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容知識 » 北京友誼醫院醫學美容科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北京友誼醫院醫學美容科

發布時間: 2023-08-15 12:57:36

㈠ 北京友誼醫院是否醫保非定點

北京友誼醫院是醫保定點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是北京市屬三內級甲等醫容院,經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為醫保定點醫療機構。

北京友誼醫院自2003年起即被批准為A類定點醫療機構。A類定點醫療機構: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可以直接到A類定點醫療機構就醫,不受個人選定的定點醫療機構限制。

其中,城鎮老年人醫保、無業醫保、征地超轉醫保仍需遵循社區首診制,即由社區醫院轉診至上一級定點醫院後(無論哪家),在轉診期限內均可直接到A類就醫。

(1)北京友誼醫院醫學美容科擴展閱讀:

北京友誼醫院是醫保定點醫院。北京友誼醫院是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醫院從2003年開始就已經被批准為A類的醫保定點醫療機構。

北京醫保定點選擇4家即可,至少有一家一級醫院,其餘3家「就近」即可,方便自己就醫。為使看病便捷,建議按照以下策略選擇定點醫院:

明星原則:選一個有名的,醫療條件設備過硬的醫院。

省錢原則:選一個社區衛生站,方便按照處方拿葯,報銷比例高。

省事原則:選一家機關事業單位的附屬醫院。

就近原則:即首選離家近、選離單位近的定點醫院,以備不時之需。

參考資料來源:北京友誼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醫療保險基本信息

㈡ 北京友誼醫院的科室介紹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內科以食管、胃腸及肝膽胰腺疾病的內鏡介入(微創)診斷與治療為特色,國內領先、國際知名,是首都醫科大學消化病學系掛靠單位、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北京市重點學科。在消化系疑難病及腫瘤的發病機制、早期診斷和治療方面不斷創新、突破,多次承擔國家「十一·五」支撐計劃、86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公益性項目、國家科技部之國際合作項目、「九·五」攻關項目、北京市科委重點科研項目。每年與中國醫師協會消化醫師協會共同主辦「北京國際消化疾病論壇」、承辦衛生部委託的「全國消化醫師進修班」,同時不定期舉辦不同層次的胃鏡、結腸鏡、EUS、ERCP沙龍及「手把手」培訓班,「『友誼』消化直通車萬里行」被批准為「衛生部第二輪十年百項計劃」,學員們在經過「手把手」的培訓後,臨床技能有了長足的進步,為帶動發展邊遠、基層的醫療衛生機構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科室工作人員團結協作,積極進取,連續多年被評為醫院先進科室,2008年被評為全國「三八」紅旗集體,2007年被評為醫院先進黨支部、北京市衛生局五四紅旗團支部,2006年度被評為全國學習型先進班組、北京市學習型班組先進單位。
2003年,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消化內科、肝病及普外科強強聯合成立了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進一步突出了在消化系統疾病診治方面的綜合優勢。提出了「急重症直通快車、疑難病一站服務、癌前疾病干預阻斷、醫教研齊頭並進」的宗旨。北京市消化疾病中心除以食管、胃腸及肝膽胰腺疾病的內鏡介入(微創)診斷和治療為特色外,還突出了胃腸及肝膽胰腺疾病的手術及腹腔鏡治療、少見和疑難肝病的診斷和治療、慢性肝病肝纖維化及早期肝硬化的診斷和治療、門靜脈高壓症的外科治療、原發性肝癌的早期診斷和多學科系統綜合治療、肝移植及術後乙型肝炎復發的預防和治療。 1952年開展心血管內科臨床診療工作,1958年開展心臟外科手術,1989年成立心血管內科,2000年成立北京友誼醫院心血管疾病診治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心血管中心」)心血管中心由心血管內科、外科和輔助科室組成。設有3個病區及心臟重症監護病房(CCU),病床77張,其中CCU病床8張,心臟外科重症監護病房(ICU)4張。工作人員90餘人,其中正主任醫師7名、副主任醫師8名,博士學位14名、碩士學位12名,護士40餘人。心血管中心是首都醫科大學博士後、博士、碩士培養點,擁有博士導師2名,碩士導師5名。
心血管中心集醫療、教學、科研於一體,在心血管常見疾病、疑難重症的治療和搶救方面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是國內率先把心血管內、外科診治融為一體的中心,為患者提供全面、准確、便捷的醫療服務。擁有心血管造影儀、超聲心動圖機、射頻消融治療儀、運動負荷試驗、動態心電圖及動態血壓檢測等先進的診斷治療儀器。結合醫院其他科室擁有的先進設備,包括了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的心血管診斷和治療手段。
心血管疾病介入診斷和治療是心血管中心的優勢之一。心血管內科可以完成冠狀動脈支架置入術、永久起搏器置入術、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等。特別是經橈動脈冠脈治療技術在中心廣泛開展,80%以上的患者經橈動脈進行,降低了術後並發症,減少了患者術後長時間卧床帶來的痛苦。在國內率先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治療的「綠色通道」,一年365天,每天24小時開放,對於挽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提供了必要技術手段,爭取到寶貴的時間,使死亡率顯著下降。心血管外科可以完成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心臟瓣膜修補置換手術、成人及小兒先心病修補術、大血管手術等,特別是在小切口微創方面具有豐富經驗,具有並發症少、術後恢復快、手術疤痕小等特點。
心血管中心擁有顧復生、沈潞華教授兩位全國知名專家,她們依然工作在臨床一線,言傳身教,悉心指導中青年醫生,使他們摒棄浮躁、勤於鑽研,扎實基本功、技術全面,樹立良好的醫德醫風,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
心血管中心圍繞糖代謝與冠心病、心力衰竭發生機制與治療、房顫發生與治療開展臨床和基礎研究,主持教育部博士課題、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教委基金等多項科研課題,同時參與國家重點研究課題,進行深入的科學研究,已有多項研究結果發表在美國循環研究、糖尿病、美國生理學等國際著名醫學雜志上,曾獲得北京市市級、衛生局多項科技進步獎。在教學方面,承擔首都醫科大學五、七年制教學任務,是心血管內科醫師培訓基地,主辦針對社區醫生的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心血管疾病診治中心以友誼醫院院訓「仁愛博精」為根本,以熱情周到的服務、精湛的醫療技術為患者解除痛苦。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麻醉科於1954年由新中國麻醉領域創始人之一,留法歸國的譚惠英教授創建,是北京最早以獨立科室存在的麻醉科之一。繼任領導為我國著名麻醉學專家、曾任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主任委員及名譽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麻醉學系主任李樹人教授。現任領導為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氣道管理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麻醉分會常委田鳴教授。歷經五十餘年的發展,科室技術力量雄厚,學科梯隊完整合理,高學歷人才比例高,其中碩士91.8%、博士30.3%,同時中青年中已培養出一批同時能從事臨床和基礎性研究的新型學術帶頭人和後備隊。我科1983年成為碩士點,1992年成為博士點,現有碩士生導師2人,博士生導師2人。
我科堅持醫、教、研三方面共同發展,擁有居國內領先水平的麻醉機、監護儀和搶救設備。所有麻醉科醫生均接受了規范化、正規化和系統化的麻醉醫師培訓,掌握了可應用的各種麻醉方法以及國際先進的圍術期監護技術。幾十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臨床麻醉工作范圍不斷擴大。麻醉科承擔了全院臨床麻醉、麻醉後監護與治療(PACU)和急性疼痛及癌性疼痛治療等工作,每年約實施18000餘例麻醉和近六千例鎮痛治療。同時,在大量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的基礎上,我科逐步發展形成氣道保護、疼痛治療、麻醉機理研究和麻醉與器官移植等多個研究方向,為2006年成立的首都醫科大學麻醉學系的掛靠單位。是北京地區麻醉學專科醫師培養基地和考核中心。
一、科室人員
正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10人,主治醫師8人,住院醫師12人,護土4人。
二、科室設備
各種多功能麻醉機,各種高級監護儀,呼吸器,加溫裝置,血液回收系統,BIS、AEP等圍術期監測設備,能滿足最復雜病人的需要。
四、科室特色:
困難氣道處理、術中自體血回輸、非停跳冠脈搭橋麻醉、肝移植麻醉、腎移植麻醉、產科麻醉、無痛人流及分娩鎮痛、急慢性疼痛治療、無痛胃腸鏡。
三、科室功能
1.臨床麻醉
作為北京醫誼醫院主要臨床科室之一,麻醉科承擔了包括心外科、胸外科、普外科、骨科、耳鼻喉科、婦科、產科、泌尿科、腦外科、眼科、血管外科、導管室和內鏡中心等13個科室和部門的手術麻醉工作,每年實施麻醉約18000例,可承擔各種類型的手術麻醉,包括高難度的器官移植、心胸外科、小兒人工耳蝸等,同時還開展了急慢性疼痛治療、無痛人流等治療,建立了術後恢復室,麻醉質量及安全性均達到國際規定標准。
2.疼痛治療
疼痛不僅使患者精神倍受折磨,還會對重要臟器生理功能產生極其不利的負面影響。疼痛治療是我科的專業方向,同時也是治療特色。我科設立了專門的鎮痛門診和病房,可開展急、慢性疼痛治療,包括腰腿痛、頸肩痛、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等,積極利用專業理論和技術使更多的人遠離疼痛,同時對病房手術麻醉前病人進行麻醉前診斷和相關疾病的治療。對於術後疼痛問題,我科針對不同手術和病人狀況進行個體化鎮痛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科還為相關科室的病人提供分娩鎮痛、癌痛治療和無痛胃腸鏡,為病人愉快疾病期和營造無痛醫院做出了我們的貢獻。
3.急救復甦
我科參與全院的搶救插管及復甦工作,在急救復甦方面具有大量的臨床經驗,每年參與重症病人的急救800餘例,挽救了無數珍貴的生命,年年均獲得院內「搶救獎」。並擔任院內急救復甦的教學、培訓和考核工作。
4.臨床教學
麻醉科是全國麻醉學專業博士和碩士培養點,每年招收研究生十餘人。同時還承擔首都醫科大學五年制、七年制學生的教學和臨床實習工作,每年培養進修醫生10餘人。2006年,在李樹人教授領導下,我科成為當年成立的首都醫科大學麻醉學系的掛靠單位,並由李樹人教授擔任麻醉學系主任。友誼醫院麻醉科是北京地區麻醉學專科醫師培養基地和考核中心,田鳴教授是項目負責人。在田鳴教授領導下,麻醉科擁有兩項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氣道管理培訓班》《自體血回輸培訓班》。《中國困難氣道管理指南》由田鳴教授執筆,並主持制定,在麻醉困難氣道處理的臨床實踐和培訓教學方面國際知名,國內領先。

㈢ 北京友誼醫院的介紹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原名為北京蘇聯紅十字醫院,始建於1952年。是新中國成立後,斯大林元帥和毛澤東主席親自商定,由前蘇聯政府和蘇聯紅十字會援助,黨和政府在首都建立的第一所大醫院。1954年,醫院從甘水橋舊址遷入現址。毛澤東主席、劉少奇副主席、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親筆為醫院題詞。1957年3月,前蘇聯政府將醫院正式移交我國,周總理在百忙之中來院參加了移交儀式。1970年,周總理親自為醫院定名為「北京友誼醫院」。建院之初,我國政府從全國各地抽調了一批優秀的醫療護理骨幹,並選派了高素質的領導幹部,在蘇聯政府選派的120多位經驗豐富的醫學護理專家的指導幫助下,各專業學科相繼建立,並以嚴謹的醫療作風和嚴格的醫院管理而著稱;為醫院未來的全面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經過幾代友誼人的不懈努力,醫院建設得到了迅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發展成為一所科室齊全、各具特色、設備先進、服務優良、中西醫結合、具有三級甲等功能,在首都醫療衛生系統有重要影響的大型綜合性醫院,為祖國的醫療衛生事業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做出了積極貢獻。

㈣ 請問位於北京友誼醫院醫學美容健康體檢中心三層311的友誼心友怎麼樣那裡的團體(小組)治療 怎麼樣

你在友誼心友參加的是團體治療吧?那裡的老師大多參加了亞龍團體培訓,受訓專背景和實踐經驗都是很好屬的。參加團體,最重要的是要能夠投入進去,只有投入才會有收獲。很多時候,我們過去的經驗讓我們在與人交往的時候,感覺緊張,想要保護自己,所以會隱藏和退縮。但在團體治療中,這樣的隱藏反而會干擾我們的治療效果。所以,如果你希望獲得好的治療效果,嘗試做一點自己平時不敢做的事情,嘗試以自己真實的樣子投入小組,是最有效的方法。
我個人認為團體治療非常適合有各種社交問題的人,因為團體本身就是一個小社會。當然,如果你感覺自己的情況更需要與某一個人建立親密和信任的關系,那麼也許個體咨詢更加適合你。因為團體時間有限,也許無法把時間都留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