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名偵探柯南中有一集是叫美容院殺人事件,請問是哪一集啊
在奇藝網是第552集和第553集,因為奇藝網買了版權,增加了一些電視上未播放集數,重新排序,電視版是505 律師妃英理的證言(前篇)506 律師妃英理的證言(後篇)。
2. 關於整形美容的醫療事故的法律咨詢
關於因整形美容手術造成毀容或容貌受損的事件究竟是否屬於醫療事故不能一專概而論屬,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確定美容損害是否構成醫療事故的關鍵在於為病人實施美容手術的主體。如果病人是去各種正式的醫療機構接受美容,發生不良後果符合醫療事故構成條件的,即應按醫療事故處理。按衛生部頒發的《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之有關規定,醫療機構是指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合格,予以登記並發給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醫院、衛生院、門診部、診所、衛生所等。如果病人是去一般美容院接受美容,發生下良後果則不屬於醫療事故,而是一般的侵權案件。根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之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3. 湖南衡山美容院汞中毒事件進展如何
職能部門介入調查檢驗、取證同步進行
衡山縣這幾位女性汞中毒是否與「魔專法容顏」「魔顏美人屬」系列美容產品存在直接關系?其產品質量和廠家資質是否合乎相關規定?記者走訪了衡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和衡山縣衛生監督執法局。
據了解,事情發生後,衡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於5月27日下午組織過消費者、店家、供貨商三方進行過一次調解。調解後,店家同意對部分消費者進行退款處理,至於後續賠償,還在進一步處理當中。
衡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剛表示,30日上午,衡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科室工作人員會同消費者代表將「魔法容顏」「魔顏美人」產品送往長沙專業質檢機構送檢。消費者反映的「魔顏美人」「魔法容顏」等美白祛斑產品是否屬於假冒偽劣產品,他們會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其餘事項移交司法部門。
4. 我在美容院上班對玲瓏梵宮事件怎麼寫讀後感
讀後感的寫作方法
一、 認識讀後感
讀完一篇文章或看完一部電視劇以後,全篇文章或其中的一部分內容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讓你感動,而且也讓你想到很多很多自己聽到的、看到的、經歷過的事情。
二、怎樣選書目
選擇你感興趣的書籍,尤其是選能從中明白一個道理或學到文中人物的精神的文章。(選寫人、寫事的文章最好)
三、通常寫法:
(1) 引用法:引用歌謠、名言。
(2) 舉例子的方法: 可舉古代事例、近現代事例,可舉身邊聽說過的、自己經歷的事情,只要事例所表達的中心與文章的中心一致即可。
可舉正例和反例,正例的作用是讓中心更明確,證明這個道理是正確的,這種品質是值得學習的。
四、結構安排:
第一段:寫清讀書的時間、書名和總的感受。(我受益匪淺。 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二段:用三五句話概括中心思想。(先寫主要內容再寫講明的道理或人物的品質)
第三段:舉由這一道理或品質想到的正面事例(古代、現代、身邊的事例自己的事例)
第四段:舉由這一道理或品質想到的反面事例(古代、現代、身邊、自己的事例)。
第五段:發出號召、倡議。
正反事例,不要同是古代或同是現代的,最好有層次感,比如舉雷鋒的為人民服務,再舉自己的自私。
讀後感的格式與寫法
一、 格式和寫法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後感》,也可以用《讀×××有感》。
二、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開雜貨鋪一樣,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腦地寫上去,什麼都有一點,什麼也不深不透,重點部分也像蜻蜓點水一樣一擦而過,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所以寫感受前要認真思考、分析,對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煉,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寫。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寫,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個情節、一個人物、一句閃光的語言來寫,最好是突出一點,深入挖掘,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總之,感受越深,表達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聯系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寫讀後感的重點應是聯系實際發表感想。我們所說的聯系實際范圍很廣泛,可以聯系個人實際,也可以聯系社會實際,可以是歷史教訓,也可以是當前形勢,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級或家庭狀況,但最主要的是無論怎樣聯系都要突出時代精神,要有較強的時代感。
四、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讀後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用切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述的深化,二者必須結合。
讀後感以「感」為主。要適當地引用原文,當然引用不能太多,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在表現方法上,可用夾敘夾議的寫法,議論時應重於分析說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簡潔。在結構上,一般在開頭概括式提示「讀」,從中引出「感」,在著重抒寫感受後,結尾又回扣「讀」。
讀後感的「三要」和「三忌」
寫讀後感在褒貶人物、剖析事理、針砭時弊等方面都要有獨到的見解。
讀後感從文體上看,屬於議論文的范疇。它的著重點在於「感」,它是抒發和闡述自己對原文所記敘的事件、描寫的人物、闡述的道理等的感觸。正因為讀後感沒有固定格式,寫法比較靈活,因此近幾年來初中市統考的作文試題有時也採用了這種形式。如上海市2006年市中考統考中《孩子和書》一文中最後一題要求寫一篇觀點明確、聯系實際,不少於80字的讀後感。因而應當引起教師、學生的足夠注意。
讀後感是訓練閱讀、寫作、分析、概括等能力的一種習作形式。究竟如何寫好讀後感呢?愚以為,可歸納「三要」、「三忌」。
首先,要認真閱讀原作,掌握原作的基本精神,切忌不著邊際地隨便「瞎吹吹」。
讀後感是由「讀」和「感」兩部分內容組成,當然重點是「讀」。 「讀」是「感」的依據和基礎。「感」是「讀」的生發和提高。文章做在「感」字上,功夫下在「讀」字上。有的考生說:「寫讀後感嘛,還不是隨便瞎吹吹」在這類「瞎吹吹」的讀後感里,有的議論好象「飛機上吊大閘蟹———懸空八隻腳」;有的引了原作一二句話,不作具體分析,就誇誇其談;也有的為了「標新立異」,甚至曲解了原作的基本精神,其主要原因是這些考生不肯在「讀」字上下功夫,沒有吃透原作的基本精神。
其次,要就文論理,或就書論理及就戲說理,緊密聯系實際,切忌拘泥原作,以敘代議,就文論文,就書論書或就戲論戲。
寫讀後感,可以從原作整體出發發表感想,也可以就原作某一側面入手談體會,切入的角度可以不同,但都要緊緊聯系實際,或重在聯系社會現實,或重在聯系學習、工作、思想等實際,文章應該「為時而著」、「為事而作」。這樣的讀後感才有深度,才有現實意義。反之,漫無邊際的大段大段地抄錄原作或復述文中的場景描寫,末尾加上幾句標語口號式的語句,這樣的讀後感,顯然是失敗的。理來之於「文本」,用之於實際。我們有些考生寫讀後感的另一個毛病是大段大段引述原文或場景描寫,有的甚至是改寫、復述原作的故事情節,但議來議去還是拘泥於原作內容,悟不出道理,聯不上實際。
第三,要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來寫,切忌貪多求全,面面俱到。
一篇文章,一本書,一部電視劇或影片,它涉及的面實在太寬了。假如認真閱讀、仔細觀看的話,一定會有許多體會;很多感想。如果,這也寫,那也想寫,「拉在籃里便是菜」,貪多求全,面面俱到,結果「貪多嚼不爛」,什麼都寫不深,寫不透,勢必要吃「夾生飯」,到頭來,「竹籃子打水一場空」。
2006年市中考閱卷中發現有好多考生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來寫讀後感,寫出來的文章觀點明確,聯系實際,有理有據,結構完整。深化了主題,乾脆利落,結構嚴謹;達到了寫觀後感「引———議———聯———結」四字訣的完美境界。
認真閱讀原作,吃透其基本精神;就文論理,聯系實際;抓住感受最深的一點發表感想,也許是寫好讀後感的「秘訣」吧!
5. 美容院坑人事件那麼多,卻沒有人處理為什麼
美容院現在成了傳銷的溫床了,面膜,保健品,阿娜斯,美體內衣,香港優盟國際集團定上了!
6. 湖南衛視在前幾年播過一個片子,是講武則天的美容事件,還有個店叫人
《美人製造》金世佳主演的湖南衛視周播劇;
該劇講述唐朝女皇武則天時期太醫署毒舌傲嬌美容聖手男御醫賀蘭鈞與歌舞坊結婚狂女漢子老闆娘蘇蓮衣之間充滿坎坷但卻動人唯美的愛情故事,並貫穿十個單元 。
該劇於2014年9月7日在湖南衛視青春星期天獨家首播 。
7. 程溪美容院偷竊事件
〖點評〗《班主任之友》小學版2011年第五期案例評析《寬容的困惑》
看了譚宏老師《寬容的困惑》的案例後,我一直在思考:「為什麼譚宏老師全身心地去愛孩子,用寬容的心對待孩子犯的錯,換來的卻是孩子變本加厲,更讓他手足無措。」我想起了郭景瑞老師說過的話:「愛心是源,方法是流;愛心是根,方法是枝葉。」正因為譚宏老師有愛心,才會用寬容的心對待孩子犯的錯。郭景瑞老師還說過:「班主任工作看起來是一個不起眼的活,可實在是熊漢子幹不了的活,需要老師有愛心,有方法。」看來班主任不僅要有愛心,還要有方法。光有愛心,沒有方法也當不好班主任,我覺得案例中的譚宏老師是一個有愛心的好老師,但在處理偷竊事件上還缺乏一些方法、技巧。下面我就結合本案例談談的方法、技巧。
一、處理要及時,防止學生越陷越深
嚴老師發現曉娟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先後六次在幫她拿錢包的時候,每次從她的錢包里拿走一百塊錢。嚴老師是一個比較粗心的人,學生先後六次行竊後才發現,這就喪失了處理的良機,沒有把曉娟的偷竊行為扼殺在搖籃之中。令我感到不解的是譚宏老師在得知這一情況後採取不處理的策略。要知道曉娟這樣的行為已經有六次了,而不是一次、兩次。如果曉娟不是偷老師的錢,而是偷了同學的錢,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呢?讓我們來聽一下鄭學志老師是怎麼說的:「班級失竊案如果不及時處理,一些丟失錢物的孩子心理會不平衡,甚至產生報復心理,偷竊其他同學錢物以「挽回」自己的損失。因此,一旦班級出現盜竊事件,如果不及時的處理,將會蔓延到其他的學生;別人偷得,我也偷得,破窗滋長了從眾心理;別人沒有發現,難道就發現我不成?破窗滋長了僥幸心理,結果在這種麻木不仁的氛圍中,失盜行為就會像滾雪球一樣地越滾越大,最後形成團伙。」
另外不及時處理,對曉娟個人的成長來說也是不利的。案例中也說到了「曉娟的爸爸來我這告狀,說曉娟最近經常拿他錢包里的錢請其他同學吃飯」,這說明曉娟並沒有改正,而是越走越遠。
如果譚宏老師當時及時處理了曉娟的偷竊行為,可能就會發現曉娟請同學吃飯的事情。如果一個班級里的學生請客吃飯成風的話,那麼班風就很成問題了。你不及時處理的話,這個問題就會越來越嚴重。這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及時處理,以此為契機來結束混亂的局面。
二、處理要保密,避免傷害學生
「班主任工作半月談」的領軍人物鄭學志老師在群里進行「偷竊」專題討論時諄諄告誡:「在處理有偷竊行為的學生時,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一定要保密,秘密進行,不能傷害學生。法院對於未成年人案件,一般都不公開審理,更何況我們學校。」在這一點上譚宏老師做的還是比較好的,請求嚴老師不要讓曉娟同學在班會課上作書面檢討和上報學校處理。沒有把曉娟的事情在班級里公開,僅限於自己、嚴老師和語文老師三人知道。雖然曉娟的偷竊行為是不對的,但作為老師也不應該在眾人面前公開處理。公開處理容易傷害學生的心,傷害了要想重新修復就很難了。要知道教育的配方如同醫生的配方一樣,一旦出錯,就會影響終身,為了孩子的前途著想,我們在處理這類問題的時候一定要保密,不到萬不得以不要公開。
三、處理時要一致,避免混亂和誤解
1、參與處理的老師之間要保持一致
這個案例中參與處理的嚴老師和譚宏老師的意見並不一致,這會影響到對學生的教育效果。譚宏老師也看到了這個問題,努力說服嚴老師,這是比較好的。令我不解的是譚宏老師為什麼要把自己和嚴老師的分歧告訴學生?是讓學生去恨嚴老師還是讓學生來感激自己?不管怎麼樣,譚宏老師的做法我認為是不妥的。這樣做可能會讓嚴老師和譚宏老師對曉娟的教育效果互相抵消,學生如果知道了老師之間的分歧,您說讓她聽誰的。
2、處理時的指導思想要一致。
譚宏老師在剛開始處理階段採取的是寬容的指導思想,這並沒有錯。孩子犯的錯連上帝都得原諒,寬容式教育絕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但教育是慢的藝術,寬容式教育的效果更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耐心地等待,也許是一個月,也許是一年、十年,也許是更長的時間。在這過程中,學生出現反復是正常的,不能因為這來否定寬容式教育。譚宏老師可能太心急了一點,在學生出現反復後馬上質疑寬容式教育,改用訓斥學生的手段,使學生感到老師不守信用,是個「變色龍」,感到失望,不再相信老師了,遠離為妙。這從案例中的幾句話可以體現出來,如曉娟這樣對老師說:「老師,你欺騙我,你不是說相信我的嗎?還以為你跟其他老師不一樣,其實都是一樣」,還有譚宏老師也提到「我也一直找她談心,但我明顯感覺到她對我的疏遠」。所以我認為在處理學生的偷竊問題上,指導思想前後要一致,否則會造成學生思想上混亂和對老師的誤解。
四、及時告知家長,家校合力教育
案例中的譚宏老師並沒有把曉娟的偷竊行為告知家長,而曉娟發展到經常拿她爸爸錢包里的錢請其他同學吃飯,曉娟爸爸是罵也罵了、訓也訓了、打也打了,實在沒辦法了。這個時候,譚宏老師還是沒有把曉娟在學校的表現告訴她爸爸,更不可思議的是並請她爸爸放心老師一定會處理好這事的,這實際上把教育學生的事情完全攬到自己的身上。要知道教育孩子這不單單是教師的責任,更是家長的責任。我個人認為當學生有多次偷竊行為時,我們一定要及時告知家長。因為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比較了解孩子,我們可以與家長一起探討孩子偷竊的成因,商量如何讓孩子改正偷竊的壞毛病。老師、家長形成一股教育合力,幫助孩子改正錯誤,克服這個壞習慣。所以我們在處理的過程中,切不可撇開家長,自己單打獨斗,忽視家庭教育的作用,要與家長一起處理孩子的偷竊問題,家校形成合力一起來教育孩子。
五、告訴學生「偷」與「拿」的區別
案例中的曉娟這樣責問老師:「我拿自己家的錢也算偷嗎?」案例中的曉娟應該是小學生,我不知道她是幾年級的,所以不知道曉娟是真的不清楚「偷」與「拿」的區別,還是在狡辯。
有專家研究表明,三年級以下的孩子自我意識還不夠明確,他們的「偷竊」只能算是一種不誠實的佔有行為。如果曉娟是三年級以下的小學生,可能她不是要偷,而是不知道怎樣是「拿」,怎樣是「偷」。但從曉娟責問的話來分析,她應該是三年級以上的小學生,而且能夠區分「偷」與「拿」的概念。她有可能是認為拿家裡的錢不算偷,也有可能是在狡辯。不管曉娟是屬於何種情況,這都是不良品質的表現。盧梭說過:「人生當中最危險的一段時間是從出生到十二歲,在這段時間中還不採取摧毀那種錯誤和惡習的手段的話,它們就會發芽滋長,乃至以後採取手段去改的時候,它們已經是紮下了深根,以致永遠也把它們拔不掉了。」我想面對曉娟的責問,譚宏老師應該明確指出:「你在你爸爸不知道的情況下拿走了家裡的錢,也是屬於偷竊行為,這也是犯法的。要想拿家裡的錢,應該先向爸爸、媽媽要,得到他們同意,才能拿走。」附案例:寬容的困惑自從走上三尺講台,前輩們囑咐最多的就是要全身心地去愛孩子,用寬容的心對待孩子犯的錯。從教十餘年來,我一直牢記教誨,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用愛和寬容對待每一位孩子,不敢有絲毫的放鬆,怕自己小小的失誤影響孩子的成長。可上學期發生的一件事情,讓我困惑,寬容使孩子變本加厲,更讓我手足無措。
上學期我們班的數學教師嚴老師,跟學生們打得一片火熱,與學生相處得非常融洽,因為有身孕,宿舍離教室也非常遠,平時她喜歡叫我們班的席曉娟同學幫她到宿舍拿諸如手機、錢包類的小東西,可最後發現曉娟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先後六次在幫老師拿錢包的時候,每次從老師的錢包里拿走一百塊錢。當時嚴老師非常生氣,覺得被欺騙很受傷,自己對學生的真誠反而被利用了,認為這種偷竊行為很嚴重,向我要求必須讓曉娟同學在班會課上作書面檢討,並上報學校處理。考慮到曉娟這孩子一直比較文靜、聽話,而且膽子也比較小,我怕她突然間承受不了這么大的壓力,所以跟嚴老師商量能不能暫時先不處罰曉娟同學,等我對她進行一段時間的耐心教育之後,看她的表現再來處理。雖然嚴老師心裡萬分的不同意,但經不住我的軟磨硬泡還是答應了我的請求。之後我找到曉娟,告訴她嚴老師認為你這種行為是非常嚴重的偷竊行為,要你作出檢討並且接受處罰,但譚老師相信你,你肯定不是故意的,可能因為想買什麼東西自己又不夠錢或者有其它什麼原因才去拿老師的錢,並且特意寬慰她不要有心理壓力,老師暫時不會把這件事情在班上公開,只希望她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能夠改正過來,老師到時還會表揚她呢。
接下來,我刻意請求嚴老師繼續叫曉娟同學幫她拿錢包,嚴老師很堅決地拒絕了我,我不得不把我們班的語文老師也拉進來勸嚴老師,為了能夠給曉娟同學營造老師還是信任她的氛圍,我、嚴老師以及我們語文老師輪流叫曉娟同學幫我們做些小事情,當然主要是幫我們拿錢包。一段時間下來,情況發展似乎很理想,曉娟同學再也沒有出現過類似的行為,為此我心裡暗喜,准備向嚴老師及其他同事炫耀我的教育成果時,曉娟的爸爸來我這告狀,說曉娟最近經常拿他錢包里的錢請其他同學吃飯,罵也罵了、訓也訓了、打也打了,實在沒辦法才到我這里尋找幫助。對於這種結果,我實在無法接受,當看到對面嚴老師那異樣的眼光與滿臉的不屑時,我恨不得地上有個縫讓自己鑽進去,為了教師自身的面子問題,加上對曉娟爸爸粗暴性格的了解,我不敢把曉娟之前在學校的情況告訴她爸爸,只是要求他今後一定不能再打孩子,並請他放心我一定會處理好這事的。
辦公室的同事知道這件事後,原本質疑我做法的部分同事似乎一下子說話的底氣更足了,都在勸我還是進行處罰,說處罰也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這件事情讓我感覺自己下不了台,更沒法自信地面對我辦公桌對面的嚴老師,或者是潛意識里無法自我認錯,我找到曉娟同學表達了我對她的失望,狠狠訓斥了她一頓並威脅說,如果她再犯一次錯的話,我會向全班同學公布此事,且會上報學校進行嚴肅處理。不知是因為我的憤怒還是孩子自身的擔心,她哇的一聲大哭起來,並對我說:「老師,你欺騙我,你不是說相信我的嗎?還以為你跟其他老師不一樣,其實都是一樣!我拿自己家的錢也算偷嗎!」
這場風波過後,我很迷惘,也束手無策,不知道該怎樣來處理曉娟這件事。難道我要去質疑愛的教育?質疑對孩子的寬容?改用處罰的方式來處理?我知道自己內心不服輸,無法放棄堅守了十幾年的東西,不可能也不會去質疑愛與寬容,但確實感到很困惑很無奈,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沒有明確的方向,更沒有能夠立竿見影的方法。後來,我在教育論壇里向大家求助,但大多數只是勸我堅守、放棄或改變,我覺得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還是沒讓我弄清問題出在哪裡?因為壓根兒不會相信問題是出在愛與寬容本身,加上骨子裡的自信與偏執,或許期望奇跡能夠出現,我還是沒有處罰曉娟也沒有將這件事情在班上公布,雖然她沒有再犯錯,我也一直找她談心,但我明顯感覺到她對我的疏遠。
快到學期結束時,事情才有了轉機,論壇里的一位老師找到我,問我是不是到現在還沒有解決問題?是不是還是堅持以前的做法?我很自豪地說,堅持愛與寬容,我相信終能結出正果。那位老師說,問題就出在你自認為是對的,愛與寬容本身沒有錯,而是你用謬誤的方式來堅持真理。我要他告訴我為什麼?他沉默之後說,解鈴還需系鈴人,你從心理層面去分析你對學生寬容的深層意識,相信你會從中找到答案的。通過老師的指點,才忽然發現自己有一種過度寬容情結,已經過去了很長時間的那段經歷猶如一條疤痕還深深烙在心裡。那是我上初一的時候,班上出現了小偷小摸行為,班主任老師一直沒有查出是誰乾的,最後用一種非常方式查了個水落石出。班會課上班主任老師著重強調這種行為的性質非常惡劣,並說他多麼希望有人能主動承認錯誤,但直到現在也沒有人承認,今天就用一個好辦法把它查個清清楚楚。然後,他給大家每人發了一張紙條,要我們回答紙條上的問題並要求我們保密,同學之間不能打聽其他同學的問題,也不能把自己的答案告訴其他同學。打開紙條的問題是:請你列出我們班曾經有過小偷小摸行為同學的名字。當時內心非常地糾結,一邊是自己要好的同學,一邊是老師的權威,寫還是不寫呢?經過苦苦掙扎,懷著對老師的信任,我最後一刻才把一個同學的名字寫在紙條上並交給了老師。交完之後班主任老師就把紙條收起來,也沒再提此事,只叫了班長和幾個同學幫他搬書,其他同學在教室自習。十分鍾後他們全部回到教室,班主任老師說剛才我們檢查了大家的宿舍並宣布已經查清誰是小偷了,當他說出那個名字時,我內心忐忑不安,為什麼偏偏是我在紙條上寫的那個與我關系非常好的同學,當他在講台上作檢討的時候,我不敢抬頭看他,微微用眼角的餘光掃看他時,感覺他是多麼的無助與傷悲。因為這件事,他自動退學了,雖然我也痛恨他的那種行為,但我覺得很內疚還是去送他,看著他離開學校時那不舍的眼神,我真想告訴他都是我的錯,不應該把他的名字寫給老師,並告訴他我會去求求老師,讓老師出面勸他不要退學,但更希望他能主動留下來,最終因為自己的懦弱沒好意思開口。自那時到中學畢業,我一直對班主任老師很反感,暗暗立誓自己以後也要去當老師,不管學生犯什麼錯,一定避免出現這種情況,要盡最大的努力留住自己的學生。
大學畢業後站在講台上時,我還是無法釋懷,雖然無意再去指責班主任老師當年的處理方式,但常常會自責,總認為同學退學是由於自己曾經的錯誤造成。並因這個原因而時刻提醒自己對學生要愛、要寬容,要盡力讓他們在健康寬容的環境中不斷成長,贖回曾經犯下的錯。殊不知正是因為這種情結,我對學生所犯的錯誤都特別寬容,甚至有點過度,且還沾沾自喜以此為驕傲。直到十幾年後的今天,通過曉娟同學這件事情才讓我認識到:在自己特別注重的地方自己以另外一種方式犯了同樣的錯。在自己過度寬容的時候,對她的不僅僅是愛,而是降低了對一個學生的基本要求,混淆了她的道德觀念以及是非判斷,無法讓其在錯誤的挫折中形成對自身行為的正確認識,所以她才會理直氣壯地告訴我,拿她自己家的錢不是偷。誠然,現今對這種行為的批判沒有像我上初中時那樣「上綱上線」,已經能夠從學生是在錯誤中成長的角度去詮釋它,但作為教師,依然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去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社會道德觀念,並以此來規范學生自身行為。正是因為我沒有認識到自身的錯誤情結,在對學生的愛與寬容中犯了錯,以過度方式堅守的愛和寬容,使得學生無所適從,無形中影響了學生的認識與成長。
至此,我才領悟到教育論壇里那位老師一針見血式評價背後的高瞻遠矚,才體味出他不直接告訴我原因而讓我自身去感悟錯在哪裡的用心良苦。自己這次犯的錯,讓我明白:只有教師擁有一顆完整健康的心,才能打造出孩子美麗善良的心靈世界。
8. 急!!!美容院處理罵人顧客事件
她這是典型的情緒轉移,
你不要太在意,
如果你太在意這個顧客的表現專,
她的情緒會屬真正轉移給你,
你就得不償失了。
作為美容院老闆,你已經做得夠好了,
時間可以證明一切。
另個,做生意,不要企圖與每個顧客都處成姐妹,每個人的個性不同,這會很難,也讓你很累。
順其自然,問心無愧。就可以了。
希望幫到你。
9. 柯南中美容院的店長用衣架殺人的是第幾集
135 消失的凶器搜索事件
步美在經過媽媽常去的綠美容院門口時,綠和美香正在爭吵。美香邀請步美他們到自己的家來說可以幫他們理發。第二天到了美香的公寓的時候……
10. 長沙南門口阿花美容做失敗的事件! 我是雙眼皮做壞了。恨死這家店了 ,垃圾店!
沒有啊… 我覺得他們技術很挺的,服務態度也好… 樓上的不會是托吧 或者 還是別的公司請過來故意攻擊別人的,這樣就不太友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