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容知識 » 精品課城市美容師教案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精品課城市美容師教案

發布時間: 2021-12-11 06:22:16

A. 我最敬佩的人作文,600字

我最敬愛的一個人
每當你們問起我最敬佩的人是誰?
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雷鋒。自從讀了老師推薦的《旭日飛揚》以後,我更加敬佩那個助人為樂的雷鋒叔叔啦!
書上記載著雷鋒是共產主義戰士,他干一行,愛一行,他入伍時,投手榴彈不合格,於是,他天不亮就悄悄出來去練習,最後,終於在考核中取得優秀成績,這告訴我們干什麼事情都要認認真真,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績。人們當時流傳著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雷鋒對待同志像春天般溫暖。一次,他發現戰友小韓的棉褲被燒了一個大洞,於是,他就去補,可當時沒有合適的補丁布,就把自己棉帽里的襯布拆下來,用線一針一針地補。雷鋒還向我們提倡「釘子精神」。他,一身軍裝、一臉微笑,一條紅領巾隨風飄揚。他,一個平凡的人,卻有著不平凡的事。他,一個從不驕傲的人,我卻為他驕傲。他,在世界上是渺小的,在我們心裡卻是偉大的。他,有著一個轟雷似的名字,卻有著一顆善良的心。他,就是我最尊敬的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雷鋒。
我敬佩他,是因為他全心全意為國家,為人民。有一次遼陽市遭受了洪水的災害,他毫不猶豫,把平時省吃儉用的100元錢寄給了遼陽災區的人民。有些人說他是「傻子」,這是不對的。他說:「我要做一個有利於人民、有利於國家的人。如果說這是「傻子」,那我甘心願意做這樣的「傻子」,人民生活需要這樣的「傻子」,祖國建設也需要這樣的「傻子」。我就是長著一個心眼,我一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主義!」正是這句話,讓我對雷鋒深深地敬佩。現在我們的生活,難道不是靠雷鋒那樣的「傻子」?對!是雷鋒那樣的人讓我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想到這里,我就深深地懊悔。那是一次全國注重「希望工程」的時候,我校舉行了「希望工程」捐贈儀式,我的同學都非常關心「希望工程」,每人都捐了幾十元錢,我卻只為自己的錢財著想,而不顧別人的困苦,只捐了一兩元錢。同學問我:「你怎麼捐那麼少呢?」我說:「又不關我的事,我為什麼要捐那麼多,捐個一兩元錢就了事了唄。」同學無奈地走開了,我卻一點而也不覺得什麼。自從知道雷鋒的事跡時,我才知道原來人們互相幫助,互相解決對方的困難是多麼地重要。我們應該以雷鋒那樣的人做榜樣學習,好好建設我們祖國的美好未來!可是,當雷鋒應該接受人們的愛戴時,他犧牲了。可他那精神的火把,永遠在我心中燃燒,永不熄滅!
現在的我們應該和雷鋒一樣,去做好事不留名,我們遇見一個人有困難,就應該去幫助他們,我們也要學習雷鋒。
這也正實踐了雷鋒他自己所說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多次獲得了榮譽稱號,受到了許多中央領導人的稱贊。他的名字,他的事跡,被萬人傳頌。

B. 幼兒園小班教案《車子美容》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知道春天到了,很多植物都發芽了。
2、用語言和動作等方式表達自己看到小芽的特點。
二、教學准備:
選擇初春時小草、樹木剛發芽時的戶外或本園內的場景。
三、教學過程:
1、引導幼兒回憶冬天時樹木的樣子。
教師:小朋友們,冬天時,你們看到外面的樹木是什麼樣子的呀?
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教師小結:冬天時,有好多的樹木葉子都掉光了,樹上光禿禿的。
2、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自由表達對春天的認識。
教師:有哪個聰明的小朋友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了?(春天)
春天到了,天氣怎麼樣啊?本來光禿禿的樹枝上會有什麼變化呢?我們一塊去找一找,好嗎?
3、教師帶領幼兒在幼兒園里尋找、觀察小芽。
(1)教師帶領幼兒在幼兒園里邊走邊觀察周圍樹枝上的變化,幫助幼兒尋找樹上的「芽」,尋找小草的「芽」……。
(2)教師帶領幼兒到班級的自然角里去找找,有沒有什麼新發現?(我們種的種子發芽啦)
(3)請幼兒自由尋找並交流看到的小芽,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來。
教師:你在哪裡找到小芽的?小芽是什麼樣的?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身體動作做出小芽的樣子來?(引導幼兒用體態動作來表現看到的小芽。)
4、教師小結:春天來了,天氣變暖了,小草、小樹、種子都發芽了,花兒也開得漂漂亮亮的。真美啊!
教學反思
李穩
春天到了,天氣變暖了,這兩天一直是晴好的天氣,鳥語花香,這么好的環境、天氣,不上這節課真浪費啊!班級里的自然角早已經布置好了,小朋友們從家裡帶過來的各種植物種子都已經開始冒出小小的芽來,更為我上這節科學課提供了最好的實物參照。在觀察自然角的時候,小朋友們圍在邊上,用好奇、希冀又帶點驚喜的眼光看著從松翻的泥土中破「土」而出的小嫩芽,滿心歡喜。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春天」這個詞,已經隨著小芽而進入到孩子們的腦海中了。說得再多,也遠不如眼見為實來得貼切。所以我想:對於這群天真的孩子,用事實來說明問題更比用故事、圖片之類來得直觀、強烈得多。課程與實際相聯系、相結合,往往能獲得更出色的效果。

C. 我最敬佩的人 作文 要求400字以上

十八世紀的德意志天空里,閃耀著的是思想和藝術的群星,其光芒讓全世界為之矚目。
200多年前,在東普魯士柯尼斯堡一條栽種著菩提樹的小道上,每天午後三點半,總會准時走來一個不足五英尺的矮個子。
他散步時閉口不言,只用鼻子呼吸,據說他認為在路上張開嘴不衛生;有人戲說他「心胸狹窄」,因為他胸部凹陷,胸腔狹小,但他卻擁有廣闊的精神天空;他就像精確的鍾表一樣守時,風雨無阻,市民們在滿懷敬意與他打招呼時,總是趁機校正自己的鍾表。
只有一次,鄰居們沒有準時看到他的出現,都為他擔心,當時他沉浸在盧梭的《愛彌爾》,以至於忘了時間,忘了自己,不過,在數十年間,這是他唯一一次沒有準時出現。這位理性得近乎刻板的人就是康德。
伊曼努爾·康德生於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貝格大學。從1746年起任家庭教師9年。1755年完成大學學業,取得編外講師資格,任講師15年。在此期間康德作為教師和著作家,聲望日隆。除講授物理學和數學外,還講授邏輯學、形而上學、道德哲學、火器和築城學、自然地理等。18世紀60年代,這一時期的主要著作有:《關於自然神學和道德的原則的明確性研究》(1764)、《把負數概念引進於哲學中的嘗試》(1763)、《上帝存在的論證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所著《視靈者的幻夢》(1766)檢驗了有關精神世界的全部觀點。1770年被任命為邏輯和形而上學教授。同年發表《論感覺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則》。從1781年開始,9年內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廣闊領域的有獨創性的偉大著作,短期內帶來了一場哲學思想上的革命。如《純粹理性批判》(1781)、《實踐理性批判》(1788)、《判斷力批判》(1790)。1793年《純然理性界限內的宗教》出版後被指控為濫用哲學,歪曲並蔑視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於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講課和著述中再談論宗教問題。但1797年國王死後,他又在最後一篇重要論文《學院之爭》(1798)中重新論及這一問題。《從自然科學最高原理到物理學的過渡》本來可能成為康德哲學的重要補充,但此書未能完成。1804年2月12日病逝。
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時,伊曼努爾·康德在家鄉科尼斯堡去世。康德去世時形容枯槁,瘦得只剩下一把骨頭,遺體放在那裡就像一個木乃伊。而且他的遺體也確實像一個木乃伊那樣被展覽:科尼斯堡的居民排著長隊瞻仰這個城市的最偉大的兒子。當時天氣寒冷,土地凍得無法挖掘,整整16天過去後康德的遺體才被下葬。
去世時的康德似乎僅僅是自己的一個影子,臨死前的若干年裡,他的身體和精神都極為衰弱,作為哲學家的康德也只剩下了一個影子,那時德國哲學界的風雲人物是費希特、謝林和黑格爾等人,他們作為德國唯心主義的領軍人物譽滿天下。1799年,康德發表了生前最後一篇文章-「論與費希特科學學之關系」。在這篇封筆之作中,康德對費希特的科學哲學給予的評價是:一錢不值。這是康德作為哲學家的最後一句話,從此他就告別了哲學舞台-他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D. 關於「我最敬佩的一個人」的600字作文

我最敬佩的一個人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值得我們敬佩的人。他們就像夜空中那閃爍著耀眼光芒的星星,數也數不盡。他們有可能是大名鼎鼎的「明星」,還有可能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星星」……而清潔工卻是我最敬佩的人。
我每次從他們身邊走過,我都會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默默注視他們。他們總是默默無聞,無私奉獻地打掃大馬路,每次清晨我還在熱乎乎的被窩里時,我就能清楚地聽到清潔工「刷,刷」地掃地聲,直到半夜,站在窗口,仍能看到清潔工們得身影。他們總是願意落下許多汗水,來獲取別人的稱贊和健康。
有一次,我從馬路邊走過,看到幾個清潔工在掃大馬路,忽然,有一個叔叔帶著他的女兒經過,嘴裡還吃著香脆的餅干,只見他們吃完餅干後把袋子隨手一扔,我正准備去和那個叔叔評評理,只見一位清潔工阿姨什麼都沒說,就把袋子掃走了。我走過去悄悄地對清潔工說:「阿姨,您為什麼不說說那位叔叔呢?」阿姨卻說到:「都是平常人,干嗎要那麼斤斤計較呢?計較了又能怎樣呢?做人是不能怕吃虧,應該有大肚量,能夠容忍別人的錯誤,更應該具有無私奉獻的品質呀!」聽了阿姨的話,我十分感動。
清潔工是大自然的美容師,他們為了我們地球的衛生而早出晚歸,這種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令我敬佩,更令我感動。我不禁這樣想:人類世界要是沒有清潔工的話,地球早就會變成垃圾場了。人們呀!快醒醒吧!讓我們用我們的雙手,共同來保護地球,保護環境吧!

E. 誰能傳一個初一生物類綜合實踐活動過程展示資料給我十分感謝!

一、綜合實踐活動與初中生物教學的聯系:

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和初中生物的新課程改革對初中生物教學的影響是巨大的,但它們之間的聯系是緊密的。例如:綜合實踐的指導思想與新生物大綱的指導思想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是一致的,教育部規定,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育部文件:教基[2001]17號)。所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對生物教學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傳統初中生物教學在培養學生的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初中生物課是學生喜歡學習的課程之一。原因是由於這門課程講到的內容有很多與學生自身有關,與生活實際聯系得很緊密,而且是學生最早接觸到實驗的課程。但是我們如果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來講的話,學生會很快失去了興趣。為什麼呢?1、由於初一的學生中有些還沒有從小學的學習習慣中轉變過來,因而當學習量突然加大時,不適應。再加上生物知識需要理解,死記硬背的同學考試成績肯定會較差。當第一次或第二次的成績不理想時,學生會有畏難的情緒。這就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教師上課時照本宣科的話,學生如果提前看了課本的內容,則課堂上容易走神。3、上實驗課時,如果教師提前演示實驗的過程,學生去重復,要得到與教師的一致的結論的話,學生的許多行為必然受到限制,因而有趣的實驗課也會變得味同嚼蠟了。4、學生在學習時具有間接性,通過教師來掌握人類長期積累起來的科學文化知識。雖然有教師在引導,但與學生獨立完成的效果還是不可相比的。學生走的是一條認識的捷徑, 他們主要是掌握而不是發現,缺乏了體驗。因而,生物課程的改革是必然要進行的。

新課改與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改善目前教學現狀的好辦法:

新課改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聯系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初中生物是非中考科目,在有的人的眼裡這是一件壞事,因為這會直接導致學校領導和學生對生物教學的輕視。但在落實新課改的精神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方面則具有優勢。因為,一方面,我們生物教師在進行研究時如果失敗了則壓力沒有那麼大。另外,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特點就是時間的不可控制性。對於中考科目來說,在目前的現狀下,中考成績可以說是一個學校或一個教師的命脈,所以時間不可控制性是一個大問題,但初中生物老師則不存在這個問題。所以,生物教師在這方面多作嘗試,還可為其它學科的教學探明道路。

二、生物學科中有較多的內容適於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生物課中可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十分豐富,它包括教材中生物學所輻射的絕大多數范圍,例如:

1、動植物標本製作:大型標本製作方面:植物的標本可以製作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動物標本則主要選擇節肢動物門中的動物,例如用魚、蛙、龜、蛇等脊椎動物做透明骨骼標本;微觀標本製作方面:植物的可以考慮「洋蔥根尖的縱切面結構」、 「蠶豆葉的橫切面結構」等永久切片,既教會了學生一定的製作技術,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又可以通過觀察更進一步掌握根、莖、葉的結構知識。動物的可以考慮草履蟲、神經纖維、血液塗片等。這些小製作只要告訴學生基本原理後,學生就可以自主探索。相信學生,往往會取得好的成果。例如,我在2003年組織的興趣班中,有學生交上來了玻璃製作的標本,還有琥珀標本、蠟制標本等,這些製作在老師的估計范圍之外。

2、植物栽培:在我校的植物生態園中,可在不同的季節栽種不同的植物,既美化了校園,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另外,還可以將嫁接、扦插、壓條等技術讓學生掌握。無土栽培技術還可以用來裝扮教室或家庭的書房。至於組織培養則要看學校的條件,如果消毒的水平過關的話,也是可以作一下嘗試。

3、探究性實驗:生物課本中的探究式實驗非常多,由於上課時間限制,書本上一些無法完成的探究性實驗就可以放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來安排、落實和完成。只要遵從探究活動的規律,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先進行一些有趣的小實驗。在完成一些小實驗的基礎上,也會得出深刻的生物學規律。例如:七年級上冊的《探究種子的發芽率》、八年級上冊的《探究菜青蟲的取食行為》等。

4、調查研究: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也是學習生物學的重要手段。現在的學生所必備的素質不僅僅是能夠學習,還需要有和社會交流、融入社會的能力。所以在實踐活動中,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到課堂外去,到大自然和社會環境里,通過訪問(個別談話法)、座談、問卷、測驗(如智力、能力、個性等測試,書面資料分析)等手段收集各種資料,並對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得出規律性的認識。例如,我在2003年9-11月間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江門市垃圾處理情況調查活動》,在我校取得了良好的示範性效果。我將我指導的這次活動教案附於後面,以供參考。

5.舉辦展覽:利用生物攝影,把各種各樣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行為方式展示出來。作品題材包括動物、植物、細菌、真菌和病毒。可用普通相機、顯微鏡、掃描電鏡等根據實物拍攝的生物題材用來展覽:大到生物景觀、生態系統,小到一隻昆蟲、一片蝴蝶的翅、一朵花、一片花瓣、甚至於細胞組織的超微結構等都可以。此外還可將學生的小製作用來展覽,如 「葉脈書簽拼畫」展、「插花藝術展」等小展示。還有,我組織了學生對青春痘、近視眼等調查,將這些調查的圖片、成果等在校園的櫥窗中展示出來。這樣把科學性、知識性、技術性和藝術性結合起來,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和豐富的想像力,對其他同學參加綜合實踐活動也是一個促進和示範的作用。

三、生物教師開展綜合實踐的意義:

1、綜合實踐活動促進了學生的發展: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內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才能產生質的變化。內因是變化的根本,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因此,由於綜合實踐活動是由學生主動報名參加的,積極性能得到保證。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就能主動地參與探究活動。老師提供綜合實踐活動的平台,相當於外因,促使學生獲取知識,從而發生質變。學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學習生物和其它學科自然容易一些。學生能否持續發展是我們當教師的必須時時刻刻關注的問題,如果透支了學生的興趣和活力,活動開展還不如不開展。

2、綜合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 :在生活的任何方面,每個人對待事物的態度、認識、理解都是不盡相同的。在對江門市垃圾處理情況的調查活動中,通過學生設計、選擇活動的形式,體驗活動的過程,檢驗活動的效果,能使學生的主體性充分體現。通過參與活動,使學生在相互溝通和碰撞中,增強自信心。由於我對垃圾的處理也不是很清楚,一切問題的答案要學生們自己去調查和探索,這讓初一和初二的學生有一個機會去充分了解自我、展示自我和發展自我的機會。

3、綜合實踐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認知

綜合實踐活動不僅要關心學生是否獲得知識,而且要關心學生是否獲得體驗,增長了智慧。過程比結果重要,智慧比知識重要。建構主義認為:應建立在富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件或真實問題的基礎上,讓學習者到現實世界的真實環境中去感受去體驗,從而獲得知識。我們的實踐活動就是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體驗生活、感受經歷、獲取知識。活動本身的結果不一定重要,起碼它讓學生在過程中經歷了成功與失敗,感受到了愉快與沮喪,在過程中習得了課堂中沒有的知識,並在過程中將一些理論知識應用並鞏固。

4、綜合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我們的學生中有些人的依懶性強、任性、嬌氣、缺乏合作精神。而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的參與度較少,只是給學生提供一個活動的平台和有限的資源。因而學生要搞清楚他所研究的問題,必然要與同學和老師及社會上的人士交流和合作。要適應這樣一個小環境,他們就必須克服不良的性格,讓學生學會相處、謙讓、容忍,逐步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5、綜合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實踐是創新的源泉。只有在生活中、在活動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才會想辦法去解決。我們每個普通人都是需要些壓力才會去思考和改變,學生在這方面表現得尤為明顯。例如,不到垃圾場就不知道垃圾集中在一起的味道是如何的臭,學生們也就不會想到用什麼植物或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四、生物教師組織綜合實踐活動成果的評價

活動過程的設計是否合理,其實際效果如何?它的功能是否得到發揮?評價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不但關繫到這次活動的成敗,還關繫到下一次活動是否能順利地開展。評價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起著對學生在情感、能力、知識諸方面發展變化的評估作用。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與其他學科課程有著很大的差別,因此在評價活動中教師更要優先思考的是評價是否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是否與課程實施的全過程並行,是否進行多元化的評價。它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關注每一學習個體的處境和需要,尊重和體現個體的差異。激發個體的主體精神,以促使每一個體最大可能地實現其自身價值。對學生的評價可以採用如下方法:

對學生採用形成性激勵評價方式為主。注重學生主體參與實踐的過程及在這一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創新意識。綜合實踐活動的評價主體是多元的,學生、教師、家長都可以作為評價者,評價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在實踐中,我們將主要採用自我評價、檔案袋評價、他人評價這三種主要的形式。

(1)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是以學生自身作為評價主體的一種評價方式,據綜合實踐活動的目標,學生可以設計了一張自我評價表。對於自身獲得的學習結果、思考方式、生活方式、心理變化等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以促進自身向好的方向發展。

例如:我在學生參加垃圾調查活動時參考其他人士成功案例後設計的量規:

A
B
C
自評
互評
綜合評

參與態度
能主動組織和參與垃圾調查活動,表現積極
能參與調查活動,但主動性不強。
有時參與活動,有時不參加。

合作程度
小組成員友好配合,互相幫助。
在合作活動中,做好自己的一份。
沒有交流,甚至與他人產生矛盾。

智力表現
頭腦靈活,點子多,調查活動中有創意。
主要聽或看別人的,以模仿為主。
完全依賴老師,獨立活動能力差。

活動成果
有作品或小論文展示,質量高。
基本完成活動過程,論文、作品一般。
沒有完成或完成的質量非常差。

(2)檔案袋評價

它搜集了學生設計的活動方案、搜集的原始信息、活動後的體驗報告、照片、教師、家長的評價,以及各類榮譽證書。要求學生在完成某一項課題研究或活動過程後,將反映自己點點滴滴的進步與挫折,放入檔案袋中。學生將成為自己成果和進步的積極評定者。通過展示和評比,為學生提供了學習和正確認識自己的機會,既看到自己的不足,更看到自己的優點,找到一個新的努力方向。檔案袋的建立,促進學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並能與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體會和進步的喜悅。

(3)他人評價

評價表式的評價、檔案袋的評價都是以學生的角度出發,體現學生自我評價的方法和過程,而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同學、教師、家長的評價也是非常重要的。

總之,綜合實踐活動課開展得好,既能將學生的能力全面提高,又能促進生物學科的教學。由於學生的能力提高了,學習其它的學科也會有進步,這樣生物教師在學校的地位和受重視的程度也會明顯的改善。

2005年2月

參考資料:1、《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預設和生成》劉榮貴

2、《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楊中軍、葉仁雲

3、《綜合實踐活動指導綱要、總則》教育部

附本人進行的綜合實踐課案例:

江門市垃圾處理調查活動匯報

吳輝主持 李峴風指導

一、活動背景:

廣東省從本學期開始在全省中小學開展綜合實踐課程。本人代表學校在暑假期間參加了廣東省和江門市組織的有關學習,對綜合實踐課略有了解。因而,學校要求我在2003年9月至11月之間,進行一次綜合實踐課方面的嘗試,為11月中旬在全校開展綜合實踐課作一個示範。

本人有一個教研專題是《初中生物環保教育規范化的探討》,為了配合這一教研活動,我通過認真的考慮,覺得組織學生參加一個「江門市垃圾處理的調查」活動,不但與上兩個要求相符合,又方便操作,更關鍵的是能很好地讓學生們在實踐中去「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與他人共同生活、學會生存」,體現了綜合實踐課的各項要求。所以,我將這個調查活動付諸於實踐。

二、活動主題具體目標的設計:

我希望學生參加本次調查活動,讓他們能親自開展調查和考察,體驗探究問題的過程、方法和樂趣。引起學生們對環境問題的關注,能從經濟、衛生、健康、倫理等多種角度認識、分析與探討垃圾處理的方法和環境問題,認識垃圾與生活環境的關系,形成環境保護的意識,養成環境保護的行為習慣。

三、教師在這次調查活動中的作用:

我在這次調查活動中,扮演了一個組織者、指導者和引導者的角色。作為組織者,我提出了本次調查活動的主題,並組織了初一級、初二級的學生自主報名。當學生需要工具、材料和實踐場地時,我盡量地為他們提供。作為指導者,由於學生們都是第一次參加社會調查活動,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因而我得告訴他們什麼是社會調查,如何進行社會調查,怎麼樣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如果學生們再次參加調查活動,指導者的帽子就會摘掉了。本次活動中,我主要是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在活動過程中,沒有給學生們提出非常具體的目標,一切問題都由他們自己去發現、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案,並由他們自己將方案通過實踐去完善,從而真正地依靠自己去發現和解決問題。

四、本次匯報課使用課件:

本次匯報課由初二A(4)班的洪承業和初二A(1)班的駱嘉琪同學製作網頁

五、匯報課的過程簡介:

(一)、教師簡要地介紹本次調查活動的背景和目的。

(二)、初二A(2)班吳輝同學負責主持學生們的調查江門市垃圾處理活動的過程。

1、吳輝同學介紹江門市垃圾處理調查組的前期准備情況。

2、各個小組選派代表介紹本次調查活動中產生的各種問題。

3、吳輝同學介紹參觀江門市垃圾處理場管理所和參觀華園垃圾中轉站的情況。

4、調查活動中的趣事:初二B(3)班的三個同學表演其采訪社區環衛工人的片段,同學們簡短

討論;介紹初二A(4)班蘭天同學在垃圾處理場中發生的事情,提示大家在陌生的環境中不要以

身犯險。

5、各個小組的同學們選派代表總結在這次調查活動中的收獲。

(三)、教師對本次調查活動進行簡單的評價。

六、調查報告:

江門市垃圾處理調查報告

江門教育學院附屬中學

初二A(2)班吳輝 初二A(1)班駱嘉琪 撰寫

李峴風老師指導、修改

江門教育學院附屬中學初二級和初一級的部份同學自主報名後,在李峴風和黃曉鶯老師的指導下,開展了一項江門市垃圾處理方面的調查活動。本次活動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我們的環保意識,了解垃圾的來源、種類和處理的方法,為校園、社區環境的美化、綠化和凈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本次調查活動中,同學們的配合和組織都很好,收獲很大,調查活動取得了成功。我們的調查活動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准備。

時間:2003年10月10日至10月25日。方法:通過上網和去圖書館、購書中心等地方搜集有關垃圾的成份、分類以及各地處理垃圾的方法等資料,並請老師和家長給予相關的指導。目的:認識什麼是社會調查,社會調查是怎麼樣進行的,有什麼意義;什麼是垃圾,垃圾有哪些種類,目前常規的垃圾處理有哪些方法,先進的方法有哪些等。收獲:1、明確了社會調查活動的意義和方法,即:社會調查活動是為了走出教室,直接參與並親歷各種社會生活,體驗性地進行學習,發展實踐能力和增強社會責任感,樹立合作精神和為社區服務的精神。2、垃圾的種類有很多,主要有:食品垃圾、生活垃圾、建築垃圾、工業垃圾、醫療垃圾、清掃垃圾等。對不同種類的垃圾應採用相應的處理方法才行。3、處理垃圾的主流方法有三種:衛生填埋(成本低,佔地面積大,易造成土壤污染。)、焚燒(成本高,可以用來發電,易造成二次污染。)和堆肥(佔地面積大,污染也大,在經濟方面不很劃算。)。在搜集資料的過程中,我們產生了很多的問題:1、江門市的垃圾主要有哪些種類呢?是不是先分類才進行處理的呢?2、我市主要採用什麼方法處理它們的呢?3、處理的工藝是否完善呢?達到了什麼樣的標准?4、處理垃圾時對周邊環境有沒有影響?帶著以上問題,我們展開了下一階段的活動。

第二階段:實地調查。

一、參觀江門市垃圾處理場管理所。

時間:2003年10月25日。方法:實地參觀和請管理所的專家們現場講解。目的:解決第一階段產生的疑惑。過程:我們到了垃圾處理場管理所。在李主任和楊工程師的介紹下,我們了解到江門市垃圾處理場耗資2800萬。日處理垃圾的能力達到350噸。主要處理的是生活垃圾。建築垃圾由施工單位自行處理;江門市工廠數量相對較少,工業垃圾也是自行處理;比較危險的醫療垃圾由衛生局專門回收處理。江門市垃圾處理場對生活類垃圾的處理方法採用的是衛生填埋法。填埋生活垃圾的過程中產生的污水由專門的污水處理系統解決:前期工藝包括:壩內集水井——調節池——吹脫投配池——生化降解池——氧化塘——排放等過程。後期工藝包括:壩內集水井——調節池——反應攪拌池——沉澱池——吹脫投配池——吹脫塔——生化池——氧化塘——排放等工藝,由於工藝比較先進,所以對地下水和土壤資源基本上不構成污染。江門市生活類垃圾還沒有進行分類收集和分類處理。對有回收價值的垃圾採用原始的方法:人手分揀。即通過撿垃圾的人和環衛工人自發地回收。講解後,李主任,楊工程師帶領我們實地考察和講解,同學們在參觀過程中,積極提問,認識了生活垃圾衛生填埋法的工藝流程。在參觀學習完成後,同學們還採集了生活污水的樣本。返回學校用顯微鏡進行觀察。在江門市垃圾處理廠管理所的參觀過程中,同學們收獲極大:1、理解了衛生填埋的原理;2、提高了環保意識;3、在生活中減少製造垃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參觀和學習的過程中,同學們又產生了很多新的疑問:1、如何減少垃圾廠的異味對周圍民居的干擾?2、污水能否採用生物法降解?採用什麼種類的微生物效果好?3、江門市的垃圾是如何收集?4、廢舊電池怎樣才能專門處理?5、如何減少白色污染?6、垃圾處理所為何要進行企業化┄┄帶著以上的問題,我們又開始了下一階段的調查。

二、參觀華園垃圾中轉站:

時間:11月3日。方法:講解,現場參觀。目的:了解生活垃圾的收集程序。過程:我們到了華園垃圾中轉站,環衛局的馮科長對我們介紹:蓬江區的上門收集垃圾的工人有341人,負責了48457戶的垃圾,馬路清掃人數有371人,清掃馬路面積約為280萬平方米。每天清掃的垃圾合計有230噸,約90車。環衛工人的工作量非常大,而工資都很低,低的每月才400元,多的也只約1200元左右。收獲:這次活動,讓我們體會到了環衛工人的辛苦,我們只有減少垃圾的產生,不隨地丟垃圾,才是對「城市美容師」辛勤工作的支持和幫助。產生的問題:1、在現有的人力物力的條件下,如何才能夠成功地將垃圾分類的工作做好?2、怎麼樣才可以降低環衛工人的工作強度和提高他們的待遇?

第三階段:總結交流。

時間:2003年11月4日到15日。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和查閱資料的方法解決疑問;舉行匯報會議。目的:通過總結交流活動,在理論上對前期的調查工作進一步提高認識;為將來繼續關注垃圾處理和環境保護打下基礎。主要收獲:1、垃圾處理場的異味經常引起周圍的居民投訴,第一小組的同學們提出了五種解決方案:方案一,種植散發芳香的植物。優點:簡單、成本低。樹種的選擇:玉蘭樹,香味濃,開花的時間與異味不易散發的時間相吻合。另外,還可供選擇的樹種有:米蘭、桂花、瑞香、梔子、茉莉花、夜來香等。方案二:採用微生物降解。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出超級的細菌和真菌,將垃圾中的有機物轉化成為它們生存的能量。國外有一間垃圾場每天撒上170公斤的生物發酵菌,4小時後,350噸的垃圾異味便會全部消失。方案三:引進日本用基因工程改造出來的蚯蚓,可以迅速地將生活垃圾處理掉,異味自然會減弱很多。方案四:給所有的污水處理池加上蓋子,可以防止異味的散發。方案五:將垃圾處理場遷移到人煙稀少處,或者採用焚燒法,可以減少異味對周圍居民的干擾;2、江門市的垃圾處理主要採用的是衛生填埋法,第二小組的同學們將全國和世界的先進方法與我市的方法對比,為將來我市垃圾處理提供了很好的建議。他們還為本次活動製作了網頁,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3、垃圾分類在我市基本沒有實施,第三小組的同學們在市民中進行調查,在實踐中得出的結論是應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和素養,才能像發達國家那樣做好垃圾的分類工作。第三小組的同學們還用Flash軟體製作了一個環境保護方面的宣傳廣告,很有創意。他們還發現,廢舊電池中的鎘對環境污染較大,又沒有什麼回收的價值,因而它們與普通的生活垃圾一起處理,很不環保。江門市的電池產量在廣東省是處在第一位的。他們想了一個方法,即在國內銷售每個電池中加收一定的費用,通過廢品收購站,自然能將廢舊電池收集起來統一處理,從而減少對土壤的污染。

F. 誰知道獻給城市美容師的心裡話

我發現在我上學的路上,在我玩耍的草地上,在我居住的小區里,我發現, 城市的專天更藍了屬,水更美了,道路更整潔了,社區更舒適了。我們呼吸著新鮮空氣,感受著生活美好。但是同學們,請一定不要忘記,那些帶給我們美好環境的可愛、可敬的環衛工人他們把街道、社區清掃得干凈靚麗,維持著整潔有序的市容面貌;是他們,無論嚴寒酷暑,始終堅持在工作崗位默默奉獻;還是他們,承受著生活的壓力,忍受著別人的誤解,卻從不將埋怨帶到工作中。 、感動的淚寫出我們對城市美容師的話。為此我們倡議請拿起我們手中的筆,帶著我們由衷的感激和尊敬,向我們的城市美容師寫下我們心中最想對他們說的話。同時動員我們的家人,讓他們也表達他們的感想和心意.

G. 我最敬佩的人500字

我最敬佩的人
我敬佩的一個人,是我的一個朋友,也是我的一個大姐姐。她叫孔凱薇。她長得不算出眾,但她總是帶著甜蜜的微笑,這是她看起來顯得特別親切、可愛。
孔凱薇姐姐幾乎具備一名優秀學生的所有優點。我最敬佩的是她的學習,她學習好,不管是奧數、電腦、作文還是其它方面,她每一科都很優秀,並且還很會說話。她很愛學習,她也在上十二中,她是數學特長班的學生,所以她對數學特別有興趣。初中每天都會留很多作業,但她還是堅持每天做一些奧數題,經常是晚上十一二點才睡覺,早上還得早起,特別累。以前,我還以為是她父母硬要求她做的,後來得知是自己要求做的。我就明白了,孔凱薇以前就說過覺得做題是一種樂趣,能夠多做題也是對自己本身知識的提升,雖然累點,但收獲多呀。不僅如此,她學習還很認真,她過生日那天,說好了上午讓我們幾個小夥伴等她電話,然後到她家去玩。沒想到等到下午兩點鍾電話響都沒響。不會是我們家電話壞了吧,於是我給她們加打電話,原來,孔凱薇在上午十點鍾打電話前,給自己布置了一些題,沒想到題有些難,想把題寫完了再玩,沒想到一寫就……雖然害得我們白等了一個上午,但我也看到了她的認真,不得不敬佩她。
孔凱薇的心胸特別開闊,對朋友特別寬容。有一次,她向我借了一些錢,很久都沒還,我著急了卻老是找不著她人,以為她想賴帳,於是就在她背後說她的壞話。後來,朋友告訴我,這事傳到了孔凱薇的耳朵里,這下完了,她今後肯定不會理我了。果然,過了好幾天了,她都沒給我打電話,我一個人呆在家裡好悶,想出去玩害怕出去不小心遇到她,她當街說起我來,那多沒面子。所以我還是在家裡待著,這時,我突然收到了孔凱薇的電話,要我出來和她見一面。見面前,我還以為她一定會說我呢,沒想到一見面,她倒先說了一句「對不起」,還把錢一分不少的還給了我,我當時就愣在那了。我問:「那我在背後說你壞話的事呢?」她看我這樣說,趕忙拉起我的手說:「過都過去了,走玩去吧」說著拉著我的手就向球場跑去。此後,我再也不說她壞話了,我對朋友也變得寬宏大量了起來。
她值得敬佩的地方還有很多很多,守信用、大方、助人為樂……人生之中能夠交到這么好的朋友很不容易,我會好好珍惜這份友誼,並且我也會以她為榜樣、向她學習的。

H. 大班語言教案環衛工人辛苦了

幼兒園教案:環衛工人
教師:屈老師
活動意圖:
地球是我們的母親,是生存的資源和條件,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但近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在享受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地破壞她。根據大班幼兒這一階段的年齡特點,組織了此次活動。知道環境對人類的影響。萌生我們是地球的主人,我們要像善待自己一樣去保護它。
大班綜合《城市環衛工》教案與反思
活動目標:
1、感受環衛工人與人們生活的密切聯系。
2、體會環衛工人的辛勞,懂得關心、尊重。
活動准備:
展板三塊、環衛工人工作的視頻、請一名環衛工人走進課堂、一支護手霜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種職業的圖片,和孩子一起觀察講述。
1、師:看圖片,說說你認識誰?你是怎麼知道的?
2、教師和孩子們一起快速瀏覽各種職業的照片(醫生、建築工人、環衛工人……)。
二、與生活相聯系,教師引導孩子們說說自己的家人是干什麼職業的?引出環衛工人這一職業。
1、師:說說你的爸爸媽媽是干什麼職業的?
2、請來環衛工人,討論這一職業的特點(穿什麼?衣服上為什麼有熒光條?手裡都用到哪些工具?)
三、玩游戲「貼圖片」,鞏固對環衛工人這一職業的認識。
1、教師交待游戲規則,孩子們參與游戲。
2、分享交流游戲結果(環衛工人都做了哪些事情?用到了什麼工具?清掃垃圾和運輸垃圾的工具有什麼?)。
四、了解環衛工人工作的辛勞,懂得關心、尊重他們。
1、教師講述他們繁重的工作有哪些。
2、看一段環衛工人工作的短片,感受他們工作的辛苦和偉大。
3、教師引導孩子們用語言和行動來表達對環衛工人的關心和尊重。(說感謝的話、給環衛工人擦護手霜)
4、讓孩子們知道環衛工人是應被我們尊重的職業,了解社會上的人對他們的關心和尊重(提供免費的喝水點、免費給他們理發……)
五、了解環衛工人被我們尊稱為「城市美容師」,延伸到園藝工人……結束教學活動。
活動反思:
通過活動孩子們知道了我們生活的小區、街道等都是有清潔工打掃干凈的,他們的工作很辛苦,也很平凡,但卻很偉大。懂得尊重環衛工人並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並學會從整理自己周邊的環境衛生開始來養成個人講衛生的好習慣。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幼兒發言的面很廣,興致很高。
【更多幼兒園教案盡在:屈老師教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