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整形行业现状与趋势
经过一个世纪的探索与发展,目前欧美国家美容整形行业已经十分成熟,其中美国成为全球美容整形行业的领军者。近年来,由于韩国美容整形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韩流逐渐走入国人的生活,韩国成为国人整容的首选地。
全球医美热度不减,手术与非手术治疗项目五五分
美容业起源于古印度,当时仅是使用“镶牙术”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随着国外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伤事故频繁发生造成了人们身体的伤害,因此整形和修复手术在20世纪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美容业已经在全球范围得到推广与普及,大街小巷均能找到“美容整形”广告的身影,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与书籍也在各发达国家纷纷出现。
据ISAPS统计数据显示,2016-2018年全球医美总治疗量保持2300万例左右,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需求量基本五五分。2018年,全球医疗美容总治疗量为2326.63万例,其中手术治疗量为1060.72万例,非手术治疗量为1265.91万例。根据近年来的数据推测,2019年全球医美总治疗量继续维持在2300万例,手术治疗量约为1088.26万例,非手术治疗量约为1228.89万例。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美容机构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⑵ 做吸脂是不是很痛
吸脂前必要的抽血检查,疼痛程度介于1-2级之间。相信很多人都感受过抽血,疼痛感是完全在忍受范围内的。
手术过程当中是需要麻醉的,从医学疼痛感上看吸脂是属于二级疼痛。低于头发被拉扯时的疼痛感。实际麻醉过后是不会有任何的感觉,疼痛感可归为0级。
术后的恢复阶段疼痛感一部分要根据自身的情况以及抽脂量来决定,这个不是绝对的。
拿大腿吸脂举例:一般前期疼痛感为4级,时断时续感觉比较像跑完长途马拉松后的酸痛,一周左右疼痛感降为2级,一个月左右降为1级。
而面部吸脂,吸脂量远远小于大腿吸脂,在术后恢复阶段,疼痛感往往达不到3级,恢复前期在2级左右,三天左右降为1级。

术后的疼痛感另一部分也和医生的技术以及医院有一定的关系
医生专业度
取决于在手术过程当中操作是否温柔对解剖人体解剖结构是否了解,能否避免对血管造成伤害从而形成大面积的淤青,减缓术后的恢复时间以及增加术后的疼痛感。
如何减缓术后疼痛感
1. 选对医院(减少手术时间、减少对血管的损伤)
2. 可适当服用医院开的止痛药物
3. 注意术后护理,加快恢复时间
⑶ 抽脂真的能减肥吗
抽脂确实能减肥。不过抽脂是有风险的,而且是痛苦的,建议三思而后。抽脂它主要针对特殊部位进行,而且一次的抽脂量不能超过3000毫升。而且抽脂这个技术要求相当高,它对医生的要求特别高,要求医生全身心的投入。而且还需要进行好几次这样的手术,听起来是不是就很恐怖。

然后就是要每天坚持,当然运动也要根据个人情况,看你是不是适合。因个体差异,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通过运动,不止可以减掉体重,还能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思维。
⑷ 现在医美行业前景如何
截止2020年1月来看,医美行业前景不错,属于朝阳行业,未来可期。
随着“颜值时代”的来临,医疗美容的需求与日俱增,医美成为风口上的“朝阳行业”,市场发展迅速、空间广阔。全新的机遇伴随着更多的挑战,在新的经济和政策环境影响下,医美市场也在加速行业洗牌的步伐。
医疗美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源于英国,而后相继兴盛于美国、韩国。中国医美市场起步于建国后,发展初期以公立医院整形科为主。
2008年随着国际合作增多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中国医美加速发展,涌现了华熙生物、丽都整形等一批代表性的医美企业。2014年伴随着互联网医美服务商的推动,中国医美行业迎来爆发,有望成为全球医美行业发展的下一个重心。
2018年,我国医疗美容项目产业规模达超1200亿元,约占全球医疗美容总规模的15%,五年间复合增长率近24%。随着医疗美容市场的规范,80后、90后等核心医美消费人群的崛起,我国医疗美容行业也将迎来黄金发展期,预计2023年有望突破3600亿元产值。
注意事项
1、医美术后也要做好日常的皮肤护理。也就是清洁、保湿及防晒。
其中,在洁面时,如果是有创性医美治疗,术后头3天是不能沾水的。洗脸时可以用毛巾擦拭未做治疗的区域,做过治疗的部位可以涂抗生素药膏。3天后可清水洗脸,不可以用洁面产品。
2、医美术后是需要加强保湿和防晒的。
保湿是修复的基础。尤其是在用完医美面膜后,最好擦温和的保湿霜或者皮肤屏障修复剂。这样才能促进皮肤的及时修复。由于医美术后皮肤抵抗力下降,要比平时更加认真的做好防晒。
⑸ 医美行业背景概述
中国医疗美容行业起步于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一些公立医院开设美容门诊,民营的美容机构也在全国开始兴起。随着国外的美容观念、先进技术和美容材料、运营管理理念陆续传到中国,需求增长,社会资本加速进入美容行业,规模扩大,各种私立医疗美容机构也迅速发展。
医疗美容兼具医疗与消费双重属性,伴随着医生多点执业的政策及消费升级的不断推动,到2015年,中国大约有5000家活跃的医疗美容机构,医美市场规模500-1000亿,近几年行业增速达到20%-30%,高于传统医疗行业平均增速。
1998-2016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共发生779起投资,其中披露投资金额671起。全部已披露投资金额540.88亿元,平均每笔投资金额达8,061万元。2001-2010年,医美行业仍属于发展期,2010年以来,医美行业在投资数量增加的同时,投资规模也在急剧增大,2015年投资案例数达249起,较2008年增长超过15倍,投资金额增长近10倍。
2001-2016年,中国医美行业共发生起302并购事件,并购总金额680.6亿人民币,平均每笔并购金额耗资2.25亿人民币,根据医美行业上下游分布,上游医药及医疗器械研发生产方面共发生143起并购事件,并购总金额349.29亿人民币,中下游医疗院所并购及医药器械销售方面共发生159起并购事件,并购总金额331.32 亿人民币。2001-2010年的并购案例总体数量少,却有几起大型并购案,行业仍属于发展期,2011-2016年,并购热潮开始发展,并购案例增多,且并购金额不断攀升。
医疗美容行业上游主要包括医疗器械生产商和材料耗材生产商。从上游到中游为中间商,通常指代理商和经销商。医美行业中游主要包括公立医院的美容科,民营美容医院和美容院。目前医疗美容产业市场较为混乱,中游的服务机构质量参差不齐,具有品牌效应的公立医院极少,尚未形成全国性的品牌连锁公司,且存在不规范经营问题。医美行业中游到下游为导客平台、搜索引擎、医美APP等。由于国内的医疗美容行业过度依赖营销模式,在医疗服务机构和消费之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中介机构。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以新氧为代表的医美APP平台上线,在美容医院和消费人群之间建立起直接沟通的桥梁,有望重建行业内的生态系统,压缩中间环节,提高美容资源配置效率。
从医美行业上、中、下游横向分析,上游厂商因行业监管相对规范,产业相对集中,利润主要集中在上游,尤其龙头公司利润率较高。但是中长期看,中下游终端整合提升空间更大,未来有可能成为各方争夺的主战场。从整个产业链有纵向延伸角度分析,医美行业开始与文化娱乐、广告传媒等产业对接。医疗美容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涵盖多方面的交叉产业,包括医疗科研部门、医疗机构/器械行业、美容服务产业、文化娱乐产业等。作为一个交叉产业,医疗美容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维度,为更多参与方提供了更大的价值实现平台。
医疗美容O2O 解决了传统医美行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效解决消费者、医师、医美机构的痛点,通过更低地成本为医院创造客源来创造商业价值,获得了资本的青睐。大陆医美的市场宣传普及度不及韩国台湾,韩国、台湾地区主要由明星、达人向公众普及医美知识,通过简化专业术语、电视节目、名人出书等形式使得大众对医疗美容产生亲近感,缩短专业医疗与受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大陆缺乏对医疗美容行业广告相关的监管机制,夸大、虚假的广告占据着各大热搜以及街边小巷。行业的乱象,使得民众对于医疗美容的整体印象不佳。有美容需求的顾客难以在国内找到值得信赖的医疗资源,因此经济实力较好的顾客多转向韩国、台湾出国整容,接受国内服务的顾客中被敲诈,手术失败且术后无法申诉的情况比比皆是。
对改善行业乱象,重塑医美行业结构而言,解决顾客与医疗服务机构的信息交流问题是重中之重。医美O2O一方面链接专业医疗美容机构,如各大三甲医院美容科室、联合丽格等医生集团及线下诊所、中小型整形机构,向客户提供多层次可靠的医疗机构选择,在此基础上,通多价格公开化,使得行业收费趋向透明,并通过团购、折扣等方式为客户提供合理的价格,提高医疗美容的可靠度,降低进入门槛,使得更多的客户乐于尝试医疗美容服务,形成导流。医美O2O不仅提供顾客与专业机构的对接服务,还开辟咨询窗口,由专业客服或医生团队及时解答客户疑问,跟进术后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与此同时,多家医美O2O通过建立美容社区,形成大量的口碑反馈以及体验分享,既稳定了部分高频次消费客户,为入门客户提供比照参考,从客户端反向约束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医美O2O在普及医美知识、对接顾客-机构需求、提升客户体验、规范行业服务质量等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推动行业形成良性竞争格局。
医美行业存在三大投资机会:材料/器械生产商、民营医美医院、医美O2O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步入快速发展初期,当下正是布局投资的最佳时机。从产业链上下游来看,三个方面值得重点关注:一是美容材料、设备的研发、生产商;二是民营美容医院;三是医美O2O。美容材料及设备的生产商作为行业上游原材料的主要供应商,未来随着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凭借着低价的优势,有望不断对进口产品实现替代,为中国医美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民营医院作为美容服务的提供商,直接对接消费需求,随着行业竞争秩序的规范,必然会有部分企业凭借一流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和安全的产品而胜出,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品牌医疗美容服务提供商。而医美O2O能够改变目前的医美行业的痛点,极大缩短美容医院和潜在客户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获客成本。
世界医疗美容行业不断壮大,全球美容整形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国海证券研究报告表明,从全球来看,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医疗美容行业已成为仅次于汽车业和航空业的第三大产业。2014年全球美容整形市场规模达到346亿美元,综合近年来全球美容整形消费市场增长态势,预计未来世界500强企业中将有三分之一是从事与医疗美容技术研究、生产、销售的企业。
从供给方面看,2014年整形外科医师队伍逐渐壮大,全球整形外科医生总数为4万多人。美国如今拥有6300名整形外科医师,位居全球首位,占总数的15.6%;中国位居第三。整形外科医师的发展速度从一个侧面反映该国整形美容行业的发展速度。美国、巴西等国的整形美容业已经渐入成熟境地,整形外科医师数量非常稳定。从需求方面看,根据ISAPS(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统计:2014年美国国内整形美容消费共计406.45万例,占全球总量的20.1%,而2015年美国美容外科市场已达到50亿美元的美容外科产品销量和180亿美元美容外科治疗量的规模。巴西整形美容消费共计205.853万例,占全球总量的10.2%。
