提供醫療美容都是非法的,有很大安全隱患,輕則毀容,重則喪命。廣大消費者做醫美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在安全的前提之上更好地升級「顏值」。

Ⅷ 做醫美要當心!種睫毛、熱瑪吉火爆背後危險重重

熱瑪吉、熱拉提、蜂巢皮秒、超皮秒、玻尿酸注射、眼部提拉術、埋線去皺……這些聽上去讓人感到有些「雲里霧里」的專業術語,如今正在成為一些80後、90後甚至00後們的美容用詞。

當心微整形變「危」整形

何謂醫療美容?根據《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葯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人們日常的化妝、保健品和非醫療器械等方式的美容,則屬於生活美容,主要是對人體進行皮膚護理、按摩等帶有保養或保健性的非侵入性的美容護理。

一項由一財數據中心發布的互聯網生態大數據報告顯示,醫美成為90後消費的熱點。醫美用戶中,59%的人群為90後,22%為80後,另有14%的00後准備「接盤」。90後女性喜歡微創雙眼皮、玻尿酸填充、隆鼻、吸脂、瘦臉針,男生偏愛肉毒素除皺、植發、隆鼻等。

一面是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一面是醫美機構雨後春筍地出現,盡管醫療美容「看上去很美」,其背後卻存在諸多暗角。非法經營、醫療事故等諸多亂象頻頻登上黑名單,成為行業發展的痛點。

按照規定,開展醫療美容活動的場所必須是經衛生 健康 行政部門審批後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醫療機構,機構核準的每個醫療美容科目均應配備一名以上相應專業的美容主診醫師,開展符合《醫療美容項目分級管理目錄》規定的診療活動,機構內的醫生持有相應專業的醫師執業證書、護士持有護士執業證書。

但受到獲利豐厚、違法成本低等因素影響,目前我國的醫美市場上仍充斥著不少黑診所,仍有不少生活美容機構違規開展醫療美容項目。這些非法醫美機構的醫生,大都沒有專業資質,僅憑在培訓機構的幾天「速成課」,便搖身一變,成了替消費者開刀、注射的「美容專家」。近年來各地發生的由整容引發的醫療事故,大都源自非正規機構、非專業醫生。

由於發展迅速、有利可圖,一些其他領域違法行為也盯上了醫美行業。近年來,有貸款機構同非法醫美機構「合謀」,打著零抵押、零擔保、低利息的幌子,向消費者提供「美容整容貸」。實際上,這些貸款產品暗藏諸多隱性條款,不僅貸款利率高,而且還貸要求苛刻。據衛生監督部門執法人員透露,貸款平台往往和非法醫美機構聯手獲益,部分「美容整容貸」平台通過鏈接廣告等形式,賺取廣告費用;一些非法醫美機構則會主動為消費者推薦所謂「安全可靠」的貸款機構,促成雙方獲利。

據悉,目前熱瑪吉、蜂巢皮秒、超皮秒是最火的幾款醫美項目,但火爆的背後「危險重重」。在某種草平台上搜索「熱瑪吉」,隨便就是上千條博主分享,臉部敷上麻葯,很多博主一邊「打熱瑪吉」,一邊分享直播全過程,幾乎所有博主都在推薦「熱瑪吉」。

據專業醫生介紹,市面上熱瑪吉分為四代和五代兩款產品,其中四代是經過CFDA審批的持證設備,而五代因為較新,尚未得到CFDA認證。這直接導致正規醫療機構只能使用持證的四代產品,而眾多美容院則可以引進尚未獲批的五代產品。熱瑪吉需要有資質的執業醫師來操作,不是隨便一個美容師經過培訓就可以做的。

每個人都有追求變美的權利,但是在變美路上,究竟該如何做出決定?確定要做醫美的話,怎樣才能保證安全,避免踩坑?

看醫院的資質

正規醫療機構的位置、環境、設施都會有一定的要求,不會是個小作坊,也不會在一般的美容美發機構,而且還可以要求看機構是否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營業執照等。

看操作人員

醫療行為需要專業的醫生來進行操作,可以通過面談了解醫生的專業性。一般醫生會更加客觀告知治療的效果及風險,如果對方盲目單純誇大治療效果,對風險簡單帶過甚至避而不談,你就得警惕了。同時,也可以看一下醫生是否具備醫師資格證書和執業證書。

看就診的流程

正規機構在進行治療時,應該會有就診記錄、操作告知書等一系列的醫療文件。如果治療之前沒有遺留任何就診資料,那也需要引起警惕。而且,醫療的就診應該是和手術醫生或者操作醫生進行溝通交流,不是由咨詢師進行溝通。如果治療前還沒有見過手術醫生,一定要當心。

多方比較,慎重選擇

如果自己確實不太了解醫美的情況,可以通過和不同醫生進行溝通來判斷,多看幾家醫院,多聽幾位醫生的建議,自然就會有自己的判斷了。選擇自己信任的、好交流的醫生進行治療,安全性也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